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124章

中华大帝国-第124章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往美洲大陆。彼得的指示简明、扼要,这也是他作指示的一个特点。

这一扩张导致俄国与西班牙和美国的不和。最后,俄国人决定放弃他们在美洲占有的土地,这主要是当时的实力对比造成的,俄国人实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和西班牙。而这两个国家的势力在当时不值一提。

阿穆尔河流域其时,俄国人在北美洲的活动重新引起俄国人对阿穆尔河流域的兴趣。俄国人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

向他们的美洲殖民地供应物资的基地。他们的确有了港,但这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这港口每年一直冰冻到6月,而且几乎不断地被雾笼罩。

此外,这港口濒临一条浅河,河内有危险的沙堤阻塞河口。因而,俄国人又重新以渴望的目光瞄上了宽阔的、可通航的阿穆尔河,因为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已将他们从这条河

俄国人的兴趣由于中、英之间18391842的鸦片战争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为战争的结果,英国并吞了香港,并在长江流域有了极大的势力。俄国人这时决心在阿穆尔河流域定居。以免英国人下一步获得对阿穆尔河河口地控制,从而堵住他们通往太平洋的天然出口。

在仅仅10年地时间里。俄国人实现了他们在这一极其重要的地区的所有目标。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年青购民古拉穆拉维约夫伯爵的野心和干劲,他于1847年38时被任命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另一原因是中国的软弱,那时的中国与17世纪中将俄国人从阿穆》L走地强大帝国相比,只是一个空壳子。

穆拉维约夫伯爵拥有总督的广泛权力,但是,他仍越权派遣从事探险的远征队把俄国旗帜插到外国土地上。他手下的一名军官、来维尔斯科伊船长(后来的海军上将)在堪察加半岛建立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在撵走萨哈林岛上的日本移民后。踏勘并占领了该岛,使汽船在阿穆尔河下水,鼓励俄国殖民者定居阿穆尔河流域,并沿阿穆尔河河口和朝鲜边界之间的海岸建立了许多贸易站。

对一个巨大地区的这种侵入的显著特点是仅使用了少量地人。东维尔斯科伊只有其船上的全体船员可由他支配,因此,他派6个人守卫一个贸易站,派7个人守卫另一贸易站。

再各派8人守卫其他两个贸易越。由于整个地区是一片中国人对它只有模糊的宗主权、没有任何控制的无人地带,这种小规模地行动是可行的。实际上,中国朝廷完全不知道俄国的做法。是俄国政府自己于1851年5把所发生的事通知了中国人。

5后,也就是1856年,战事再一次在中国和英国之间爆发。中国人又遭惨败,不得不因天津条约(1858年:和作其他的让步。穆拉维约夫抓住这一机会警告中国人注意英国人控制阿穆尔河的危险。并提议俄、中两国共同防守这一地区。

结果是订立》:。58年);。v:河的至乌苏里江为止的左岸,此外,俄国和中国对阿穆尔河的直到大海为止的两岸行使共同地主权。

意外获得的财富让俄国人的腰包富裕起来。但是这还远远不是结束,清朝作为一个无能的帝国,给了俄国人更多的惊喜。

穆拉维约夫这时仔细地勘探了新赢得的地区,发现由于阿穆尔河下游区的冰的形成情况,控制该河的两岸对航行方面的目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还在朝鲜边界附近的海岸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港湾。

他不顾》:。60),用意深长地把它取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东方的王后。当时。中国已卷入与西方强国的进一步的纠纷中,1860年。。。

俄国驻北京的公使尼古拉伊格纳蒂夫伯爵作为调解人提供了帮助,成功地使同盟国在不太烦苛的条件下撤离首都。作为对这一帮助的报酬,中国政府心甘情愿地议订了北京条约(1860),把阿穆尔河的从乌苏里江直到大海为止的两岸以及从阿穆尔河河口到朝鲜边界的整个沿海地区给了俄国。

随着赢得这些新的辽阔的(存在到今天的)边远地区,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开始停止。在此期间,俄国人也正在侵入中亚,不过,他们向这一地区的推进是直到19世纪第二个25年+|。: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可与北方有利可图的皮毛贸易相比的经济刺激。

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中亚的气候和植被全然不同于俄国人所习惯的气候和植被。紧靠着西伯利亚南部的是居住着哈萨克游牧民的草原区。再往南去,是大沙漠,上面点缀着供养了布哈拉、希瓦和浩罕这些古老的穆斯林汗国的肥沃绿洲。

19世纪末叶以前,这些汗国在军事上比分散的西伯利亚多,能够一直避免与俄国人亲近。实际上,俄国人为了挡住游牧民对其西伯利亚居留地的袭击,已在18世纪期间从奥伦堡到鄂木斯。。。系列防御工事。

在1824至1854地30间。俄国人征服了直到锡尔河的哈萨克草原,从而首次进入中

|希望锡尔河充当一条永久地天然边界。但情况证此。

远离首都、渴求荣誉和晋升的地方指挥官野心勃勃,时常通过造成既成事实来迫使政府有所行动。掳掠集团的经常性的骚扰也致使俄国人不顾圣彼得堡的疑虑和英国的抗议,进一步奋力前进。甚至英国政治家寇松勋爵也承认:“由于缺乏实际的障碍,由于所面临地敌人对生命的统治是劫掠,而且他们除了失败外不懂得外交上的逻辑,所以,俄国正象地球理应要绕太阳转一样。不得不前进。”

中亚穆斯林文明的传说中的中心,一个又一个地陷入正在前进中的俄国人之手——塔什干于1865年陷落,:。。于年陷落,格奥克…杰彼于1881年陷落,梅尔夫于1884陷落。

这些猛烈的推进使在印度的英国人大为惊恐,遂战争的危机和谣言一再发生。然而,这一世纪是在没有公开冲突地情况下过去的,主要原因在于英、俄相隔的距离非常遥远、运输工具又十分有限。英、俄之间的斗争不是围绕武器地较量。而是围绕控制介于它们之间的国家、尤其是波斯和阿富汗而进行的。

俄国的统治大大地改变了中亚,不过程度上仍不及美国地统治对印度的改变。在积极方面,俄国人废除了普遍的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仅仅在撒马尔罕及其附近地方就解放了10。000奴隶。俄国人还铺筑铁路,其中著名的是奥伦堡…塔什干铁路线,它帮助俄国~现代化。

由于廉价的运输和俄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棉花栽培有了惊人地增长。1884年。在俄国人的倡议下,有300亩土地(1俄亩=2。7英亩)用于种棉花;到1899年,棉花的种C0亩。人还引进某些土地改革,包括减少农民的税和农民对国家及地主所须履行的义务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俄国人有计划地征用哈萨克人的放牧地,牲畜的数目减少,并出现普遍的饥荒。俄国人没有为土著的教育做什么事。把这一工作几乎完全留给了穆斯林的毛拉。在其他诸如法院系统和地方政府之类的领域,他们不及在印度的英国人活跃。

最后结果是,在给中亚和沙皇帝国的其他地区一样带来许多变化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前,众多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并没有因俄国人的到来而受到什么影响。尽管有了铁路建设和棉花栽培的传播,征服者和被征服者还是生活在为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障壁所分隔的不同世界里。

面对这种新情况,韩兴华终于认识到,自己也许需要更加温和的姿态,来获取当地人的支持,而不是斩尽杀绝,将这些潜在的盟友逼迫到对立的一面去。于是在寒冷的十二月,在韩兴华的热情呼唤下(派了几千人荷枪实弹前去邀请知名的毛拉),中亚地区自治同盟诞生了。

韩兴华任总司令,由各地的毛拉担任行政长官,为了防止这些人三心二意,韩兴华命令这些毛拉亲手将俄国官员处死,这样一来,毛拉就被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再也不能做墙头草。

韩兴华还按照东北当时的情况作参照物,创造性的发明了民兵这一武装,当然新成立的三万民兵战斗力基本为零,但是作为一只辅助兵种,还是可以胜任的,在得到了当地毛拉的全力支持之后,韩兴华十分轻松的解决了几股较大的俄军,而自己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而此时,与中国对峙的俄军东路军,已经出现了粮草不济,弹药匮乏的局面,更令人感到恐惧的是,俄军特别依仗的武器…坦克,出现了以外的情况,在零下十度的环境里,汽油驱动的坦克,竟然无法启动,那些汽油被冻住了。没了坦克,就算是一百万俄军,也不敢拿血肉之躯去填那个无底洞。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赵刚的这一边400坦克,一样无法驱动,柴油也被冻住了,赵刚急得骂娘,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只400辆坦克一上场,那些战壕还不是摆设,一百万俄军就会成为历史,广阔的西伯利亚就是中国的后院。

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坦克冻住了,难道要和俄国人在寒冬里作战吗,那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赵刚不敢想象,还没有进入最冷的二月,现在每天冻伤的人数就达到了四百人,如果真的僵持到四月份,那要多少人冻死!

仗要是打到这个份上,那就是伤筋动骨,就算以后胜了,自己的元气也是恢复不过来的。赵刚下令,全体科研人员集体攻关,务必在元旦之前完成低温柴油的研制工作。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二十节 … 坦克…战神

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研制防冻汽油的时候,一个奸商完成了防冻汽油的研制工作,当赵刚看到这个防冻柴油时,与防冻柴油的研制人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你想不想知道,我是因为什么事情找你?”

“大人饶命,小的不该往油里面掺假,坏了军爷的要事,还请大人看在小人上有七十老母。。。。

“够了,下面是不是三岁的孩子,还有一大群兄弟没饭吃。”

“大人饶命呀,小的再不敢了!”

“不敢,那可不行,我是想知道,你是怎样掺假的。”

“小的再不敢了!大人饶命!”

“不说的话就砍了你,说的话重重有赏!”

“小人是把柴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外带加上一些劣酒,就这样!”

就这样,第一份防冻柴油制成了,作为专利拥有者,这名奸商得到了一大笔钱,日后成立了中国最有名的公司。

坦克作为一种机动有效的作战工具,自从问世以来,就在几乎所有的地面战役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坦克究竟是谁最先发明的,却一直争执不断。

尽管历史上有许多人曾萌发过制造一种类似于现代坦克的装甲车的想法,但人们最终还是将发明坦克的功劳归于中国人詹天佑。

早在1893年的时候,詹天佑看到了+》性产物…铁甲车。当时这辆车冒着黑烟把铁轨跑得遍地都是。在这个车的影响下,詹天佑开始研究如何能够研制一种摆脱铁轨存在地强大兵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他的上司,赵刚给与他几乎无限的支持,八年间的投入几乎可以购买一条崭新的战列舰。

虽然看起来有些难以想象,但是在地球上确实有人做到了,而且这个人看起来对坦克的期待十分之高,詹天佑在某些场合隐约提到。在几个关键地技术上,赵刚凭借‘直觉‘给研究制定了前进的方向。所以有些人认为赵刚这个神秘的总统才是真正的坦克之父。

1898年詹天佑由此建议制造一种装/:的这一建议于10月20日被提交到总统府现有的机器零部件拼在一起,从而组装成一辆类似拖拉机的新式装甲车,这种东西在东北大地上到处都是。

但是,对坦克的发明还有另一种说法:一名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小镇地拖拉机制造商在詹天佑之前就已提出了制造类似坦克装置的设想,据说是他向中国人提供了详细的构想甚至蓝图,中国人是在其构想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第一辆坦克。

这位美国制造商就是埃德温惠洛克。当时是明尼苏达州威诺纳城先锋拖拉机公司地总经理。他声称自已一直在致力于这种装甲车的发明研究,并早在詹天佑提议的两个月前就已将构想形成了文字。他还声称,因为希望向中国人出售这种装甲车,所以他向中国人提供了他的计划。但却被中国人偷偷地利用了。

据惠洛克地说法,1898年8他正在加拿大城镇卡尔加里为他的拖拉机公司争取一份商业合同。这份合同能否签订取决于中美关系,如果中美宣战,他的商业谈判即告终止。在返回威诺纳城的途中。他极力寻求可以替代拖拉机销往中国的产品,这时他萌发了制造装甲战车的念头。

两天后回到威诺纳城时,他对这种装甲战车的构想已是成竹在胸。当他试图在加拿大为其设计地装甲战车寻找客户而遭到失败后,惠洛克派出销售代表弗朗西斯洛威到中国推销他们的拖拉机,同时希望能引起中国政府对其履带式装甲车设计的兴趣。

弗朗西斯洛威详细描述了他那次行程的经历:18984月,他到中国销售履带式装甲车时,随身带去了由惠洛克先生绘制的造价约600000元的装甲车_。u|了装备处处长陈铁林上校。当陈铁林上校得知根据这些设计可以生产出重量只有25吨多一点的装甲车时,急不可待说,“快说!快说!这又是一种可以赢得战争的美国发明。它可以摧毁俄罗斯的任何桥梁。另外,你们美国人不知道我们是在左侧行驶而不是右侧,这样它还可以很好地阻断交通。”

最后,陈铁林上校拿走了计划,并留下话,有没有定单会通知他的。可是直到中俄战争,他们再也没得到任何消息。至于惠洛克的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因为美国历史上对此事的记载只能说明当时的一些报纸倾向于支持惠洛克的说法。但是,惠洛克为美国陆军制造了独一无二的骨骼坦克,至少使他的说法赢得了一定的可信度。

事实上,在洛威去中国之前,中国人一直在努力,试图使詹天佑的建议变成现实。但是他们一直未能解决装甲战车越野和翻越壕沟的问题。而在洛威中国之行以后,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有关人士回忆说,当时中国战车的设计工作还在“登陆舰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着,而没过多久,就听说从美国搞到了实验用的履带式装甲车。

同时,关于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他们与福斯特有限公司(该公司制造了中国首批坦克)的威廉特+富的工程师陈铁林少校也作为特邀顾问参与了这项工作。设计最终完成,第一批坦克就这样面世了。

洛威对事情过程的生动描述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和蓝图。而又是这些计划和蓝图后来帮助中国人解决了装甲车地灵活性问题,从而使中国造出了第一辆坦克。

由于当时的拖拉机都是体型庞大的铁制装置,还不具备越野能力,那么作为一名拖拉机的设计者,系统地阐述将坦克设想变成现实的设计确实是可信的。而后来陈铁林少校和特里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最初的设计说明才获得了殊荣。当然了,在索姆河之战地新闻报道出现在美国之前,惠洛克并不知道詹天佑的提议和中国发展坦克的秘密。因为此举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保密。

惠洛克制造坦克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减少重量,但又不降低坦克的越野性能和翻越壕沟的能力。骨坦克的外观呈菱形,利用普通的钢管和标准地铅管连接,悬挂在履带支架之间的是一个盒子状的作战及发动机室,其钢板厚度为半英寸。

舱室内装有两部“比弗”4发动机,每部50力。在作战室的上面有一部旋转炮塔,坦克样车上携载有一门30毫米口径机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