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

第16章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16章

小说: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大家的欢迎。品德良好的人才,也都为他所吸引。
  曹操的谋士当中,郭嘉最了解刘备。曾经对曹操说:刘备有雄才,而又极得众心,肯为他尽心尽力。他和程昱,都极力主张杀掉刘备,以免后患。周瑜也看出刘备的高明,绝对不肯长久屈服。所以一直不敢真诚和孔明相处,要不是鲁肃居中协调,恐怕老早斗翻了。刘备能够活着得荆州,他心中自有盘算,非好好干不可。
  48。赵云想施美人计,赵云为什么不为所动?
  赵云奉令攻取桂阳,太守赵范紧急聚众商议。陈应、鲍龙主战,赵范则有意投降。陈应被赵云活捉,要他回去告诉赵范,早日来降。赵范携带印信来访,赵云出寨印接,饮酒中越范表示两人同学又同乡,领结为兄弟。赵云大喜,发现两人同年,赵云略大。次日,赵范请赵云入城安民,并邀请入衙饮宴。待赵云略有醉意,赵范将寡嫂樊氏请出,身穿缟素,却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表示赵云如不嫌弃,愿意嫁与赵云为妻。他认为赵云必然受庞若惊,而欣然接受。不料赵云厉声指责,说既是兄弟,你兄即我兄,你嫂便是我嫂,岂可做出这种乱人伦的事情?赵范看他这般无礼,暗示左右,要加害赵云。赵云一拳打倒赵范,上马出城而去。赵范赶紧指示陈、鲍两人诈降,以求内应外合,擒拿赵云。两人来到帐下,向赵云报告:赵范用美人计,只等赵云醉了,便扶入后堂谋杀。赵云心知两人诈降,假装十分欢迎。把两人灌醉后斩杀,又派降兵向赵范报捷。赵范急忙出城,被赵云捉下。赵云不但神勇,而且不知道诈降,可见一班。
  凡事有真便有假,有形有迹的表现,好像都是真的。只有无形无迹的动机,才有真假的分别。如果不够细心,很容易受到欺骗。一旦发现是假的,立即反应出来,也不见得是好的。有时候装为不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更妙!一阴一是的变化,果然错踪复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稍为大意,便掉入陷阱,岂非可怕!
  49。关羽为什么义释黄忠,孔明却要杀魏延?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己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然骄傲,十分好强。对真正勇敢善战的义士,却也十分敬重。他和黄忠交手后,已改变主意,要投降黄忠。
  次日再战,黄忠战马失蹄,被掀在地下。关羽并不杀他,要他换马再来一决生死。韩玄知道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问他为什么不射?黄忠心想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害,自己又怎么能够射他?韩玄怀疑黄忠作战不力,必有私心。因此喝令左右捉不黄忠,推出城门外斩首。魏延平日就厌恨韩玄残景不仁,轻贤慢士。当日挺身而出,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翰玄,向关羽投降。
  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孔明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公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折了。原来他想起由樊城走襄阳的时候,魏延开门欢迎那一番举动。刘备惊问缘由,说魏延是有功无罪的人,为什么要杀他?孔明说:“食其粮而杀其主,是不足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孔明指魏延说:“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魏延喏喏连声而退。黄忠和魏延同时归顺,命运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道理?值得好好研究。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原本自襄阳就要投入刘备阵营,由于稍有落后,不得已来投韩玄。但是韩玄责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所以魏延很感委屈,这才趁机杀韩。孔明是不是由于这种原因,断定他不足不义,我们不便猜测。至少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我们觉得一眼看得出的东西,未必准确。以孔明的谨慎,又值需要大量人才之际,很可能只是借口,而不是真实依据。
  孔明对刘备、曹操、孙权、周瑜、鲁肃,以及东吴群儒、刘备核心圈子的人物,当然知之甚详。魏延在当时,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可能列入孔明个案研究的范围之内。这一次的事件,让我们明白:就算孔明这样神通广大的人士,对于不熟悉的人,仍然免不了“以第一印象来论断”,而有所偏失。魏延虽然在刘备劝阻下,留在军中。却从今以后,一直隐隐约约,和孔明有一些芥蒂。实际上,这是两人的频率,并不相合。我们通称为不够投缘,以致难有默契。孔明最好不要当着魏延面前,尚未和刘备商量好,便独自做出判决。刘备事先同意,杀就杀了。不但不致留下后遗症,而且杀一儆百。叫某些心存不良的投机份子,少来这一套。
  魏延呢?有了孔明这一道下马威,应该自做抉择,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两样都不改,迟早会丧命。看起来魏延真的是悲剧性角色,做好不得赏识,常常遭误解和委屈。孔明的原意,是当众给予难堪,希望他记住教训,改一改自己的态度。不幸的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难移。魏延一路走下来,虽然有起伏,终久不顺。
  50。太史慈早死,对孙权有什么启示?
  太史慈年轻的时候,受孔融的委托,向刘备求援。他有机会和刘备见面,却不像赵云那样,能够为自己找好的主人。反而被孙策看中,想尽办法拉拢过去,成为十分得力的干部。赵云主动寻觅明主,太史慈被动,士为知己者死。这两种就业方式,各有好处,但意义迥然不同。前者比较容易心甘情愿,凡事不计较。后者则怀有亏欠的感觉,好像自己尚未尽力,对不起主子。
  孙权继位之后,把南方的事情,委托给太史慈。周瑜气出病来,孙权亲自督军。张辽差人来下战书,太史慈应战,身中数箭。孙权使张昭问安,太史慈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应该带着剑,立下不世的功劳。现在所愿尚未实现,怎么就这样死了?”可见相当自责。
  太史慈死时,才四十一岁。正当壮年,便万分无奈,怨怼而死。若是和赵云一样,主动投效刘备,命运应该有所改变。因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了警戒孙权,不要看不清楚大局,属于东吴片面的利益,而危及孙刘联盟。借张辽的手,将太史慈杀死。倘若孙权因而知所改变,对未来的整合,必然有相当助益。可惜太史慈死时,孙权但知伤悼不已。却不能善体天意,用以调整自己。我们建议领袖人物,大凡重要干部死亡,都应该把它视为重大启示。细细分析其中的道理,反过来修造自己。孙权厚葬太史慈,把他们鬼子太史享养在府中。还不如借此反省,力求改进。无形无迹,只能够借有形有迹的现象来呈现。孙权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殊为遗憾。
51。刘备怎么那样幸运,得到关羽和孔明的支持?
  刘备这个备字,可以解释为万事皆备,或者求全责备。一方面上天看重他的抱负,给他很多东西。好像他所需要的,都替他准备完妥。另一方面,他自己必须非常注重品德修养,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自己。只有两方面配合得好,刘备才算幸运。否则的话,很不幸。
  关羽武气高强,万人莫敌。孔明神机妙算,善于策划。一武一文,都是当世顶尖。领导其中一位,已经十分困难。同时共同,当然更为不易。他的识人功夫,堪称了得。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董卓见了他,只问他有什么身份?袁绍看见他,同样问他现居何职?曹操还算不错,说他既出大言,必有勇略。唯独刘备一看到他,便和他结成异姓兄弟。孔明高卧隆中,声名远播。刘表是他叔父的朋友,并没有看上他。刘备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就能够三顾茅芦,实在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刘备的年纪,比孔明大二十岁。隆中对谈后,立刻拜这位后生为军师,当然是慧眼识英雄,无人能比。
  隐秩序没有着力点,却更富于弹性。我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这缘的由来,便是隐秩序的作用。刘备、关羽和孔明,各自有很多朋友。如果不是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撮合,怎么能够如此圆满地把三个人聚集在一起,而且合作无间呢?刘备如果仍然是皇室要员,不能和关羽结识。就闯不出什么名堂,即使三顾茅芦,恐怕也打动不了孔明的心。三顾茅芦时,关羽还很不以为然。结果却由衷地佩服孔明的调兵遣将,冥冥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在穿针引线,是不是?
  52。水镜集团,为什么忽然源现,有什么启示?
  人类社会,先有隐秩序,称为世道人心。一切本乎自然,所以顺天应人。后来由于创造力和自主性的发挥,自以为是地创造出显秩序。不但见仁见智,而且屡有争议。可见显秩序具有局限性,时间、空间有所改变,也就必须有所调整。否则不能适应大家的需求,难免造成矛盾,甚至于引发冲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显秩序出了严重的问题,所造成的结果。隐秩序则始终如一,保持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态度,恒久而持续地对显秩序,提出建设性的补助措施。却由于无形无迹,经常隐而不现。偶而在必要时,才借由人、事、地、物来显示征兆,提出警讯。自古以来,便不曾不断,只是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定,不易觉察。
  三国时代,正式登场的隐秩序代言人,便是水镜先生司马德操。他适时出现,三言两语,就使得刘备急着向他请教奇才安在,这才导演出三顾茅芦的旷世大戏。
  水镜集团的原名,应该称为贤能集团。贤指品德修养高明,能即才能出众。历来的称呼并不一致,神仙、得道高人、仙翁、奇士、哲学家,都曾经出现。这一次我们用水镜集团,来加以描述,并没有特别的用意。
  打从朝政混乱、社会失序开始,水镜集团便开始运作。只是默默耕耘,尚未打出名号而已。刘、关、张结义,实际上也是隐秩序的杰作。武局展开之后,现在推出文局。水镜发生这才隆重登场,把潜修二十年以上的孔明,全力捧抬出来。看似忽然源现,其实不然。
  53。水镜集团,为什么时隐时现,令人摸不着头脑?
  水镜集团,既然是隐秩序在三国时代的代言人。自然和历代的隐秩序代言人一样,可隐可显,时隐时显,令人摸不着头脑。他的成员,其实人数颇多。只是有时候连成员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份子。
  气球中的气体,来自我们通称的空气。进入特定的气球中,便成为那一个特定气球的成员。除非实在有必要,应该不会获得警讯,提醒它原来属于空气的一份子。或者给它警讯,仍然不能领悟,好像无事一样。
  隐秩序尊重显秩序的规律,因为显秩序也是上天允许组成的团体,属于隐秩序的一部分。当显秩序十分合理的时候,隐秩序大多静观其变,而且乐观其成。只有显秩序遭受破坏或日久失序时,隐秩序才会发生作用,以资互补。实际上显秩序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隐秩序的作用,不过是秩序上有所差异,并无一日停止。
  隐秩序的作用不大时,常常不需要什么代言人。因为显秩序中高人很多,稍有警讯立即知所反应,做出合理的调整。若是显秩序已经大乱,高人被逼出气球外,回到空气中。这时候就会推出代言人,做出比较显著,具体而快速的活动。用意在加速变化,减少大多数人民的痛苦。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有所作为。
  水镜集团,从黄忠作乱开始,便参与相同的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不十分明显,好像若无其事一样,我们称为自然孕育时期。现在孕育得差不多了,才着手进行比较明显的措施。水镜发生现在才登场,是有道理的。
  54。为什么孔明下山之后,天下以孔明为重心呢?
  天下大乱的时候,武艺最要紧。谁的武艺高强,自然受到重视。武艺同样高强,也分阴分阳。品德不良的,如吕布,好像靠近谁,那个人就要倒霉。先是丁原,后有董卓,弄得曹操再欣赏他,也不敢留下他。品德良好的,如关羽。大家抢着要,不想要的人倒霉。董卓,袁绍不重视他,不久人世。曹操、刘备都要他,人才闻风来归,所以愈来愈壮大。特别是关羽,忠义善战,当然成为天下的重心。谁得到他,就加分多多。
  地盘分得差不多,似乎大势已定。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文才。白面书生,如孙干、糜竺、李儒、王允、陈宫、张昭、贾诩,为数很多。经论济世的高人,如孔明、庞统、郭嘉、陈登、孔融、沮授、周瑜,为数不多。其中有寿命不长的,如庞统、郭嘉、陈登、周瑜,有不幸遇害的,如孔融、沮授。真正获得发挥的,好像只剩下孔明一人。徐庶也是高明人士,却隐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而无所发挥。若干高明,如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俱皆归隐而不出山。孔明成为天下的重心,实在是多种因素所造成。并不是孔明有意如此,而是天命所归。试想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若无孔明,孙权有意投降,刘备根本抵挡不了。岂不是如曹操所言,何患不成功呢!孔明不下山,天下归于曹操。孔明归曹操,提早完成。孔明归孙权,他能贤亮却不能尽亮,孔明整天和周瑜、张昭内斗,势必促使东吴早日投降。就算精诚团结,大概刘备也不会和他联合抗曹,所以也打不过曹操。只有孔明归刘备,曹操与孙权都不得不依照他的预测而行事,当然成为天下的重心。
  55。孔明下山的前后,有什么重大的差异? 
  桃园三结义,象征人人都可以追求理想;孔明下山,表示大家都必须面对现实。前面那个阶段,重点在时势造英雄。若是显秩序和隐秩序互相调和的太平盛世,大家按部就班,根本用不着打打杀杀。这种时势,所造出来的英雄,以治世的能臣为主。东汉末年,则是显秩序遭应严重的扭曲,与隐秩序相去甚远。所造成的英雄,自然以武将为主。关羽、张飞、赵云、吕布、张辽、叶雄、谈良、文丑、子禁、典韦、梁进、李典、黄忠、魏延、程普、黄盖、韩尘、太史慈、甘宁、夏候惇、夏候渊、曹仁、曹洪等等。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失序,混乱不安,那里有这么宽广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施展?后面这个阶段,重点转移成英雄造时势。惟有极高明的人士,才知道如何利用各种英雄所打造出来的平台。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出奇制胜的策略,一人而改变天下的大势。孔明未下山之前,刘备一下子投奔这里,一下子投奔那里。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到处乱窜。而且活像扫帚星似地,奔到那里就败在那里,弄得那个地方也很不安宁。隐秩序不断透露一个重要的讯息:光凭武艺高强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极为高明的策略才行。
  显秩序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把天定胜人的思维,弘扬起来。隐秩序则适时提示,英雄造时势,将人定胜天的主张,透过某些特殊的贤能人士,来付诸实践。
  为什么说时势造英雄表示天定胜人呢?因为天代表隐秩序,无形无迹。必须经由英雄来开拓,才显现得出来。没有这些勇于向现实环境挑战的英雄,那里有什么时势可言?黄忠和各路英雄,处于同样的时势。对隐秩序来说,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