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代十九名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第一部分序
中国历史上的皇后,是封建社会帝王的衍生物。这样,她们就不可避免地与政治、权力、榜样、宫闱、情色等关键词相关联。帝王是地道的政治动物,夫唱妇随,皇后们也多是政治中心人物;帝王是权力的集大成者,皇后肯定也是“圈儿”之人;历史上,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皇后专属名词是“母仪天下”,就是说身为皇后,要为那个时代甚至后世万代的女性为范式,做榜样;皇室的生活场所是大内,是宫闱,布衣百姓难以涉足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并不断产生故事的地方。作为其中的女主人——皇后,就不可或缺地成为许多斑斓故事的制造者了;皇帝的女人,丑八怪是要不得的,皇家的择美机制是一台相当精确而有效率的机器,皇帝老倌儿又多是登徒子,可以想见,皇后们多是皇室版艳情大戏的主角。
历代帝王实行多妻制,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人数众多,但等级森严,尊卑以几何级数搭建,皇后是塔尖人物,同时期只能有一个。这决定着,皇后人选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筛选。往往要考察她们的出身、血统、体貌、德行,这个机制比时下只重皮相的选美严格得多。可以说,能在如云美女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绝对是非同一般的人物。晋身为后,并不能一劳永逸。古代宫廷是座角斗场,情敌、政敌一大堆,且非等闲之辈,能量级别都很高,斗争智慧稍逊,就可能位置不保。西汉一代加上中间加塞的新莽共有十二个皇帝,数立皇后的就有五位。其中,汉景两立,汉武两立,汉宣三立,汉成两立,新莽两立。从一而终的皇帝,有的是死得早,女人们来不及折腾。五比十二的比例,也可看得出,皇后之位有着较高的危险系数。最后能坚守“岗位”的,绝非凡人!
自秦王政称帝到清溥仪逊位,中国历史上共产生过二百二十三位皇帝,不包括死后追尊的,如魏武帝曹操。如果把南北朝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等都计算在内,则有四百二十一位之多(台湾出版的《十万个什么》书的数字)。有汉一朝,还是个相对稳定的王朝。我们就参照西汉情况,可以想见,历史上应该至少诞生过五百位皇后。这个数量放在整个历史人数的汪洋中,还是凸显奇缺!应该说,这是个凤毛麟角的群体。
我们就在这个非常稀缺的群体中再经大冶洪炉,再披“沙”拣金,找出十九位皇后。这些最后入得我们法眼的皇后们,都有什么身手呢?
第一她们不是政治边缘人物,不是帝王政治的陪衬,而是风暴中心人物。有的干脆取男人而代之,如吕雉、武则天、叶赫那拉氏。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真正的操盘手是本书传主之一——冯太后。南北朝的局面形成,和晋惠帝的丑老婆贾南风关系甚大。隋朝二世而斩,与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厥功甚伟”有关。这些女人,是真正的时代弄潮儿!
第二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大多是我们今天戏剧和民俗的蓝本,传唱不绝,经久不衰。《打龙袍》、《狸猫换太子》等故事原形是宋真宗之后刘娥。《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在未经演绎的历史中是不让须眉的戎马皇后。民间倒贴“福”字,可是朱元璋之后“马大脚”的杰作。
第三在道德坐标上,她们要么好得几近完美,如“四德并臻”的汉和帝之后邓绥,“母仪万世”的唐太宗之后长孙皇后,“德比长孙”的朱元璋之后马秀英;要么坏得不能再坏,汉高祖之后吕雉对付情敌手段之毒辣,超人想像。武则天为了满足一己的权欲,突破人伦道德底线,杀掉亲生子女。贾南风秽乱宫闱,杀子篡权。
反正,人的聪明劲儿,尤其是女人的聪明劲儿,在这十九位皇后面前,基本是可以叹为观止了。女人想要的爱情、财富、名誉、地位等等的人间幸福数值,在她们身上差不多都追顶了。
现在,就让我们的皇后们闪亮登场吧!
第一部分汉高祖之后——吕雉
公元前20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王朝非常短命,二世而亡。继承秦朝建立统一王朝的是汉高祖刘邦开创的汉家天下,两汉共四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现今中国人数最多的汉族的“汉”就是从汉朝的国号而来的。
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秦始皇雄才大略,灭六国,制定各项影响后世的制度,如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等等,但是秦始皇的私人生活却是一个谜团,关于秦始皇的后宫,史书语焉不详,甚至有关秦始皇的皇后是谁,史书都没有记载。所以若要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王朝的皇后,则非汉朝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莫属了。所以如果称吕后为“千古第一后”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就是这位吕后,历史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她说“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司马迁语);有人贬低她说“吕后篡权,扰乱宫闱”;还有人说吕后是“暴虐的女杰”,既指出吕后暴虐的一面,又肯定她是一位“女杰”。但无论褒贬,勿庸置疑,吕后在汉初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泯灭的。在传统的正史著作里,司马迁把吕后列入其专为帝皇而设的本纪,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高祖本纪》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吕太后本纪》,为《史记》十二本纪之一。东汉班固修撰的《汉书》把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入本纪的项羽,改为列传,却还是把吕后列入本纪,为吕后撰《高后纪》。东汉各朝的皇后在范晔的《后汉书》里,也只是集体列入《皇后纪》。至于单独列入纪的,只有后来史家撰新旧两《唐书》的时候,武则天才被单独列入纪。除此以外,历代皇后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千古功过,凭后人说。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了解历史中真正的吕后。
第一部分刘邦早年的患难之妻(1)
刘邦早年的患难之妻
吕后,名雉,字娥,生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死于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称帝以前的结发妻子,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称“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因为秦汉以前都是世卿世禄的贵族世袭时代,而从秦末则经历了跨时代的变化,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平民匹夫,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开创了“平民天子”、“布衣将相”的时代。妻随夫荣,本是普通妇女的吕雉在刘邦称帝以后也平步青云,被册封为皇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第一位皇后,从此在历史舞台上叱咤一时,给后人留下许多历史的痕迹。
吕雉一家原来是单(读作善)父(现在山东的单县)人。秦时,吕雉的父亲吕公,因为在原籍得罪了人,为了躲避仇家,投奔好友沛令,并把全家迁居到了沛县。吕雉及其全家都没有想到,就是在沛县,遇上了改变她和她家族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单名“季”,排行老三,传统史书上称刘邦出生颇为神奇,“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些大概都是后来人附会,不足为信,不过却开创了后代写史的人记载帝王出生时都有神迹的传统。刘邦为人喜欢酒色,不事生产,经常被他父亲骂做“无赖”。年轻的时候刘邦曾经去秦都咸阳服劳役,看到当时的秦始皇出行,气派很大,就叹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所以后来的人就说刘邦少有大志,但是就像刘邦的朋友萧何所说的,刘邦只是爱说大话而已。后来他做了泗水亭长,虽然是不入流的官,但是刘邦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比较有气魄,所以也结交了沛县的一些豪杰,如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刘邦的开国功臣。
因为吕公是县令的好友,沛县地方上的豪门望族、大小官吏为了讨好县令,都去巴结吕公,前去给吕公送礼,接风道贺。接风的宴席在吕公的新家举行,沛县的功曹萧何被任命为接待客人的主吏,他规定送礼的人凡贺钱不满一千的,只能坐在下首。当刘邦到的时候,刘邦一钱都没有,却神气十足地诈称“贺钱万”,这是非常多的钱了。吕公听说有人如此慷慨,送贺礼如此之多,很吃惊,就亲自出迎。史书上称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概刘邦长相很雄伟,吕公擅长相人,见了刘邦的状貌,很是惊异,更加敬重,请为上坐。萧何就对吕公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萧何告诉吕公说,这个刘三,只会说大话,没有什么本事的。但是吕公毫不在意,刘邦也不推辞,毫不客气在首位就坐。
酒席结束后,客人都告辞,吕公以目示意刘邦留下,刘邦虽然一文不名,但也大大咧咧地留下,一点也不担心人家跟他要贺礼。吕公对刘邦说:“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吕公不仅没要刘邦的贺礼,还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视为宝贝的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刘邦听了,当然喜不自禁,自己年近四十,攀上这门好亲戚,真是喜从天降,当即同意。吕公回屋告诉吕后的母亲吕媪,说是已将女儿许配给了刘邦。吕媪很生气,并不赞同这门婚事。她对吕公说:“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尔女子所知。”原来吕公一心要把女儿嫁给贵人,当时的沛令向吕公求亲,吕公都没有答应。也难怪吕后的母亲反对,刘邦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而且当时刘邦也已经年纪不小了,还有一个外妇(刘邦在正式娶吕后为妻之前,曾经有个情人,她就是后来被刘邦封为齐王的刘肥的生母曹氏,史书缺载,只是称为外妇)。对于这样的一个女婿,哪个丈母娘会中意?虽然吕媪十万分地不同意,但是在古代男权社会里,一家之主的吕公说了算,于是因为吕公的坚持,年轻的吕雉就这样嫁给了名声不太好的小小的泗水亭长刘邦。这时大概是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左右。吕公对自己的女儿吕雉显然非常看重,否则怎么会连自己当上县令的好友的求婚都不同意。大概吕公善相面,早就看出自己的女儿吕雉“奇货可居”,而刘邦也是不同凡响的人物,所以吕公才会这么豪爽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秦汉时代,相术流行,吕公应该是其中的翘楚,后来的历史最终证明了吕公的判断是如何地有先兆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遵从父亲的安排,吕雉嫁给了刘邦。吕雉和刘邦成婚以后,他们的两个子女陆续出生,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儿子是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
刘邦做亭长,公务在身,不能经常回家。因为刘邦家里并不富裕,所以吕雉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有时还要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劳作。有一次,吕雉和两个孩子正在自家田头耕作的时候,有位老人经过,向吕雉讨水喝。吕雉看他年老可怜,不仅给他水喝,还送给老人食物吃。老人相吕雉说:“夫人您是天下大贵之人。”吕雉将信将疑,请老人给两个孩子看相,老人看到刘盈,对吕雉说:“夫人所以贵,因为这个儿子的缘故。”又相女儿,也是富贵之相。老人走后,刘邦正好回家,吕雉就转述老人所说如何如何,刘邦就问吕雉道:“老人走远了吗?”吕雉告诉刘邦老人没走多远,刘邦就去追上老人。老人说道:“刚刚相过面的夫人孩子都像你,你的相更是贵不可言。”刘邦大喜,谢道:“将来果如老丈所言,一定不敢忘记你的恩德。”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曾经派人寻找老人,却再也找不到了。
第一部分汉高祖之后——吕雉(2)
吕雉操劳家务,甚至还要亲自去耕作,婚后的生活显然比较艰苦。而且后来刘邦犯罪逃匿,她还曾被当作替罪羊抓去审问,狱卒对吕雉多有不敬,多亏刘邦的朋友任敖仗义相助,把狱卒打了一顿。刘邦起事后,吕雉带着两个孩子流离失所。楚汉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打败,仓惶逃走,逃跑时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后来因为夏侯婴两个孩子才得救。而吕后和刘邦的父母都被项羽所俘虏,在楚军中当了三年的俘虏。楚汉相争最激烈的时候,两军阵前,吕雉差点就要被项羽煮成肉酱。当时,项羽将俘虏的刘邦父亲刘太公,置于俎上,威胁刘邦:如果不投降,就把刘太公给煮成肉酱。刘邦回答说:“我与项羽同事义帝,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如果项羽一定要烹了自己的父亲,也请分我一杯羹!”后人有说刘邦是无赖皇帝,可见一斑。项羽大怒,就要杀了刘太公,幸亏项伯从中说了一句:“为天下者不顾家。”这个项伯就是在鸿门宴前给刘邦通风报信,刘邦许婚儿女的项羽的叔父,因为项伯暗中帮助刘邦,所以刘太公、吕雉等人才逃过一劫。因为当时吕雉也在楚军营中,难保项羽一怒之下,太公、吕雉全被煮成肉酱,当汤喝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汉四年(前203年)九月,楚汉以鸿沟为中界,中分天下,项羽归还吕雉和刘邦父亲刘太公,吕雉这才算是死里逃生。同年,吕雉被册封为皇后,从此,吕雉开始向权力的顶峰一步一步越走越近。
回顾吕雉婚后的日子,生活多艰,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困境,然而这段艰苦岁月并没有把她给击倒,反而增加了其不凡的胆识和政治阅历。史书称吕后为人“刚毅”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并且这种“刚毅”的性格在吕后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第一部分刘邦生前的吕后(1)
从一介民妇成为汉朝的皇后,地位悬殊的转换,给吕后带来了挑战,也给了她施展政治才能的机会。从汉五年当上皇后起,吕后当了八年皇后,八年皇太后,八年称制,吕后的统治占了汉初二十几年。
杀韩信司马迁称吕后“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这句话是指吕后佐刘邦杀掉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刘邦取得天下后,分封诸王,如韩信、彭越等人都被封为异姓王。但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很快刘邦开始剪除功臣。异姓王中,实力最强、功劳最大的就是齐王韩信。刘邦在消灭项羽的第二年,就把韩信降为楚王,后来又用计再降韩信为淮阴侯。陈豨叛乱的时候,韩信的舍人得罪了韩信,舍人之弟向吕后告密,说韩信与陈豨勾结,打算攻击吕后、太子。吕后沉着应变,与萧何合谋,骗韩信进宫。韩信入宫之后,就被吕后命令武士捆住,立刻斩了。也有人说刘邦曾经许诺韩信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兵器不杀,结果吕后用布帐将韩信围起来,乱棍捶死,也可为一说。当初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的就是萧何,现在和吕后一起合谋杀害韩信的也是萧何,所以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此事。刘邦平叛回来,听说韩信已死,心中既替韩信可惜,又是暗暗高兴。刘邦赢取天下,韩信功劳最大,没有韩信,刘邦的汉家天下恐怕也不是容易得到的,所以虽然刘邦对韩信一直有疑忌,但到底不忍杀他。刘邦虽然自己没有杀韩信,但是现在妻子吕后替自己杀掉这个心中隐患,怎能不窃喜。从计杀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