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

第23章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23章

小说: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消失,表示忠义不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再看下去,又有什么用?干脆不看,心中还好过一些。现代经营挂帅,想起曹操对关羽的礼待,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看到关羽马瘦,立即赠以名马赤兔。一方面羡慕,一方面也想不通,关羽为什么这样不开通?可见每一时代,都有不一样的风气。不过这样的人愈多,这个时代的世道人心愈乱,社会忠义也愈差。幸好历代尊敬关羽的人,一直很多。表示心中存忠义的人,依然不少。关羽虽然有很多缺失,但是他的大忠大义,活在大家的心中。随着时代的演变,给大众以不同的启示。我们可以这样说,尊敬关羽的人愈多,那一个时代的忠义精神愈旺盛。失荆州。缺乏政治智慧,并不致损害关羽的卓越品德。


46。关公为什么显圣?后来又怎样演变?
  三国众多人物当中,关羽的地位,在千年以后,成为最为崇高的一位。他的封号,由侯、王、帝、圣、天,一路向上跃升。不但融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跨越时空和种族,覆盖了中国社会所有阶层和地域。这位历史上最为奇特的神圣偶像,一直到今天,信徒仍然遍及海内外。他的神化,实际上从关羽死时,由于英魂不散,来到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大叫:“还我头来!”当时有一老僧,法号普静。问关羽说:“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呢?”关羽大悟,常常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我国民间对于有功于社会国家的人士,死后常常设祠祭祀。关羽显灵的传说,愈传愈远。所建的庙愈多,信徒也就愈来愈普遍。实际上是民间对于关羽的忠义,非常敬仰。而社会上忠义之士,愈来愈少。大家怀念往日的忠孝节义,便借着祭祀关公,来唤醒大众,振兴忠义的精神。关公活在百姓的心中,虽死犹生,才把他当做神明看待。
  请朝入关以后,看见老百姓祭祀岳飞,心中很不是滋味。因为岳飞当年作战的对象,是金人。很容易和满清民族联想在一起,更增加反清复明的意识。清世祖皇太极又爱读《三国演义》,对关公尤为推崇。因此十分巧妙地,以提高关公的地位,来逐渐淡化岳飞的影响力。另一种作用,则是为了笼络蒙古民族。由于蒙古人崇拜关公的程度,仅次于喇嘛。满清以三结义的精神,来促进当时蒙古族与西藏族的结合,对满清的执政,非常有利。
  历代对于关公的封号,颇有不同。蜀国刚开始所用的称号,是壮缪。宋朝时谥为义勇。清高宗特谥为忠义,道光年间加上仁勇两字。于是关公集忠义仁勇于一身,逐渐与孔子相提并论,被尊称为武圣人。
  清代设关帝庙,奉忠义神武关圣帝君神位,规定于五月十三日致祭。事实上这一天是关平的生日,他是关公二十岁时所生的儿子。关公先把自己的家庭安好,娶妻生子,对祖先有所交代,实在是先尽孝再尽忠的典范。忠孝难两全,关公可以说两边兼顾,十分难得!
  西方思想,采取神本位,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神高高在上,可以掌控人类的一切。一句“信我者得永生”,把信徒的心,全都抓住了。中华思想,自来以人为本,采取人来位。居于人们的需要,才反过来造成很多神明。而且各样不同的神明,系统分明。文圣以孔子为首,孟子、曾子、朱子,一路相承。武圣以姜太公为首,孙武、孙膑 、张良、关公。同样前后呼应。后来由于《三国演义》的神化,加上清朝的捧场,关公才一路高升。
  但是,孔夫子自居老二,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虽然不反对创新,却主张继旧开新,力求持经达变。关公在桃园三结义当中,位居老二。所以文武两大领域,很少有人自称大哥,却大多自称为二哥,实在很有意思。老子倡导不为天下先,好像也有这种味道。可惜老二的真正用意和价值,被西方人喜欢当老大哥的气氛,给淹没掉。使得老二精神,受到很大的扭曲和伤害,恐怕也是人类必须共同审思、明辩,用心体会的事情。
  
  47。曹操一生假仁假意,临终还杀死华陀,是何道理?
  魏王曹操,字孟德。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冒姓曹。他的才智出众,在汉灵帝末年,何进、袁绍等人,要召董卓杀宦官时,极力反对,便已经表露无遗。董卓作乱时,他首倡义师。后来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一方面以伊尹、周公自居,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方面又仿效王莽,以汉献帝炎傀儡,完全控制朝政。最后则师法周文王,自己不篡位,却由其子曹丕来实现。
  可能是幼年的家教,使他重才不重德。他用这种原则来招揽人才,所以当时的奸雄杰迈人才,大多归魏。少数正人君子,如荀彧、荀攸和崔琰等,无不为其所害。他又用这种原则,来表现自己。因此“宁可我负人,不教人负我”,凡怀恨的对象,必设法加害。公然宣称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的才能,也要加以重用。把社会风气搞坏,还影响到后代子孙。自曹操以后,篡弑的行为层出不穷。他的许多做法,太欺负弱者,很不忠厚,绝对不是正真的人,所做得出来的。曹操晚年,由魏公而魏王,无非为曹丕篡汉打好基础。只是他万万料想不到,司马氏完全步他的后尘,走他的老路,很快就把曹家的政权吃掉了。如果早知如此,应该会有一些改变。
  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他的问题是两项都要,既为善也为恶。由于为善,所以能够底定中原。由于为恶,以致不能一统天下。自作自受,因果分明。
  孙权杀关羽,把他的首级装在盒子里,派专人送到洛阳,想嫁祸于曹操。这种伎俩,当然瞒不过曹操。以诸侯礼厚葬关羽,却每夜合眼便看见关羽的身影。如此日有恐惧,夜有所梦,使他的头痛老毛病,更为加剧。闻神医华陀现居金城,即差人星夜请华陀来诊。
  华陀字元化,沛国谯郡人。医术高明,世所罕见。向曹操说明病情:“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诞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建议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诞,才能够除根。曹操大怒,认为华陀要杀他。华陀以关羽为例,曹操说臂痛可刮,脑袋怎么可以砍开?怀疑华陀与关羽交情深厚,要趁机报仇。于是呼左右拿下狱中,急令追拷。十多天之后,华陀死于狱中。曹操自华陀死后,病势愈重,又忧吴、蜀之事。夜间又多恶梦,自知不久人世。召集曹洪、陈群、贾翊、司马懿等人,同在队塌前,嘱以后事。那时的一番话,完全没有英雄气概,充满了儿女情长。交代设立七十二个疑冢,不要让人家知道他的葬处。可以想见他的心虚和不安。遗嘱完毕,曹操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不久气绝而亡,享寿六十六岁。
  现代人可能很难想像,曹操为了让他的女儿当上皇后,竟然把十几年前伏皇后写给她父亲伏完的一封信,拿出当做借口。不但杀了伏皇后,而且把她的两个儿子,连带宗族一百多人,都加以杀害。东汉时代,十分重视忠孝节义。曹操这种穷凶恶极的行为,引起很多人的反感,甚至于痛恨。所以他的敌人,非常之多,简直防不胜防。使他临终都不得安心,怀着很大的恐惧而亡。
  
  48。曹操临终,并没有堂皇的遗嘱,是什么用意?
  按理说,曹操已经登上魏王的宝座。在他一方面想学伊尹和周公,一方面又具有王莽的倾向,这种矛盾的人生中,可以说心满意足。临终时应该发表一些冠冕堂皇的好听话,来完结一生的豪气壮志。然而,他并不是这样。命令近侍拿出平日所藏的名香,分赐给诸妾,嘱咐她们今后要勤习女工,多造丝履,拿出去卖钱,以便供应自己的生活。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他还要大家,不能学他那些小愤怒、大过失,好好做人。完全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模样。是不是表示他深切的悔意,希望大家用心体会?
  他也许以为,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生活。而他的一生,不是杀人,便是害怕被杀。每天都在说那些无聊的话,办无聊的事。现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是虚伪得太久了,不方便明白说出内心的真实话。这才借着分香卖履的琐碎小事,来畅发自己的悔恨之意。
  现代人比曹操还要不幸,从小时候开始,不是读书,便要学习各种技艺。把生活的乐趣,全都剥夺了。长大以后,不是工作,便要娱乐,反而谈不上什么生活。工作和娱乐当然是生活的一部,也可以算是重要的部分。然而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品德的陶治,以及生活习惯的端正,同样应该加以重视。曹操年幼时,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不能在品德修养和生活习惯上面,受到良好的教导,以致放荡不羁,控制不了自己的任性。我们有了这样的警戒,难道不应该改变现代的生活方式吗?
  
  49。曹操的一生,好像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是不是?
  用现代的话来说,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喜欢他的人,说他胸怀宽广、气度恢宏。不喜欢的人,骂他装模作样。暗中记恨。喜欢他的人,称赞他原则坚定、策略高明。不喜欢的人,则嘲笑为喜怒无常、自以为是。喜欢他的人,说他用人唯才、不拘微贱。不喜欢的人,指责他重才轻德、败坏风气。果然是见仁见智,各有一番道理。我们的看法,其实十分简明:喜欢曹操的人愈多,这个时期必定愈乱。换句话说:曹操的信徒愈多,人心愈阴险,社会愈动乱,而生活也愈辛苦。
  曹操有机会杀掉刘备,却为了曾经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一句话,而不肯下手。阮■为他书写“与孙权书”,完全站在对等的立场,以百姓的幸福为前提,终于说动了孙权的心,做出称臣的表示。偏偏在曹吴联手,足以轻易收拾蜀国的最佳时刻,曹操突然死去。在此之前,倘若袁绍好好领导、诸葛亮投入曹操阵容、庞统的连环计被识破,曹操一生的命运,便不可能“纵横天下三十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而含恨以终。
  老天爷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杀吕伯奢全家,还说什么“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笑话,令老天爷非常失望。这一句话,使得陈宫不寒而栗,赶快设法离开这种不义之人。是不是传扬开去,令诸葛孔明宁可在家过闲日子,也不肯投奔曹营,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关羽不为所动,张飞一听到名字就生气。赵云等人,俱皆不愿意与曹操共事,则是事实。一念之差,使曹操一生,增加了许多苦恼。
  (二)公元二一○年,曹操旗帜鲜明地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公布了意义深远的“求贤令”。他惟恐世人不明白真正的含义,特别举例说像陈平那样被指为盗嫂受金的人才,也应该加以重用。他这种能力本位的观念,和“德本才末”的原则,恰恰相反。难怪曹营大将如云、谋士众多,却拿一个诸葛孔明没有办法。
  (三)曹操称王以后,很难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猜忌骄横,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优秀人才。杨训歌功颂德,令众人看不过去,平日甚受曹操器重的雀琰,加以劝阻。曹操竟然大发雷霆,将雀琰赐死。荀彧屡出奇谋,为曹操立下很多功劳。曹操想当国公时,荀彧略见意见,便为曹操弄死。华陀是济世的名医,也被曹操下狱至死。未得势时礼贤下士,一朝大权在握,就要残杀人才。这样的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设法加以阻挠。
  曹操年轻时,许子将已经断定他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告诉他老天爷给他两条路走,他听完大笑而去。居然不选择前者,却走向奸雄的路途。
  若是曹操决心走上正道,以治国的能臣自居。时刻以国家社会为念,相信以他的才能,很快就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推崇。说不定孔明、庞统、徐元直等人,都会同心协力地帮助他,用不着一生辛苦劳累,还落得不能心安理得地死去。当然,更重要的,减少多少次战争。使各种资源,得以好好运用。老百姓的日子,必然好过得多。《三国演义》不致如此精彩,才是人们的福气。
  
  50。曹操一生,对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曹操是汉末的杰出人物,精力充沛,而且变化多端。年轻时就敢说敢做,无所顾忌。他很早就得到机会,充分展现勇于负责、不畏权贵、坚强毅力的治理长才。担任冀州牧时,看到当地的风俗,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便大力整顿,获得很好的效果。他的眼光和机智,更是当时的朝臣、地方官吏所不能及。所以很快就当上丞相,献帝还以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老天有眼,来了一位好帮手。那里知道曹操和董卓一样,喜欢专断弄权,擅作威福。献帝每次看到曹操,都觉得背上有刺,十分痛苦。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建议密宣国舅董承入宫,赐以衣带,内藏以血书写的密诏,辗转传到刘备手中。曹操正好请刘备喝酒,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刘备面如土色。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更是失惊掉落汤匙。事后赶紧设法脱身,以袁绍兄弟心存不轨为由,总督五万人马,逃离曹操。郭嘉劝曹操把刘备杀掉,至少也要追回来,就近看管。结果许褚办事不力,不了了之。
  想不到赤壁之役,给了刘备占领荆州的大好机会。出兵汉中,又促使刘备入川,以致自领益州牧。曹操最不喜欢刘备坐大,偏偏阴错阳差,把刘备高抬到汉中王的位置。难怪他破口大骂织席小儿,并发誓灭之。
  曹操最不应该为了自己女儿要当皇后,借故把伏皇后杀掉。这在当时社会,根本是大逆不道。所有正人君子,无不切齿痛恨。不得好死,应该是必然的结局。
  曹操一生的经历,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1)一个人有抱负,有能力,若是品德修养不良,一定不能成功。德本才末,可以说是千古不够的真理。
  曹操有安天下的抱负,也有治乱世的才能。只可惜他有才无德,竟然敢于公然宣扬重才轻德的用人政策。以他那种收拾北方群雄的表现,为什么遇到刘备、孙权,便屡有挫折,简直无能为力呢?原来当时的人才很多,曹操的所作所为,把那些重视品德的人士,都逼到刘备和孙权两大阵营。以致终其一生,未能完成大愿。
  (2)一个人要端正社会风气,却不应该矫枉过正。无过与不及的中庸之道,才是合理的取舍标准。
  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讲求亲信关系,宠信宦官,败坏社会风气。因此重视品德修养的人士,嫉恶如仇,纷纷以高节奇行为标榜,结成党派,反而有所偏激。曹操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刻意鼓吹重才轻德,说什么“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的狂妄乱语。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非但不能改善清流偏激、孤芳自赏的风气。反而由于他的言行示范,造成晋初竞逐物欲的歪风。
  (3)一个人纵然有抱负、有才能、也有成就,只要品德败坏,其余的表现,便应该一笔勾消,不加以颂扬。
  做人品德为先,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历史上多少贤能圣哲,能够成为后代子孙学习、崇敬、仿效的对象,无不具有高尚的品德。那些品德不良的人,就算有某一方面的成就,大家也不会推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