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141章

中华大帝国-第141章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最近百年以来,西方国家发展迅速,“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国家。观清朝之覆灭,大帝认为找总统推翻了清王朝,这似乎已经成为不移之论。但是,清王朝在赵总统革命声中覆灭是一回事,赵总统推翻了清王朝又是一回事。“

赵总统并没有强大到足以战胜清朝的程度,困居东北三省的兵力也不足以推翻封建王朝。清王朝之所以在革命中被推翻,不仅仅是找总统斗争的结果,也是代表汉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汉族官僚集团以及地方势力夺权的结果。

前者虽然严重地打击和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力量与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相抗衡,它只是创造了这样一个条件,促使汉族官僚集团与满族贵族集团分化、地方势力脱离中央政权,并趁机夺取了政权。”

其实,清朝这几十年。可以说并无太多失德之处,但是为什么还是闹得天怒人怨。我认为主要是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接受西方文明,乃至于江河日下。而赵总统就能顺应世界潮流,取而代之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清朝的国子监,我是了解地,对于西方文明,可以说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而我国对西方文明的介绍。大部分来自民间。所以说,国子监地设定,与民无益,不过是禁锢人民思想的衙门而已,有不如无。“

严复的一席话,可以说牵扯甚大,辜鸿铭有些担心。不过看了赵刚的脸色,竟然没有一丝不快,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听了严复的一番话。赵刚感到自己果然没白费心思,尤其是对清朝覆灭的那一段,当真是精彩之极。

清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辛亥革命就是这些矛盾的总爆发。在诸种社会矛盾中。首先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代表地人民大众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这是基本的社会矛盾。它造成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危机。

虽然当时赵刚的军队有能力打败清朝的军队,但是清朝如果上下齐心的话,还是能够凭借国力与赵刚做消耗战的,这种消耗战是可怕的。而且对清朝是很有利地不过清朝并没有这样做,他们选择了速战速决,结果最后惨败,反而给了赵刚一次大好的机会。

辜鸿铭见严复说完了,也是暗中点头,作为张之洞的重要幕僚,自然十分清楚清末的那段事情。

“严兄说得不错。清朝末年,满族贵族集团与汉族官僚集团地矛盾,以及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已经极为尖锐。不过,这些却是满清自己酿下的苦果,设想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国子监作为官方机构,甄选人才,则不会有清朝之失。

清王朝是满族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地联合政权,但满族是统治民族,满族贵族集团居首要地位,汉族官僚集团居次要地位。尽管清朝历代皇帝都标榜所谓“满汉一体”,在权力势配上照顾到汉族官僚集团的利益,如中央各部长官设置满员与汉员对等,但实际上满、汉官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一般说来,官阶越高,满员的比例就越大,历代军机大臣几乎全是满族贵族。这种情况直至清朝后期才有所改变。地方官吏汉员较多,但总督几乎全是满员、巡抚则满汉对等。总之,满族官吏的比例大大超过满族的人口比例,而且权力中枢操纵在满族贵族集团手中。在军事上,八旗兵一直是清王朝依靠地主要军事力量,其待遇、装备远远优于绿营兵。

清朝早、中期,汉族官僚集团尚未形成足以与满族贵族集团相抗衡的力量,只能依附于满族贵族集团,因此,两个集团的矛盾尚未尖锐化。至于清末,外患内乱不断,充分暴露了满族贵族集团的腐朽衰落,汉族官僚集团崛起,并起而向满族贵族集团争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清朝后期,整个统治阶级的腐化日趋严重,满族上层统治集团尤甚,它的腐化还与整个满族的腐化相联系。满族入关后,成为统治民族,男子不事生产,作为职业军人一生下来便享受俸禄。承平日久,游惰成习,文武皆废,“八旗子弟”成为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寄生阶层。

一个民族培养不出合格

人才,也必然丧失统治能力。在和平时期尚可勉强家有事,其腐败无能便暴露出来,这就迫使最高统治者转而仰仗汉族官僚集团以挽救其危机。汉族以其人口和文化素质的优势,拥有满族难以相比的人才资源。“

顿了一顿,辜鸿铭又喝了一杯酒,继续说道:

“所以,国子监的设定与其他无关只与制度有关,岂不闻,江南江北之变,与官制何干?”

“因此,历史趋势必然是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的上升,并且最终取代满族贵族集团的统治。鸦片战争前夕,道光帝鉴于满族大臣的无能,破例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办理禁烟事宜,已经初露汉员地位上升的迹象。太平天国割据江南,八旗兵不堪一击,满员不堪一用,清王朝岌岌可危,最后靠中兴三杰等建立湘军、淮军地主武装才打败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事后清廷不得不破例给曾、李封爵。尔后,李鸿章跻身军机,成为晚清的栋梁之臣。而且,淮军也取代八旗、绿营成为清军主力。所谓“同光中兴”实在是凭借汉族官僚集团之力,清王朝也因此多喘息了许多年。自此以后,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空前上升,不断的外患内乱给他们创造了崛起的机会。

统治危机又迫使统治集团进行改良,搞洋务、变法维新、编练新军,这些都需要人才,而满族贵族官僚却保守~。一步把汉族官僚集团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洋务派、维新派几乎全是汉族官僚。更重要的是政权的支柱——军队最后也掌握在汉族官僚集团手中。

与满族贵族集团没落、汉族官僚集团上升的趋势相一致,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势力崛起,这也是清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清王朝汲取历史经验,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不允许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也不允许地方官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清末外患内乱造成了深刻的统治危机,也大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成了地方势力的崛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不但统领军队,而且兼署督抚职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形成了有独立性的地方势力。甚至在英法联军逼进北京的危急关头,正在围困天京的曾国藩竟然以安内重于攘外为由拒不奉诏勤王,以后,督抚大员取得了节制军队的权力,从而造成了地方独立于中央的隐患。

地方势力的崛起,还有经济上的原因。洋务运动中,地方官僚兴办了一批新式工业以及文教事业,如曾、李、左兴办的军事工业,张之洞在湖北等地建立的纺织、煤矿、冶铁等企业。这些官僚企事业加强了地方的独立性和经济实力。

同时,民族资本的发展,也要求地方政府维护其利益,以抵制中央政府的压迫(如四川的保路运动),这在南方各省较为明显。这样,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相对独立性,中央的控制削弱,甚至出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辜鸿铭还在滔滔不绝的讲下去,赵刚却觉得有些不对,本来是接风宴的,怎么一转眼功夫,就变成了国子监是不是官方机构,然后一转眼,变成清朝灭亡原因的讨论。看起来马上就要变成对于经济地方性保护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话题上了。

看两位大师争论的热烈,赵刚悄悄的溜走了,这种辩论虽然精彩,可是离题万里,一个主题没说完,又转到了另外一个主题上。赵刚自思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针见血的本事,只好回去制定了一个新的辩论制度。

两位国学大师倒是谈得不亦乐乎,两人虽然互有所长,不过中西学功底都十分深厚。平时只有人来请教,仰慕,何曾与人有平等的交流,这次碰到了,马上感觉到对方有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竟然一直聊到第二天中午,两人精疲力竭,这才休息。

等两人休息完毕,再次见面时,已经是入夜十分,这两人也是奇怪,掌灯夜聊,聊到高兴处,辜鸿铭提议“不如去香帅府上,畅谈半月,也好解我胸中块垒。”

严复也是妙人,竟然把赵刚晾在一旁,两人连夜坐了火车,一同去京城张之洞府上,把那巨额的奖金,还有天大的前程,统统丢在一旁,研究学问去了。

只留下一堆烂摊子给赵刚,眼看再有一个月,就是辩论开始之际,赵刚却没米下锅,弄得好多人都准备看热闹。赵刚焦头烂额之际,又开动脑筋,竟然又响了一个办法出来。

第九卷 盛世卷

第十四节 … 辩论大赛

新的辩论大赛采用淘汰制,每个省出十名选手,五人一队分组比赛。然后经过预赛复赛后决出前八名,最后采用三轮单败淘汰决出冠军。一个月之后,最后的决赛开始了,经过了村村通系统的传播。这场大赛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人们的谈资。这场决赛,更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关注对象。

通过村村通的大喇叭,朴实的老百姓开始接触到新鲜的理论。

作为一个辩论者带入进来。

作为辩论会的组织者,赵刚不见踪影,而是由其它人开始致词:

“各位来宾,各位观众,欢迎光临第一届中国辩论会大决赛。经过了前几场唇枪舌剑之后,相信这些队伍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这两支进入决赛圈的队伍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鹿死谁手,再过三个钟头就会有分晓了。我再次重申以下比赛规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终止钟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由于本次比赛辩题大都富于生活化色彩。所以开篇立论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v。替进行。

(2v: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地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辩小结,限时1分30。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地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地表现算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2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正反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双方除四辩外任意辩手作答。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7结辩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五、评判

(一)|。比赛进行全程评议。每场比赛的点评嘉宾不参与比赛评分。

(二)

1、团体分。

(1)按辩论阶段评分,计

陈词:

攻辩

攻辩小结:

自由辩论:

回答观众提问:

总结陈词:

(2综合印象分,计

语言风度:分

团体配合,临场反应:

2辩手个人得分,每场总计50。每场比赛的最佳辩论员由得分最高者获得;本次比赛全场最佳辩论员由个人累积分最高者获得。

语言表达:

整体意识:

辩驳能力:

美感风度:

综合印象:

(三)胜负判断

1、'。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总和来判断

2关。

主席终于停下来,宣布:

好,让我宣布:第一届中国辩论会大决赛正式开始。

今晚的辩题是“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地优劣”。湖南一队正方,北京一队反方。

好,我现在就请正方第一位代表廖德兵表明立场以及发言,时间是分钟。我们请——

化名廖德兵的赵刚不动声色地收回中指,下决心下次一定限制主席发言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刚才他都快睡着了。清了清嗓子,赵刚漫步上台,开始了自己地陈述。

“主席,各位女士、先生,在座的各位来宾,以及对方辩友们:大家好!社会日渐进步。物质生活水准日渐提高,迎来了新世纪后,我们摆脱了困扰祖辈们的贫穷以及困乏,人类日夜向往的幸福日子似乎就要来临了。

但是,眼看着大楼越盖越高,而人情味却越来越薄。父母们为了子女一辈子任劳任怨,老来还被送进了养老院。而国家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不但不报效祖国,相反的还带着机密离开,甚至有些人成为了国家的敌人。

我们有一天终于发现了:钱是越来越多。但是快乐却越来越少。这一切都是由于西方思想地功利性造成的,使得我们国家原有的和谐制度受到了破坏。所幸的是人类并不是短视和冷漠的动物。

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就指出了个人应该修身养性,追求一个完美的人格。协调人际的关系,然后达到一个温文有礼,有秩序的社会,所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成宜,曾暂,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就是儒家思想里面告诉我们地。

儒家思想在文化上告诉大家要克己复礼,遵守社会的规范,这样使得人际的关系各有分际。而在社会上讲求尊亲睦邻,孝顺和气,这样,使得每个人的行为各有所规,而在经济上重视伦理,使得劳资地关系能够稳定和谐,如此一来缓解了劳资的冲突。

而在政治上,崇尚的是德治,一切以民为本,要求的是政治家个人道德。因此,儒家思想地完全发扬正可抵挡防御西方思想的继续蔓延扩大。我方辩友将继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为大家阐述发扬儒家思想比西方思想优越之处。

赵刚说到这里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主席正在看表,如果超过时间的话,会被人扣分的。果然,主席拿起表对评委说了些什么,估计是时间问题,在得到了评委的答复之后宣布反方开始陈词。

赵刚也十分有兴趣的聆听对方的陈词。

“谢谢主席先生!各位:我方观点是儒家思想不如西方思想。对方描绘了一幅美丽地图画,认为儒家思想比西方思想优越,并且举例,试图证明西方思想的危害。

但事实上,在儒家思想的社会中,这些情况不但存在,而且愈演愈烈。西方思想在某些方面固然有缺陷,但是却慢慢的在改良自己。而儒家思想呢,没有改变!在几千年里,这种思想没有改变,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