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倾一世(战国穿)+番外 作者:松泉(晋江12.7.24完结) >

第44章

琴倾一世(战国穿)+番外 作者:松泉(晋江12.7.24完结)-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才清醒过来一点,嗓子一甜,强自咽下,迟钝地转过脸来慢慢道:“我走了以后你好好照顾自己。”
  
  戴姝哭得更厉害:“我要和琴姨一起走;我不要进宫;我不稀罕当什么公主!”
  
  她眼眶一热;抱住眼前的少女;低低地“嗯”了一声。
  
  这一日,子琴和戴姝离开入住七年的青陵台。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如果这是你想要的,也好。
  
  车马悠悠,驶向封父之墟,四野萧条,霜雪覆盖,让她恍然忆起,她被迫嫁给他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
  
  几近二十年的岁月,由他亲手主导,也由他亲手葬送,她还以为她得到了,可到头来才发现,原来一切不过是她的臆想,多么可笑!
  
  可是笑不出,也哭不出,随着马车的颠簸,人也好像被颠空了,面对漫漫前途,没有好奇,没有期盼。
  
  车马驶进琴部落。
  
  直到行灯照出牌匾上的三个字,她空荡荡的目光才跳动了一下,已经破旧的牌匾,经过了无数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完好如初地挂在那里,没有变更,仿佛在默默等待主人的归来。
  
  她内心深处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触动,慢慢地化开,弥散,渐渐地浸润到双眼,喉头哽咽。
  
  我的琴部落,我回来了,你还会收留我吗?
  
  门缓缓开启,萧条整洁的庭院,陌生熟悉的面孔,好奇含泪的眼神,交替出现在眼前,她紧紧地抓住车轼,心中狂跳,慢慢地站起身来。
  
  宋都睢阳,王宫。
  
  朝堂上风云变幻,宋王归位,储君的问题成了当下最棘手的问题,几名庶子争得你死我活,大臣们拉帮结派,宋王立了一个,不满,废掉再立,如此不安定的政局,国家内部很快陷入一团混乱。
  
  齐国趁机倾全国之兵伐宋。
  
  楚国也罢,赵国也罢,魏国也罢,此时早在齐国的威慑下收回了各怀鬼胎的援助,宋国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六月末,齐军兵临城下。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一排排的宋兵倒下去,一波波的齐军涌上来,厮杀哀嚎声此起彼伏,城墙上下叠尸累累,城门外血流成河。宋偃站在城墙的最高处,看着满目破碎的河山,手执长剑,长发飞舞,冷漠淡定的神态,好像不知道灭国之际将要来临。
  
  夏日的夜晚,激战了一天的士兵正在休憩喘息,血汗和尸体的味道四处弥漫,疲惫不堪的浅眠中还可以听到痛苦的呻吟,城内寂静得之剩下声声犬吠,处处流窜着惊惶不安的气息。
  
  他从那些随处可见的死尸和伤者间穿过,淡声问了一句:“她还好?”
  
  跟随的侍人愣了很久才道:“都已经安排妥当。”
  
  他好像听见,又好像没有,脚步不停,神色不变,似乎刚才的问话只不过是一场幻觉。
  
  数月鏖战,齐军终于攻破城门。
  
  城内乱成一团,家家关门闭户,街上鸡飞狗跳,恐慌四处蔓延。
  
  训练有素的齐兵很快包围了王宫。
  
  而此时留在王宫内的,只有那些手足无措无家可归的王宫美人或侍人。
  
  而这些美人,自然也成了军队犒赏自己的第一道佳肴。
  
  灭国的消息传到封父之墟,愁云惨淡的日子并没有多久,人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在这个乱世,身份的转换太过平常,今天是宋国人,明天是齐国人,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并无太大的区别。
  
  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君主不要收太多的苛捐杂税。
  
  各类谣言纷纷涌进琴部落。
  
  此时的琴部落早已不比往日,常年的乐善好施和不善经营使它迅速地衰败下去,却奇异地得到当地人的尊重,在那个忠诚的独臂侍卫鲁伊去世后,它才能得以安稳地存活到今日。
  
  “主人一定还会回来的。”去世前,鲁伊把所有的家当秘密地交与侍女秋,依然如此嘱咐。
  
  琴部落一直保持着它的原貌,侍女秋也一直守候在家园。
  
  “有的说宋王已经以身殉国,有的说他被手下的士兵所杀,还有的说他逃到了魏国。”侍女秋报告着自己的听闻,子琴一动不动地听着,眼神悠远杳渺,不置一词。
  
  “琴姨,你不要担心,父王不会有事的,他那么厉害,一定还会回来的。”戴姝握着她的手,像大人似的安慰她。
  
  子琴回神,抚着眼前这个早熟少女的脸颊微笑:“我不担心,倒是你,不要多想才好。”
  
  少女垂下头去:“我和父王还没有和琴姨熟悉;琴姨;你怨恨父王吗?”
  
  子琴摇了摇头。
  
  “那父王回来,琴姨还会和他在一起吗?”
  
  子琴笑笑:“我只希望今生今世,不,是永生永世,再也不要和他见面。”
  
  少女颤了一下,仰头看她,目光困惑,不安,忧伤。
  
  而她,只是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少女的头发,眼睛望向窗外,不再说一句话。
  
  最终,心中留下的只是,无法原谅。
  
  戴姝十五岁时,行及笄礼,她独自去了婧子的墓前,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回到琴部落后,子琴半晌无语,在屋中自斟自饮,而后一觉睡倒。
  
  醒来已是薄暮时分,门外传来喧哗声。
  
  她托着额头起身,初夏的时节,满院宜人的芳香,满目浸人的绿色,她走进院中,看到十五岁的少女正挡在门口大声道:“你这个大叔怎么回事,都告诉你了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你怎么还死缠烂打的?”
  
  接着便是一个中年男人略带戏谑的声音:“看到你,我就知道我要找的人一定在,你去通报一下不就知道了?”
  
  她心中一动,脚步不受控制向外走去,门外的男人恰恰抬起头来,四目相对,俱是一颤。
  
  “喂喂!你到底是谁呀,凭什么这么说?”少女戴姝不耐烦了。
  
  来人微笑,目光越过少女一瞬不瞬地看着她,一字一句:“鄙姓滕,名滕训,乃滕国故人也。。。。。。”
  
  宋国卷,完                        
作者有话要说:直到现在才能上传上这么一章,网站彻底让我疯狂了,抽风无极限呐。。。。。。。
好在正文已经结束。。。。。。。
接下来是修文或番外;非伪更哦。。。。。。




☆、【小番外】宋偃

  那时,他被誉为宋国第一公子。
  不是因为他显赫的身份,不是因为他出众的武艺,而是因为。。。。。。他俊美无匹的容貌。
  每次出猎时,国中都会出现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的场面,民间甚至开始传唱一首歌谣,叫《公子于猎》。
  国君兄长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就不知什么样的女子可以入得了我家偃弟这第一公子的眼,唔,弟可不能委屈了,要娶也要娶一位公主,是齐国还是楚国,寡人可得好好替你揣摩揣摩。”
  他的眼角不自觉地抽紧,双拳握得发白,强抑着内心翻涌的情绪回道:“如果偃没有记错的话,国君已经送了两位美貌族女与两国结亲,至于偃,求国君赎罪,偃已经有了心爱的女子。”
  “哦?是谁?”国君没有动怒,动了好奇心。
  “公子宋捷之女,子琴。”
  国君脸露疑惑,而后凝眉沉思,渐渐地好像想起了什么,嘴巴张开,眼睛瞪大,手指哆哆嗦嗦指着他,又是咳嗽又是顿脚,却硬是挤不出一句话,脸色诡异之极。
  他装作未见,恭敬地行礼告退,面色清冷如常。
  公子宋捷只有一女,此时年方八岁,一个还在尿床的娃娃被被宋国第一公子戴偃(之后的宋王宋偃)郑重告知为“心爱的女子”,可以想见剔成君当时反应为何那么精彩。
  他毫不理会,冷着脸走出殿外,看到刚要进殿觐见国君的某国使者,本就阴冷的面容又冷了几分。
  他抗拒的不是联姻,而是兄长的态度,堂堂的一国之君,对大国那种讨好谄媚的做派实在让他难以忍受。
  俊美的青年仰首望天,幽深的凤眸中是两簇跳动的冷焰。
  他无从想象兄长当年夺位时的英姿,十几年来,他看到的只是宋国国土逐年缩小,国民日渐贫困,而国君,也愈加奴颜婢膝,甚至连一个大国的来使都可以在国君面前趾高气昂,某些隐秘的念头此时已开始在这个高傲的青年心中破土而出。
  秋猎时,又见到了那个桑林中的小姑娘,极其漂亮可爱的小姑娘,皮肤像百合花瓣,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小小的嘴巴嘟起来只有黄豆那么大,粉粉嫩嫩的,让人一看之下就想一亲芳泽。
  当她从树上落下来掉到他怀中的时候,小女孩摸着他的脸呆呆地说:“哥哥真好看”,那一刻他俯视着她,心中就决定,将来一定娶她为妻。
  “哎,好看的哥哥,你又来啦。”小女孩很活泼,见到他欢呼雀跃地打招呼。
  他向来清冷的眸子浮现一丝笑意,抱起她,任由小姑娘在自己脸上摸摸弄弄,柔声问道:“上次送给你的小兔子还在吗?”
  “在呀,”小姑娘睁大眼,连声道,“琴琴每天都给兔兔喂草呢,现在他们都有了好多个兔娃娃呢。”
  他微微笑了起来,那样的笑容犹如春风徐来清泉粼粼,如此炫目,如此迷人,却给了一位什么也不懂的小姑娘。
  他在侍女脸红的默许下带着小姑娘去骑马,追蝴蝶,采野花,捉刺猬,秋天的原野,洒满了小姑娘清亮的笑声。
  “好看的哥哥,你一定要快些来娶我哦。”每次分别时小姑娘总是这般恋恋不舍地嘱咐,而后承接他珍惜的一吻。
  在小姑娘的认知里,所谓的“娶”自然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家中的哥哥们都比她大很多,谁也不会耐心陪着她玩,侍女们会照顾她会容忍她可也不会认真地陪她,而这个好看的哥哥却会,且从来不见一丝厌烦,她很喜欢和这个哥哥在一起。
  如此这般,直到小姑娘十四岁。
  此时的她早已出落得娉娉婷婷,宛如二月梢头的豆蔻红花,已赋倾城之色。
  春社日的城墙下,二十四岁的青年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看着怀中的女孩儿,向来落在额角眉梢的吻渐渐地向下延伸,落在了他做梦寐以求的两片嫩嫩的粉唇上。
  小女孩好奇地领受着这一切,唇角挂着浅浅的笑容,水润润的大眼睛像只温润的小鹿般注视着他,花瓣似的的皮肤泛起诱人的粉红。
  他紧紧地抱着她,身体深处泛起痛苦的呻吟,情不自禁地在她耳旁低语:“琴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偃哥哥真怕等不了你十年呢。”
  “那哥哥就赶快娶我吧。”小姑娘眨着明媚的大眼睛说道。
  激得青年心中一阵热潮澎湃,眼睛都变红了,可还是捧起她的脸很认真地保证:“哥哥一定会等到琴长大的。”
  小姑娘甜甜地“嗯”了一声,伏在他的胸前,静静地不说话了。
  二人相拥着,同看那早春河岸的风景。
  只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一天再也不会到来。
  他发誓要等十年的小姑娘,甚至还未等到及笄便被他父亲早早地嫁到了国外。
  宋捷说,我女儿不会嫁给窃国者。
  被国人誉为温文如玉的公子捷,就这样温文如玉地回答他,微笑从容的神情,既高贵又残忍。
  有的人,天生不是为情爱而生,他就是,唯一的柔情被斩断,此生便再也不会有第二次。
  夺位,诛杀,治国,征伐。
  他风云变幻的一生也就此拉开序幕。
  以王道治国,行修罗手段,这是一位正邪难辨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从不向任何大国低头,甚至还公然领兵征讨,把淮泗之间的全部领土纳入宋国的版图,就此把宋国推向了巅峰,也推向了绝境。
  如果没有那个秋天,或许,他的一生便再也和旖旎两个字无关。
  秋高气爽的日子,他扣着某个奏折问相国唐鞅:“卿觉得封父之墟的县丞如何?”
  唐鞅道:“做官尚可,才具略显平庸。”
  他挑眉道:“可最近一年听说他做了几件很受称道的实事。”
  唐鞅道:“是有人协助他做的,此人乃当地一位仗义疏财的义士,据说是公子捷的后人。”
  “哦?”他目光猝然一跳,但很快便恢复了正常,淡淡地笑问,“卿如何得知?”
  唐鞅道:“因为想着大王会问,所以臣派人打听了一下,此事当地的人都知道,这位义士很是神秘,宅邸叫什么‘琴部落’,从未有人见过他的真容,至今仍不知是男是女。”
  他好久没有说话,目光遥远深邃,轻轻叩击奏折的手指停住,渐渐地按成了洁白。
  “吩咐下去,寡人正要狩猎,”他的声音平平的,唇角勾起意味不明的线条,“告诉当地县丞,让他把寡人安排到琴部落,寡人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是何等样人!”
  唐鞅诧异,连忙躬身:“是!”
  数日后,在琴部落的厅堂,身披一袭悠悠的烛光,那个消失了十余年的人,那个他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的人,从楼梯上款款而下,来到他的面前。
  




☆、【小番外】来世之愿

  秋暮祭月,设瓜果于庭,焚香祭拜。
  祈愿罢,便是分胙,饮宴、赏月,子琴笑问:“刚才大家都向月神许了什么愿?”
  秋笑道:“自然是祈愿琴部落上下都平安。”
  子琴点头:“最切实的愿望,好!。”
  滕训不热不凉地插嘴:“想要一家子平安求我即可,何必劳烦月神?”
  众人默。
  子琴问戴姝:“你呢?”
  戴姝道:“祈祷父王早些回来,我们全家人团聚。”
  滕训不阴不阳地回道:“超出月神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求有何用?”
  众人侧目。
  戴姝炸毛,眼看就要发作,秋连忙转移话题:“夫人呢,祈了什么愿?”
  子琴笑:“祈祷我们有生之年不要再遇到战争。”
  滕训淡淡:“跟训离开宋国,自然会远离战乱。”
  众人无语。
  子琴不想破坏节日气氛,遂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干脆放开胆子想象,假如有下辈子,下下辈子,如果要许愿的话,大家会向月神许什么愿?”
  戴姝余怒未消,恨恨道:“我希望某个讨厌的大叔变成小虫子,然后关到盒子里永远出不来!”
  滕训颤了一下,睨眼看她,似笑非笑:“小鬼,如果大叔变成虫子,那你琴姨岂不变成盒子了?大叔倒是没意见,你琴姨呢?”
  挑眉看向子琴,目光深邃,子琴哑然。
  秋咳了一声,子琴回过神来,尴尬:“就是做盒子,也用不着做装虫子的盒子吧,不过话说回来,我干嘛要做盒子?”顿了顿,忆起了什么,眼中露出遥远的向往,“如果有来世,我希望我的亲人都在身边,父母娇宠,兄长呵护,哪怕只活到十八岁呢,我也心满意足。”
  厅堂陷入沉寂,只有幽幽的月光照进来,戴姝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目光颤颤地望着她。
  她宠溺地抚摸着小姑娘的头发微笑。
  滕训淡道:“十八岁,不要夫君了?”
  子琴的眼神黯了一下,牵了牵唇角:“嗯,不要了,一个都不要。”
  生死离别的痛,再也不要承受,再也不要。
  滕训默,点头:“那就只喜欢训一个。”
  子琴寒。
  滕训斜睨她:“训等了你二十年,这点要求过分?”
  子琴无言,动了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