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江湖-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任深圳市副市长。
1989年10月,原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王健因领导班子改组而下台,当年他39岁,禹国刚比他大7岁。这时候,禹国刚已捣鼓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年多了,曾邀请过王健一起参与。这次,张鸿义再次出马,劝说王健“要往前看”。于是,1989年年底,王健、禹国刚联手加速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筹办,眼见着万事俱备,1990年8月就可以开张,然而上面却迟迟不批。
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开业的消息刺激了深圳人。1990年11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副市长张鸿义一干人来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组。李灏说:“今天就是来拍板的。”
王安在《股爷,您上坐》一书中提到,与上海的大张旗鼓不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张很低调,直接说成“试开业”。1990年12月1日当天,深圳证券交易所铜牌上的红布都没有掀开,而出席开业仪式的最高领导是深圳市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副组长董国良。当天,安达股票成交8000股,以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操作,不过,深圳最大的几个券商没露面。
1991年7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时任广东省代省长朱森林、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时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汤丙午、时任深圳市市长李灏等出席深圳开业仪式,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才算正大光明地“呱呱坠地”。
至此,中国资本市场在1990年年底形成了之后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双市”格局,由此催生了各种故事。
正文 草根私募首现疯狂(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26 本章字数:792
草根私募首现疯狂
两市出现前后,深圳、上海赚钱效应凸现,股市一度出现狂热景象,在1990年7月几乎达到巅峰。
后来成为草根派私募的代表人物崭露头角。由于深圳市场异常狂热,这批人绝大多数是在深圳赚取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个奇妙的投资节点。一方面,10年改革开放令中国民众小有积蓄,另一方面,1988年的抢购风让他们萌生出积蓄贬值的担忧。然而1989年的“倒春寒”①,一下子令民众意识到资本市场的魔力。
1990年的非法场外交易活动无比猖獗。在炒卖股票高潮的6月,每天约有2000多人站在证券公司门前围观或私下交易,甚至还出现了许多欺骗性的股票交易,一度造成股市混乱。而场内股票成交量更是增长迅猛。据统计,1990年5月的场内股票成交量已经是1。1472亿元,比1月的495万元整整增加了23倍多。
1990年5月底,上海股价指数刚达到100点,8月底就突破200点,9月底则到了300点,短短4个月就涨了2倍。1990年5月中下旬,市场突然盛传国家将整顿深圳股市、新股将暂缓上市的消息,于是股价涨得更加疯狂。1990年5月25日到6月27日的一个月中,深圳5种上市股票价格的增幅为:深发展100%,万科380%,原野210%,金田140%,安达380%。
这股狂热很快转移到当时相对平静的上海。有传言称,1990年7月,由于深圳股市狂热的刺激,有6000人特意从深圳转阵上海。他们一出机场,就叫出租车驶往离交易所最近的宾馆。
深圳人逢人就问:有股票吗?我高价收。据说当时有这么个场景:7月下旬的一天,一个深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地打开密码箱,拿出15叠人民币,向一个手持1000股电真空的上海人说,这是15万元,你点点。
正文 草根私募首现疯狂(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28 本章字数:969
深圳的这群大户让上海股民第一次领教了操纵资本市场力量的强大。从这个时候起,散户庄家开始登上证券历史舞台,成为影响股市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海本土人士也不甘示弱,杨怀定“杨百万”就是个中高手。当年,爱读报纸的他的确嗅觉灵敏。尽管上海各种股票在分红后纷纷跌破面值…当时国库券收益率为24%,百元股票分红为15元,但凭借着炒卖国库券的经验,杨怀定认为,国库券利高但是单利,股票利暂时不高然则是复利,假使以93元购入面值百元的股票,3年后收益率会高于国库券的20%。想明白后,他立马移军股市。
当然,当时更大的背景是,国库券交易已大变,国债交易市场正从分割逐渐转向统一,交易方式也从柜台交易转变为机构交易。这个市场,不再是杨怀定们可驰骋的了。
杨怀定从年报中得知,电真空和豫园的实际资产值已分别增长了2。4倍和4。3倍,其他股票也具备自然升值的条件。于是,他把20万元资金投入股市,这个决策使他在1990年7月股价暴涨之前居于优势地位。
股市开放后,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19日的99。98点一直上涨到1992年5月25日的1429。01点,涨幅达1329。30%。中国股市诸多财富神话争相上演。
1991年年初,已经拥有早期股票运作经验的林园更为积极地投入其中。果然,在此后两年中,他早先收购并操作深发展、深原野、深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在其上市后实现了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值。到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惊人地突破1000万元。
李雅非也开始在股市上不断进行原始股买卖。经过拆股、送股,到1990年年底…仅一年多时间,她就获利超10倍。1992年除夕后的3个月,李雅非所持万科股票已从5元左右涨到25元左右,赚了约5倍。
这批最早试水的股民后来不少成了民间私募的代表。他们在很久以后总结自己当年的成功经验时,总是声称自己入市的20年中,前10年的获利主要取决于大胆、敏锐和幸运;后10年,取决于对价值投资的把握。然而,在许多同行眼里,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改变在入市初期的赌博、打探消息与技术上跟庄的习惯。而且,他们都习惯于“一个人说了算”,就算之后组建团队,也多是为了在招募资金上有个堂而皇之的幌子。
正文 戴花要戴大红花(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30 本章字数:848
戴花要戴大红花
股市的过热也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特别是深圳市党政机关干部持有一定数额的股票,有的通过亲友进行炒卖活动,民众很有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派员调查,北京开始提醒深圳要加强管理。而此后出现的一系列举措,让股市与政府之间充满微妙关系,并影响深远。
1990年5月,深圳出台了涨跌停板10%的限制规定。6月中旬,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改革不再铺新点》一文,人们认为股票的短缺将会更加严重,继续疯炒。6月18日,深圳再出台涨跌停板5%的规定,人们开始观望。6月26日,涨停板又压至1%,跌停板还是5%。6月27日,深圳又规定卖股者需缴纳印花税,年终分红派息,股民所得超过银行一年期利息部分,要缴纳1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①。这时,人们对股票的热情才开始冷却下来。11月20日,深圳党政干部回应新的规定,纷纷开始售股。这次的奉命售股,就像后来的“大小非”解禁一样,一下就把市场砸趴下了。12月8日起,深市掉头向下,自此开始9个月的长跌。
上海也在1990年8月开始抑制股市狂热,南客北佬纷纷携资撤退。杨怀定还在上海梅龙镇酒家摆下酒席,邀来股市同乡,拱手说:“兄弟发财,还靠各位抬举,今有一事相求,诸位千万别接外地人沽出的股票,只有拖住这笔资金我们才能少冒风险,永久拥有这个市场。”且不论他这么做最后是否成功,但至少说明上海当时一些粗具实力的投资客有操纵市场的萌动。
这一天值得纪念…1991年4月22日,深市出现了一天的零成交。
禹国刚认为,用行政手段救市不符合市场原则,于是他心生一计,把目光放在了深发展身上。众所周知,深发展的成立背景与万科等其他4家股份制公司大相径庭,深发展是一家在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国家、企业、私人三方合股设立。它也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政府背景,这也为之后政府想到以之作为托市砝码作了铺垫。
正文 戴花要戴大红花(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34 本章字数:742
1991年8月19日、21日、23日和25日,深圳市连开了4次“救市”会议。9月2日,深圳第5次“救市”会议召开。据称,会议气氛沉闷,李灏这位“敢闯”的上级领导再次作出了重大决定…暗示机构应该入市,目的是培养出几个像李嘉诚一样的企业家。
“救市行动”正式拉开帷幕。1991年9月7日起,深圳市政府筹集资金2亿元,开始秘密救市。9月7日,深发展的价格被托到13。85元。接连几天,深发展都跳空高开,终于在9月12日到达14。5元。
深市自1990年12月8日,已经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长跌,令深市总市值抹去七八亿元,只剩35亿元。这么一救,到9月底,深市终于止跌回升,涨升0。88点,收出一根阳线。一些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直接传到股民耳朵…“政府正在救市。”政府的行动一下子调动了股民的积极性。10月上旬,深发展涨至26元,在深发展的带领下,深股全面冲出谷底。禹国刚事后说:“其实还有2亿元还没用完呢。”
由于深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深)”的功效,从此被视为深圳市场的“定海神针”。
看似一场深发展托起的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渊源。原来,就在深市一蹶不振的时候,1990年12月,北京派员来了,此人叫周建南,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之后就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的父亲。在此之前,1990年11月,时任总书记***趁在深圳参加特区十周年庆典之机,约刘鸿儒等谈怎样看当时的股市,刘鸿儒认为改革不能夭折,否则在国内外影响太大。后来,***总书记回北京作了进一步调研,结论是,“股市继续试点,但暂限于深沪两个城市”。
正是高层的一锤定音,才有了大胆的托市,没有让深市自生自灭。
正文 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39 本章字数:870
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此后,股市里开始流传开来一句话:“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这句话到现在都还得到广泛的认同。
“8·10”事件直接促成了证监会的面世。
1992年10月26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主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副主任是刘鸿儒、周道炯。这个证券委的办事机构正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1998年,证券委与证监会合并,这一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也正好成立。于是,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联手成为中国金融业的监管集团。其中前两者是正部级,后者为副部级。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背景,与私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其实,早在沪深两市交易所的开建初期,就可以发现,有一个人在推动两市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所有重要事件中都贯穿始终。这个人就是刘鸿儒。1990~1991年,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时,他担任中国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此前,他做了10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刘鸿儒可以说是亲眼看着中国的两家交易所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1986年11月17日,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刊出了该报驻京记者阮江宁的报道:“华尔街的老板们被请到中国的人民大会堂开会,其事实本身就是重大资讯……包了长城饭店的一个楼面……作为中美研讨会,美国20多位金融界大亨准备了书面发言,而中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的书面发言。”
只是那时候谁也没想到,6年后的1992年,刘鸿儒就担任了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他一直被称为是个学者型的官员,在他离任后的1996年,香港城市大学还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刘鸿儒有段名言:证监会的工作是最敏感的工作,犹如坐在火山口。股票价格猛涨,上面会有意见,担心出事;股票价格猛跌,下面也会有意见,老百姓不干;不涨不跌,所有人都会有意见,因为你搞的就不是市场了。他表示,这种活任何人都无法久干,只能干一段时间。
正文 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41 本章字数:804
刘鸿儒从小是个苦孩子。1942年,家境贫寒的刘鸿儒12岁,刚刚在黑龙江北安高小毕业,就进了一家日本人的兵工厂当焊接工。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才继续进高中学习,后又被土改打断。在其后断断续续的求学过程中,最高学历是1954年在莫斯科大学拿到的硕士学位,后师从苏联货币银行专家阿特拉斯教授。4年后,刘鸿儒回国进吉林大学前身东北行政学院和东北人民大学读书与任教数年,后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没过多久就当上了人民银行常务副行长,1980年,他参与完成恢复农业银行的工作后,又回到中国人民银行任副行长,分管银行改革。
而这段经历,为他一手打造资本市场的一股神秘力量作了铺垫。那段时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相继恢复与独立,建立横向的金融市场的方向渐渐明朗。由于当时整个思想体系还局限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金融系统干部的培养机制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候,刘鸿儒和他的同事们决心建一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希望培养出一支既懂得市场经济又了解中国国情的队伍,为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作人才储备。
很快,1981年9月,这个研究生院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公社尚未启用的一个卫生院里正式成立,这个研究院的师资都是聘请的国内外大学名牌教授,有点类似现在的商学院,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界却非常“异类”。当初那里只有几栋简陋的小楼,而从这栋楼跑出来的一群人,此后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可能连刘鸿儒自己也没想到。
五道口位于京城西北角,在这里,坐落着老一辈人口中的“八大学院”。这里还一度是京城文化的前沿地带。自1990年3月五道口工人俱乐部改装后…因被亚运会组委会指定为亚运会艺术节备用剧场,这里一度兴起过录像厅热潮,香港电影也曾在此红极一时。“打口一代”、“鸡冠头”、皮衣皮裤、血脉贲张的朋克音乐都能在此觅到踪迹。
正文 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4:42 本章字数:888
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后,五道口在金融界就有了另外一层意义…金融界的“黄埔军校”。“五道口”也渐渐成为金融圈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俗称。这是一个多少有点儿神秘的机构,尽管在金融界大名鼎鼎,但圈外很多人对它几乎一无所知。
1982年的3月和9月,“五道口”先后迎来18个和22个学生。在“五道口”历史上,他们分别被称为81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