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拿破仑 >

第3章

拿破仑-第3章

小说: 拿破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破仑身边年纪最大的是四十二岁忠心耿耿的贝蒂埃,此人对意大利了如指掌,因此拿破仑接管军队时让他留任。在以后的二十年的征战生涯中,他一直作为总参谋长奴仆般地效忠于拿破仑。其次是激情刚烈的马赛纳,曾在远洋巨轮上做过见习水手,也曾沦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流浪汉,波旁王朝时他在部队里混了十四年,连个上士都没当上,现在几周之内却一跃而升为将军。再就是吹牛大王奥格鲁,当过三次逃兵,干过冒险的勾当,还做过江洋大盗。这些人都是些通常所谓的社会渣滓,他们最年轻的司令官拿破仑却很快使他们成为英雄元帅,后来还把他们封为王公贵族呢。    
    每次战后的评定中,他都保举擢升那些而且只保举擢升那些作战勇敢、功勋卓著的人。于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兵有可能在三次战役过后被擢为上校,而且将来还能前程似锦。相反,对于从前任那里接管的那帮军官们,他却下了冷冰冰的否定的评语:“办公室里的好手,于作战无用。”偶然吃了败仗的军官,并不会因此而被他打入冷宫:“战运日日变换,亲爱的马赛纳,不必过于沮丧。明天或者再迟些日子,我们终会夺回您今天所失去的东西。”但是,对于一个战绩奇差的军队,他会把他们集合起来,辱骂一顿,并说他将在他们的军旗上写上一些挖苦嘲笑的字句。于是战士们就从行列中发出叫喊:“我们明天当前锋!”这样,第二天他的部队就多了千余名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的战士。当他们凯旋时,他就在当天的军队日志中称他们为“同志们”,“朋友们!”他就是这样来统率法兰西的子弟兵们的。    
    他所指挥的军队的人民性,是他成功的第二要素。这也得归结于法国大革命的不朽功勋。法国国民自卫军也正是大革命的表现形式。奥军却由雇佣兵组成,代价高昂,不易补充更新。来自其他民族的军人多于奥皇本土兵数量,因此奥军内部语言混乱,鱼目混珠,军心涣散,毫无凝聚力。而法国人却是全民族应战,士气高昂,行动果敢,而且使得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法军总能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法军为何而战?为了把他们自由平等的新思想传播到全世界去:他们渴望世界革命,别无它求。可是军事行动决不是单单出于纯粹理想化的目标。他们必须捍卫自由,防御传统专制帝国的进攻。法国周边封建帝国的皇帝们关心自己的安危远胜于保护业已被革命推翻的波旁王朝。为了防止本国人民仿效法国大革命的灾难,他们恨不得把这个新思想的中心碎尸万段,斩草除根。所以,法国人要保卫祖国和革命成果不能只限于捍卫边疆。他们出于正义为了捍卫自己,只好以进攻为防守,违心地进行了征服。他们一再声称他们是为了自由才作了占领者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三要素。当拿破仑为了法兰西共和国而企图先征服伦巴底,接着征服整个意大利时,从第一天起,他就不断发表檄文晓谕当地人民:他之所以前来,是为了把他们从哈布斯堡王朝撒丁王朝以及众多的大公、贵族和元老们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所有不满现状的人们,听到这种召唤,能不奋起投身解放运动的激流里吗?意大利有哪一块地方不处于王公、贵族和总督们的压榨之下呢?革命的种子不是早在几年前已从法国穿越边界、传播过来,在学生和市民中间激起层层骚乱的浪花吗?不是已有年轻人在为自由,已有领导者在为意大利的统一而奔走呼号吗?——虽然失败。尽管整个意大利还处在传统封建秩序的斜阳余辉之下,可要挣脱枷锁铁镣的激昂悲愤的歌声已愈来愈嘹亮地在王宫门外回荡着,所有这些心怀不平的人们都准备着欢迎这支勇猛之师的到来,并对它的崇高使命坚信不疑。    
    这位统帅有着意大利的血统,起着意大利的名字,以意大利语为母语,所以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他并不是法兰西的斗士,而是自由和平等的使者——这两个响亮的词贯穿于他的每一封信中,可是,如果人们觉悟过来,认识到他不过也是一个外来的侵略者、压迫者,他们定会非常失望的。这是关键所在,拿破仑也深明此道。他的问题在于,他是否能约束所部,使其如同从富庶地区开来的部队一样,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第二部分 湍第2章 成功的要素(2)

    “抢掠事件正在与日俱减,”他在家书中写道,“这支贫困部队的首要需求总算有个满足和缓解。在阿尔卑斯山困驻了三年,现在到了‘希望之乡’,这群穷鬼饿汉是可以宽恕的……一个饥兵的荒淫程度简直让人觉得羞于为人……我得采取措施恢复军纪和秩序,我不能沦为强盗统领。明天我将处决几个兵丁和一个下士,这几个家伙居然敢劫掠教堂募款箱里的钱。数日内我必须整顿军纪。意大利人将会盛赞我军的严明纪律,钦佩我军的勇敢。确曾有过可怖的时期,发生的惨剧令我战栗,但都过去了。况且谢天谢地,溃退的敌军所犯下的罪行比我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希望士兵们珍视他们自己的名誉。“向我起誓,”他在初期的通告中写道,“体恤你们所解放的百姓。否则你们就是人渣!你们的胜利,你们的勇敢,阵亡兄弟们的鲜血都将付诸东流,光荣和名誉也将毁于一旦!我和诸将领也将会因为统帅一支毫无军纪的部队而感到无地自容!”尽管他三令五申仍然是有令无行,整个战争期间掳掠事件一直令他大伤脑筋。他五次三番命令诸位将官:二十四小时内不上缴战利品(骡马也不例外)者,务必就地正法!    
    也有反攻倒算的事情发生。神甫、贵族马及王亲们留下的暗哨煽动城市起来反抗。但是,占领区内任何反抗这位新主人的行动,都遭到无情的镇压。不过,这种对立正日益减少。统帅善于启发市民们对于新秩序的理解,并使他们的理解力愈来愈强。拿破仑对于意大利人的性情、语言、典故和古老的历史,颇为精通——这是他成功的又一源泉——并懂得怎样去表达他的敬意:“意大利人民们!法军是为了你们的解放而来的!它是各民族的好朋友。请相信它吧!你们的财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都将得到尊重和保护!”然后他迈向他们,大谈特谈雅典、斯巴达和古罗马。    
    正是历史创造了拿破仑,赋予他灵魂和生机;而当他在历史的激流中迅猛跃进时,他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快速跳动的心赋予历史以生机。在孩童时代,他已拜读过普鲁塔克的著作;做少尉时,他又遍览各个时代的历史,现在他时刻运用着这些知识。他知道谁曾统治过这个国家的哪个地区,他对他所推翻的政权的组成了然于胸。他懂得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历史上的伟人时时浮现于他的脑海之中,他要达到他们的高度,并超越他们。他深深懂得,他的行为很快就会载入历史。于是他迫使他的部队、他所征服的国家(不久之后将要整个欧洲与他共同呼吸)与他的心一起跳动。这些最初的胜仗,不过是些由他决定的规模稍大的小胜而已,但他却用文章把小战说成大战,载入史书。可以说,他的成就有一半得自于他所写的文章。他时常暗示他的士兵们和他所解放的地区:一切成果都是由他们自己而且也是为他们自己而取得的。    
    且听听他在米兰对部下的讲话好了。“弟兄们!”他说,“你们就像激流一样,从阿尔卑斯山的高峰上奔腾而下……现在米兰属于你们……我们是各族人民的朋友,我们更是布鲁图、西庇阿和其他伟大后裔的朋友,他们正是我们的光辉榜样。重建罗马城堡,再塑英雄雕像,唤醒因奴役而沉睡千年的麻木的罗马人,这是你们辉煌的成果,后世将为此而永远仰慕你们!使欧洲最美丽的国度得以重换新颜,这是你们不朽的功勋……日后你们返归故里,你们的同胞将会指点着你对别人说:‘瞧!这位老兄曾参与远征意大利!’”    
    过去可曾有过哪一位统帅向部下、民众、盟友和敌人做过如此富有魅力的演讲吗?谁能像他那样善于通过精神感染而非强制服从来影响听众呢?在阿柯拉,他厉声诘问部属官兵们:“你们愿做娄地的英雄还是狗熊呢?”数月之后,他驱策所率部队取得了阿柯拉战役的胜利。“我们已经横渡波河,打响了第二次战役。”他向执政官们报告说。他写给巴黎的第一篇报告讲的都是实事,不同凡响的是,每篇报告他都精雕细琢,极尽修饰之能事,巴黎政府一旦把这些文采飞扬、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的文章交诸报界,它们便流传四海,扬名天下。    
    波拿巴的笔为他的剑所赢得的胜利添上了金玉外衣。    
    


第二部分 湍第3章“非凡的伟业召唤着我”(1)

    “兹接到你们的对撒丁和约,军方予以批准。”    
    在公文中读到这样的语句时,一阵恐慌袭卷了督政府的执政官们,打消了他们在巴黎到处看到胜利的猎猎旌旗时的欢愉心情。可曾有哪一个军官敢像他那样嚣张地给政府写这样的公函吗?“就凭这封信,就该把这家伙处死!”政敌们叫嚷道。可处处凯歌高奏,他的威名被人们传诵着,征服伦巴底的赫赫战功使他在民众的心中树立起了不可动摇的形象,谁还敢公开攻讦他呢?不久前政府派出的全权代表,拿破仑的科西嘉同乡沙里西蒂抵达部队驻地时,总司令置特使大人的尊严于不顾,把他晾在一边,自己和撒丁人签订了和约。在这次谈判中作为外交家的他初试牛刀。当撒丁代表还想讨价还价时,他掏出怀表,厉告对方他下次攻击的时刻。他敦促说,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签字的好。“也许我会吃败仗,”他说,“但我还从来没有因为过于自信而浪费光阴。”通过这个停战协定,他第一次把一个国王赶下台。现在他已在意大利与王公们和托斯坎纳政府会谈。下次他会不会单独与教皇进行磋商呢?该怎么对付这个颇具威胁的胜利者呢?    
    “给他派去个掣肘者好了,”执政官们笑着,打着如意算盘,“派克莱曼去和他平分最高指挥权,并让沙里西蒂接管军政事务。”这道命令下达给他时,他正在娄地。当天战役打响。    
    这是他自己的真正的第一个胜利。通过大胆虚张声势和行动,他率部突进至阿达桥,受惊的奥军纷纷溃退。将来也许还会有许多胜仗接踵而至,可在拿破仑个人的心理发展史上,没有任何战役像此战一样举足轻重。    
    现在,第一阶段的决定性战役结束之后,他以微小损失换得了丰硕成果。桥上一小时的激战使他成了这片土地的主宰。就在这天晚上,拿破仑首次感到,梦想和现实之间,不成熟的打算和神勇的战斗行动之间是如何的盘根错节。权力意识浮现到他的眼前,他知道自己前程无量,他首次开口道出了他的远大抱负。他对马尔蒙说:“我感到非凡的伟业已召唤着我。”后来,回首往事时,他说:“就是在娄地战后的那个晚上,我感到自己不同凡响。从那时起,我有了成就伟业的雄心壮志。而此前,这不过是脑海里的一场空梦,可感而不可触罢了。”    
    这是在这种情绪下,他接到了巴黎政府的命令。什么?头脑还正沉浸在征服两三个大陆的宏伟计划带来的快感之中呢——要他和克莱曼共舞战剑,分享胜果?他紧绷着脸,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接着向副官口授发给政府的报告:    
    “假如你们在我的道路上妄加阻拦,假如你们要我的作战步骤听凭于特使们的鉴定,那你们就不要指望从我这里期待战绩……给予一个统帅完全的信赖是不可缺少的。舍此我宁愿无怨地隐身而退,你们另请高明。人人皆有他的指战风格。克莱曼将军阅历丰富,经验老到,会干得更漂亮。可如果我们共事,则徒百害而无一益,只有你们给予我全部的信任,我才能效忠祖国。给你们这样写信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可有人却轻易指责我狂妄自大、野心勃勃!但你们还要恕我坦言……我不能与自诩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将军共事。况且,一国不能二主,一军不能两帅,治军和执政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协调问题。”看来总司令官大人根本无意于让出寸权,如果巴黎政府非要坚持分割他的军权,说不定他会随心所欲地率军前进,凭着自己的天赋继续连连取胜,然后再掉头对抗法国,就像过去雇佣兵们常干的一样,推翻政府。何苦非要坚持这么做呢?执政官们苦笑着让了步。初次与政府的交锋在无形中以拿破仑的胜利而告终,这使得他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主宰了。从现在起,他的行为与一位国王无异,他是自己的统帅。他只是在给政府的述职报告中,才按一定的格式以下级的身份向政府索要给养和援军,终年不断,他的口气也不再是威胁恐吓,而是委婉地忠告建议了。可事实上他的所为如同东方的苏丹们一样,他颐指气使的天性也诱使他仿效苏丹。    
    


第二部分 湍第3章“非凡的伟业召唤着我”(2)

    信使已出发去巴黎了,带着拿破仑对政府的第一声“不”。军营里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明天他们要开进米兰。    
    他处处模仿古罗马凯旋的元帅:以战俘为先导——不过他们并不像过去那样枷锁在身——接着是五百名骑手。米兰的市民们对于盛装司空见惯,乍一见疲惫不堪的法官,骑着精疲力尽的驽马,穿着肮脏褴褛的衣服,无不瞠目结舌,惊讶不已;他们目瞪口呆地望着矮小白马上身材瘦削的统帅,望着他的倦意难掩的侍从,更感到摸不着头脑。在这阳光灿烂,煦风轻吹的春日里,这支队伍显得多么的黯淡颓唐啊!当年迈的大主教引着王公贵族在城门口迎接他时,他跃下马来,并不走近欢迎委员会,勉强做出礼貌的样子聆听着人们致欢迎词。然后,人们都巴望着他作答。他静立数秒后,开口只说了一句:“法兰西将与伦巴底人为友。”然后他上马而行,频频向人致意,继续前进。    
    官员们和民众们都颇为动容——不是热血沸腾,而是大为感叹。这位征服者并不妄自尊大,傲慢无礼。可他行事果断,具有迫人屈从的无形力量。他先前并不曾有过此种经历,这种效果是他预先策划的吗?他是在“演戏”吗?果真如此,也足见他对于人的心理是何等的了解:他精通治人之道。    
    可是他显得心不在焉,恍然若失。    
    这时大街上喧嚣着民众的欢呼声。人们好奇地望着跟在统帅身后的成千上万的法军:倦意满脸,列队而行,衣衫褴褛。看起来他们境况还不如战俘们呢。    
    总司令在大主教的宫里稍事休息,洗了个澡。热水浴是他终生惟一的奢好,他到死都保持着。并且后来他洗的时间越来越长,用的水也越来越热。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打破这一习惯。这是惟一能使他紧绷的神经得以松驰的休息方式。欢迎晚宴上,他慷慨陈辞:“你们将成为自由人,并且比法国人还安全。米兰将成为拥有五百万人口的新共和国的首都,你们将拥有五百门大炮和法兰西共和国的友谊,我将从你们当中挑出五十人来,组成政府,以法兰西共和国的名义治理这个国家,采用法国的法律,结合你们的风俗习惯,行使你们的主权。明智一些,团结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我所渴望见到的。今天我在此庄重起誓,如果奥国人胆敢再次入侵伦巴底,我一定不会弃你们于不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