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智囊全集 >

第89章

智囊全集-第89章

小说: 智囊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元佐更命人将众信徒所捐献的财物一一登记,十天后法会结束,累计众人所捐钱财有数万,全部纳入府库。

  [评译文]

  不仰仗佛力,李抱贞、刘元佐的府库如何得以充实?圣贤明君能容佛、道、释三教并存,自有他的道理在。

   

 

 

574、文彦博 
  【原文】 

  起居舍人毋湜,至和中上言,乞废陕西铁钱,朝廷虽不从,其乡人多知之,争以铁钱买物,卖者不肯受,长安为之乱。民多闭肆,僚属请禁之,文彦博曰:“如此是愈惑扰也。”乃召丝绢行人,出其家缣帛数百匹,使卖之,曰:“纳其直尽以铁钱,勿以铜钱也。”于是众知铁钱不废,市肆复安。

  【译文】 

  宋朝时起居舍人(官名,掌皇帝起居,记其言行)毋湜曾奏请朝廷废止铁钱流通。朝廷虽未准所奏,但消息传开,百姓都知道废钱的事,于是争相用铁钱购买物品,商家们却拒绝接受,造成长安市场交易一片混乱,有些商家只好暂时关门。僚属请求朝廷下旨禁止罢市,但文彦博(仁宗时进士,封潞国公)表示反对,认为:“朝廷禁止,只会加深百姓的疑虑,招致更大混乱。”

  文彦博请来了城中的丝绢行老板,把自己家中上百匹的丝绸请老板卖,并声明按市面丝价的行情折算成铁钱,不用铜钱,百姓知道这件事后,知道不会废止铁钱的使用,长安的市场交易也就恢复正常。

   

 

 

575、秦桧 
  【原文】 

  京下忽阙现钱,市间颇皇皇。忽一日,秦相桧呼一镊工栉发,以五千当二钱犒之,[边批:示以贱征。]谕曰:“此钱数日有旨不使,可早用也。”镊工遂与外人言之,不三日,京下现钱顿出。

  又都下货壅,乏现镪,府尹以闻,桧笑曰:“易耳。”即召文思院官,未至,促者络绎,奔而来,谕之曰:“适得旨,欲变钱法,可铸样钱一缗进呈,废现镪不用。”约翌午毕事,院官唯唯而出,召工为之,富家闻之尽出宿镪市金粟,物价大昂,钱溢于市。既而样钱上省,寂无闻矣。

  [评议]

  贼桧亦尽有应变之才可喜。然小人无才,亦不能为小人。

  【译文】 

  南宋时,京城中突然发生货币短少的现象,一时间人心惶惶。

  丞相秦桧(宋奸臣,曾以莫须有罪名杀岳飞)知道后,一日召见一名小工,嘉许他的工作,并把五千元当二元般的赏给他,[表示钱已贬值。]小声的说:“皇上很快就会下旨废掉现在使用的钱,你要尽快用。”

  小工将秦桧的话告诉友人,不出三天京城中现钱涌出。

  又有一次,京城中的商家发现货品都卖不出,几乎停市,官府将此事奏报秦桧,秦桧笑着说:“这事容易。”立即命人召文思院令(宋官署名,掌造金银珠玉等物。),为表示事情紧急,还频频派人催唤。秦桧告诉文思院令说:“刚才接获圣旨,皇上有意改变币制,你赶紧命人打造新币模版呈给本相,至于旧币,新币发行以后就不准再用了。”并嘱咐院令第二天中午交差。

  院令离去后立即召模造工打造,城中富豪听说这事,连忙将家中的钱换成金帛,一时物价上涨,交易热络,而院令所呈的新币却一直没有下闻。

  [评议译文]

  奸贼秦桧的确有应变的机智。可是若没有聪明才智,也不能成其为小人了。

   

 

 

576、令狐楚 
  【原文】 

  令狐楚除守兖州,州方旱俭,米价甚高。迓使至,公首问米价几何、州有几仓、仓有几石。屈指独语曰:“旧价若干,诸仓出米若干,定价出粜,则可赈救。”左右窃听,语达郡中,富人竞发所蓄,米价顿平。

  【译文】 

  令狐楚镇守衮州时,正值州中大旱,一时米价飞涨。

  令狐楚召来衙吏问道:“现在米价多少?”“衮州有多少仓?”“每仓可存放多少米粮?”然后数着手指自言自语说:“现在米价甚高,如果把州中所有仓库中的米按旧价卖出,就可以对付这次大旱的缺粮了。”

  一旁的随员听到这番话,不久就传遍州内,百姓都知道官府将出售仓米,富商于是争相把所有屯积的米低价卖出,米价迅速跌回合理的价位。

   

 

 

577、陈霁岩 
  【原文】 

  俵马以高三尺八寸,齿少而形肥者为合式。各州县无孳生驹,必从马贩买解。开州居各县之中,马贩自外来,先被各县拦截买完,然后放过。州官比解严迫,马头枉受鞭笞,马价腾踊,求速反迟。陈霁岩为知州,洞知之,故缓其事,待马贩到齐,方出示看马。先一日,唤马头到堂,面问之云:“各县俵马已行,汝知之乎?”咸叩头应曰:“知之。”又密谕曰:“我心甚忙,明日看马,只做不忙,汝辈宜知之。”又叩头感激而去,明日各马贩随马头带马,有高至四尺者,令辄置不用,曰:“高低怕相形,宁低一寸,我有禀贴到太仆寺,只说是孳生驹耳。”众禀再迟三日,至临濮会上买,易得。公许之,不责一人而出,各马贩气索然,争愿贱卖,两日而办。在他县争市高马,刻期早解,以求保荐,腾价至四五十金;在本州无过二十余金者。

  [评]

  真心为民,实政及民,必然置保荐于度外。善保荐者,正不干求。保荐者也。

  【译文】 

  俵马以高三尺八寸,马齿少而体型壮硕的品种才合乎标准。但各个州县都无法自行交配繁殖种马,必须向外地的马贩购买。并州位居在这一带的州县之中,外地的马贩还没有到达并州,合格的马就被其他各州县拦截买光。州官为向朝廷交差,只有不断对马贩施加压力,甚至鞭打用刑,一时马价大涨,反而更买不到合适的马。

  陈霁岩为并州知府,明白马价高涨的原委后,故意装作不急,等到外地马贩齐集并州后,才表示要看马。提前一天,陈霁岩就召来本地的马贩们,问道:“其他各州都已买好俵马呈给朝廷,你们可知此事?”

  马贩答:“知道?”

  陈霁岩小声说:“为了买马,我心中也急得很,但明天选马匹时,我要装作不急,你们不要穿帮。”

  第二天,外地的马贩带着马匹前来,有马高四尺的,陈霁岩反而不买,说:“高矮怕相比,而高大的马匹较少,容易显得突兀,暴露出不合标准。因此,如果真选不到三尺八寸的,我宁可要低一寸的,没关系,我已呈报太仆寺说是我们自行交配繁殖,这次可能迟一些,因此有时间慢慢选。”

  本地马贩说:“再过三天,在临濮有个马会,届时一定能买到合意的马匹。”陈霁岩点头说好,对这些外来的马贩也没一句责备的话。外地马贩颇为失望,争相杀价求售,结果,陈霁岩在两天内就将朝廷所要求的马数买齐。

  其他各州为求交差争相以高价买马,好争取日后升官的机会,以致在别州一匹马喊价四、五十金,而并州一匹马不超过二十金。

  [评译文]

  真心为民谋福的官吏,治政的主要考虑是老百姓,也不会在意官位的升迁,而到头来,真正会升官的人往往是那些不存心争取的人。

   

 

 

578、徐道覆 
  【原文】

  徐道覆,卢循妹夫也,始与循密谋举事,欲治舟舰,使人伐材南康山,伪云:“将下都货之。”后称力少,不能得致,即于郡减价发卖,居人贪贱,争取市,各储之家。如是数四,故船板大积。及道覆举兵,按卖券而取,无敢隐者,乃并力装船,旬日而办。

  [述评]

  道覆虽草窃,其才略有过人者。脱卢循能终用其计,何必遽为“水仙”?其临死,叹曰:“吾为卢循所误。使吾得事英雄,天下不足定也!”呜呼!奇才策士郁郁不得志,而狼籍以死者比比矣!

  天后览骆宾王檄,叹曰:“使此人沉于下僚,宰相之过也!”知言哉!

  【译文】 

  徐道覆是卢循的妹夫,二人曾密谋起事,为建造船只雇人在高康山伐木。为防事机外泄,伪称为木材商,对人说:“本想将木材运到京城,但财力不够,只好在本州贱价出售。”

  当地的百姓生活贫苦,觉得有利可图,于是争相抢购,屯放家中。几次交易后,造船所需的船板已积够了。等到起事之时,徐道覆照当初买木材的订单到各民家搜购,于是十天之内就造好所需的船只。

  [述评译文]

  徐道覆虽为草寇,但也有过人的才干,倘使卢循能自始至终听从徐道覆的计谋行事,或许不会覆亡得那么快而投水自杀。难怪徐道覆临死前感叹的说:“卢循害了我,假使我投靠的是真正的豪杰英雄,要平定天下是轻而易举的。”唉,有才之士,每每有志难伸而屈死郊野,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武则天看到骆宾王所写讨伐她的文章后,曾感叹的说:“让这样的人才屈居于低下的职位,,这就是宰的过失了。”可以说是深知内情的话。

   

 

 

579、秦王祯 马燧 丁谓 
  【原文】

  魏秦王祯为南豫州刺史。大胡山蛮时出抄掠,祯计召新蔡、襄城蛮首,使观射。先选左右能射者二十余人,而以一囚易服参其间。祯先自射,皆中,因命左右以次射,及囚,不中,即斩,蛮相视股栗,又预令左右取死囚十人,皆着蛮衣以候,祯临坐,会微有风动,辄举目瞻天,顾望蛮曰:“风气少暴,似有抄贼入境,不过十许人,当在西角五十里,。即命驰骑掩捕十人至,祯告诸蛮曰:“非尔乡里耶?作贼合死不?”即斩之,蛮慑服,不知其为死囚也。自是境无暴掠。

  回纥还国。恃功恣睢。所过皆剽伤,州县供饩不称,辄杀人。李抱玉将馈劳,宾介无敢往,马燧自请典办具,乃先赂其酋,与约:得其旌章为信,犯令者得杀之。燧又取死囚给役左右,小违令,辄戮死。虏大骇,至出境,无敢暴者。

  真宗幸澶渊,丁谓知郓州,兼齐、濮等州安抚使。时契丹深入,民大惊,争趋杨刘渡。舟人邀利,不急济,谓取死罪囚,诈作驾舟人,立命斩之。舟遂集,民乃得渡,遂立部分,使沿河执旗帜,击刁斗自卫,契丹乃引去。

  [评议]

  死罪也,而亦不令徒死,祯借之以威蛮,燧借之以威虏,谓借之以威兵。其大者为檇李之克敌,而最下供御囚,亦假之以代无辜之命。正如圣药王,尘垢土木,皆入药料。

  【译文】 

  曹魏时秦王祯为南豫州刺史,境内蛮人常骚扰百姓。秦王祯于是挑选了二十多位善于射箭的手下,邀请蛮人首领参观射箭比赛。同时把一死囚换上军服,杂在射手中,秦王祯先发箭,结果皆命中目标,接着军士按序发箭,轮到死囚时,没有中靶,秦王祯立即下令斩首。蛮人看到这情形,不禁心头一寒。

  秦王祯又命预先已换穿蛮衣的死囚十人在一旁待命。只见秦王祯高坐在参观台上,一阵微风吹过,秦王祯抬头看着天,转头对蛮族首领说:“刚才那阵风有一股暴气,好像有贼人闯入,就在西边五十里处,人数约莫十个。”立即命人快马追捕,一会儿果然捕获十人,秦王祯对观礼的蛮族说:“是你们的乡亲吗?当强盗该杀不?”于是就地处决,蛮人不知是死囚,只觉得肝胆俱裂,从此不敢再骚扰百姓。

  唐代回纥人帮助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又仗着武力强大,归返回地途中,所到之处奸淫掳掠,州县接待稍不称意就杀人泄恨。将军李抱玉奉旨到回纥军营劳军,竟没有官员敢随行,只有马燧自愿随行。

  马燧先贿赂回纥人的酋长,以旗帜为信号,违反命令的人可处死,接着马燧又自牢中挑出一批死囚为公差,稍有违令立刻处死,回纥人看了大吃一惊,沿途再也不敢闹事。

  宋真宗率军驻扎澶州时,丁谓为郑州知府兼齐濮安抚使,这时契丹人深入内地,百姓大为惊慌,纷纷想渡河避难。船家为提高船资,故意推拖不开船。丁谓知道后,就由狱中找来一名死囚,扮成船夫斩首示众,于是船家们都不敢怠慢,百姓也都得以顺利渡河。

  丁谓进一步命船家成立自卫队,沿河悬挂旗帜,建立警戒系统,一发现契丹人踪迹,就击锣鼓示警,不久契丹人就退走。

  [评议译文]

  虽是死囚,也不让他们白死。秦王祯借死囚阻吓蛮人,马燧借死囚威震回纥,丁谓借死囚显示权威。死囚大可以用来击败敌人,小可以替代无辜者的性命。懂得政治的人就好比善于用药的医师,尘埃、土木都可以是治病的药材。

   

 

 

580、杨琎 
  【原文】

  杨琎授丹徒知县。会中使如浙,所至缚守令置舟中,得赂始释。将至丹徒,琎选善泅水者二人,令著耆老衣冠,先驰以迎,[边批:奇策奇想。]中使怒曰:“令安在,汝敢来谒我耶?”令左右执之,二人即跃入江中,潜遁去。琎徐至,绐曰:“闻公驱二人溺死江中,方今圣明之世,法令森严,如人命何?”中使惧,礼谢而去。虽历他所,亦不复放恣云。

  【译文】 

  杨琎受命为丹徒知县,有中使(天子私人使者,常以宦官充任)平日骄纵贪财,到浙江巡视时经常把当地的守令扣押在官船上,直到守令献上财物才释放。

  中使即将到达丹徒县,杨琎挑选两名善于潜水的人扮成百姓前去迎驾。中使看到这两人,很生气的说:“县令在哪儿?你们是谁?怎敢随便来见我?”命随从把两人赶出官船。二人跳入江中潜水离去。

  这时杨琎才上船,骗中使说:“听说刚才被大人赶出的两人已溺死江中。当今皇上圣明,天下太平,朝廷的律令严明,出了人命如何是好?”中使听了杨琎这番话,心头一惊,连忙告罪。自此以后中使到地方巡视,再也不敢胡乱横行。

   

 

 

581、韩雍 
  【原文】

  公镇两广,防患甚严,心腹一二人外,绝不许登阶,亦多以权术威镇之。一日与乡人宴于堂后,鞠蹴为戏,既散,潜使人置石炮,有观者,因指示曰:“此公适所蹴戏也。”众吐舌,咸以公为绝力。所张盖内暗藏磁石,以铁屑涂毛发间,每出坐盖下,须鬓翕张不已,貌既魁岸,复睹兹异,惊为神明焉。

  [评]

  夷悍而愚,因以愚之。

  【译文】 

  明朝时韩雍镇守两广,律令森严。除了一,二名亲信外,外人一律不许进入内室,并且喜欢用权术统驭部下。

  一天,韩雍在后厅宴请乡绅,饭后并踢球为戏来助兴,比赛结束后,韩雍派人在后厅放一石球,并指示若有人看到那石球,就说“这是韩公平常所踢的球”。于是看到石球的人都因韩雍的力大无穷而吃惊得吐舌头。

  另外,韩雍也在伞盖下暗藏磁石,并在头发里暗藏铁屑,所以每当韩雍外出时,须发贲张,加上韩雍体型魁梧,见到他的人无不视为神明。

  [冯评译文]

  蛮族乡民横蛮彪悍而愚昧,韩雍利用其无知来愚弄他们。

   

 

 

582、王导 
  【原文】 

  王敦威望素著,一旦举兵内向,众咸危惧。适敦寝疾,王导便率子弟发哀,众闻,谓敦死,咸有奋志。

  【译文】 

  王敦(临沂人,永昌元年起兵造反)在东晋声望很高,深得朝中大臣及百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