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智囊全集 >

第119章

智囊全集-第119章

小说: 智囊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之宠臣以监军。”[边批:少不得下次一着。]公使庄贾往。苴与贾约,日中会于军门,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夕时贾始至,苴曰:“何后期?”贾曰:“亲戚送之,故留。”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何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雲何?”對曰:“當斬。”賈始懼,使人馳報景公求救。未及返,遂斬賈以徇三軍。久之,公遣使者持節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問軍正曰:“軍中不馳。今使者馳,雲何?”對曰:“當斬。”苴曰:“君之使不可斬。”乃斬其僕,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三軍。乃閲士卒,次舍井竈飲食,問疾醫藥,身自撫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饗士卒,而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爭出赴戰,大敗晉師。

  【译文】 

  高仁厚攻打东川杨师立。夜晚二更时分,敌将郑君雄等出动精兵突击,城北副使杨茂言见敌势太盛无法抵御,于是弃城逃逸,其他营寨见副使逃走,也纷纷丢下武器逃命。贼人直攻中军。高仁厚命人大开寨门,并且点燃火炬,亲自领军埋伏两侧,贼人见寨门大开,反而不敢入寨,正准备离去时,高仁厚立即命埋伏的士兵围攻,贼人大败。

  贼退后,高仁厚顾念如果按律处置弃城逃走的军士,势必诛杀太多,于是密召张诏,对他说:“你赶快派探子数十人,分头追赶逃走的士兵。”就用你的话说:“元帅那晚不在营寨,所以根本不知道你们溃逃的事,你们赶紧回营,明天照常守卫,不要担心。”张诏一向是宽厚长者,众人都相信他的话,认为元帅真的离营外出,于是四更时分,溃逃的士兵都已回营,只有杨茂言一直追到张把这地方才拦下他。

  高仁厚听到各营寨的更鼓声如平常,很高兴的说:“他们都回来了。”

  第二天,各将领齐集军署,以为高仁厚完全不知昨夜的事。许久之后,高仁厚对杨茂言说:“听说昨晚副使身先士卒,逃到张把,可有此事?”杨茂言答:“听说贼人攻打中军,左右说元帅离营,于是末将才骑马追赶保护元帅。不久,发觉传闻错误,就立刻回营。”高仁厚说:“仁厚与副使都受皇命率兵讨贼,若本帅离营,副使该叱责立即命仁厚下马,以军法论处,然后代行本帅统军之职,并将事件经过呈报朝廷。现在副使逃走在先,又说谎欺骗在后,该当何罪?”杨茂言拱手说:“该死。”高仁厚说:“好。”命左右拖下斩首,其他将领不由心惊肉跳,不敢言语。

  高仁厚召来前夜所俘获的数十贼兵,命人松绑,放他们回去。贼人听说高仁厚罪斩副使的事后说:“高帅军纪如此严明,怎能随意攻打?”从此不再出兵。不久,郑君雄斩杨师立后归降。

  [述评译文]

  孙武杀吴王宠姬树立军纪,禳苴(即司马禳苴,春秋齐人,姓田,曾为大司马,故称司马禳苴)杀齐景幸臣(指庄贾)确立法纪。执法以严,将帅才能树立威信,受人尊敬;将尊,才有肯效死命的士卒;士卒有抱死一战的决心,不用交战,敌人也已处于溃败的困境了。高仁厚斩副使明军纪,但最高明的地方是利用张诏传话,不尽杀逃兵,而威信更胜于尽杀;日后再命逃兵任事,不怕他们不尽力效死命。

  孙武出身齐国,精通兵法,因而吴王阖庐(阖闾)特别召见他说:“先生所著的兵法十三篇,寡人已全部读过一遍了,先生能不能照兵法中所说的为寡人练兵来演示一次看看?”孙武说:“可以。”吴王说:“可以用妇女吗?”说:“可以。”于是吴王挑选官中美女一百八十人。孙武首先把宫女分成两队,分别任命吴王的两位宠妃为队长,命每位宫女手持矛枪,说:“你们都知道胸部、左手、右手、后背吧?”宫女说:“知道。”孙武说:“那么当我喊‘前’时,你们就看胸部,喊‘左’时你们就看左手,喊‘右’时你们就看右手,喊‘后’时你们就回头看,都听懂了吗?”宫女说:“听懂了。”

  孙武向宫女解释完了之后,就拿出刑具,随后再三令五申的告诫,于是孙武击鼓喊‘右’,宫女们竟哈哈大笑起来。孙武说:“你们不明白我的号令,这是我的错。”于是孙武再度解释号令与动作,可是当他第二次击鼓喊‘左’时,宫女们仍站在原地哈哈大笑。孙武说:“刚才你们不明白动作、号令,可能是因我解释得不够明白,这次你们已完全明白号令,仍不按照号令去做,这就是队长的责任。”于是下令斩左右队长。

  吴王在阅兵台上观看,一见自己宠妃要被处斩,就立即派人阻止孙武说:“寡人已经知道先生是位练兵的人才,请先生千万不要处死寡人的两位宠妃,寡人没有这两位宠妃,会寝不安眠,食不甘味。”

  孙武说:“臣既受君命为将领,将在军中可以不接受君主的命令。”说完命人把左右队长处斩,另立两名宫女为队长。接着再打鼓发号令,这时再也没有宫女敢发出笑声,左、右、前、后、曲膝、卧倒都合乎号令要求,非常整齐。于是孙武对吴王说:“兵已练好,请大王校阅,只要大王一声令下,他们赴汤蹈火也无所畏惧。”吴王说:“不必再校阅了,先生辛苦了,请先回宫休息吧。”孙武说:“看来大王只是喜欢臣兵法的理论,却不肯采用这理论所表现的事实。”吴王听了,知道孙武确实是位杰出的军事家,任命他为大将,后来吴国西破强楚,进兵楚国都城郢、北服齐、晋,威震诸侯,全得力于孙武的军事天才。

  齐景公时,晋燕两国大败齐军。宰相晏婴向景公推荐禳苴,景公命他为大将。禳苴说:“微

  臣出身卑贱,在一朝之间拜为大将,深恐将士心有不服,而无实权指挥士兵。请大王另派宠臣担任监军,借宠臣权威,如此臣才能指挥自如。齐景公派庄贾为监军。禳苴和庄贾约定:“明天中午在军营会面。”

  第二天,禳苴先骑马来到军营,看着日晷和水漏,等庄贾来,直到傍晚才见庄贾骑马赶来,禳苴说:“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庄贾说:“亲友为我设酒宴饯行,所以迟到了。”禳苴说:“身为领兵大将,接到军令就要忘家,到达军营下达军令就要忘亲,听到进攻的战鼓就要忘身,怎能参加饯别酒宴呢?”于是召军法官问说:“按军法规定,因不守时贻误军机,该当何罪?”答说:“当斩。”此语一出,庄贾才吓得全身发抖,立刻派人向景公求救。使者还没回来,禳苴已将庄贾斩首。不久,齐景公派使者令禳苴释放庄贾,禳苴说:“将在军中,可以不接受君王的命令。”说完又召来军法官问说:“军营中有不能乘坐马车的规定,现在大王使者乘坐马车在军营奔驰,按军法该当何罪?”军法官说:“处斩。”禳苴说:“大王的使臣不能杀。”于是下令砍断左驸(车夫所持之木),把车夫以及左边的副马都处斩,以维护军纪。接着校阅大军准备出征。

  凡有关士兵的住宿和饮食都亲自照料,尤其对伤兵更是特别注意医疗,把自己的军粮、薪饷,全部拿出来犒赏士兵,而自己平日的伙食,却比照军中最瘦弱、饭量最小的士兵来计算。如此经过三天,当禳苴再校阅军队时,就连伤兵也都自动请求出战,甘心为他效命沙场,于是大败晋军。

   

 

 

791、李光弼 
  【原文】 

  史思明屯兵于河清,欲绝光弼粮道。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既夕,还河阳,留兵千人,使将雍希颢守其栅,曰:“贼将高廷晖、李日越,皆万人敌也,至勿与战,降则俱来。”诸将莫谕其意,皆窃笑之。既而思明果谓日越曰:“李光弼长于凭城,今出在野,汝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不得,则勿反。”日越将五百骑,晨至栅下,问曰:“司空在乎?”希颢曰:“夜去矣。”日越曰:“失光弼而得希颢,吾死必矣!”遂请降,希颢与之俱见光弼。光弼厚待之,任以心腹。高廷晖闻之,亦降。或问光弼:“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曰:“思明常恨不得野战,闻我在外,以为可必取。日越不获我,势不敢归;廷晖才过于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评]

  《传》云:“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然过威亦复偾事,史思明是也。

  【译文】 

  唐朝时史思明在河清屯兵,想阻断官军李光弼的粮食供应。李光弼得悉敌情,陈兵野水渡,以备应变。

  夜晚,李光弼回到河阳,只命雍希颢率领一千多名士兵防守野水渡,交代他们说:“贼将高廷晖、李日越虽都是力敌万人的勇将,一定坚守营寨,不要同他们作战;但若他们来投降,可以一起来见我。”众将官不理解李光弼的意思,暗自窃笑。

  不久,史思明果真对李日越说:“李光弼善于城市防守作战,今天他移师郊野,正是生擒他的大好机会。你带五百骑兵,替我把他抓来,抓不到不准回来见我。”

  第二天,李日越带了五百骑兵来到野水渡,大叫说:“司空在吗?”

  雍希颢说:“元帅昨晚已离营回城去了。”

  李日越暗想:“用雍希颢代李光弼,回去史思明一定会杀了我,我还是投降算了。”

  于是与雍希颢一同去见李光弼,李光弼待他如心腹,非常礼遇他。高廷晖听说李日越受到李光弼的重用之后,也主动投降。

  有人问李光弼,用什么方法,这么容易就让两名贼将投降,李光弼说:“史思明常埋怨没有与我野战的机会,听说我移师郊野,心想终于等到可以生擒我的机会,李日越抓不到我,就一定不敢回营见史思明,只有投降;高廷晖的才略胜过李日越,听说李日越投降后仍受到重用,一定心有未甘,想取代李日越,所以也一定会投降。”

   

 

 

制胜卷二十二 
  【原文】 

  危事无恒,方随病设。躁或胜寒,静或胜热。动于九天,入于九渊。风雨在手,百战无前。集“制胜”。

  【译文】 

  兵事变化无常,犹如医生为病人开处方时,必须依据不同的病情,以躁制寒,以静克热;兵家论战也一样,必须根据现场急剧变化的战况,拟订最有利的战略。

   

 

 

792、孙膑 
  【原文】 

  孙子同齐使之齐,客田忌所。忌数与齐诸公子逐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乃谓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忌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五千金。

  [述评]

  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 盖用孙子之术也。

  宋高宗问吴璘以胜敌之术。璘曰:“弱者出戰,強者繼之。”高宗亦曰:“此孫臏駟馬之法。”

  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以刑余辞,乃将田忌,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救赵,孙子曰:“夫解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尽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冲其方虚,[边批:致人。]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困,而收弊于魏也。”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边批:致于人。]大破梁军。

  【译文】 

  孙膑(战国齐人,与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兵法)与齐国使臣一起回到齐国,成为齐国大将田忌(战国齐将,曾大败魏军于马陵,杀魏将庞涓)门下的宾客。田忌生性好赌,经常和齐国公子们赌赛马。

  孙膑发觉双方出赛的马匹分上、中、下三级,而同级的马匹彼此间差别不大。于是对田忌说:“将军再赛一场,我有绝对的把握能使将军获胜。”田忌一听这话非常高兴,因此不仅与诸公子对赌,也邀请齐王下注,赌金高达千金之多。

  正式比赛那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用下等的马,跟对方最好的马配成一组比赛,然后再用跑得最快的马和对方中等马比赛,而将军中等马跟对方下等马比赛,这样一来,将军就能以二比一获胜。”

  果然,三场比赛中,田忌输了一场,胜了两场,获得奖金五千金。

  [述评译文]

  唐太宗曾说:“为了保家卫国、拓张疆土,使朕颇知用兵之道,每次察看敌军阵势,就知道对方兵力的强弱。我经常先以弱兵御强,再以强兵攻弱,敌人趁我兵弱追击,不过只能向前推进数百步,而我以强兵攻敌之弱时,往往出现在敌军阵势之后,突袭敌军,所以敌军没有不溃散的。”这就是运用孙膑的战略。

  宋高宗也曾询问大将吴璘致胜的战术,吴璘说:“我先以弱兵诱敌,等敌军疲惫气衰,再以强兵攻敌。”这也是运用孙膑的战术。

  魏国大举攻赵,赵国急忙派使者向齐国紧急求援。齐王本打算派孙膑为主将,可是孙膑却以“刑余之身”为由谢绝,于是齐王改派田忌为主将,任命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车中谋划指挥。

  田忌本想立即率兵救赵,孙膑谏阻说:“用兵有如解乱麻,不可胡扯硬拉,援兵救赵有如劝架,不可鲁莽持戟与人搏斗,只要攻击敌人要害,自然会出现有利我军的形势。现在魏、赵两国互相攻伐,强兵劲卒必定倾国而出,留在国内的只是一些老弱残兵,将军不如发动大军攻击魏国首都大梁。蹈其空虚,魏军一定会停止攻打赵国,班师回国救援,这样我们可以一举解除赵国的围困,又可坐收魏国兵疲力竭的利益。”

  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不久魏军果然自邯战退兵,在仓皇中回国救援魏都,和齐军在桂陵发生激战。魏军大败。

   

 

 

793、赵奢 
  【原文】 

  秦伐韩,军于阏与。赵王问廉颇:“韩可救否?”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问乐乘,如颇言。及问赵奢,奢对曰:“道远险狭,譬之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乃遣奢将而往,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边批:主意已定,不欲惑乱军心也。]秦军军武安西,鼓噪勒兵,屋瓦皆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边批:坚秦人之心。]秦间来入,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奢既遣秦间,乃卷甲而趣之,一日一夜至。[边批:出其不意。]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奢许诺,许历请就诛,奢曰:“胥后令。”至欲战,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

  [评]

  孙子曰:“反间者,因敌间而用之。”又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为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