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谢家公子,父辈都文采翩然,他耳濡目染,想是文思也不错。《续晋阳秋》说他“文义艳发,名亚于玄”。谢玄就是着名的淝水之战的东晋方面的副总指挥(总指挥是他叔父谢安),说谢朗“名亚于玄”,即含有仅次于谢玄的意思。再说,当时谢朗究竟年岁几何史书无明确记载,但估计不超过十岁,因此我们不能对谢朗的这个比喻不以为然。但是谢朗倒霉就倒霉在他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妹妹,一下子使他相形见绌。谢道韫把雪花比作在空中飘飞的柳絮,可谓文采斐然。
从此谢道韫“咏雪”的故事便流传开来,“咏絮”一词也成为才女的代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给他笔下的心爱人物林黛玉的判词有一句是“堪怜咏絮才”,就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说明林黛玉的才气不凡。
谢道韫生逢崇尚风神气度、“竹林七贤”之遗风尚在的东晋,出身于名流世家,加之自身又才华横溢,因此行事潇洒不羁,颇类男子。《世说新语·贤媛》第三十条记载:“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可谓道出了谢道韫的个性气质。“林下”指魏晋交接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向以行为旷达着称。这则小故事用烘云托月的对比方法写出了谢道韫的与众不同。记载中的谢遏就是谢玄,很看重他的姐姐道韫,张玄则称道他的妹妹,张玄的意思是说,谢遏(谢玄小字),你的姐姐是不错嘛,可是我的妹妹也不差呀,与你姐并列应该不算降低你姐姐的身份吧。两个男人互相标榜自家姐妹,说不准还有一场唇枪舌剑呢。有个叫济尼的尼姑,和谢、张两家都有交往。人们就让济尼比较一下道韫和张玄妹的优劣。济尼就说:“王夫人(指谢道韫,她嫁于王凝之,关于王凝之,我们将在下面介绍)神情闲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风气,顾家媳妇(指张玄妹,她嫁于顾家)心境清纯,像一块美玉,自然是妇女中的佼佼者了。”人家这济尼也是聪明得很呢,不直接说谁优谁劣,只是说出了这两个人的特点而已。话中所含的意思由听者自己去咂摸吧。根据当时东晋风气,聪明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济尼更欣赏道韫。张玄妹是妇女中的优秀者,当然是很好的了,但人家谢道韫更胜一筹,堪与男子比肩。不知道张玄听了济尼的这番评论,心中是什么滋味,不管他服不服,反正济尼的评论一直在后世流传,也算是给谢道韫下了一个“千古定评”。
谢道韫批评起他的弟弟谢玄来毫不留情。《世说新语·贤媛》二十八条记载:“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谢道韫对谢玄说:“你是怎么搞的,学问一点儿也没长进,是一心注意尘杂俗事,还是你的天分有限?”这批评够不留情面的吧,想那谢玄乃是东晋一代名将,南征北战,叱咤风云,却被姐姐说成是沉溺于时俗之中,要不就是天分一般,领悟力有限。哎,摊上这么个不同寻常的姐姐,再怎么优秀在她眼中也不过是俗物一般。
道韫说起他的丈夫来更是言语尖刻。《世说新语·贤媛》二十六条记载:“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道韫嫁到王家之后,非常轻视凝之,回到娘家,心理不痛快,谢安见状赶紧抚慰他这个宝贝儿侄女,对她说:“王郎是逸少(指王羲之)的儿子,人才也可以,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道韫抱怨道:“我的叔父里头,有谢尚、谢万这样的人物,兄弟里头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这样的人材,想不到天地之间,竟有王羲之这种人。”
看看,几乎把王凝之贬得一文不值。说到这里,咱们得把王凝之这个人交代一下。王凝之是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出身于士族大家,也是文采风流,而且善于草书、隶书,人也忠厚老实。王家世代崇信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期创立,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其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张道陵所编《老子想尔注》,以长生成仙为其最高目标),凝之尤甚。叛贼孙恩攻入会稽(今浙江绍兴)的时候,王凝之这位会稽长官竟对老百姓和众官吏说:“咱们没必要防备,我已请了道神,道神已经允诺派遣鬼兵相助,孙贼自会不攻而破。”看看,王凝之对五斗米道的崇拜到了什么地步,大敌当前,不组织官兵百姓抵抗,竟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鬼神,真是无药可救了。结果怎样呢?孙恩不费一兵一卒就攻入了会稽,而王凝之也没能取得他所信赖的鬼神的佑护,被孙恩杀害,还且还连累了他的子女。说起来,这王凝之的死实在是令人可叹又可气,难怪,无论他怎么好,谢家才女就是看不上他。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道韫评价其夫君的话,实在是尖刻得可以。谢家的子弟个个优秀,王凝之与之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可怜我们这位好歹也是出身名门世家的王家二公子被他的妻子说得一无是处。不过,也多亏道韫出生于东晋,若是她生在后来的明清时代,不被治以对夫“大不敬”罪才怪呢。但是我们得补充几句,虽然谢道韫对其夫大不满意,但是她嫁入王家之后,还是极尽恪守妇道的,得到了王家人的称赞。再说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时不时兴离婚,不像现在,女子对丈夫不满,可以炒他的鱿鱼。丈夫据守会稽,道韫当然跟随,不幸遇上个不争气不抗敌的丈夫,只有尽力自保了。孙恩贼军攻入会稽时,她神色自若毫不惊慌,当听说丈夫及子女都已被杀后,便组织起一支婢女队伍拼命抵抗,并手刃数敌。咱们可以想见一个文弱女子率众杀敌的风姿,其神勇,尤令我们后人钦佩不已。但是临时组织的队伍怎能抵抗如狼似虎的孙恩叛军,最终道韫被敌人俘虏。当时,她的小外孙刘涛年仅几岁,孙恩连个小孩子也不放过,欲杀之。道韫义正词严地说道:“这是我们王家的事,与外家有什么关系呢?如果非杀不可,那就先杀我吧。”孙恩虽然残忍无道,但面对道韫的凛凛正气,终于答应不杀刘涛,并释放了谢道韫,自此,道韫寡居在会稽。道韫身为女子,在遭敌后能镇静自如、奋勇杀敌,并敢于为保护他人而甘愿受戮,其风度我想不少男子也自叹不如吧。
道韫寡居会稽时,会稽太守刘柳素闻其名,登门与道韫谈论义理。道韫也不拒绝,不施粉黛,素衣素服,坦然与刘柳相见,两人相谈甚欢。道韫风采高迈,谈吐不凡,与刘柳说及家事,回想抗敌之时,夫与子皆遭害,不禁言辞慷慨,涕泪流涟。后又谈及义理,道韫侃侃而谈,立意高远,从容不迫。刘柳对道韫的风采心服口服。道韫也说:“亲人都已亡去,遇到这个士人,听到他的话语,真是使人心胸大开啊。”道韫与刘柳可谓是惺惺相惜,相互叹服,一时被传为佳话。
谢道韫丈夫与子女俱死于叛军之手,晚年的她当是孤独的。据《太平广记》引《幽冥录》载,儿子死后,谢夫人悲痛欲绝,哭了六年。忽有一天两个儿子一块儿回来了,都披枷戴锁,他们劝母亲说:“你不必伤痛,割舍我们吧,儿子是因为有罪才被阴府抓去,以后为我们祈祷请福就行了。”道韫从此不再伤悲,而是经常祭告神灵以求为两个儿子赎罪。这种记载当为作者杜撰。儿死后,母亲思念儿子是常有的事,以至于因思念过甚而神思恍惚也是可能的,因此上述所记或许是道韫的幻觉,也可能这是她梦中事,醒来告以他人,才有好事者当作奇闻异事记载下来。不管怎么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总为人生一大痛,谢氏遭此丧子之痛,不能不令我们为这一代才女之不幸痛心流涕。
谢道韫出现于东晋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原因。首先,整个魏晋时期是士人精神思想得到极大解放的时期,汉朝时的经学思想在魏晋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崇尚个性自由的风潮,随之人们的妇女观也较先前的汉朝有了很大的进步,妇女允许有一定的自由和个性,而且人们对这种个性也颇为欣赏,否则,身为皇族成员的刘义庆不可能把道韫的某些言行记入他的《世说新语·贤媛》中。多亏了《世说新语》,谢道韫的言行和别人对她的评价才得以流传下来。看一下《晋书·烈女》中对谢道韫的记载就会发现,《晋书》有不少就取材于《世说新语》。当然,作为史书的《晋书》直接取了不少作为轶事小说的《世说新语》中的材料,这一点,使《晋书》的真实性受到了后人的诟病。其中的某些记载与历史可能有点儿出入,但大体不差。再说了,那些标榜为“正史”的史书所记就与真实的历史相符吗?话题扯得有点儿远了,再回头说谢才女。外部大环境如上所写,有这样的大环境才有这样的道韫,这是道韫的一大幸。其二大幸就是道韫出身于士族大家,士族大家为保持自己的家族地位,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因此谢家多才俊之士,道韫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道韫的第三大幸就是嫁入王家。王家与谢家比毫不逊色,王、谢两家珠联璧合,这自然孕育了身为人妇的道韫的脱俗超凡的气质。最后,谢道韫之所以成为谢道韫,也与她自身的好学聪慧密不可分,若是自身不学或是天分有限,任外部环境再好也是枉然。综上所述,四个因素才造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谢道韫,应该说她是极为幸运的。后世的才女如李清照也是幸运的,但李清照所生活的朝代缺少道韫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崇尚风度气质的风气,因此,清照的个人魅力是逊于道韫的。宋明清时代,理学盛行,妇女的思想个性受到禁锢,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谢道韫式才女的出现是很难的。倒是那些不受时俗左右的风尘女子如李师师、马湘兰、柳如是给后人留下了他们的事迹和名字。
道韫又是不幸的,丧夫丧子的遭遇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她的晚景当是凄凉的,这与李清照遭逢时乱、中年丧夫、晚年生活孤独困顿何其相似!
道韫多才多艺,自是写了不少优质作品,所着的诗赋颂诔当时是很受人欢迎的,但现在仅存的作品只有古诗《登山》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和《论语赞》,这对后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u幽書擝 uuTXt。cOM 全纹子坂月读
作品相关 三、优雅从容的旅程 字数:482
《上品寒士》上传两天半,收藏过了一千,这一千多收藏的书友绝大部分应该是从小道的《皇家娱乐指南》跟过来的,都是对小道的文品和人品有信心的,小道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以前在校读书放学后与好友打乒乓球或者别的游戏之后分别时,不管男女,小道总爱频频回首、依依不舍,虽然明天依然可以见面。
《皇家娱乐指南》最后收藏有二万多,目前跟过来的不多,弥足珍贵,好比漫长的旅程,起程时一大群,中途逐渐星散,最后剩下了你们,小道感谢你们,是你们给小道信心和支持,这对一本新书可以说是生存下去的动力。
而新来的朋友,小道也是万分感谢,是你们从**浩如烟海的书堆中发现了《上品寒士》并收藏之,你们是有慧眼的人,小道不会让你们失望。
这里,小道求一下推荐票,现在距首页新书榜只有一步之遥,请新朋与旧友把《寒士》顶上去,让我们一起追随《上品寒士》开始一段优雅从容的旅程。
也许我们要并肩走上一年。
Uu书盟 UutxT。COM 全蚊子扳月牍
作品相关 借一帆风 字数:126
恳求书友们推荐票支持,多多点击,多多宣传,寒士不甘下品,勤学励行要上进,付出的努力远比别人多,请书友们助寒士一帆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滺U书擝 UuTXTM 荃文吇坂粤牍
正文 一、佛前一盏灯 字数:3200
灵隐寺开山门三十年,信众渐多,香火转旺,但这样俊美的少年香客还是第一次见到。
少年约莫十四、五岁,头戴黑漆细纱小冠,身穿月白色细葛大袖衫,褒衣博带,袍袖翩翩,身形似濯濯春柳,面色如中秋皎月,鼻梁高挺,唇色鲜红,那宛若墨画的双眉有着飞扬的神采,只可惜眼神有点直愣愣,似乎不大灵光,这样就使得整个人都有些失色。
“丑儿,过来,跪下。”
大雄宝殿上那个花白头发的妇人转过身来慈爱地招呼着,在她身后,丈八高的栴檀佛像巍然屹立,佛像左手下垂,结“施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右手屈臂上伸,结“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
少年便走上前,跪在母亲身边的蒲草圆座上,学着母亲的样子,恭恭敬敬朝佛像磕了三个头,
老妇人年龄在五十开外,肤色白皙,慈眉善目,容颜看上去并不苍老,只是头发白多黑少,神气有些衰败,不甚健朗的样子。
“丑儿,看到佛前那盏莲花灯没有?那是娘十年前的这个日子为你在灵隐寺许下的长命灯,保佑我儿无病无灾,平平安安——娘年岁已高,以后怕不能陪你来寺里上香还愿,你要记住,以后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诞日你都要来寺里上香布施,记住没有?”
俊美少年定定的看着香案上的那盏莲瓣形状的长命灯,答应道:“娘,孩儿记住了。”又自言自语道:“昨夜暴风骤雨,这灯怎么没被吹灭啊?”
老妇微嗔道:“这是长命灯,怎么能熄灭,不许再说这样的傻话!”
寺僧端着一个高腰小油罐过来,含笑道:“请陈檀越为你的长命灯添油,往日都是小僧代劳的。”
少年接过高腰油罐,走到香案前,慢慢将莲花灯盏注满青油,只见灯焰如豆,慢慢浮起,那小小的火焰流光溢彩,有着眩目的美丽,仔细看,灯焰好象要脱离灯芯飞升起来一般——
少年看得呆了。乌黑澄澈地眸子映着两点火焰。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吹熄这盏长命灯。这念头非常强烈。无法克制——
“噗”地一声。少年吹出一口劲气。长命灯并没有应声而灭。反而火焰大盛。火焰中一缕璀璨地光芒逸出。射入少年眉心。少年“啊”地一声。仰天便倒。手里地高腰油罐摔了出去。
老妇人大惊失色。扑到少年身边。惊叫:“丑儿。丑儿——”
那寺僧比较胆小。不知道先帮助救人。却一溜烟找寺主真如长老去了。
真如长老带着几个僧人匆匆赶到。抓住昏厥在地地少年地左手。稍一搭脉。即道:“女施主不必惊慌。令郎脉象无碍。应是久跪之下。猝然立起。是以头晕摔倒。”一边命寺僧将少年架到偏殿小榻上。长老亲自念诵《大孔雀王神咒经》为少年消灾祈福。
……
陈操之醒过来了,耳听着真如长老念诵的艰涩深奥的经咒,一时不想睁开眼,没错,他现在还是姓陈,不过名却是操之,字子重,记得王羲之有个儿子就叫王操之,“操”字在古时是个好字,表示操守、表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对他这个一千六百多年后的穿越者来说,名叫“操之”总觉得很别扭,但这名字是陈操之的先父陈肃取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改变,操之就操之吧,习惯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