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正说历代十九名后 >

第3章

正说历代十九名后-第3章

小说: 正说历代十九名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田租,复十五税一”。高后五年,令戍卒更,代替了秦以来戍卒服役无期的情况。    
    与匈奴保持友好关系惠帝六年(前192年),刚死了阏氏(匈奴人称单于的皇后为阏氏)的冒顿单于写了一封词语不敬的“情书”给寡居的吕后。信中写道:“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冒顿单于写此信,一是轻慢侮辱汉朝,还有一个可能也是匈奴的传统。中国古代许多北方少数民族,流行收继婚,在父亲或者兄弟死后,儿子可以娶继母,其他兄弟可以娶寡嫂。彭年先生就认为,匈奴婚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汉书·匈奴传》)。而在公元前200年,刘邦白登之围后,接受刘敬和亲政策,曾经和冒顿单于“约为昆弟”。所以作为刘邦结义弟弟的冒顿单于,在刘邦死后按匈奴婚俗向兄长刘邦的寡妻吕后求婚是理所当然、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对与匈奴风俗不同的汉朝来讲,冒顿单于这封信无疑是对堂堂大汉太后的极大冒犯,也是对汉朝的侮辱。所以吕后收到信后,非常愤怒;汉朝群臣也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就准备要杀掉匈奴使者,发兵攻打匈奴。吕后的妹夫大将樊哙豪言:“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但是另外一名大将季布说:“樊哙大言不惭,应该杀头。”原来公元前200年,刘邦曾率汉兵三十二万亲征匈奴,被匈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境内)七天七夜不能突围,最后因为陈平施展计谋才得脱逃。后来刘敬向刘邦建议与匈奴和亲,要把刘邦和吕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因为吕后不肯,向刘邦哭求,才改立宗室女为公主远嫁匈奴。汉初,匈奴强大,而汉朝自秦末以来元气大伤,还没有和匈奴对抗的实力,白登之围就是前车之鉴。吕后听从季布之策,命人回了一封言词卑微的信,信中说道:“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吕后在这封信中不惜自污,说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并且送了一位漂亮的汉朝美女给冒顿单于,并赠他车二乘,马二驷作为礼物。冒顿单于得书后,也派使者表示道歉,称“未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吕后忍辱负重,维护了汉匈之间的和平,表现了她不同凡俗的政治眼光和气度。吕后统治时期,汉朝和匈奴保持友好关系,边疆和平,有利于汉朝的休养生息。    
    


第一部分情夫审食其

    审食其和刘邦同乡,也是沛县人。秦二世元年,审食其以舍人从刘邦起兵反秦。刘邦带兵离开沛县时,留下自己的哥哥刘仲和审食其一起照料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儿女。楚汉战争期间,在彭城之战中审食其与吕后、刘太公一起被楚军俘虏,结下深厚感情。审食其与吕后两人自刘邦离开沛县后,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朝夕在一起。特别是在审食其与吕后同在楚军为俘虏的三年期间,虽然没有史书详细记载,但是三年多时间里吕后多蒙审食其忠诚相伴,两人可以说在战乱岁月里产生了生死与共的感情。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因为吕后谏争,没有什么战功的审食其被封为辟阳侯。等到刘邦死后,二人更无顾忌,互相往来。《汉书·朱建传》说:“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说的就是此事。    
    审食其与吕后的隐情终于被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发现。据《汉书·朱建传》载:“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汉惠帝不能对自己的母亲怎么样,但是对付审食其还是有办法的。吕后自知理亏,不敢向儿子求情,束手无策。幸亏审食其曾经帮助过的朋友朱建施展辩才,说服惠帝的幸臣闳孺,设法救了审食其一命。惠帝死后,审食其与吕后关系更加密切,肆无忌惮。吕后死后,诸吕被杀,但是因为审食其未雨绸缪,得到陆贾、朱建等人的帮助,所以在诸吕被灭后平安无事。文帝三年(前177年),淮阳王刘长因为怀恨审食其在汉高祖时对其亲母见死不救,于是伺机杀了审食其。这位吕后的情人在吕后死了三年之后,也随吕后而去了。    
    


第二部分汉文帝之后——窦猗房(1)

    在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有这么一位皇后,她的丈夫和儿子,分别是著名盛世“文景之治”的皇帝汉文帝和汉景帝,她的孙子是以雄武著称的汉武帝。她的一生,身系文帝、景帝、武帝三朝。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位汉朝皇后的世界,去了解她的一生,看她是如何从一个贫苦无依的宫女,成为母仪天下的汉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    
    祸兮福兮    
    汉文帝的皇后窦后,名猗房(《史记·外戚世家》索引记载),是汉代赵地清河观津人(今河北武邑东南人)。窦猗房家世平凡,可以说出身贫寒,但是最终却成为尊贵无比的汉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回顾窦猗房漫长一生,曾经遭遇三大不幸。但是所谓“祸兮福之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些事情当时看似不幸,后来却因为机缘巧合,反而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荣华富贵并彪炳史册。现在我们就对这三大不幸一一道来。    
    父母早死,贫苦无依窦猗房的父亲为避秦朝末年的战乱,在观津隐居钓鱼,不幸坠河而死,留下窦后和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叫窦建国,字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三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生活十分悲惨。秦末汉初兵乱未平,百姓流离失所,窦氏与兄弟二人,几乎不能自存。时值朝廷在民间挑选宫女进宫,窦猗房便去应选,因此得以进入汉宫,这才有了后来去代国,受代王宠爱,最终被确立为皇后的遭遇。    
    窦氏早年孤寒,封后后,汉文帝遵从母亲薄太后之命,也按照薄太后父母的规格推恩赐封窦后的父母,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在窦氏的原籍清河郡观津县,命令当地置园邑二百家,所有奉守祠冢的礼仪,依同薄太后父母的灵文园。景帝继位后,窦后又派遣使者填埋自己父亲所坠的深渊,在观津城南建大坟,人们称之为“窦氏青山”,遗址到今天还在。    
    天不从愿,远行代国汉初吕后执政时期,窦猗房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做了一名普通的宫女。秦汉时代的良家子,就是指家庭不是从事“医、巫、商贾、百工”等职业的普通平民。进宫之后,日子一天天过去,年轻的窦猗房原本以为会在长安宫中默默无名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没想到进宫之后不久,碰上吕后挑选宫中的宫女赏赐给当时的诸侯王,窦猗房也在选送的宫女之列。各地的诸侯王每人分配五个宫女,因为窦猗房的老家在清河,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当时属于赵国,所以远离家乡的窦猗房就特别想借这次机会被分到赵国,这样就可以离家近点。于是窦猗房就央求主管分配的宦官,说:“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就是央请负责分配的宦官在派遣宫女的时候,一定要把她的名字写到派遣到赵国的名册中,使自己可以分配到离家乡近一点的赵国去。可是偏偏负责的宦官就忘了窦猗房的嘱咐,将窦猗房的名字写到了分配去代国的名册中。等到窦猗房知道的时候,名册都已经向朝廷上报了,诏书也发了,一切都不能改变了。因为当时的代国接近匈奴,在今天的山西,而窦猗房的老家在现在的河北,所以从长安到代国,窦猗房不仅不能回老家,而是离老家越来越远了。要出发去代国的那天,窦猗房不禁伤心地痛哭流涕,心里是十万分地不愿意去代国,在执行命令的官吏强行命令下,她才不得不出发。    
    年轻的窦猗房心不甘、情不愿地踏上了去代国的道路,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样的世界,然而她心里也没有想太多,因为她还沉浸在不能去赵国的悲伤之中。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当初哭着离开长安皇宫的小宫女,十几年后再回到当初离开的皇宫时,身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从一个汉宫的小宫女成为了汉朝后宫的女主人,最终竟然成为了汉朝的皇后。这一违背窦猗房自己意愿的分配,竟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人生真是奇妙啊!


第二部分汉文帝之后——窦猗房(2)

    窦猗房等五名宫女分到代国后,只有窦猗房得到代王刘恒的宠幸。没过多久窦猗房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刘嫖;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了长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刘武,就是后来的梁孝王。这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前202年—前157年),我们上文已经提到,他是汉高祖刘邦和薄姬所生子。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春,刘邦破陈豨定代地后,遂立儿子刘恒为代王。吕后执政期间,因为代王远在代地,并且小心谨慎,终于得到保全,没有落得像他的几个弟兄如赵王刘如意等悲惨死去的命运。在朝中专政的吕后去世以后,刘恒时来运转,原本没有任何希望能和皇位搭边的他,竟然幸运地得继大统,从代国到长安做了汉朝的皇帝。原来,吕后死后,诸吕作乱,朝中大臣周勃、陈平等灭了诸吕,并议立新君,考虑到代王刘恒既是汉高祖刘邦诸子之中仅存的两个儿子(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之一,并且年龄较长,性格又是仁孝宽厚;此外朝中众臣吸取吕后外戚干政的前车之鉴,看重代王母亲薄氏,谨良长厚,不会重蹈吕氏当政的情况。于是他们迎代王刘恒继承帝位,这样原来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刘恒就幸运地当上了汉朝皇帝。文帝继位后数月,公卿大臣们请立太子。早在文帝为代王时,已经有一位王后,并且还生有四个儿子,但王后和四个儿子福薄,都在代王当皇帝前死去,所以这时只有窦姬所生的儿子刘启年龄最长,于是立刘启为太子。母因子贵,窦姬也被立为皇后。    
    中年失明,失去宠幸窦后成为皇后以后,生了病,双目失明,年老色衰。后宫美人众多,汉文帝就转去宠爱后宫其他美人了。汉文帝先后宠幸的有邯郸慎夫人和尹姬,特别是邯郸慎夫人最受宠爱。有一次,文帝与窦皇后、慎夫人同游皇家苑囿上林苑,上林郎署长预置坐席请汉文帝和窦后分坐左右。因为慎夫人平时仗着文帝宠爱,在宫中都是与窦后并坐的。窦后出身寒微,遇事谦退,并不计较,所以这次慎夫人也很自然就要坐到皇后身旁。岂料有位叫袁盎的大臣却引慎夫人坐到下首,侍坐在皇后一旁。慎夫人恃宠而怒,文帝也是勃然大怒,游兴全无,愤然打道回宫。回宫后袁盎向文帝进谏道:“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袁盎对汉文帝劝谏说,所谓尊卑有序,慎夫人虽然深受汉文帝的宠爱,但是名分上窦后是正妻,而慎夫人是妾,嫡妾身份不同,慎夫人怎么可以和窦后同坐呢?袁盎还以汉高祖的吕后和戚姬的故事劝谏汉文帝,戚姬倚仗汉高祖刘邦的宠爱,对吕后不假颜色。刘邦去世后,吕后对戚姬进行了残忍的报复,将戚姬砍掉四肢、挖眼、去耳、熏聋、弄哑,变成“人彘”,戚姬的下场很惨,当时的汉惠帝看到之后都不忍心。吕后的行为很残忍,但是戚姬自己也有不慎重的地方,没有恪守本分。所以袁盎劝告文帝说,吕后和戚姬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文帝听了袁盎的话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文帝把袁盎所说的话转告慎夫人,慎夫人听了之后也觉得袁盎言之有理,认为袁盎这么做其实是为了保全自己,忠心可嘉,于是赐袁盎金五十斤。文帝死后,窦后并没有对后宫其他嫔妃展开迫害,追其原因,大概一是窦后为人贤淑恭顺,二是后宫嫔妃比如慎夫人听取谏言,也懂得韬光养晦、自保之策。在文帝身后,窦后统领的后宫并无“人彘”之祸。    
    然而文帝宠幸的邯郸慎夫人和尹姬这两位夫人,都无子。中国古代社会“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虽然窦后色衰爱弛,但是一直恪守妇德,谦恭贤淑,且毕竟是太子的母亲,所以还是保持着皇后的地位。在文帝死后,儿子景帝继位,窦后被尊为皇太后,身份更加尊贵;孙子汉武帝登基以后,被尊为太皇太后。窦后的一生可以说尊贵无比,汉朝朝廷内外无人敢违背她的意愿。


第二部分窦氏干政

    汉文帝时期,一是因为汉文帝英明,二是因为窦后出身寒微,没有权势,后来色衰爱弛,三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后还在世,所以终文帝朝,窦后在政治上都无所作为,并且能够恪守皇后的本分。但是后来,情况就不一样了,文帝去世不几年,薄太后也去世了,窦后先是儿子景帝继位,后来又是孙子继位,遂成为了汉王朝辈分最高、地位最隆的女性,于是便对国家政事多有干涉。    
    干涉景帝立储梁王刘武是窦后的幼子,窦后非常疼爱刘武,因此非常希望景帝能同意景帝之后由弟弟梁王继承皇位。景帝对母亲非常孝敬,曾勉强同意,后来被大臣所反对,此事才就此作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冬十月,梁王武作为诸侯王由封国入长安。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在款待梁王的宴会上,景帝一时高兴,不经深思熟虑就对梁王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梁王明知是景帝一时醉话,表面上虽然谦谢,心中却暗暗高兴。窦后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这时窦后的从侄窦婴在场,当时就说:“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于是景帝默然无声,窦后很不高兴。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十一月,景帝废太子刘荣,窦后又劝景帝立梁王为储。一次,窦后、景帝、梁王三人在酒宴上,窦后举殷代兄弟相传的惯例,说自己一旦死去,景帝一定要好好照顾梁王。景帝听了之后,只好答应了窦后的请求。酒宴结束,汉景帝召袁盎等大臣商议,说:“太后的话是什么意思?”大臣们都说:“太后想要立梁王为太子。”原来,殷代的传统是王位兄死弟及,而周朝的传统是父子相继。汉朝一向标榜学习周朝,皇位是父子相继的,而窦后却说殷代和周代道理是一样的,话里头的意思就是要景帝依照殷代的传统,把皇位传给弟弟梁王。后来,袁盎等大臣以春秋时代宋国兄死弟及,最终酿成内乱的故事劝谏景帝和窦后,窦后才最终取消了以梁王为储君的念头,并且让梁王回到封国。    
    逼杀郅都郅都是文景时期的名臣,但因为获罪于窦后,终于被杀。郅都忠勇爱国,常常说:“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郅都做汉朝中尉的时候,执法不避权贵,所以宗室贵戚列侯都怕郅都,没人敢正眼瞧郅都,给他起外号叫“苍鹰”,可见郅都在时人眼中的地位。汉景帝的儿子刘荣,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为皇太子,四年后被废,封为临江王,因为在封国“坐侵庙垣”,犯了汉法,于是景帝命令刘荣去中尉府对簿公堂。郅都负责审讯,临江王害怕,就自杀死了。本来这件事也不能全怪郅都,但是窦后听说此事,恼怒郅都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