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030307妇女与参政-荣维毅 >

第2章

030307妇女与参政-荣维毅-第2章

小说: 030307妇女与参政-荣维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缺点。所以我们应该发扬女性的这样一种优点,然后利用这个优点,然后把这个优点作为我们一个参政的优势来争取参政的权利,这是一个从妇女自身的特点来看。另外我就说得再大一点,那就从我们党和国家所提出来的我们的远大的目标来看,就是说你要实现小康社会,而且“十六大”还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建设,那么这些是空的吗?不是,它要体现在我们的方方面面的改革方面,那么妇女参政实际上就是政治民主化,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让所谓的边缘人群,她的声音能够发出来,能够表达出来,那么她的利益能够在国家决策中能够被考虑到,那么妇女参政就能促进这样的目标的实现,那么因而妇女参政它实际上是应该被包括在是我们国家的政治民主进程中的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这里要警惕一个什么误区呢?就是说因为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妇女参政是妇女人权的一种表现,那么是要使你的利益能够得到表达,你的声音能够被听见,你要考虑到妇女的利益不应该在缺乏性别视角的这样一种决策中被忽视,所以妇女参政的这个意义在这儿,就是男女平等促进。在这点,这是最关键的。那么现在我说一个误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有些人就以为你妇女参政是为了向男人夺权或者说你妇女参政是为了反其道而行之,你觉得原来男权社会压迫了你,那么现在你拿到权利以后你去压迫男人,我觉得男人这么想是不对的,如果妇女要这么想也是错误的,我拿到权利我要压制男人,不是这样的。那么妇女参政实际上要达到两性平等,也就是建立两性的平等伙伴关系,这是参政的目标。所以这样我就接着下面说到了,就是说妇女参政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它的目标:一个是量的方面的目标;一个是质的方面的目标。所谓量:就是说我们的妇女参政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比如说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妇女干部应该有多少比例。比方联合国提出占30%的比例,最起码的比例,现在在世界范围很多国家都对妇女参政的比例做出了规定:比如说挪威,那么挪威政府规定,就是说政府所属的各种委员会、理事会中的女干部要达到40%,这是他们规定的比例。那么有的政党也提出,这个政党的党代表,它的党员的比例就是性别比例也要达到20%、35%、40%都有不同的规定或者它这么规定,它是说在一个政党代表中的任何一个性别,都不能少于40%或者说任何一个性别都不能多于60%。那么就是说这个比例的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就刚才我其实已经谈到过,就是说你如果没有一定的量的话,你就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这是妇女参政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当然最理想就是50%,因为妇女的人口和男子的人口是一样的,各占50%。那么在一个权利机构中就应该是平等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妇女没有这个权利,那么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现在比例可以提得低一点,然后达到30%以后,它可以到40%,它可以到50%,这是一个参政的指标。

  那么还有一个参政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妇女参政要为妇女说话,要表达妇女的声音,这是一个更重要的指标,为什么呢?就是说你数量如果达到了,但是你说的话跟男人说的如果是一样的话,你这个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对不对?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虽然达到了20%、30%、50%,但是你说的话跟有男权思想的那个官员说的话如果一样的话,那你就不用参政的,那你就没有必要参政了,因为你跟他说的一样。所以妇女参政的一个质的衡量的指标是什么呢?就是看这个参政的妇女,能不能够为妇女说话,能不能表达妇女的声音。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说对妇女参政的那样一种意义,她的那个参政的目的,为什么要参政,参政的目标,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联合国在我刚才讲的1995年的北京世妇会,那么提出了《行动纲领》,它的12个关注领域,每一个关注领域都强调一个什么问题呢?都强调要把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在政治问题上,在参政的问题上,你要纳入决策主流,要考虑到妇女参政的意义,妇女不是参政的弊病、弊端,而是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妇女参政,这样把社会性别这样一个视角纳入了参政的这样一个领域。那么现在联合国各个机构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它要把社会性别纳入联合国的各个机构的决策主流。联合国你扶贫,你反对战争,你要和艾滋病做斗争,你要开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扫盲等等等等那么所有这些领域中都有性别问题。艾滋病这个问题,妇女处于弱势,由于她在生理上的弱势和生理结构上的问题,还有她的社会地位的弱势,她不能够抗拒不安全的性行为等等。如果你这些问题讨论没有性别视角的话,你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所以谈论妇女问题,不是就妇女谈论妇女,而就这个社会的平等、发展与和平来谈,它是一个权利的问题,是一个体制结构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妇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是妇女参政了,你这个如果不明白的话,那你那个参政大大打了折扣,那你顶多证明你自己可以当官的,可以参政的,但是不能证明你理解了妇女所处的那种困境。那么你作为一个女性,你就没有为女性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你怎么为妇女说话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刚才说了妇女参政是促进民主化的过程,在我们现有的体制下,我们妇女参政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做?那么现在有专家学者研究,事实也是这样子的,就是说在中国来讲妇女参政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当然我这里说的参政主要是指的狭义的参政那个意义上的参政,就是当官,进入决策层的这样一个意义上的参政。

  那么现在我们国家妇女参政主要有三种途径,那么这三种途径我们都可以发展出一些策略来促进妇女参政。

  那么第一种途径就是任命制,那么这个任命制特别是在高层的领导干部中,这是一个普遍的干部参政的途径。如果上级组织部门或者上级领导,他头脑中有性别意识,他能考虑到这个干部她被提拔上来以后她能够为妇女来谋利益的话,那么他认命这样的干部,它马上很见效。但是它也有弊端,它有什么弊端呢?就是说他任命的这个妇女如果她要没有性别意识,她去当了女干部、女领导,但是由于她自身没有性别意识的话,那么她可能虽然身为女性,但是不为女性说话。那针对这个任命制,我们应该有些什么策略呢?那就是应该对领导部门组织部门男性主管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怎么能够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女干部,怎么能够选择更多的女干部,进入决策层,为什么要选她们?现在中央党校有个妇女研究中心,他们现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对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的党的后备干部进行社会性别培训,希望能够将来有所见效,这是一个参政的一个途径了。那么现在在中国参政的还有第二条途径,就是竞聘,就是公开选拔,竞争聘用。那这样一个参政途径,它主要是对中层干部的选举,比如说县处级、副局级的这样一种选举,那么这样一种干部选拔制,那么就对妇女参政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我在公安大学有一次和东北的一个女警察我们在一块聊天的时候,她就说,她们那边呢,公安局在处级这个岗位上也进行公开招聘,结果就有女警察就被选拔聘任了,就当了女处长。大家想想公安这个职业,在人们的眼睛中,她是一个跟军人的职业类似,就是一个那种阳刚的,那种非常强悍的,然后对敌斗争的这样一种非常男性化的这样一种职业。所以在这样一种职业中,这个女性能够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是很不容易的。

  那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说在2001年的时候,北京市公开招聘30名副局级的干部,那么在报名的时候女性占18。7%,就是一共有581个人。女干部报名的有97个人,占18。7%,大家就记住这个比例18。7%;然后她经过一轮笔试以后,女干部,就是通过笔试的女干部就上升到22。8%;然后再通过面试以后,女干部的比例又上升到23。6%;然而再通过组织考察,女干部的比例就上升到30%。那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大家想想,说明妇女并不是不愿意参政,妇女并不是比男性或者男干部的能力低,只要你给她一个机会,只要这个机会能够是一个平等的机会,机会的平等,那么妇女就能够进入领导这个决策层。但是也不等于说,我给你一个招聘,公开招聘,你就必定能上来,北京市的妇女在招聘中达到这样一个好的成绩,和北京市妇联对这个工作的关注,自始至终地跟踪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当时她们成立一个专家班子,当然我也参加了这个班子,就是说当时她们怎么来设计这个问题,就从一报名她就宣传动员,让更多的妇女去报名。然后报名了以后给她们进行培训,怎么来面试?怎么来有自信心?怎么来鼓励她们?一路关爱,所以在这里头也就是说即使是公开招聘也需要有帮助。因为妇女原来参政她没有经验,参政的经验很少,没有这样一种魄力,很多人没有这样一种魄力,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其实她有,但是人家说你没有,她也觉得自己没有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公开招聘是一个机会。但是我们妇女自身也要把握,作为妇女组织作为研究单位或机构,那么也应该帮助他们,这样子她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来,所以这也是需要做工作的。这是从中层干部的参政的途径来讲,公开招聘这是一个。而且可以想见是什么呢?这个公开招聘这样一个范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实际上这个对我们妇女参政提供了机会就越来越多,希望在座的各位将来能够以很多先进的例子为榜样,然后也积极加入这个行列,是吧?这是第二个。那么还有一个最后一个,就是说在基层最基层在比如说农村的村委会、党支部的基层的直选中,在城市的基层的选举中,那么在这样的选举过程中,那么妇女怎么参政?这就是没有任何限制了,你谁都可以报名,你作为一个村民你谁都可以报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妇女既面临着挑战,又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在过去就是没有基层没有这么公开选举的时候,还是直接任命制的时候,那么你是一个妇女委员。比如说或者说你是一个基层的妇联一个成员,那你当然地你就是村委会的成员之一。那么现在好了,不管你是不是妇联干部,不管你原来是不是妇女主任,现在公开直选,就是海选,农村叫做海选,公开地选举的时候。这时候你这个妇女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你能不能进入村委会,你能不能进入党支部的领导班子?能不能?这时候对妇女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在农村这样最基层的选举中,我们也要争取到我们的权利,那你要争取权利,这个权利不是自动给你的,而且是要通过你的努力来表现你是有能力的,那么这个也是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果我们全国的农村都能够把这样的声音,把妇女的那种利益强调出来给妇女以妇权,然后让她知道她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当干部的话,如果这个工作做得普遍的话,我想我们农村的很多问题就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了,所以这个又是我们妇女参政的另外一个途径了,就是在基层。那么应该说在基层选举中,我看《北京青年报》登了一条消息,它就是说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可能选举是从去年开始,北京市的乡镇,人大换届中,女代表占多少呢?女代表就是选出来的新一届的乡镇的人大代表中的女性占到33。83%。这个比例就非常高了,而且北京市乡镇女代表是每一次选举都高一层。在1997年的时候是31。46%,到了2000年就是33。21%,到了今年的年初呢,就是到了33。83%,那我说这个数字想说明什么?我是想说,就是说我们在给妇女参政定指标的时候,如果只定10%,20%,甚至30%可能在有些地方就低了,就有些低了,你看北京市已经快将近到34%了,所以这个指标应该随着不同的地区,应该多,定得高一点。

  最后一点就是说中国妇女参政的未来的走向,中国妇女参政的未来走向这么一个问题。那么应该是这么说,就是说随着我们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发展,随着人们的那种个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那么妇女肯定会越来越多地关注什么?关注政治问题,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肯定会有更多的妇女能够知政议政,而且肯定也会有更多的妇女去走到领导岗位去执政。我想这个趋势是不可否认的,那也就是说,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说道路是曲折的呢?因为大家一定要看到,我们传统的那种男尊女卑的这样一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因而妇女在走向参政道路上也是充满了困难的,艰辛的。所以没有参政的人,要努力去参政,参了政的人,就是有了一定决策权的人,你还要在领导班子中,你怎么来协调关系,你怎么来为妇女说话,这个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这里头我觉得就是有些什么策略,那就是说首先我们要把我们国家所签署的这样一些国际的那些文书。比方九五世妇会提出来《行动纲领》的一些要求,比如说我们签署的很多法律,就是公民政治权利等等这些法律,我们要用熟。第二就是说我们在我们的国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妇女本身要自强自立,那也就是说环境是这样子的,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我们怎么来发展自己?我们不可能等到环境改变了以后,我们再去参政,没有这样的好事情,那么权利从来是自己争取来的,所以即使外在环境对我们不利,我们也应该努力。特别作为我们年轻的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如果从现在就开始有这样一种意识,培养自己的自信,这样一种能力,然后在学业上,在关注的领域上进行发展。我想我们的大学生将来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要自立也是很重要的。另外我觉得还应该有什么呢?就是说在妇女参政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加强研究,妇女为什么要参政?她参政有什么困难?我们怎么解决这个困难?她的困难是有主观的呢?个人的呢?还是客观的?是一个环境的呢?是一个机制的问题呢?是个法律的问题呢?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我对这个要有清醒的认识,要进行研究。它不是说我想参政就能参政的,你要说出来你参政的理由,你要说出来你必须得参政的原因,那么这个要有研究的。所以我们应该关注整个世界的民主发展的进程,关注我们国家的改革民主的进程,这样在这样一种关注中,我们才能够提升我们自身的使命感。

  我们作为一个女性我们人生的价值,我们为妇女来奋斗这样一种使命感。我觉得应该在新一代的女大学生中间应该补上这么一课,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对自己有所要求。如果这样的话,我想我们将来妇女参政就后继有人,我们每个人可以作为火种,我们就可以向全国各地散播。我希望我们将来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未来的妇女领导干部的那样一个栋梁。

  好,我今天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