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社会心理学 >

第17章

社会心理学-第17章

小说: 社会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为了克服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克服寂寞。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寂寞的体验,什么是寂寞呢?心理学对寂寞所做的定义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比如当你远离自己的故乡来到北京或是去国外留学的时候,在最初的几周内,由于人生地不熟,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当中缺乏你所需要的支持与关爱,你必然会有寂寞的体验。
  心理学家魏斯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一个人需要建立一个家庭,并把配偶当作亲密的人来依附,而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未成家,他又与父母及朋友住得较远,这样的人常常会体验到情绪性的寂寞。社会性寂寞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比如远在国外生活的人常常会因为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团体归属感而产生社会性寂寞。作为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很难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常常会产生社会性寂寞。
  在谈到寂寞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它与孤独(Aloneness)的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专栏5…1: 校园里的寂寞
  对许多学生而言,进入大学的兴奋总是夹杂着寂寞感,因为必须离开家人及朋友,并对于重新面临的社会生活感到焦虑。正如一个学生所说:〃进入北大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在高中时曾是'模范生'及'最受欢迎的学生',现在都得从头开始。起初,除了陌生人外,什么都看不到,这点很难适应,但我发现自己已渐渐习惯。〃
  为了了解进入大学后个人生活的改变,卡特娜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最初的几周内,75%的报告了寂寞的经验,40%以上的人报告极严重。7个月之后仍有25%的人感到寂寞。卡特娜还研究了那些克服了寂寞的学生与仍感寂寞的学生的差异,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在态度上:假如在刚开学时,学生便预期将交到很多新朋友,并对自己的人格自信时,几个月后寂寞便恢复正常。因此卡特娜指出乐观及自信是创造令人满意的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其他心理学家还发现,有寂寞感的大学生在与他人互动时自我中心的倾向很高。还有人发现有寂寞感的学生的自我展露的方式也不同于一般人,他们不会对刚认识的人说真心话,且不轻易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
  寂寞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历长期寂寞,有时也叫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他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心理学家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它与青少年问题结合在一起,着重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寂寞感的影响,得到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价值的一些结论。
  自80年以来离婚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Bane(1976)根据一项调查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孩子在18岁之前有父母离异的经验。而在目前的中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据一项统计结果显示,1998年我国上海市和黑龙江省的离婚率(全国离婚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千分之四,比日本的离婚率要高。所以关注离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早在80年代初,Longfellow在研究离婚的影响时就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长大后较易感到寂寞。Rubenstein(1982)等人则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寂寞感与父母离婚时孩子的年龄有关。如果父母离异发生在孩子6岁以前的话,寂寞更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在研究中为了确认孩子的寂寞感确实由父母离婚引起,Rubenstein还对比了父母离异的孩子和双亲中一方自然死亡的孩子在寂寞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儿童时期双亲之一自然死亡的人,在他长大后所体验到的寂寞与正常人一样。
  Rubenstein在解释此结果时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的归因:较小的孩子常将父母的离异归于自己身上,虽然这是不合理的信念,但孩子们却相信是自己使父母离异,这种倾向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尤其强烈。但如果父母离婚时孩子较大,他们通常较能理解父母的离婚并非自己的过错。另外,由归因所引起的这种自我责备常常会在孩子的心理生留下阴影,并进一步伤及孩子的自尊心。第二个原因与这些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有关: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可能将他人视为排斥性及不可信赖的,他们常常认为父母是不值得尊敬、令人挫折的,因此他可能会将这种知觉概化到一般人身上,认为其他人也不值得信赖,人际关系不可靠,不愿与他人交往,从而产生寂寞感。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寂寞感:
  婚姻与经济状况:一般说来已婚者的寂寞感较少,然而如果已婚者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或是缺少朋友的化,他们也会感到寂寞。贫穷的人比富有的人寂寞感强,这也许与后者有较多的时间和金钱从事休闲活动有关。
  年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年纪大的人较寂寞,但实际研究发现青少年最寂寞。Parlee(1979)在一项调查中发现:18岁以下的人哟79%说他们有时或经常感到寂寞,在45到54岁的人群中只有53%这样回答,而55岁以上的人同样回答的比例降到了37%。对于这种年龄差异,心理学家不能肯定其原因,有人认为这与年轻人愿意说出自己的寂寞感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年轻人的生活变化多有关。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会日趋稳定,加上社交技巧的发展和对社会关系预期的日益实际化,人们的寂寞感降低了。
  人格因素: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寂寞也常常与焦虑和忧郁联结在一起,这些人格因素里有一些可以同时是寂寞的起因及结果。例如,自尊心低的人可能不愿在社会生活里冒险,使得他不易和他人形成人际关系,从而加重了寂寞;反过来长期的寂寞经验可能使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社交上的失败者,使自尊心更低,更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尽管上述因素对寂寞感有影响,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相信寂寞与社交技巧(Social skill)有着更紧密的关系。Solano和Koester(1989)发现,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所以要想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Kupke(1979)和Vangelisti(1991)等人提出了一些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他人的关注:向他人多问问题,并表现出对他人话题的兴趣,而不要只是被动地对他人的问题做出回答,或者只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是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可以通过Adams等人(1988)的社会技巧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来提高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这种训练先让观察很会交往的人的行为(起示范作用);接着让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解决自己在不同情境中遇到的交往问题;之后让他们观看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录像,并提供必要的反馈。采用这种训练可以使人们学习到怎样开始一个话题、怎样处理沉默期、怎样使用非语言的交流线索、以及怎样倾听别人的观点等。
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第一印象最重要的维度是评价,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外一些人?最普遍的答案是: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好处的人。学习理论与诱因论提出的吸引原则说明了这个问题。
(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许多研究显示,我们喜欢对我们作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比如在一项实验里,阿伦森(1965)让自己的助手假扮成被试与另一名真正的被试进行一系列简单的交往。每次交往之后,被试偶尔还会听到实验中的助手与实验者的谈话,谈话中助手提到了他对被试的评价。在第一种情况下,实验助手很会做人,他总是说自己喜欢被试;而在另一组里,助手总是挑被试的毛病。实验结束后,试验者让被试评价他对助手的喜欢程度,结果如表5…1所示。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当被试偶然偷偷听到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加喜欢助手。
                  表5…1: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的喜欢与不喜欢          
                 实验条件                 被试对助手的喜欢程度   
               实验助手做正性评估                  6。4
               实验助手做负性评估                  2。5              
                          (表内数字是在…10~+10量表上的评定)
(2)社会交换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如果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得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关于社会交换理论我们以后再细讲。
(3)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种效果,研究中主试让大学生被试听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学生被分成两组),在听音乐的同时让他们评价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结果发现当照片与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结合时,学生对陌生男子照片的评价也较有利。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许多因素对人际吸引有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个人特质  
  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在一项研究中,Anderson(1968)收集了555个用来描述个人特质的形容词,让大学生评定对具有其中某项特质的个体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对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真诚是最重要的特质,在评价最高的八项形容词中占了六项(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另二项特质为〃温暖〃及〃能力〃,而被评定为最低的特征为说谎及欺骗。这个结果和我们在第二章里讲到的有关总统特质的结论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一个人是否真诚决定着我们是不是会喜欢这个人。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三个:
    一是个人的温暖(Personal warmth):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什么因素让人觉得温暖呢?Foikes(1977)指出: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二是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在社会时候中,聪明的人较受欢迎,但有时候过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阿伦森等人(1966)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让被试听录音带,录音带的内容是讲一个学生参加某一测验。在一种情况下,这个学生表现优异,几乎答对了所有问题,而另一组里的学生表现平平。测验结束后,部分被试还听到录音带上的学生不小心把咖啡倒在自己的衣服上。实验结果确实证明了〃能力使人喜欢的一般效果,即表现优异的人受人欢迎。但是他们还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结论,就是当优异者犯了一点小小的疏忽或失态时,比他毫无失误时更受欢迎。
  三是外表的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例如,Walster在一项〃电脑约会〃的实验中发现不论男性与女性,漂亮的人更受欢迎。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力,一是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用Dion的话来讲就是〃美的就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另一个因素是所谓的〃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象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想要知道是否存在衡量美貌的统一标准?早在1951年,人类学家Ford 和Beach通过对190个部落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女性的美貌的关注要远远超过男性,但没有发现有统一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Franzoi((1987)等人的观点常常被大家接受,他认为尽管统一的美的标准不存在,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文化内,人们对什么是美还是有共同的看法。比如古希腊的人认为男性的身体比女性的更能代表美(Fallon 1990),罗马帝国则以瘦为美,到了中世纪晚期则以健壮为美(Garner 1983)。19世纪早期的北美和欧洲,中产阶级的妇女经常用束身的方法保持体型,以追求维多利亚时代的病态美18英寸的腰身。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更多的妇女成为职业女性,健康、丰满又成了美的象征。而在同一文化内部,社会生物学家Furnham(1983)和Hatfield(1986)认为也有一些标准与美貌相联系,如人们在判断女性是否漂亮的时候往往以长相和年轻为依据。对男性来说,有一张娃娃脸(大眼睛和小鼻子)足以使女性喜欢。
专栏5…2:  针对美貌的刻板印象及美貌的相对性
    Dion发现人们对长相漂亮的人的评价要高与一般的人,人们往往认为漂亮的人婚姻幸福,社会与职业较成功,威望也高。与不漂亮的人相比,漂亮的个体更为自信、温暖、诚实、强壮、谦虚、友好、合群及有知识。正如在前面讲过的,漂亮在很多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是漂亮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影视世界往往被漂亮的人占据,一些人认为这些完美的形象产生了一种不实际的标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些传播媒体所造成的漂亮标准,在日常生活里是否确实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反应方式?为了验证这一点,肯贝利等人(1989)设计了一项现场研究。他们在男性大学生看一部〃霹雳娇娃〃(由三位漂亮女性主演的电视片)的前后访问这些大学生。实验中两名实验者的助手到大学生宿舍,请他们帮忙解决一项私人争论,让大学生评定照片(这张照片事先已被评定为中等,在一个7分量表上得4分)上的女孩的漂亮程度。正如预测的一样,刚刚看过〃霹雳娇娃〃的男学生对相片上女孩的评价比未看过的低。该研究揭示了漂亮的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外貌一般的人常因为另一个刚出现过的异常漂亮者,而被认为较不具吸引力。
  Kernis 和Wheeler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想知道相对效果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而与其相反的辐射效应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他们假设是由于长相一般的人和漂亮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这种差异。为此Kernis设计了一项研究,实验中被试看到两个人,其中一位是长相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