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txt >

第34章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txt-第34章

小说: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txt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经历将使你的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成功,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作为发展自己的跳板。        
所以,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你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欲要摆脱自己心理或生理方面带来的自卑感,就要善于寻找运用别的东西来替代、弥补这种自卑意识。一代球王贝利通过补偿心理克服自卑的经历,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球王贝利的名声早已为世界众多足球迷所称道,但如果说,这位大名鼎鼎的超级球星曾是一个自卑的胆小鬼,许多人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时间倒退30 年。        
“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呆呢?”那时的贝利可一点也不潇洒,当他得知自己已入选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竟然紧张得一夜未眠。他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些著名球星们会笑话我吗?万一发生那样尴尬的情形,我有脸回来见家人和朋友吗?”他甚至还无端猜测:“即使那些大球星愿意与我踢球,也不过是想用他们绝妙的球技,来反衬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们在球场上把我当作戏弄的对象,然后把我当白痴似地打发回家,我该怎么办?        
怎么办?”        
一种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恐惧使贝利寝食不安,因为他根本就缺乏自信。        
分明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忧虑和自卑,却使他情愿沉浸于希望,也不敢真正迈近渴求以久的现实。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在世界足坛上叱咤风云,称雄多年,以锐不可挡的勇气踢进了一千多个球的一代球王贝利,当初竟是一个优柔寡断、心理素质非常脆弱的自卑者。        
贝利终于身不由己的来到了桑托斯足球队,那种紧张和恐惧的心情,简直没法形容。“正式练球开始了,我已吓得几乎快要瘫痪。”他就是这样走进一支著名球队的。原以为刚进球队只不过练练盘球、传球什么的,然后便肯定会当板凳队员。哪知第一次,教练就让他上场,还让他踢主力中锋。紧张的贝利半天没回过神来,双腿象长在别人身上似的,每次球滚到他身边,他都好象是看见别人的拳头向他击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几乎是被硬逼着上场的,而当他一旦迈开双腿便不顾一切地在场上奔跑起来时,他便渐渐忘了是跟谁在踢球,甚至连自己的存在也忘了,只是习惯性地接球、盘球和传球。在快要结束训练时,他已经忘了桑托斯球队,而以为又是在故乡的球场上练球了。。那些使他深感畏惧的足球明星们,其实并没有一个人轻视他,而且对他相当友善。如果贝利的自信心稍微强一些,也不至于受那么多的精神煎熬。        
问题是贝利从小就太自尊,自视太高,以至难以满足。他之所以会产生紧张和自卑,完全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心只顾虑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而且还是以极苛刻的标准为衡量尺度。这又怎能不导致怯懦和自卑呢?极度的压抑会淹没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天赋。        
通过忘掉自我,专注于足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正是贝利克服紧张情绪,战胜自卑心理的法宝。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正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贝利战胜自卑心理的过程告诉我们:尽量不要理会那些使你认为你不能成功的疑虑,勇往直前,拼着失败也要去做做看,其结果往往并非真的会失败。久而久之,你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医治自卑的对症良药就是:不甘自卑,发愤图强,予以补偿。        
学会自我补偿,自卑的阴影就不会再将你纠缠。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处境不同,面临的机遇不同,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不会相同。用自己的本色和真实的感情来创造前程,这就是一个人的成就。所谓成就,无非扬长克短,尽力而为的结果。即使没有成就,没有建树,只要你充分发挥了生命,人就享受了成功的人生。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他人,这是生命得以发挥的心理基础。        
另外,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人的发展离不开失败与成功。由于失败对人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一个人一旦面对失败,该如何自我解脱(补偿)呢?拿破仑·希尔认为,关键是要用理性的态度:        
(1)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        
(2)注意调整、降低原先不合实际的“目标值”,及时改变策略(方式)再作尝试;        
(3)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        
(4)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即采取一点“自我调侃”、“自嘲”之类的精神胜利法。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        
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你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许多宏篇巨作由逆境而生,许多伟人由磨砺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获得使用生命的主动权。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也应时刻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成功在失败之中。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失败就能领你进入一个新境界。               

     
第五节 如何建立自信心        
你心里想什么,就会成什么。征服畏惧,征服自卑,建立自信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一 建立自信的方法         
1、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无论在教堂或教室的各种聚会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份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某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怕什么呢?他会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的真的,毫不心虚。        
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就是要让你的眼神专注别人,这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当大卫·史华兹还是少年时,到镇中心去是很大的乐趣。在办完所有的差事坐进汽车后,母亲常常会说:“大卫,我们坐一会儿,看看过路行人。”        
母亲是位绝妙的观察行家。她会说:“看那个家伙,你认为他正受到什么困扰呢?”或者“你认为那边的女士要去做什么呢?”或者“看看那个人,他似乎有点迷惘。”        
观察人们走路实在是一种乐趣。这比看电影便宜得多,也更有启发性。        
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        
普通人有“普通人”走路的模样,作出“我并不怎么以自己为荣”的表白。        
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象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 分钟内成功。”        
使用这种“走快25%”的技术,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4、练习当众发言。        
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        
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很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        
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了,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        
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        
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我怀疑我是否敢说出来。”        
用心获得会议主席的注意,好让你有机会发言。        
5、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自己很实际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        
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实在无法再对人你生气。        
拿破仑·希尔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的车停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突然‘砰’的一声,原来是后面那辆车的驾驶员的脚滑开刹车器,他的车撞了我车后的保险杆。我从后视镜看到他下车,也跟着下车,准备痛骂他一顿。        
但是很幸运,我还来不及发作,他就走过来对我笑,并以最诚挚的语调对我说:‘朋友,我实在不是有意的。’他的笑容和真诚的说明把我融化了。        
我只有低声说:‘没关系,这种事经常发生。’转眼间,我的敌意变成了友善。”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但是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什么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见功效。        
我们常听到:“是的,但是当我害怕或愤怒时,就是不想笑。”        
当然,这时,任何人都笑不出来。窍门就在于你强迫自己说:“我要开始笑了。”然后,笑。        
要控制、运用笑的能力。        
二 行为端正才有自信         
拿破仑·希尔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        
“几年前的某一天,我正批阅学生的考卷。一位叫保罗的学生的试卷令我困扰。保罗在以前的几次讨论与测验中显示的实力比这份试卷要好得多,我认为他在课程结束时会名列前茅。可是,他的试卷显然会使他的成绩降低。        
碰到这种情况,我照例叫秘书请他来跟我谈谈。        
“不多久保罗来了。他看起来好象刚做了一场可怕的梦。等他坐定,我便对他说:‘保罗,你是怎么啦?这实在不是你该有的成绩。’“保罗显出内心的挣扎,两眼看着自己的脚回答:‘先生,当看到你瞧见我在作弊以后,我都要崩溃了,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去做任何事。老实说,这是我在大学第一次作弊。我想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甲等的成绩,所以暗地里偷看了一本参考书。’他极度的沮丧。但是他既然已经讲出来了,就会接着说下去。‘我想你一定会要我退学,因为任何欺骗行为都会被学校开除。’“保罗又诉说这次事件会给他的家庭带来耻辱,会毁了他的一生,以及其他种种不良后果。最后我说‘停一下,先听我解释:我并没有看到你作弊。        
在你进来谈话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这就是问题所在。你这种行为实在令人遗憾。’“然后我继续说:‘保罗,告诉我,你到底想要从你的大学生活里学到什么?’“他现在比较冷静了,停了一会儿说:‘我想我最终的目的是学习如何生活,但是我想我败得很惨。’“我告诉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我想你一定能够从这次经验中学到真正成功的教训。’“‘当你作弊时,你的良知严重困扰你,使你有罪恶感。这种罪恶感摧毁了你的信心。就象你所说的你都要崩溃了。’“‘保罗,人们判断是非多半是根据道德或宗教的观点。我现在并不是要跟你说教,教你明辨是非,可是我们来看它实际的一面。当你做任何违反良心的事情时,罪恶感就会阻碍你的思考过程,使你无法顺畅地思考,因为你内心会不时地问:‘我会不会被逮住?我会不会被逮住?’“‘保罗,’我继续说:‘你是这样迫切要得甲等的成绩,才作出违背良知的事来。同样地,在你一生中,也会遇到许多你迫切想要获得甲等成就的情况,而试图去做一些有违良心的事来。例如,有一天你因迫切地想促成一项交易,而不择手段地诱使客户掏腰包。这样做,成功的机会可能很大,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罪恶感缠住你,等你再碰到这位顾客时,你会感到很不自在,怀疑他是否发现你已做了手脚。你的表现也因为心神不定而乱成一团,很可能就无法再做第二、第三、第四笔不断而来的生意。结果,使用诈术做成的生意反而挡了许多财路。’“我继续告诉保罗,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社交名流,因为深深恐惧他的太太会发现他有外遇而心神不定。结果恐惧消蚀他的信心,什么事都做不好。        
我也提醒保罗,许多犯人被捕,并不是因为留下什么线索,而是他们表现出有罪的样子。他们的罪恶感使他们列入嫌疑犯的名单。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向善的意愿。当我们违背这种意愿时,就等于把癌细胞放进自己的良知,吞噬信心,并逐渐蔓延。因此,要避免去做任何会使你自问‘我会被逮住吗?他们会发现吗?我能摆脱吗?’的事情。        
“绝不要为了得到甲等的成绩而破坏自己的信心。        
我很高兴的要在此指出,保罗此时已经了解正当行事的实际价值了。我建议他坐下来重考。然后回答他担心的会被退学的问题。我说:‘我很清楚校方的规定。但如果我们把用各种方法作弊的学生全部都开除,就有一半的教授跟着失业。如果把所有有作弊念头的学生全部开除,学校就要关门了。        
‘所以,如果你帮我一个忙,我就会忘掉这件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