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以合传胡害为大将军的沧海国,在脱离匈奴后,和高丽国一起上表。也尊大汉国皇帝为天子。刘邦自然是笑着接受了。
不过按照刘邦的性子,这些都不过是虚名,算不得什么。倒是回到长安时。萧何筑成地未央宫,让刘邦吓了一跳。
这是一座前所未有地宏伟宫殿。
秦始皇帝的阿房宫,大固大矣,美固美矣,然而要说气象森严,巍峨壮观。却也比不上这座未央宫。
这座庞大的宫殿,从远处看上去,根本就是一个城池。外面围绕地护城河是由渭水、灞水双向供水,数座汉白玉的平桥架在河上当做通道。
走进围墙,扑面而来的是宏伟的前殿,二十丈的高台,纯用青砖包面。高台正前方的一面是阶梯,站在阶梯地底部。人必须抬头仰望着那些雕梁画栋。
扶着天青色的栏杆缓缓上行,阶梯的正中间是浮雕,上面雕满了云龙纹藻,让人一看而生敬畏之心。
站在殿外。长安城尽在脚下;瞩目下看,左有敖仓。右有武库,后面又有复道与长乐宫相连;游目四顾,万丈豪情凭空而生。
饶是刘常满在前世见惯了宏伟的建筑,却也被这未央宫吓了一跳。刘邦更是手扶栏杆,望着长安城外,久久不语。
这是未央宫落成第一天的典礼,萧何带着文武百官,跟着刘邦父子身后,前来观看。
身为刘邦身边追随最久的臣子之一,萧何对刘邦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了。虽说现在当了皇帝,但刘邦那爱说大话,爱面子,爱排场的性子,是一辈子也改不了地。
因此萧何便将这未央宫造得格外巍峨壮观,可以说远迈前代,前无古人。
眼看刘邦已经被这宫殿吸引住,萧何心里暗笑,知道正合了他的心意。谁知就在此时,刘邦突然转身,神色阴沉的问道:“萧丞相,如何天天匈匈数岁,尚未安定,百业待兴之时,你为何要空耗民力,盖这等豪奢的宫殿?嗯?!”
萧何吓了一跳,不过他马上明白过来,跪下说道:“好教皇上得知!我大汉朝廷为万国朝拜之处,这宫殿倘若不造得雄伟壮观一点,那如何显示我大汉威风?”
“再说正是因为如今天下未定,才好招集民夫,造此宫殿。而且这宫殿造得好一点,也可以让后世子孙不用再改建了,从长远看来,那还是节省地!”
“嗯,丞相此言倒也有些道理,既然如此,以后再上朝,就在这未央宫吧!”刘邦展颜笑道。
站在旁边的刘常满不由得撇了撇嘴。靠,这是标准地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天下谁不知道刘邦是个什么样儿的人?这宫殿正是按照他的意思建的,单看他在南郑建的王宫就知道了,只在那里住了几个月,还建了一所豪华的王宫,何况如何得了天下,要作皇帝了?
在洛阳时就听说,刘邦常常骂洛阳南宫太小,不够气派,如今建了大的,又怕天下人说自己不恤民力,便把责任推到人萧何头上。
不过刘邦这点小伎俩,现在已经是公开的了,看看底下群臣都面带古怪笑容,就可以明白。毕竟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谁还不知道谁呢?
汉八年二月,就在迁都事务有条不紊的进行时,新丰城里却突然传出噩耗:太上皇病重,眼看就不行
听到这个消息,刘氏一门,全部赶往新丰城中,侍奉于太上皇床前。
“季儿,你过来。”刘太公已经虚弱得坐不起来了,但眼神却很清明,神态也很安详。
“阿爹,我在这儿呢。”刘邦虽然贵为天子,但听到父亲唤自己,也连忙趋前,轻轻的坐在刘太公床前。
“儿子,阿爹这回,看来是挺不过去了。你不用安慰我,我十七岁成亲,十八岁有了你大哥,十九岁有你二哥,二十岁上得那个夭折了,二十一岁才得了你。”刘太公仿佛要回忆自己的生平,缓缓的说道。
刘仲、刘交、刘常满、刘信、刘几人都跪在床前,听刘太公用微弱的声气交待着后事。
“你妈前几年就去了,你大哥也去啦。如今就剩了你们这兄弟三人。人说皇家无父子,更别说兄弟了。但阿爹去了之后,你得答应阿爹,不管他们犯了什么事儿,都不能要他们的命!”
刘邦脸上也满是眼泪,点头说道:“阿爹放心,我这就封四弟为王,二哥他犯了错,贬号为候,日后慢慢想法恢复吧。”
—
刘太公见儿子答应,心里好象挺高兴。“你能这么做,阿爹就放心了。不过你大哥死得早,小信你好歹也得给封个候爵吧?也不要多,五六千户就行了!你不会还记你嫂子的仇,不肯给吧?”
“我给,我给!一会儿出去我就下诏,封小信为候,世世勿绝!”刘邦连忙答应。
“嗯,儿子,你得记住,不管怎么说,这世上还得靠着咱自家人呢,咱自家人再不好,也比别家人强些,对不对?常满,如意,你俩也都听着,不管以后谁当了皇帝,都不准杀自己兄弟叔侄,听到没有?”刘太公的声音里,竟突然带了点严厉的味道。
“记住了爷爷!”刘如意奶声奶气的和刘常满一起答道。
“唉,这我就放心了。季儿,肥儿也大了,他虽是外妇所生,但毕竟是长子,也不能亏了他,给他封个大国吧。大儿媳妇,我死了之后,家里就属你最大了,这些叔侄们,要是皇帝皇后照顾不过来,你可得帮着照看着点呀!”刘太公长叹一声,便没了声息。
“阿爹,阿爹!”刘仲突然听老爹没了声音,知道老爹已经去了。当即扑上去抓住刘太公的手大哭起来。
一时整个屋子里哀声不住,刘常满想起爷爷平日对自己的好处,也不由得举手拭泪。
第二天,大汉皇帝刘邦宣布,太上皇驾崩,谨遵太上皇遗诏,封四弟刘交为楚王,王彭城,封刘贾为荆王,王吴中。这样一来,其实是把原来楚王韩信的一分为二,以淮河为界,分给了两人。
接着,又封自己长子刘肥为齐王,齐国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诏令天下诸候前来为太上皇奔丧。
汉八年三月初七,太上皇发丧,楚王刘交、荆王刘贾、淮南王布、长沙王吴臣、梁王彭越、燕王卢绾、齐王刘肥,皆来朝于长安。
太上皇于七十九岁高龄寿终正寝,说起来,这样的事情在刘邦家乡沛县,根本就不能叫丧事,那叫做“白喜事”。因此新丰城内的父老们,倒也并不过于悲伤,守灵、送丧等事也自然由宗正安排,也不算忙乱。
但刘太公的死,对于刘家人的触动却是很大的。
刘太公活着的时候虽然不管事,但不管怎么说,上面有老爷子压着,刘邦兄弟之间还是很和睦的,而再下一辈的这些孙子们,更是一团和气。
平时有个什么事情,比如说戚夫人和吕雉互相看不顺眼这样的事情,也常常由她们的大嫂二嫂说给刘太公听,刘太公听不下去时候,也会叫来吕雉或是刘邦劝说一番,让他们各自收敛些。
但如今,没了太上皇,没了老爷子镇压,这些矛盾的爆发,就到了边缘地段。
不过刘邦暂时还不想去管这些事情,老爹的死,对于刘邦的触动也很大。对着镜子照照,从来不服天不服地的刘邦,终于也服了:自己是打不过时间的。
刘邦今年已经五十七岁,鬓角的白发已经斑斑可见,脸上的皱纹也如同刀刻一般,爬满了那张曾经帅气的脸。更加催人老的是,自己的大儿子刘肥,二儿子刘盈,站在面前已经和自己一般高了!
这是令天下父母最为感叹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儿女已经和自己一样高了,难度还能不老么?
“刘老三呀刘老三,你也捣腾不了几年了!该想想身后事了!”刘邦对着镜子看了又看,终于长叹一声。
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十八章 … 第一次换太子风波—
太公的丧事办完之后,首都也彻底的迁到了长安。政机构完全迁移到长安,刘常满一天天闲了下来。
身为大汉太子,刘常满对于汉朝的皇帝生活,算是知道得极清的,每每想起后世电影电视上描写的皇帝,刘常满就直想笑。
说实在的,汉朝的皇帝,恐怕是历代皇帝中当得最舒服的之一。当然,这个传统肯定是从刘邦这个数一数二的懒皇帝开始的。
要说起刘邦来,当初造反起事时,他恐怕也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当皇帝。不过当了皇帝之后,不耽误他自己躲懒不动。
记得刘常满上大学时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有一种说法,叫做“想学的能累死;不想学的能闲死”,如今看起来,当皇帝也是一样。
别说大汉天下,就单说这关中一地,当初刘常满镇守关中之时,也曾亲自处理过一段政务,萧何没来之前,把刘常满忙的是头晕眼花;就算是刘常满出兵打仗时候让姐姐刘乐坐镇过一段时候,刘乐这样啥都不懂的,也照样忙得不得了。
可人家刘邦不这样。即位之初,刘邦便召见了萧何,一句“我素不习政事,丞相酌情处置则可!”就把所有政务都推给了萧何,只有最最关键的,才拿来告诉刘邦一声。比如说二千石以上官吏的任免,比如说全国性的诏令。
就算是这样,刘邦一般也只是拿起表文看上一眼,然后大笔一勾。再盖上玉玺就算完事了。
谁能相信。大汉朝第一任皇帝刘邦,嘴里说的是五日一朝,其实半个月也不见得他上一次朝去。每天都躲在后宫里,玩他喜欢玩的事情,比如和戚夫人一起唱歌饮酒,比如抱着如意四处游逛。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刘邦这人地运气极好。
他所委任地萧何,不但忠心可嘉。更是处理政务的绝对高手,比起刘邦自己处理来,效果还要好上十倍。
而且刘邦这样隔很长时间才上一次朝,几年不变革一件事情的做法,竟然也恰恰符合了这个时候天下百姓力求稳定,不愿扰动地心情。
长安城里,甚至流行这样的儿歌:“半月一朝,自在逍遥;五日一朝。心情尚好;三天一朝,大事不妙;一天一朝,定兴兵刀!”
听到这首儿歌,刘常满不由苦笑一声。老爹上朝的频率,竟然成了百姓们眼里天下稳定与否的晴雨表了!
不过这个时候。吕雉可高兴不起来。
长乐宫和未央宫虽然近在咫尺,但居住在长乐宫的吕雉和居住和未央宫的戚夫人两人,却是死对头。
其实刘太公活着地时候,吕雉也没怎么考虑过,这个刘如意还有可能夺去自己儿子的皇位,但如今看来,有些传言竟然是真的。
以前不管怎么说吧,刘邦一个月之中,还是回长乐宫住上几天,虽然不一定住在吕雉殿里,但其他几个妃子如薄青、赵姬那儿,还是常常去的。可自从刘太公死后,刘邦竟然一次也没回过长乐宫!
不但如此,听说他在接见能够直接进后宫见他的重臣时,经常抱着如意不说,还经常让戚夫人坐在旁边!
听到这些,吕雉可有些坐不住了。
刘邦以布衣当上天子,是自古至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当然做皇帝天下最为复杂的工作之一,而且只能“在工作中学习工作”。象刘邦这样,没有学习过做皇帝的家伙,只能是以“家天下”地方式来统治国家,也就是说,象老百姓治理家庭那样,来治理天下。
既然是家天下,那按照家庭的规矩,见客时候,在旁边陪客的,理应是太子;而能出面见客的,当然也是主妇,什么时候轮到戚夫人这个小妾出头露面了?
还有那个刘如意,才三岁地吃屎娃娃,能懂得什么,却偏偏常听刘邦对别人说:“如意类我,盈儿不类我!”
因此上,吕雉这才找两个兄弟来,商量商量如何对付那个戚夫人。
“妹妹,照你这么说的,肯定不行地!”听了吕雉的计划,吕泽断然否定了。身为吕雉的大哥,他可没什么顾忌。
“你想想,你说要想办法把那戚夫人弄死,最好连如意一块弄死。可你想过没有,他俩不管哪个无缘无故的死了,皇上他肯定怀疑是你干的!再说了,皇上天天跟戚夫人在一起,他手里那些侍卫是吃素的吗,要是一个失手,派去的人再让拿下了,戚夫人再反咬咱一口,那可全完蛋了!”
“大哥说的有理,这个手段绝不能采用!”吕释之也说道。
“哼,那就先饶了这个小贱人,等刘季死了,我再要她娘俩好看!”吕雉恨恨不
“大哥,那你说该怎么办?”吕家的几个兄妹中,要属吕泽最有智谋本事,因此吕雉很是倚重。
“妹子,你别着急,听我说说。”
“首先,你比刘季小十二岁,所以说呢,你耗得起。第二,别看那戚夫人天天跟皇上在一起,可她没有根基!”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是,咱的盈儿,比她那个如意,要强得多了。这男人对待女人,一到年老色衰就失了兴致,女人也就失宠了,可男人对儿子不一样,儿子什么时候也不会失宠的!所以只要咱记得多长点心眼,护好盈儿,就什么事情也没有!”
“嗯,这倒也是。不过眼下那小贱人天天在刘三儿面前叽哝,刘三儿要是耳根子一软,起了心思,那可就糟了!”吕雉说道。
“哼,这个倒不怕,那小贱人的长处,不就是吹吹枕头风吗?咱吹不上枕头风,但咱可以从外面吹风!”吕释之说道。
—
于是,汉八年五月初一,刘邦上朝时抱着如意。太傅叔孙通当即跪下启禀,圣人曰:“尊尊亲亲”,严以教子,慈以爱孙,故孙可抱子不可抱,请皇上在意。
接着殿将将军虫达跪下说道:“皇上上殿倘是为议事,可召太子前来侍候,如今三皇子尚未封王,皇上为何抱之来殿呢?”
接着群臣一齐跪下,奏请刘邦奉前朝故事,封如意为王。
刘邦大怒,当即退朝出殿,直往内宫而去。在刘邦的心里,确实隐约有了换太子的想法,但这个原因却并不是因为太子刘盈不好,而是为了吕雉。
自楚营为质回来后,吕雉就变得心肠刚硬,下手狠辣,刘邦知道得很清楚。倘若自己死后,吕雉当了皇太后,恐怕戚姬、如意这帮人,还有自己余下的几个儿子,能活的没有几个。
倒是如果如意当了皇帝,戚姬背后没有外家支持,群臣又都是丰沛故人,吕雉母子当然能安然无恙。
所以刘邦封了刘肥为齐王后,迟迟不愿封如意为王,就是想留着名份,好为日后换太子留下地步。群臣都是跟老了他的,一眼就看出来他的想法。
但群臣想的可和他不一样。刘盈今年已经十六岁,对待臣下一向很好,明显是一个好皇帝将来。而刘如意才三岁,可塑性还大得很,谁知道他将来长大是个什么样儿的家伙?
再说他现在才三岁,到时候刘邦倘若死得早些,他恐怕不到十岁就要当皇帝,摆明了是戚姬垂帘听政到时候。
要说是吕雉垂帘听政,群臣还能忍受,毕竟她一直就是主母,丰沛群臣都习惯了把她当作和刘邦同等身份看待。可这戚姬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刘邦在路上娶的一个小妾罢了,王陵、萧何、张良这些人,凭什么让他骑在头上?
对于群臣的态度,刘邦心里也是明白的,再说废嫡长立庶幼,本来就不是正理,所以刘邦也没明说,只是想借着一些细事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谁知道就受了当头一棒,让刘邦气不打一处来。
刘邦心烦意乱的回到内宫,叫出戚夫人来一起喝酒以解愁闷之时,御史大夫周昌从外面急匆匆的赶了进来。
“禀皇上,那个,那个,那个……”周昌有些口吃,还没说完,抬头就看到戚夫人从后面端酒出来给刘邦。刘邦接住后伸手一拉,就把戚夫人抱到了自己怀里。
刘邦常干这样的事情,甚至有一次,陈平进来汇报时,他还正搂着戚夫人跳舞。不过周昌和陈平那是大不一样,见刘邦如此动作,周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