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酣,乐也。桓公谓鲍叔曰:“何
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桓公遭公孙无知杀襄
公之乱也,出奔莒。毋忘之者,欲令其在上不骄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不死公子
纠之难,出奔于鲁,鲁人束缚之以归于齐。使甯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甯戚,卫人
也,为商旅,宿于齐郭门之外。桓公夜出郊迎客,甯戚于其车下饭牛,疾商歌。桓公知其贤,举
以为大夫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
社稷幸于不殆矣!”避席,下席也。殆,危也。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
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文王,荆武王之子。矰,弋射短矢。○《说苑·正谏》
篇“茹黄”作“如黄”,“宛路”作“箘簬”。《御览》二百六亦作“如黄”。以畋于云梦,畋,
猎也。云梦,楚泽,在南郡华容也。三月不反;得丹之姬,○《说苑》“丹”作“舟”。淫,
期年不听朝。淫,惑也。朝,正也。○注似以政训朝,不当作“正”。葆申曰:“先王卜
以臣为葆,吉。葆,太葆,官也。申,名也。○ 《说苑》“葆”俱作“保”。《淮南·说山训》
作“鲍申”,非。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
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穀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襁,缕格绳;褓,
小儿被也。齿,列也。○旧本“缕”讹“楼”,“被”讹“补”。案《明理》篇注云“襁,缕格上绳
… 76…
也”,此少一“上”字。“缕”字、“被”字据改正。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
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
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说苑》作“乃席王,王伏”。葆申
束细荆五十,○《说苑》“荆”作“箭”。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
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遂痛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
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说苑》作“趋出”。自流于渊,
请死罪。文王曰:“此不穀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
黄之狗,析宛路之矰,○《说苑》“析”作“折”,当从之。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
三十九。○《说苑》作“兼国三十”。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
功也。
知化
三曰:
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诈言已死,不可为人论说。○此注未
明。事人以死,谓扞敌御难而致死,死有益于人国也。未得死所而徒以言死,其言又不用,是不论也。
下“知之”指君言,下文甚明。注皆非。以虽知之与勿知同。《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
身。”《传》曰:“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虽知以死事人,是为乐
可哀也,故与勿知同。勿,无也。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不然,
不知化也。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事有可以过者,有
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可以过?此贤主之所重,惑主之所轻也。所
轻,国恶得不危?身恶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国亡,在于不先知化也。吴
王夫差是也。夫差,吴王阖庐光之子也。夫差不知胜越,而为越所灭也。子胥非不先知化也,
谏而不听,故吴为丘墟,祸及阖庐。越王句践报吴,灭其社稷,故为丘墟也。宗庙破灭,
不得血食,故曰“祸及阖庐”也。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
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处,居也。得其民不得使。使,役也。夫吴之与越也,接土
邻境,壤交通属,属,连也。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
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
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
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奕暝华也。虽胜之,其后患无央。”
虎之患未能央。○央亦训尽。后患不必指虎言。太宰嚭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
于上国者,齐、晋也。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
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上国,中国也。夫差以为然,不
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
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
两手举衣而行。蹶,蹈也。《传》曰“鲁人之皋,使我高蹈”,嗔怒貌,此之谓也。○此与举趾高正
相似,《哀廿一年传》注“高蹈,远行也”,无嗔怒意。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
嗟,叹辞也。子胥谓太宰嚭劝王伐齐,国必破亡,故朝生荆棘也。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艾
陵,齐地也。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
人之入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传》曰“子胥自杀,吴王盛之鸱
夷,投之江”,故曰 “流”。抉其目,著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
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夷,平也。夫差身
为擒。为越所擒也。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
… 77…
乃为幎以冒而死。冒,覆面也,惭见于子胥也。○“以冒而死”,旧本作“以冒面死”,案注
云“冒,覆面也”,则正文不当有“面”字,今改正。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
虽知之无及矣。故夫差之知惭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过理
四曰:
亡国之主一贯,一,道也。贯,同也。其所以亡之道同,同于不仁,且不知足也。天时
虽异,其事虽殊,所以亡同者,乐不适也,乐不适则不可以存。糟丘酒池,
肉圃为格,格以铜为之,布火其下,以人置上,人烂堕火而死,笑之以为乐,故谓之乐不适也。
○“炮格”,各书俱讹作“炮烙”,得此可以正之。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雕画高柱,施
桔槔于其端,举诸侯而上下之,故曰“不适”。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听妲己之谮,杀鬼侯之
女以为脯,而取其所服之环也。○“环”,旧本作“瓌”,讹,今改正。截涉者胫而视其髓,
以其涉水能寒也,故视其髓,欲知其与人有异不也。○注“能寒”,能读曰耐。杀梅伯而遗文王
其醢,不适也。梅伯,纣之诸侯也,说鬼侯之女美好。纣受妲己之谮,以为不好,故杀梅伯以为
醢。醢,肉酱也,以遗文王。故曰“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貌受,心不受也,故曰“告
诸侯”也。作为琁室,筑为顷宫,琁室,以琁玉文饰其室也。顷宫,筑作宫墙,满一顷田中,
言博大也。○书传多云桀作璇室,纣作倾宫。今举属之纣,以言其土木之侈,固不必细为分别也。梁
仲子云:“《淮南·本经训》注:‘琁或作旋。言室施机关,可转旋也。’顷宫,此注作如字读。它
书俱作 ‘倾’字。”剖孕妇而观其化,化,育也。视其胞褢。○注旧本作“胞裏”,“裏”当
作“褢”,亦疑是“裹”字,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比干,纣之诸父也,数谏纣之非,
纣不能听,故视其心,欲知其何以不与人同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圣人心达性通。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夏、
商之所以亡也。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故曰此“夏、商之所以亡也”。
晋灵公无道,从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灵公,襄公之子,文公之孙也。从高台上引
弹,观其走而避丸以为乐也。使宰人臑熊■,不熟,○《左氏宣二年传》作“宰夫胹熊蹯不熟”。
杀之,令妇人载而过朝以示威,不适也。赵盾骤谏而不听,公恶之,乃使沮
麛。盾,赵成子之子宣子也。○ 《左传》“使鉏麑贼之”,今此“贼之”二字亦当有,或下文“见
之”字误,而又误入下文耳。沮麛见之,不忍贼,贼,杀也。曰:“不忘恭敬,民之主
也。贼民之主,不忠;大夫称主,因曰民之主也。弃君之命,不信。违命不信。一于
此,不若死。”不忠不信,若行之必有其一也。○正文“一”上,《左传》有“有”字乃触廷
槐而死。触,畜也。○“畜”疑“撞”字之误。
齐湣王亡居卫,湣王,宣王之子。谓公王丹曰:“我何如主也?”公王丹,湣
王臣也。○公王丹即公玉丹,古“玉”字作“王”,三画匀。王丹对曰:“王,贤主也。臣
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声,名也。于王而见其实。所行之实。
王名称东帝,实辨天下,辨,治也。去国居卫,容貌充满,颜色发扬,光明也。
无重国之意。”言轻之也。王曰:“甚善!丹知寡人。寡人自去国居卫也,带
益三副矣。”“副”或作“倍”。度湣王之亡国宜也。但湎涎无忧耻辱,喜于公王丹巧佞之言,
因云“丹知寡人”也。带益三倍,苟活者肥,令腹大耳。
宋王筑为蘖帝,鸱夷血,高悬之,射著甲胄,从下,血坠流地。宋王,康
王也。“蘖”当作“■”,“帝”当作“臺”。蘖与■其音同,帝与臺字相似,因作“蘖帝”耳。《诗》
云“庶姜■■”,高长■也。言康王筑为台,革囊之大者为鸱夷,盛血于台上,高悬之以象天,著甲
胄,自下射之,血流堕地,与之名,言中天神下其血也。○注“■”,旧本作“类”,讹。“与之名
言”四字,刘本作“谓之”二字。左右皆贺曰:“王之贤过汤、武矣。汤、武胜人,
… 78…
今王胜天,贤不可以加矣。”加,上也。宋王大说,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
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不适也。不僭不
滥、动中礼义之谓适。今此畏无道,不敢不应耳,故曰“不适也”。
壅塞
五曰: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不可以直言谏正也,则其
过成。以无道远闻,人皆闻之。○过无道闻,言过无路以闻于主也。注非是。而善无自至矣。无
自至则壅。自,从也。《传》曰“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故曰
“壅”。○注“传曰”下文有脱,今据《论人篇》注增补。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
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扜弓而射之。寇,兵也。扜,引也。
○“扜”旧讹作“扞”,注同。案《大荒南经》“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郭璞注:“扜,
挽也,音纡。”今据改正。扜亦音乌。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
未擒则不可知,不知将见擒也。已擒则又不知。醉不自知也。○旧校云“一本作‘既擒则
无及矣’”,李本“矣”作“也”。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言说无如之何。
齐攻宋,齐湣王攻宋,灭之也。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候,视也。使者还,曰:
“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
○“生”旧本作“至”,讹,今改正。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言宋强盛,齐
兵之弱,安能来至此也。宋王因怒而诎杀之。诎,枉也。无罪而杀之曰枉。又使人往视齐
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
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适,之也。其弟曰:
“为王视齐寇,○“为王”,旧本作“为兄”,讹,今改正。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以齐寇至
之情实告宋王,必诛死也。不报其情,又恐死。不以寇至之情报而设备,齐寇至杀人,是又恐
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有,
读与又同。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
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
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
性犹体也。若犹如也。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于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
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戴氏子罕,戴公子孙也,别为乐氏。《传》曰:“宋之
乐,其与宋升降乎?”宋国衰,子罕后子孙亦衰,赏罚失中,故曰“此戴氏之所以绝也”。○旧校云:
“‘戴氏’一本作‘叔世’。”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
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
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
行也,道句。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道谓有道也。“自”字疑衍。今自以贤过
于尧、舜,○旧校云“‘过’一作‘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
君。不纳忠言之说,鲜不危亡,故曰“不闻存君”也。
齐宣王好射,好,喜也。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示有力也。○“用”旧作“则”,
孙据《御览》三百四十七改正。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
而止,关,谓关弓。弦正半而止也。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言九
石之弓,独王用之耳。宣王之情,情,实也。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
… 79…
岂不悲哉?伤其自轻,而不知其实。○注“自轻”疑“用轻”之误。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数,道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
也。力不足,而自以为有余也。其功德,其治理,皆亦如之也。
原乱
六曰:
乱必有弟,弟,次也。○“弟”,本一作“第”,今从汪本,乃古“第”字。大乱五,
小乱三,■乱三。大乱五,谓晋国废长立少,立而复杀之也。小乱三,谓杀里克之党也。■乱
三,谓于朝栾盈以兵昼入于绛也。○■字或音喧声也,或云与“訆”同,义皆不当,注亦不明了。此
似皆指骊姬之乱,安得忽及栾盈?又“于朝”上似尚有缺文。窃疑“■”或是“讨”字之讹。惠公杀
里克,文公杀吕郤,是讨乱三也。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逸《诗》也。
○案:《左氏昭十九年传》子产引作谚。虑福未及,虑祸之,所以皃之也。○“皃”疑“免”
字之误。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
晋献公立骊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