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智囊全集 >

第160章

智囊全集-第160章

小说: 智囊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尝为人居间公事。其人约于公所封物,正较量次,有一跛丐,右持杖,左携竹篮,篮内有破衣,捱入乞赏。科掂零星与之,丐嫌少,科佯怒,取元宝一锭掷篮中,叱曰:“汝欲此耶?”丐悚惧,曰:“财主不添则已,何必怒?”双手捧宝置几上而去。后事不谐,其人启封,则元宝乃伪物,为向丐者易去矣,丐者,即科党所假也。

  [述]

  苏城四方辐凑之地,骗局甚多。曾记万历季年,有徽人叔侄争坟事,结讼数年矣,其侄先有人通郡司理,欲于抚台准一词发之。忽有某公子寓阊门外,云是抚公年侄,衣冠甚伟,仆从亦都。徽侄往拜,因邀之饮。偶谈及此事,公子一力承当。遂封物为质,及期,公子公服,取讼词纳袖中,径入抚台之门,徽侄从外伺之,忽公事已毕而门闭矣,意抚公留公子餐也。询门役,俱莫知,乃晚衙,公子从人丛中酒容而出,意气扬扬,云:“抚公相待颇厚,所请已谐。”抵徽寓,出官封袖中,印识宛然。徽侄大喜,复饮食之,公子索酬如议而去,明日徽侄以文书付驿卒,此公子私从驿卒索文书自投,驿卒不与,公子言是伪封不可投。驿卒大惊,还责徽侄,急访公子,故在寓也,反叱徽人用假批假印,欲行出首。徽人惧,复出数十金赂之始免。后访知此棍惯假宦、假公子为骗局。时有春元谒见抚院,彼乘闹混入,潜匿于土地堂中,众不及察,遂掩门。渠预藏酒糕以烧酒制糕,食之醉饱,啖之,晚衙复乘闹出,封筒印识皆预造藏于袖中者,小人行险侥幸至此,亦可谓神棍矣。

  【译文】 

  江南有个参加经学考试的士子,虽出身权贵之家,但个性奸诈,善于投机取巧,喜欢用计使别人落入他所设计的圈套,再进而要胁,诈骗对方财物。

  这士子有栋房子卖给一位徽州人。那徽州人买下房子,经过改建后已住了一段很长的日子。士子持着原来双方买卖房屋的契约,想向徽州人买回房子,遭到拒绝。士子于是心生一计,命自家一对仆人夫妇投身徽州人家为奴仆,徽州人丝毫未加怀疑。

  两个多月后,这对夫妇暗中潜逃回士子家,士子命多名奴仆到徽州人家,说:“我们有两名奴仆逃走,听说是投身你家为奴,现在他俩在何处?”徽州人说:“确实有这样的两人来我家为奴,当初我并不知道是贵府的仆人。但这两人昨天已逃走了。”奴仆们说:“昨天我们还看见这两人出入这宅府,哪有这么巧,晚上就逃走了?一定是你们把他俩藏起来了,我们要搜。”

  徽州人自认清白,无所隐瞒,于是就将家人集中在一间屋子里,任凭士子的奴仆四处查看。奴仆们来到酒窖,见有一堆土隆起,乃故作怀疑状,拿起锄头挖掘,竟挖出一条死人腿,于是起哄说:“你竟敢谋害我府上的人!这死人腿你作何解释?我们要将你送官治罪。”徽州人顿时吓得失了主意,只好央请他人居间作调人。士子说:“还我房契,这事我便不再追究。”徽州人不得已只好答应,限期搬离。

  其实酒窖中所挖出的人腿,就是前来投靠的那对夫妇事先掩埋的。

  这位士子有一次也为人居间作财物公证人,对方约他到公所查看财物,然后再贴上封条。正在清点财物时,有名跛脚的乞丐,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拿着竹篮,篮内还有一件破衣服,溜进公所乞讨赏钱,士子随手拿了一块碎银丢给乞丐,乞丐竟然嫌少,士子大怒,拿起一锭元宝掷到乞丐的竹篮里,叱责说:“你想要这元宝是不是?”

  乞丐害怕颤抖说:“大善人不愿再多给赏钱就算了,何必发脾气呢?”接着双手捧着元宝放在桌上,然后离去。过了一段日子,另一名公证人开封取物,发现元宝竟是假的,原来早就被那乞丐调了包,而那乞丐,正是士子的党羽所装扮的。

  [述译]

  苏州交通发达,商业繁荣,诈骗事件也层出不穷。

  明朝万历年间,曾有一对叔侄争坟地大打官司,缠讼多年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侄儿买通郡府法曹,希望抚台能判自己胜诉。一天,忽然有个住在阊门(皇宫中紫微宫之门,又叫阊阖)外的贵公子,自称是抚台的世侄,看他衣着华丽,一表人才,随行的侍仆也多,于是侄儿就去邀贵公子喝酒,闲谈中谈到与叔父争夺坟地的事。公子一口答应这事包在他身上,为表示自己诚意,公子还交给侄儿一件信物。

  到了约定日期,公子拿了侄儿的讼状,直接进入抚台大人的官府,侄儿在门外守候许久,一直到府衙公务处理完毕,大门紧闭,还不见公子出来,侄儿猜测可能抚台大人留公子吃饭,问门房公子下落,都答称未见过此人。直到入夜,才见公子满脸酒意地从人群中走来,一脸得意洋洋的神情,对侄儿说抚台大人热忱的招待他,所属托的事都已打点妥当,两人回到侄儿住处。公子从袖中拿出一封公文,公文上盖有官府的官印,侄儿大为高兴,命人备酒谢公子,公子拿了当初两人协议的报酬后离去。

  第二天,侄儿将公文交给驿卒送官府,公子却派人索取公文,官府的驿卒不肯交出公文,公子才表明这公文是伪造的,不能送交官府,驿卒害怕获罪,立即将公文退还侄儿,并且叱责侄儿,侄儿拿着假文书赶往公子住处,公子正巧在家,看了假文书,反而叱责侄儿用假官印,假批示唬人,要到官府控告他。侄儿大惊,只有再拿出数十金贿赂公子,才平息此事。

  后来,侄儿向别人打听,才知道这人常假冒宦官或贵公子,设计诈人钱财。当初,正碰到春元(明朝人林章的本名)入府谒见抚台,公子就趁忙乱中混入府内,暗中躲在佛堂中,府中奴仆一时没留意到他,就依往日按时关门。公子事先曾准备净糕,以烧酒制作糕饼,食后饱且醉,就在佛堂内吃喝起来,等府衙到了夜间办公时,再伺机混出府衙,至于官印等物,都是事先准备好放在袖中的。

  像这种心机深沉,存心诈财的小人,真可说是神棍。

   

 

 

1028、猾吏奸官 
  【原文】 

  包孝肃尹京日,有民犯法当杖脊。吏受赇,与约曰:“今见尹必付我责状,汝第呼号自辩,我与汝分此罪。”既而包引囚问毕,果付吏责状,囚如吏教,分辩不已,吏大声呵之曰:“但受杖出去,何用多言?”包谓其市权,捽吏于庭,杖之七十,特宽囚罪以抑吏势,不知为所卖也。

  [议]

  “包铁面”尚尔,况他人乎!

  有县令监视用印。暗数已多一颗,检不得,严讯吏,亦不承。令乃好谓曰:“我明知汝盗印,今不汝罪矣,第为我言藏处。”此令素不食言者,于是吏叩头谢罪曰:“实有之,即折置印匣内,俟后开印时方取出耳。”

  又闻某按院疑一吏书途中受贿,亲自简查,无迹而止。盖按院止搜其通身行李,而串铃与马鞭,大帽明置案前,贿即在内,不及察也。吏之奸弊,何所不至哉!

  【译文】

  宋朝包拯(字希仁,即包公)为开封府尹时,有一个人犯法,要受到木杖鞭打背脊的处分。有位吏卒接受罪民贿赂,和罪民约定说:“见了令尹后,令尹一定会将鞭打你的公务交付我执行,你只管大声哀号,为自己找寻借口,我会想办法减轻你的罪。”

  不久,包拯命人带上罪犯,审讯完毕后,果然要吏卒鞭打罪民,罪犯就照吏卒所说的,不停的喊冤辩解,吏卒大声叱责说:“不要再多说了,还不赶快领杖刑受罚。”包拯认为吏卒卖弄职权,为了惩罚吏卒,就将罪民所要挨的棍子,挪了七十大板给吏卒,没想到因此正中吏卒的诡计。

  [议译]

  连包公都会被这吏卒玩弄,更别说是他人了。

  有位县令检视县府官印,发现竟然是伪造的,但找遍整个县府,却找不到真的印信。虽经严厉的侦讯,吏卒也坚不吐实。县令只好婉言劝解说:“我知道一定是你盗取了印信,现在只要你告诉我真的印信藏在哪里,我绝不将你治罪。”

  由于这县令一向言出必行,这名吏卒才磕头谢罪,说:“确实是小人拿的,就藏在印匣内,打开印匣就可看到了。”

  又听说有位按院大人怀疑手下一名文书官曾收取别人贿赂,于是亲自调查,结果毫无所获,只好罢手不再追究,原来这位按院大人,只搜查文书官的身体)行李,至于放在案桌上的串铃、马鞭及一顶大帽子,都没有仔加检查,而贿款就在帽中。贪官的奸诈,真是无所不至啊!

   

 

 

1029、袁术诸妾 
  【原文】 

  司隶冯方女有国色,避乱扬州,袁术登城见而悦之,遂取焉。诸妇教以“将军贵人,重节气,宜数涕泣以示忧愁也。若此,必加重。”冯女后见术,每垂泣,术果以为有心,益宠之。诸妇乃共绞杀,陷之于厕,言其哀怨自杀,术以其不得志而死,厚加殡敛。

  【译文】

  东汉未年司隶(官名,掌劳役捕盗之事)冯方的女儿长得国色天香。一家人避乱迁居扬州,一天袁术登上城楼,不经意间瞧见她,大为心动,于是纳为侍妾。冯方的女儿入袁府后,其他侍妾就对她说:“袁将军最看重有志节的人,你见了袁将军不妨经常落泪,表示心中的愁苦,如此一来,袁将军一定更加疼爱你。”

  女孩听了诸侍妾的话,每次见袁术都垂泪哭泣,袁术果然认为她心志忠贞,于是更加宠爱。一天,袁术的侍妾们在厕所里合力将女孩勒死,伪称女孩是因哀伤过度而厌世自杀。袁术以这女孩因抑郁自杀,于是下令厚葬她。

   

 

 

1030、达奚盈盈 
  【原文】

  达奚盈盈者,天宝中贵人之妾,姿艳冠绝一时。会同官之子为千牛者失,索之甚急。明皇闻之,诏大索京师,无所不至,而莫见其迹。因问近往何处,其父言:“贵人病,尝往候之。”诏且索贵人之室,盈盈谓千牛曰:“今势不能自隐矣,出亦无甚害。”千牛惧得罪,盈盈因教曰:“第不可言在此,如上问何往,但云所见人物如此,所见帘幕帷帐如此,所食物如此,势不由己,决无患矣。”既出,明皇大怒,问之,对如盈盈言,上笑而不问。[边批:错认了。]后数日,虢国夫人入内,上戏谓曰:“何久藏少年不出耶?”夫人亦大笑而已。[亦错认。]

  [评]

  妇人之智可畏。

  【译文】 

  达奚盈盈是唐朝天宝年间某贵人的侍妾,风姿绰约,当时无人能及。同时有位官员,儿子名叫千牛,某日到贵人家中探病,就没再回家。家人到处寻访不着,玄宗听说这事,就下令官员搜查,可是搜遍整个京城,仍不见千牛踪影。

  玄宗就问千牛的家人,说:“最近你儿子可曾去过什么地方?”

  千牛的父亲回答说:“他曾去探望一位生病的贵人。”玄宗下诏搜寻该贵人家。千牛一直躲在达奚盈盈房里,达奚盈盈对千牛说:“这事没法再隐瞒下去。不过你即使露面也没关系。”千牛非常害怕,深恐因此而获罪,达奚盈盈对他说“只要不说出是躲在她这里,如果皇上问起,只要回答说见到这么一个人,她家有华丽的帷帐和幔幕是怎样怎样的,精美的食物如何如何,要强调自己身不由己”,保证平安无事。

  千牛露面后,玄宗生气的质问他,千牛就依达奚盈盈所说回答,玄宗果真只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追究。几天后,虢国夫人(杨贵妃的姊姊)入宫,玄宗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干什么将一个年轻人藏那么久,都不放他回去?”

  夫人听了,只是笑而不答。

  原来达奚盈盈知道虢国夫人家中常常藏有年轻的男人,玄宗也知道,便以此为千牛脱罪。玄宗果然上当。

  [评文]

  女人的智慧实在可怕。

   

 

 

小慧卷二十八 
  【原文】

  熠熠隙光,分于全曜。萤火难嘘,囊之亦照。我怀海若,取喻行潦。集“小慧”。

  【译文】

  一丝光线虽然微弱,也是阳光的一部分。荧火虫所发出的微小光芒,可以以布囊收集后用来照明。我虽胸怀江海,也不嫌弃雨后的水洼。

   

 

 

1031、周主 
  【原文】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周主令人求,而得之家人屋间。[边批:自置自得,以欺众目。]周主曰:“我知吏之不事事也。”于是吏皆悚惧,以为神明。

  【译文】 

  春秋时周主遗失了一支玉簪,命官员搜寻,找了三天三夜,仍一无所获。后来,周主又派别人寻找玉簪的下落,结果竟然在周主家人的内室中找到。周主说:“我就知道你们这些官员,一向不把我的话当真对待。”官员听了周主的话,都惊惧不已,认为周主周知诸事,有若神明。

   

 

 

1032、商太宰 
  【原文】

  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曰:“无见也。”太宰曰:“虽然,何见?”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太宰因诫使者:“毋敢告人吾所问于汝。”因召市吏而诮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

  【译文】 

  商太宰曾要少庶子到城中市集走走。少庶子回来后,太宰问他:“在市集里见到什么?”少庶子回答说:“没看见什么。”

  太宰说:“总有一些特别的事吧?”

  少庶子答:“只有南门外有许多牛只聚集在那儿,堵住了道路,南门的街道仅仅够一辆车通行。”太宰要随行人员不可泄露与少庶子的这番对话。

  第二天,太宰召来京城的官员,讥诮他们说:“城外哪来这么多牛屎啊?”

  官员对太宰的消息灵通惊惧不已,从此不敢再怠忽职守。

   

 

 

1033、韩昭侯 子之 
  【原文】 

  韩昭侯握瓜而佯亡一瓜,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瓜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诚。

  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

  【译文】 

  一天,韩昭侯与属下亲信一起吃瓜,他故意将手中的瓜掉在地上,然后表示惋惜。属下立即将自己手中的瓜分献给韩昭侯。韩昭侯借此举考察属下对他的忠诚。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一天坐在厅堂上故意说:“刚才在门外一闪而逝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

  子之借这事考察左右是否对他忠实。

   

 

 

1034、綦毋恢 
  【原文】 

  韩咎立为君,未定也,弟在周,周欲重之,而恐韩之不立也。[不立其弟。]綦母恢曰:“不若以车百乘送之。得立,因曰为戒;不立,则曰来效贼也。”

  【译文】 

  战国时,韩襄王死后,公子咎虽然已经被立为嗣君,可是还没有正式即位。这时他弟弟在周很得周室君臣器重,但周君又怕韩咎不肯立他弟弟为国君。周臣綦毋恢说:“不如派一百辆兵车护送他弟弟回韩国,如果韩咎立他弟弟为国君,那么百辆兵车就算是沿途的护卫;否则,就说我们是专程为韩国押解叛徒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