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拣宝 作者:烛(起点vip2013.12.09完结) >

第388章

拣宝 作者:烛(起点vip2013.12.09完结)-第388章

小说: 拣宝 作者:烛(起点vip2013.12.09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田老和王观兴致勃勃的探讨花钱的文化内涵,却是让旁人有些尴尬。因为他们有听没有懂,不过却也觉得受益匪浅。
不过,田老也有所察觉,发现有些冷落其他人了,顿时笑道:“有些口渴了,坐下来喝杯茶再慢慢聊吧。对了王观,你不是说铜版画吗,在场的都是书画大家,你在书画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向他们请教。”
“田兄,不要恭维我们了。”
适时,刑老连忙摆手道:“大家可不敢当,要是在古代的话,我们这种水平,就相当于衬托红花的绿叶。就算不在历史长河之中湮灭,估计也要翻开地方志才能查找到资料。”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算刑老接近七十,却没有老糊涂。自己的字画是什么样的水平,他心里也有数,不至于在众人的奉承中迷失了本姓。
“那起码也是二流以上的水准了,反正比我这下三流的强。”田老笑呵呵道,然后招呼了一声,就与众人在临窗位置坐下。
这个时候,茶楼老板还在心痛悔恨,如果能够早知道摇钱树上有真品古铜钱,那又何必把它卖了呢?懊悔之中,却是忘记了接待客人。
幸好老板在发呆,伙计却比较机灵,连忙上前招待。一番忙碌之后,清香四溢的茶水、茶点端上来了,王观躬身执壶给每人斟了一杯清茶,这才安坐了下来。
随即,王观也颇为好奇,继续打听道:“田老,您是来鄂州访友的吗?”
“差不多。”田老微笑道:“不过真正的目的,却是过来参加苏子文化节。”
“苏子文化节?”王观一怔,苏子就是苏东坡,这个他肯定知道。不过鄂州好像是与苏东坡扯不上多少关系吧。
除非……王观灵光一闪,立时问道:“是在黄州举行的文化节吗?”
与鄂州隔江相对的就是黄州,当年苏东坡由于乌台诗案,就曾经被贬在那里,然后留下了让世人景仰的两赋一词一贴。两赋自然是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词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至于字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十大名帖之一的黄州寒食帖了。
仔细想想,苏东坡最富盛名的成就,居然是在被贬官的时候,才灵感迸发,直抒胸臆创作出来的。由此可见,古代文人诗词文章,还是在最为失意的时候,才最容易获得创作素材。所以才有中国文化史,就是文人落魄史的结论。
“你说对了。”
与此同时,田老笑道:“尽管我的字画水平不太行,又不是什么文化名人,但是人家看得起我,亲自跑去我家来请了,少不得过来走这一趟。”
“田兄谦虚了,你的行书功力非凡,也是一绝……”刑老笑道,众人纷纷点头,花花轿子人人抬,况且田老的书法确实不错,也不算是昧心奉承。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东坡得砚

在众人的称赞声中,田老连连摇头,摆手笑道:“还好你们没说我是书法家,不然我恐怕要羞愧跳湖了。”
说说笑笑之中,大家的话题自然回归到书画上了。这个对于王观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反正古今字画他都懂得不少,也不愁接不上话。
闲聊之中,又有人来了:“恕罪恕罪,让大家久等了。”
王观顺势看去,只见来人是个微胖中年人,笑容可掬的脸上却掩饰不了精明强干之色,显然是个生意场上的老手。
“谭掌柜。”刑老微笑招呼道:“来喝杯茶。”
“谢谢刑老。”
一番点头示意之后,谭掌柜就在旁边空位上坐了下来,然后就把手中的东西搁到桌上,再轻轻的推到了桌子中间,笑意盎然道:“东西带过来了,请诸位慢慢品鉴。”
东西是一个卷轴,装裱的纸质微黄,如果不是存心作旧,那么应该有一些年头了。就在王观仔细打量之时,田老干脆笑道:“你愣着干什么,难道要让我们这些老人家动手吗?”
“失礼了。”
王观立即反应过来,不好意思一笑,然后起身拿起卷轴,顺手将系带解开,再小心翼翼的把卷轴轻轻摊开。
卷轴艹摊开小半,发现是立轴画,王观顺势调整方向,然后更是识趣的把图画悬系在旁边的珠帘之上,让大家都能够看到。
此时,王观才打量起来,只见画上是一个文人倚坐在一个大石头上,手中捧着一块类似石头一样的东西,正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另外在图画的左上角,则是东坡得砚几字。接下来的左下角却是落款。
“山阴任颐!”
看了一眼,王观顿时脱口而出:“任伯年东坡得砚图!”
任颐,就是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由于他是浙省山阴人,所以落款一般写上山阴任颐四字,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
而且谈到任伯年,又不得不提起徐悲鸿。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认为是任伯年转世。因为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鸿出生之曰。
能让徐悲鸿这样的大画家崇拜,也可以知道任伯年在清末画坛的地位。
当然,就算是现在,任伯年的作品价值也不菲。更何况又是他比较擅长的人物画,而且又与苏东坡有关。联系到苏子文化节,这画的价值或许能涨一两成。
不过也有个前提,这画必须是真迹才值钱。如果是仿品或赝品,那就两说了。
“没错,就是任伯年的东坡得砚图。”谭掌柜笑眯眯道:“诸位也是书画界的前辈、行家,应该能够看出这画是珍品。如果不是为了给苏子文化节出把力,我也不舍得出手……”
这是给刑老等人下套,要知道现代的书画家,未必就是字画鉴定专家。如果没有这个自知之明,那么打眼了也不稀奇,而且还是常有的事。如果单单是刑老几个人,说不定真让谭掌柜得逞了。不过十分可惜,在场至少有两个行家。
田老稍微打量,就示意道:“王观,你上手看看。”
“好。”
王观点头,把画从珠帘上解下来,再放到桌面上仔细观赏。
说起来东坡得砚图,也算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题材了。据说在某一天,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准备在自家后院种点东西,干脆叫两个儿子帮忙干活。
那时苏东坡年纪不大,干起活来挺卖劲。正挖得欢的时候,当啷一声,挖出一块沾满泥土的方石头。苏东坡把石头拿起来打量,发现石头呈现出浅绿色,有点像青鱼的脊背,质地细腻润柔,夹杂着细小的银星。
感觉石头不一般,苏东坡立即交给了父亲苏洵观赏,而苏洵也觉得东西不错,干脆制成了石砚让苏东坡使用。苏东坡非常爱惜这块石砚,并取名为天砚……这个就是东坡得砚的典故,是历代书画家常画的题材。
当然,题材只是题材,由于每个画家的风格不一,那么绘画出来的图画自然各不相同。而这些风格,恰恰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王观用心打量,反复研究之后,忽然笑道:“田老,我还年轻,见识浅薄,怕是看不好。”
这话也没有什么不对,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劳。对于年轻人,一些长辈总是觉得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栋梁之材。不过要注意,未来两字才是关键。
未来是什么意思?大家估计也明白,最起码要等到年轻人不再年轻了,才可以省去未来两字。不然的话,就乖乖去做八九点钟的太阳吧。
至少谭掌柜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根本没有怀疑王观话里有话,只是觉得他比较知情识趣,没有不懂装懂浪费大家的时间。
然而,刑老等人却不这样觉得,毕竟刚才王观与田老侃侃而谈、游刃有余的情况,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知道有志不在年高呀,所以他们也没拿王观当成无知小辈看待。现在听说王观看不好,了解一些古玩行话的人,心里就明白了几分。
“是吗?”
与此同时,田老站了起来,亲自出马验证。毕竟刑老等人邀请他过来,可不仅是看重他书法不错而已,更重要的还是借助他的鉴赏能力。
盛情难却,既然受邀而来,田老自然要尽心尽力。另外作为一个专业的鉴赏家,他更加明白谨小慎微的道理,不可能因为信任王观,就不去看画了。
对于真正的鉴赏家来说,信任不是理由,别人的意见也只是参考而已。东西到底真不真,还需要自己鉴别。
不过田老打量片刻之后,却得到和王观一样的结论。然而他也没有点明,只是客气问道:“谭掌柜,除了这画以外,就没别的东西了吗?”
“呃?”谭掌柜一愣,王观说看不好,他肯定以为王观真看不懂,但是田老这样暗示,却是让他踌躇起来了。
刹那间,该明白的也明白了。如果是行里人,心里有数就行,一般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在场的多数是外行人,所以自然有人忍不住问道:“田老,这画有什么不对吗?”
“不是不对……”田老一笑,招手道:“王观,你来说。”
得,年纪小就是这点不好,容易被当枪使,拿来顶锅。
王观无奈一笑,比较委婉的解释道:“任伯年用笔用墨丰富多变,虚实相生,浓淡自然有一番法度。无论是人物、肖像、山水、花卉,都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清新流畅独特风格。”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也就是说,任伯年人物画的线条非常简练沉着,有力潇洒。”
王观评点起来,然后指着桌上图画道:“不过这些特征,却不能在这幅画中看出来。当然,我年轻眼力不足,经验又不够丰富,或许看错了也不一定。要是说错了什么,请大家不要见笑,多多指点。”
王观这番足够委婉了,却让谭掌柜脸色微沉了下来。尽管王观没有提到半个假字,但是大家又不蠢,自然能够听出弦外之音。未必就是相信王观的判断,但是看见田老一边喝茶,一边点头,就知道他也是这样认为,那大家哪里还会有什么意见。
一时之间,气氛也有几分微妙。王观目光一动,忽然笑道:“田老,你怎么突然对任伯年的字画感兴趣了?”
他这是在明知故问,田老也乐得转移话题:“不是对任伯年的字画感兴趣,而是在收集一些与苏东坡有关的东西,到时候在苏子文化节上展览。”
“原来如此。”王观煞有介事的点头,随即笑道:“其实我觉得,就算这画与苏东坡有关,却始终隔了一层,如果能够找到画里的石砚,那才是真正的重宝。”
“苏东坡天成砚!”田老感叹道:“谁不想得到呀,不过这砚在明代中期之后,就下落不明了,不知道落到谁的手里。”
“嗯。”
王观点头道:“得到这块天砚之后,苏东坡随身携带,十分珍爱。不过却在贬职黄州期间弄丢了。后来几经辗转,最终落到嘉靖权臣严嵩手中。当时严嵩被抄家,天水冰山录就有这方宝砚的记载。可惜东西归于宫廷内库之后,就再也没有半点消息了。”
“这砚我有……”
就在这时,谭掌柜突然开口道:“我店里有一方石砚,与传说中的苏东坡天砚极为相似,但是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如果诸位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拿来给几位过目。”
大家一听,首先就有三分怀疑,觉得这未必太凑巧了吧。不过田老却没有那么武断,而是饶有兴趣道:“这当然最好,那就麻烦谭掌柜了。”
“没事,大家稍等片刻,我马上回来。”
说话之间,谭掌柜不留痕迹的东坡得砚图卷了起来,然后轻快而去。就算图画是赝品,蒙不了王观等人,但是只要继续开门做生意,图画迟早能卖出去,当然不能随便丢弃。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谭掌柜急于做成一笔生意,免给得刑老等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就要损失许多潜在利益。
想到这里,本来已经走到一楼的谭掌柜一咬牙,立即又转身走了回来……

第七百二十三章 刘罗锅的寒食帖

与此同时,看见谭掌柜回头了,大家自然觉得有些奇怪,以为他落了什么东西。
然而,谭掌柜一回来,就直接笑容满面道:“诸位,我刚才想到,除了天砚以外,我店里还收藏了一件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什么东西?”刑老好奇问道:“与东坡先生有关吗?”
“那是自然。”谭掌柜郑重点头,轻声道:“东西是黄州寒食帖。”
“什么?”
一瞬间,众人愣住了,然后第一反应就是摇头,表示不信。毕竟众所周知,寒食帖真迹就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谭掌柜现在却说他手头上有这样的东西,谁信啊?
“当然,肯定不是真迹。”察觉众人的鄙视,谭掌柜连忙补充起来:“我手头上的自然是仿品,不过却不是一般的仿品。”
这才对嘛!
众人轻轻点头,田老也有几分好奇道:“谁的仿品?”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色了,但凡是名画名帖,肯定少不了临摹的作品。真迹难求,得到一件上乘的临摹作品也不错。
“这个就容我卖个关子。”与此同时,谭掌柜笑容可掬道:“请诸位移步,到我店里一看便知。毕竟东西有些珍贵,不好拿来拿去。”
这话也在理,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就结账跟着谭掌柜走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众人,肯定不包括四哥、李贵这些人。他们倒是想跟去,然而却不好意思,或没有这个胆子,只好眼睁睁看着众人走了。
不久之后,众人来到谭掌柜的店铺,门前的大字招牌,倒也有几分古韵。大家走进去打量一下,发现店铺空间也挺大,七八个人涌进来,倒也不显得狭小。
另外在二楼,还专门设了一个贵客室,谭掌柜把众人引进这个房间之后,又是斟茶,又是倒水的,忙活了几分钟,这才退了出去。不久之后,谭掌柜回来了,手里却多了两样东西,一件是个盒子,另外一件又是一根卷轴。
盒子先搁到一边,大家明显对卷轴更加感兴趣。
黄州寒食帖,实际上应该称为寒食诗帖,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第三年,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所以创作了两首诗,以便抒发内心中的苦闷。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所以找了个机会,携诗稿去拜访黄庭坚。
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想到了已经被贬到南海的苏东坡,激动之情难以自禁,又为诗稿题了一个跋文。张浩如获至宝,把题跋和诗稿合并起来,可谓是珠联璧合,最终形成了流芳百世的黄州寒食帖。
所以说,寒食帖的珍贵,不仅仅是由于苏东坡本人酣畅淋漓的行书,另外还要加上黄庭坚的精妙书法题跋。两人的书法联合起来,自然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反正自从黄州寒食帖现世以后,深得世人的赞誉,然后大家就把苏东坡的寒食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色真卿的祭侄文稿并列,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者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由此也可以知道黄州寒食帖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
这样珍贵的名帖,历朝历代肯定少不了临摹的作品,据王观所知道的,就有清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就临书过苏东坡的寒食帖。不过不是书卷的形式,而是四条长屏。
另外还有许多仿写作品,估计很难列举出来。毕竟在那个时期,连皇**曾经是苏粉,更加不用说苏东坡去世以后,苏粉遍布海内外,已经形成一种风尚了。
这种情况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文人雅士,谁没有临写过寒食帖的,估计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所以说有寒食帖的摹本不奇怪,重要的是这个摹本到底出自谁的手笔。如果是普通的文人作品,那么肯定不值几个钱。要是出自名家之手,价格自然也不低。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也不需要王观动手了,谭掌柜自己就系开卷轴绳带,然后小心翼翼把卷轴全部铺开,再请众人观赏。
众人纷纷打量起来,乍看字卷,大家就知道不是真迹。
因为真迹的图片资料广为流传,只要对寒食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