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外族小福晋+番外 作者:此生未离(魔铁vip2012.8.28完结,清史民国) >

第39章

外族小福晋+番外 作者:此生未离(魔铁vip2012.8.28完结,清史民国)-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御医都说,贞儿的病是因为跟多铎带在一起太久了才染上的,又在她身体里藏了很久,这才爆发出来,怎么她都走了大半个月了,为何他却还是一点发热了迹象都没有!

  “多尔衮!”耳边想起了一个声音,仿佛很遥远,记得她在朝鲜照顾她的那一个月里,她就是这样叫她的,对了,一定不是她在叫他,因为她若是叫他的名字,只会用朝鲜语,她嫁给他之后就开始学习满文了,也改口叫他夫君了……

  那么叫他多尔衮的人,是谁?普天之下,还有会敢直呼他的名讳?

  可是,不管是谁,多尔衮不想理了。

  “多尔衮!”那个人似乎是不放弃,继续道,“她走了,我知道你很难过,因为我也同样见过我的先皇跟你一样的难过……海兰珠姐姐走的时候,他就是跟你一样的,仿佛失了魂一般的,只是这样不吃不喝,呆坐着……你不能这样!姑姑走了,福临那么小,你要我们怎么办?”布木布泰的语气几乎是在求,“多尔衮,求求你,你看看东莪,他还那么小……”

  多尔衮终于转头朝门口看去,东莪在福临怀里哭,他突然就站了起来,冲到了东莪身边,拉着她的手到自己怀中,大声责骂:“东莪,你怎么可以在他的怀里哭,他是谁你不知道么?你额娘为什么死?就是因为他……”

  “多尔衮……小福晋他是因为去看了……”布木布泰想解释,因为熙贞确实是因为去看了多铎才染的病,可是想了想,多尔衮若是把熙贞也带去,她是没有机会去见多铎的,也就不会染了天花了……

  “你们走吧!”多尔衮抱着东莪,下了逐客令。
此生未离说:
  正文到此,后面是番外。
 
 075:携女回朝【顺义公主番外】 
     清顺治六年十二月,大清国摄政王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托娅病逝,享年四十,摄政王多尔衮同年丧弟、丧嫂、丧妾、丧妻,备受打击,再犯怔忡之症,朝政交与心腹亲信处理。

  同年的朝鲜,仁祖王李倧于五月十三日驾崩,凤林大君李淏继位,年号孝宗。

  孝宗王还是世子之时,曾与兄长昭显世子、弟弟麟坪大军于清国为人质,故而继位之后,与其父一般的痛恨清国,表面上归顺,实地里去依然对已灭的大明忠心耿耿。

  孝宗元年四月即清顺治七年四月,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出使朝鲜,迫使朝鲜王李淏出城迎接。

  迎接队伍中,有汉陵君李世绪在列,大清摄政王一眼便看中了他,住到使馆之后,把李世绪留下,并派人回汉陵府去接汉陵府的郡君娘娘闵氏。

  “爹,为何大清国的轿子,会停在汉陵府的门口!”金陵郡公的女儿李静姝回府的时候,问了同样从使馆归来的福晋李开音。

  “哦,你说这事啊……”李开音看了看静姝绝美的容颜,仿佛看到了当年前往江华岛的官船之上,那对要求内禁卫派小船来接应他们一家三口的母女。

  “是啊,为什么啊?”静姝很是好奇,一双眼睛闪着光芒,等着父亲的答案。

  “汉陵府的淑华郡主是大清国摄政王的小福晋,听说大清摄政王此番出使朝鲜是因为他的小格格想念亡故的母亲,故而他带女儿回来,看看外祖父母!”李开音清楚的记得大清的摄政王刚才在使馆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淑华郡主……去世了?”静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了,当年那个才华横溢,备受皇室宠爱的郡主,已经没了!

  而她的夫君,在她去世之后,带了他们的女儿,回朝鲜来,只为看一眼她的父母么?

  使馆内,多尔衮坐在主位之上,看着一身朝鲜俯视的东莪,东莪长得很熙贞真的很像啊,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今才十二岁,却已经长出了熙贞当年的样子了。

  闵氏看着面前这个小小的女孩儿,深绿色的上衣,领口的带子打成蝴蝶结,深蓝色的赤古里长裙,黑发整齐的输在脑后,怎么看怎么像当年恰逢豆蔻年华的女儿。

  东莪双手合十,放在额前,缓缓跪下,在李世绪和闵氏面前,行了朝鲜最大的礼,是孙女给祖父母行的礼。

  “外祖母,您别哭!”东莪的朝鲜话是跟着满文一块学的,可是毕竟不常说,这句话说得很不顺口,可闵氏听了,反而更想落泪了。

  “她走的时候,是笑着的!”多尔衮缓缓开口,“她说,天花是最可怕的病,她病了,我和东莪就不会病……”

  “这个孩子……”李世绪无奈的摇摇头,犹记得熙贞五岁的时候,他受了伤,熙贞怕得要死,竟用是身上的银妆刀划破了自己手,跪在屋外跟老天祈求,说她也受了伤,就等于是把父亲的伤平分到了她身上,老天爷要答应她别把父亲带走……

  “却没想到她长大了,娘都当了,却还是相信这样的传说!”

  “我和阿玛真的没有染天花!”东莪却很是坚信,“阿玛身体最弱,在屋内照顾了额娘许多天,可是他却没有得天花,我额娘走的时候,我也抱着她哭了很久,我也没得天花,我知道,是额娘在保护我们!”

  “是,她会保护你的!”闵氏拭去老泪,毕竟还有一个外孙女在不是么!

  是夜,汉陵府设宴,多尔衮携女赴宴,来的,都是跟李世绪交好的宗亲和当年跟熙贞玩得好的女眷,如今都已经是有了孩子当了娘的人。

  “娘亲,你带我一块儿去吧!”静姝在她二娘朴氏梳妆的时候,进门来缠着。

  “你啊,就喜欢凑热闹!”朴氏无奈,可是她的夫君不允许的话,她也不敢把这个夫君的掌上明珠带出府!

  静姝完全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貌,李开音也因为当年亲手杀死了静姝的母亲而心存亏求,对静姝的宠爱都在后面的几个弟弟妹妹之上,尤其是在静姝已经十六岁的现在,他更是紧张,深怕那个登徒子,把她的女儿给掳走了。

  “父亲说当年是淑华郡主和郡君娘娘救了我们一名,否则我们一定会被……”

  “静姝你若是想去,那就去吧!”李开音突然推开门进来,盘膝坐在了朴氏身边,“现在就回去换身衣服吧!”

  “好!”静姝一听父亲同意,立刻高兴的起身,出了朴氏的房门。

  “夫君怎么让她跟我去,我只是去看看熙贞的女儿,那宴会上,应该不会有未出阁的小女孩的!”

  “这是皇命!”李开音无奈道。

  “什么皇命!”朴氏不解!

  “原本那是一场汉陵府的家宴的,可是,后来变了质了!”李开音见朴氏不明白,再解释,“此番大清摄政王出使我国,还有一个目的,大清皇帝有旨意,说摄政王去年丧弟、丧嫂、丧妾、丧妻,故而他极为悲痛,故而命我朝选一名公主随摄政王回清完婚……”

  “这不是……”并非所有人都如汉陵府那般的对清朝完全效忠,朝鲜人都不还当大清是蛮夷,私下里都把顺治称为胡皇,故而不会皇室不可能会有人愿意嫁到清国去,“皇上的女儿不都还小么!难道是想要……”

  “会在宗亲里选一个适龄的,封为公主,嫁给摄政王!”李开音后来与李世绪很交好,对大清的局势很是了解,“我看静姝很合适!就跟皇上提了!”

  “夫君,你是要把静姝往火坑里推……”朴氏道。

  “你之前跟淑华郡主交好,难道不明白她的选择么?”李开音看得很开,也很清楚多尔衮在清朝的地位,“如今的大清顺治帝年幼,大清实权都握在摄政王手中,淑华郡主当年是摄政王在江华岛带走的,虽然嫁过去只是一个妾,却生下了摄政王唯一的女儿,汉陵府也因此经常收到来自清国的好处!当年的先皇虽然不喜欢清朝,却还是怕摄政王,皇上对汉陵君也很敬重,尤其是在昭显世子去世之后,皇上对大清国的这位摄政王,依然还是有所顾及的!”

  朝鲜,便是这样的心态,不服清国,却又不得不怕清国,深怕多尔衮一个不高兴,就把朝鲜给灭了。

  “所以夫君希望静姝嫁给摄政王……”

  “他的正妻去年去世了,淑华郡主也去世了,他的王府里,如今没几个女人,我的静姝这么美,难道还怕掳获不了他!”李开音笑得很是得意,仿佛自己已经完成了某样大计。

  “反正我是不希望静姝嫁过去……”

  “怕什么,静姝和淑华郡主都是朝鲜人,虽然轮才华美貌,差了淑华郡主一点,可在我们朝鲜,却也是数一数二的,你今夜带静姝过去,摄政王看到了,一定会满意的!”金陵君觉得自己之前不让女儿出阁果然是明智的选择,否则今天怎么有机会嫁给摄政王。

  汉陵府,多尔衮携着东莪坐在主位,东莪晚上的服饰换成了大清的旗装,已经十三虚岁的东莪在经历了丧母的悲痛之后,逐渐变得内敛了些,也没之前那么顽皮,因为母亲不喜欢她太过顽皮,这孩子的性情就是如此,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偏就爱随着自己的性子,不听母亲的话,母亲去世了,反倒瞬间觉得母亲的话便是至理名言,每一句都该照做。

  因为只是家宴,故而多尔衮早早的便离了席,不希望自己在场使得大家都拘谨。

  多尔衮离开之后,东莪回到了闵氏身边,宴席上的这些人都是看着熙贞长大,或者是跟着熙贞一块儿长大的,东莪又长得像极了熙贞,大家一眼便知道这穿着清国旗装的小姑娘就是淑华郡主的女儿!

  静姝跟在朴氏身边,因为来得晚,没看到多尔衮,便跟东莪闲聊了几句,东莪的朝鲜话不流利,很多都听不懂,还是闵氏在一旁解释一番,才大概能知道这位姐姐在说什么。

  宴席过了一半,东莪也乏了,玉录玳上前来问她是不是想回使馆!

  “我阿玛么?”东莪用手遮了半张脸,打了个哈欠,这才问玉录玳。

  “奴才不知!”玉录玳一直跟在熙贞身边,真不知道多尔衮去了哪里。

  “那回去之前,我想去看看额娘的房间!”东莪转身去问闵氏,“外祖母,可是么?”

  “可以!”闵氏点点头,“你母亲的房间一样的都没变,每天都有人打扫!”

  “那就让奴才带格格去吧!”玉录玳身边的思莲站起身来,“奴才也很想看看郡主的原来住的地方!”

  “好!”东莪站起了身,思莲这次跟着回来,日后他们回了北京城,她就不跟着了,朝鲜才是她的家,多尔衮允许她回国回家!

  “思莲姐姐,我来带路吧!”一旁的静姝热情的站起身,这些年她经常出入汉陵府,也经常路过熙贞曾经住过的房间知道熙贞住在哪儿。

  “那劳烦小姐了!”思莲点点头,一行人离开了宴席场所,朝汉陵府内院走去。

  “格格,那就是郡主的处所!”思莲指了指前面的一处房子。

  “我自己去看看!”东莪让其他的人留下。

  “小郡主,我给你提灯!”静姝手中原本就拿着一个灯笼,眼看着一团云朵遮了月,便跟了上去,东莪也没拦着。

  前方屋檐下点着灯,红色的灯光有些昏暗,却还能清晰地找得见路。

  东莪每走一步都很小心,深怕自己动作太大,把这属于她额娘的一切给踩碎了!

  吱呀一声,门被一双嫩白玉手推开,明月破云而出,自门口照进了屋内,隐约照出一个人的影子,伟岸挺拔,背影修长,却又一身落寞。

  “阿玛……”这么落寞的背影,出了她的阿玛,还有谁!

  东莪?多尔衮皱眉,缓缓转身,夜风拂过,吹得东莪身后的女子的赤古里飘起……

  多尔衮有一种错觉,仿佛此番出使朝鲜,熙贞跟着他一块儿来一般,女儿要看看母亲未出阁前住的地方,母亲便提着一盏灯带女儿来了……

  “贞儿……”多尔衮才唤了一声,东莪身后的女子立刻跪下了,以朝鲜官员女子面朝君王的礼,拜见了多尔衮。

  “你是?”多尔衮如梦初醒!

  “我是金陵郡公的女儿,姓李,名静姝!”

  “静姝……”多尔衮依稀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仿佛听熙贞说过,那时清兵攻打江华岛,有以为宗亲来晚了……后来……

  “当年,就是你的父亲,要杀了我的贞儿……”多尔衮想起了熙贞口中所说的事情,当年李开音差一点就把熙贞杀了,免得她被清军侮辱……

  “……”静姝一愣,当年她不过两岁多,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她根本就不记得当年的事情了!

  “为了此事,金陵君还特意上门道过谦!”身后想起了李世绪的声音,“还请摄政王莫怪静姝!”

  “既然汉陵君都不怪她了,我又怎么能怪她!”多尔衮凉凉一笑,贞儿都走了这么久了,怪别人她也回不来!

  “多谢摄政王!”面前跪着的静姝又行了一礼。

  “东莪,跟阿玛回去!”多尔衮上前,过来牵东莪 

076:娶继福晋【顺义公主番外】 
     翌日随行而来的官员喜滋滋的跟多尔衮提了和亲一事:“摄政王,皇上和太后不忍您沉浸于丧妻之痛当中,故而为跟您提就先跟朝鲜下了旨意,您昨晚看那位宗亲小姐还满意么?”

  “你这是什么意思?”多尔衮放下手中茶盏,先看了一眼端坐在一旁的女儿,再不满地问了这随行而来的大人。

  “就是清国与朝鲜和亲一事,当作冲喜!”那大人把事情挑明了说,“当今的朝鲜王初登基,他的女儿年纪都小,故而宗亲们选了昨晚的静姝小姐,您觉得如何?”

  “静姝姐姐?”东莪对静姝的印象很好,“可是,要我阿玛娶静姝姐姐么?”

  “是不是朝鲜都知道这件事!”多尔衮有种被人先斩后奏的感觉,很不满,可是又想到昨晚看都的静姝,不过也就十五六随的样子,比东莪也不过大上三四岁……

  “是!宗亲都知道了这件事……”

  “本王说的是她昨晚也赴宴一事……”

  “是!”

  “金陵郡公办事永远都是这么的冲动!”多尔衮不满,当年要杀熙贞,也是金陵郡公冲动,今年要把女儿嫁给他,也是这么的破釜沉舟,就不担心自己女儿的名节,让她跟着东莪来见他?

  “既然你们觉得她可以,那就可以吧!”多尔衮没有意义了,没了贞儿,娶谁不是娶,这也算是大清对朝鲜的一次示威!

  “阿玛,你真的要娶静姝姐姐!”东莪站起来;有些不高兴!

  “格格,摄政王福晋去世,整个摄政王府就……”

  “不是还有我二额娘么?”

  “东莪,这是大人的是,你不懂,也别参合……”

  “是,我额娘死之前没说过不准你再娶,所以你见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就想娶了是不是……就算你在朝鲜找到一个跟我额娘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可能是我额娘回来了……”东莪气得哭了,跑出门去。

  “玉录玳!”多尔衮也不追着,朝玉录玳看了一眼。

  “喳!”玉录玳立刻就追了上去。

  东莪在闵氏怀里一阵恸哭,总是无法接受多尔衮要再娶别人的事实。

  闵氏好说歹说,劝了一整日也没有用。

  最后,多尔衮来了,东莪一看到她就奔回熙贞的处所,却在路上被多尔衮追上。

  “东莪!皇上下了旨,虽然他们先斩后奏阿玛也不高兴,可是这是圣旨下了,就只能接受你明白么?”

  “九哥哥为什么要给你下这样的旨意!”熙贞当然明白什么叫抗旨之罪,可心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