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成名的投机份子,不讲究气节的人,大多依附在曹操左右。而江东乡亲,远隔中原,与汉室存亡,并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拥孙权以建立功业。再说,关羽和张飞过份出色,除了赵云之外,恐怕很多人不敢来共事。大环境造就不一样的形势,往往非人力所能够改变。
(3)政治是有形的,教化是无形的。有形的未必比无形的重要。因为教化是本,政治是教化的具体表现。
刘备一生热衷于复兴汉室,到头来才发现空忙一场。其实他这一辈子的使命,不在恢复有形的汉室,而在实施对社会大众的教化。劝曹操杀吕布、不敢接受陶谦两度让给徐州和刘表的礼让荆州、不忍心舍弃百姓而增加作战难度、以及庞统建汉席上谋杀刘璋以取益州等待,都是很好的示范。并不因为东征失败,而枉此一生。
(3)美化祖先以教化后代子孙,是中华文化最有效的传承方式。隐恶扬美,也是一种美德,何况对祖先。
刘备纵然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以人无完人来包容他。苏东坡说:“街头听人说三分,闻刘玄德胜皆喜,闻曹操胜皆怒。”可见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对品德优良者,有所偏爱。喜欢刘备的人愈多,这一代的风气,必然良喜。喜欢曹操的人愈多,那不十分危险!
12。刘禅继位,孔明如何辅佐?彼此配合得好吗?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
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当皇后,刘禅也遵照接纳。和孔明这样高明的人在一起,自然显得样样都不行。
不久,边防来报曹魏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赶紧找孔明商议,却回报丞相染病不出。皇太后惊慌,要亲自前往探望。侍郎董允认为还是由刘禅先出面,比较合适。于是刘禅亲往相府,见孔明在小池边观鱼。他不敢大意,小心地问丞相安乐乎?孔明告诉他并不是有闲情逸致,在这里看鱼。而是寻思退兵之计,现在已经有了办法。又说兵法的奥妙,在使人难以猜测,所以不能够泄漏于人。刘禅很可能似懂非懂,唯唯喏喏,不方便插嘴。就算真的听懂了,又能够说些什么?他先天不足,没有获得实战的磨练。现在又面对这么高明老到的丞相,除了听从相父,多多学习、体会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彼此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如此。
孔明不篡位,是他的美德。刘禅不多话,当然也是良好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因此而看不起刘禅,何况他在今后的日子里,经由不断学习和历练。总有一些长处,值得我们欣赏。不妨拭目以待,暂时不要全盘否定才好。
刘禅的故事,提醒我们,父母再忙碌,也应该拨出时间,好好加以教导。刘备在荆州的时候,生下刘禅。适逢曹操的大军,突然杀到新野。一路追到当阳长坡,和妻子失散。幸好赵云单骑救主,才把刘禅救出来,幸免于难。后来孙权听说刘备西征,派人把孙夫人接回车吴。夫人想把刘禅一起带走,孔明使赵云截江夺回。从此刘禅便被安置在安全的舒适环境中,不像孙权那样,从小便追随在父兄身边,接受严格的教训。
或许是刘备半生戎马,到年近半百时,才生下刘禅。晚年得子,加上又是独生子,难免更加疼爱,而疏于教导。如果是这样,那就更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应该教导得更好,才是为人父母的道理。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不论生得多少,什么情况,都是不应该规避的责任。
有人说孔明是刘禅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家庭教师。孔明生性谨慎,教导子弟又非常认真。以当时的情况,实在很难兼顾,应该不是事实。否则他就任后,也不致对孔明如此生疏,居然会问丞相安乐乎这样的问题。
刘备知子莫若父,既然知道刘禅不是合适的继承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和孔明商议,由谁继任比较合理?总比当着大家的面,说什么可辅则辅之,否则可自立为王,要妥当得多。证明一个人的改善意识,经常受到某些说不出来的限制。刘禅的禅,和禅让的禅同一个字。刘备为什么不会想到,既然自己的儿子不够份量,禅让给合适的人,岂不是更加圆满?相信这么一本,后世再也没有人,会嘲笑他是一代枭雄,假仁假义了。
13。刘备驾崩,曹丕和孙权有什么反应?
我们说刘备驾崩,意思是汉献帝之后,刘备继承正统,延续汉朝的命脉。这是对刘备的一种尊敬,表示他一生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具体的成就。
曹丕得知此事,大喜说:“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主张趁机讨伐。贾翊功阻,而司马懿则枉力赞成。并且提出五路大兵,四面夹攻的计策。辽西姜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攻打益州、永昌、■■和越隽四郡;孙权攻两川夹口涪城;孟达攻汉中;曹真取西川。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并进。孔明再高明,谅也无法抵挡。曹丕依计而行,指派专人,先到东吴,向孙权解释前次未派兵支持的原因,是一时不明。现在已经大悔,决定分兵四路灭蜀。东吴如果受,将来分给一半蜀地。
孙权正忙于改元为黄武元年,拜陆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以赏励他的功劳。但是内心则相当懊恼,早知道刘备病危,就不该向蜀示好,表示和解的善意。干脆一直攻打下去,把蜀灭掉,再回头伐魏。他听到魏使的传达,问陆逊有什么意见?陆逊说魏和吴都不是孔明的对手,不如先勉强答应,再看情况而定。如果四路皆胜,当然发兵支应。若是四路兵败,再做打算。
这时候孔明的特使邓芝也来到东吴,孙权心中的怨气,趁机发在这位说客的身上。弄得邓芝要往殿中的油鼎里跳,孙权才紧急加以阻止。请入内殿,以上宾之礼待之。决定由张温随邓芝入川,与孙明通好。
刘备和孙权、曹丕三人,前后都判断错误。说起来三人各自一厢情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猜测。告诉我们旁观者清而当局者迷,还要加上一句:地位愈高,往往迷得愈厉害。刘备对孔明的礼待、信任和接纳,随着他的形势愈有利,出现递灭的倾向。孔明当然有自知之明,仿效当年汉高祖和张良的故事,也愈来愈像张良。非常谨慎地不发表太多意见,有时候甚至于没有反应。孙权对吕蒙,尚且不如鲁肃那样信任。对陆逊更是缺乏信心,否则为什么派诸葛瑾向蜀求和不成,马上转向投降曹魏?他的想法是曹丕派兵夹攻刘备,结果也是落空。曹丕小心眼特别多,那时候还在整肃曹植的党翼。只想蜀吴相争,魏末得利,结果失掉了最好的时机。
孙权假降,曹丕还不是假意要分一半蜀土给东吴?双方缺乏诚信,自然不容易联合作战。实际上蜀军虎亭大败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孔明利用孙权和曹丕之间的矛盾,再派邓芝陪同吴使张温,向孙权表明两国同心灭魏,得天下太平。然后看天命所归何人,再来定夺的诚意。孙权大笑,于是吴蜀重新言好。曹丕当然非常愤怒,司马懿趁机烧火。建议御驾亲征,先取东吴。他人在曹营心在汉,存心害死曹丕。看起来真的是水镜集团派来卧底的人士,否则怎么会提这种馊主意呢?
司马懿被封为尚书仆射,抓住国政大事的决断权。曹丕则疲于奔命,差一点死在东吴都督徐盛的火攻烈焰中。大将张辽,腰际中了一箭,回许昌后不治而死。曹丕厚葬之,却不胜感伤!孔明这边,由于南蛮王孟获来犯,所以当赵云趁机杀出阳平关之际,回军成都候命。
14。孔明辅佐刘禅,他的政绩如何?
孔明在成都,事无大小,都亲自秉公处置。两川的人民,祥和太平。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逢气候正常,连年农作物丰收,日子过得很好。遇到差役,无不争先办理。因此军需器械应用物品,俱皆完备。仓库充实而且财务良好,证明丞相的施政实力高超。
他的基本策略,并未因刘备征东失败而改变。仍然以联吴抗曹为基础,与吴修好。在施政方面,以重法制和得人才为本。有人说孔明是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实际上孔明是儒家,以王通的精神来教人为善,透过情理来推动刑法的治理。儒家原本情理法并重,并不能由于孔明重刑法,便把他归入法家。儒家施政,重在养民、爱民、富民、教民,孔明完全遵照实施。虽然汉室衰微,他仍旧心存汉家。刘备去世,当年的共同理想并未有所改变。只是荆州已失,隆中对策所订东西两路同时北伐,夹攻曹魏的计划,很难实现。单靠益州这一路,必项先征服南方。以免后顾之忧,使自己不敢全力向前。
孔明一本初衷,又受刘备重托。所以竭智尽忠,辅佐刘禅。他在出山前,已经潜修多年。对于政治、社会、教授、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很好的素养。深知大战之后,休兵养民,才是最要紧的事情。他并不急于收复失地,只是冷静地安排、化解外来的压力,先把内政修好,充实国力,再做其他的打算。这种实事求是,稳健安妥的方式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刘备和孔明都十分重视人才,但是刘备比较偏爱武将,孔明则稍偏于文才。孔明和刘备的互补性,恐怕在刘禅身上,找不回来。
15。孔明为什么要兴归征伐南蛮?结果如何?
孙权为了害怕刘备反攻,派人到南中,散布蜀军失败的消息。并鼓动南中兴兵作乱,以威胁蜀国。
孔明在刘备死后,当然想过自己的处境和出路。这时候退休,归隐山林,不但说不过去,而且实际上行不通。魏、吴一定派人来礼聘,否则便谋害全家。干脆向魏或吴投降,把这个烂摊子摔掉。那又何必下山,徒然辛苦这么多年?算来算去,只有硬着头皮,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一个人可以不下山,像当年的好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或者下山之后急流勇退,有如徐之直那样。熬到自己这种地步,已经逼得毫无退路了。既然如此,当初的隆中对策,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以便做好准备,重新振作起来,超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呢?
要此伐,必先安定南中,以免后顾之忧。趁着这一次蛮王孟获大起十万蛮兵,前来侵犯。向刘禅报告当前情况,以及南蛮的重要。然后亲领大军,以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为先锋。向南而行,一路秋毫无犯。
孔明深知南蛮离中原十分遥远,人多不习惯于王通的教化。要收服这些人,必须可刚可柔,而非坚硬到底。马良的弟弟马谡,在这一次南征的时候,向孔明建议攻心、收心的计策。以免今日破之,明日复反。将来为了南蛮的问题,来往奔波,对北伐一定大有影响。孔明一向认为马谡是可用的人才,听到他那攻心、收心的一劳永逸计策,自然满心喜欢。这一次兴师征伐南蛮,和以往的作战不同,不求速战速决,而求心悦诚服。
首先被擒的蛮将,是郭焕。孔明以酒食待之,问是何人的部将?回答是高定的。孔明说高定是忠义之士,把他放回。不久,高定果然率众来降。孔明以高定为益州太守,郭焕为牙将。并以当地人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响导官。于是孔明提兵大进,深入南蛮荒芜的境地。
蛮王孟获闻知孔明到来,立即召集三洞之帅商议对策。决定分兵三路,以得胜者为洞主。结果两个元帅都被蜀军捕获,赵云杀掉另外一个。孔明释放两个洞主,料想次日孟获必然视自引兵前来厮杀。孟获果然大怒,将军进攻,被魏延活捉,解到大寨。孔明早已杀牛宰马,设宴在寨。孟获表示不服,孔明赐了酒食,给与鞍马。差人送出寨外,使孟获安然归去。就这样捉了就放,放了再捉。孟获使出各种招数,孔明逐一加以破解。总共七次擒得孟获,七次都无条件释放。孟获深度感动,流着眼泪说:“七擒七纵,自古未曾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于是率领兄弟妻子宗党等人,全都跪下谢罪,向孔明保证不再反了!孔明问孟获心服不服?孟获说子子孙孙都应该感恩,怎么会不服?孔明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他永为洞主。
孔明不但归还所有的土地,而且不留一兵,不置一吏。彼此相安无事,南中皆感孔明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四时享祀,并尊称为“慈父”。终孔明之世,永远没有再反。孔明能够专心此伐,这一次南征采用攻心,收心策略,具有重大的贡献。因此而愈加相信马谡的才能,却种下了来日可怕的祸根。天下事有得必有失,实在防不胜防。
16。曹丕在位只有七年,给我们什么启示?
曹丕如果不篡位,就不会有三国出现。大家都属于汉,只是理念不同,各有地盘,也各有坚持而已。曹丕改国号为魏,等于灭掉汉朝。这才产生魏、蜀、吴三国,互不隶属。蜀国称为蜀汉,不过是一种心存汉室的表示。不能一统天下,仅能维持偏安的局面。勉强延续正统,最后还是向曹魏投降,为期也不过数十年。
由于笃好文学、多愁善感,气质文弱却又喜爱著作,加上兄弟争夺太子宝座,费尽心机。曹丕三十岁时,便发觉自己“未白头已成老翁”。卅三岁篡位,三年后就建设寿陵,下诏死后不造寝室殿,必须薄葬。他自知体弱多病,恐怕活不久。却又不早立太子,临终才把平原王曹叡找来,要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同心辅佐。这时候才四十岁,在位七年。给我们的启示,分述如后:
(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争夺,反而置自己于不利的地位,害己害人!
曹丕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收获。表示他的长处,在文学著述。但是他的度量不大、处事不公正,则是很大的缺点。可惜他身为长子,盲目争夺太子的位置。对诸弟又心存猜忌,经常思虑到通宵不能成眠。篡位后又遭受很多批评,引起他的忧虑与滥杀。早知如此,不如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专心写作,岂不是更好。
(2)家不齐则国不治,家风与宗教,都十分重要。影响人的一生,莫此为甚。败坏家风,必定遗害后世。
曹丕的母亲,出身娼家。曹丕的妻子,原本是袁绍的子媳。曹操鼓吹重才不重德,败坏了自己的家风。也使他的子孙,在这种家教之下,培养不出良好的品德。曹氏刻薄寡恩的家风,影响到魏国的行政。曹丕即位后,对诸弟百般忌刻。朝臣中意无一人,提出谏言劝阻。可见忠义之士,不是远离,便是不吭声,不敢多言。
(3)开国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否则新不如旧,或者完全和旧的一样,改国号又有什么作用?
曹丕急于争夺王位,却未能用心学习治国的本事。篡位之后,已经未老先衰,又忙于家族的内斗。开不出新的气象,和原先的期待,相去甚远。值得一提的,只有明文规定太监为官,有一定的限制,以免宦官专权。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也不得无功封侯,以预防外戚干政。总算把汉末的主要弊端,立法禁止,让后世遵守。
曹丕生当乱世,又出生于曹家。要想出污泥而不染,别有一番修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