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在缅甸-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他自愿报名到最艰苦的最危险的云南中缅边境插队,父亲没有送他到火车站,而是在家门口和他道别,那时他第一次发现父亲竟然也苍老了,那白发和皱纹啊,怎么会是属于父亲的呢?他忽然想伏在父亲怀里大哭。父亲以少有的温情轻抚他的头发,儿子和父亲几乎一样高,一样魁梧。最后父亲对他说: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按照你认为对的去做吧,只要努力奋斗过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
他走了,始终牢记着父亲那句话,但那时他并不太明白。后来他到了军垦农场。同一年,他越过国境,加入缅共。经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后,他才逐渐理解父亲的话,父亲实际上在告诉他“信仰”是什么,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充斥着各种革命的时代,每个人面临的选择实在太多,稍有不慎便会一生痛悔,最起码也会枉掷青春。父亲告诉他的是,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对与错,不必计较得失也不必附庸他人,然后坚定地按照选择的目标去努力,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放弃,信仰便是做人的准则。
阿潮这样做了,命运把他带到中缅边境,带到战争中,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思想和他18岁的年龄实在不相称,当绝大多数的知青都是被狂热的冲动与幼稚的幻想驱使着加入战争时,他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将做什么。而且,他真是一个天生的军人,他有清醒的头脑、敏锐的判断力和无所畏惧的勇敢,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善良的,这种品质曾被古人称为“夫人之仁”。他痛心于战争带来的无休止的伤亡,因为他坚信战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为了生,而不是为了死,他以强烈的求生欲望帮助每一个受伤的和绝望的人。他想起在沼泽地里的一天一夜,那是惊心动魄的生死交织的时刻,下一步可能就是灭顶与死亡,他是那样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走进沼泽,像一个神圣的殉难者,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比那个时候更强烈地渴望生。为了自己,也为了更多的人他别无选择。这一情节酷似高尔基的名篇《燃烧的心》中的故事,英雄丹柯掏出自己的心为绝望的人们照亮道路,走出沼泽,甘愿自己牺牲。丹柯是阿潮最喜欢最崇敬的人物。那个时代年轻人不可避免地崇尚英雄主义。
阿潮像一颗明亮的星耀目地升起。他的才智,他的勇敢,他的卓越战绩,他的出身与来历,都是他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缅共的高层领导非常看中这个出色的中国年轻人,在不到五年时间里,他得到多次提升,最后他担任了×战区的参谋长,成为缅共中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
很多缅甸士兵、将领,很多缅共中的中国知青对阿潮这个人印象很深,直到他作了军区参谋长,人们仍然习惯于叫他“阿潮”。他看起来是那么年轻,才20岁出头,然而许多老兵都非常尊敬他,爱戴他。他总是战斗在最前线,和士兵住在一起,和他们一样睡潮湿的土炕,吃苦涩的野菜。打仗间歇的时候,他经常和大家在一起聊天。老兵们说起自己家乡的故事,故去的亲人,爱过的姑娘;他则忆起父亲的许多往事。通常是一起开怀大笑之后,又一起留泪。这种时候人们几乎忘了他是首长,完全当他是自己的兄弟朋友。而枪声一响,多愁善感、谈笑风生的他不见了,而代之一个雷厉风行、刚毅果断的指挥员。每个士兵都知道他的军纪是最严厉的因此他的军队也是最勇敢的,几年里他大大小小指挥过许多次战役,几乎没有失败的记录。
70年代中期,缅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许多年轻的中国知青们打了五六年的仗,看了太多的流血和死亡,厌倦了,失望了,逐渐有人逃走。一次,一男一女两个中国知青被押进了参谋部,他们的罪名是“企图逃叛”。阿潮听完了他们声泪具下的解释,其实不听他也猜得出,什么逃叛?往哪儿逃叛?他们只不过想回国罢了,每个人的理想和承受力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坚定的自己固有的信仰,仅凭一时的热血沸腾很难在这种艰苦而遥遥无期的事业中坚持下来。他理解他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强留他们,只是把他们的恶梦延长。他们沮丧的表情和呆滞的眼神告诉他“他们初来时所抱的理想早已破灭了。为不信任不值得的东西去奋斗去死是一件痛苦和无意义的事。于是他说:”你们走吧!回去以后好好过。“那一对知青惊呆了,他们原以为自己要被枪毙的。他们连夜走了,后来辗转回到内地,他们一直无法忘记那个恐怖的夜晚和那个年轻的中国军官。
知青们一个个走了。那时侯缅共的组织已经很松散,不再管这些知青了。有些人甚至是阿潮劝他们走的。他不知到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只是处于善良的本性,他不愿意看到他们在悲观和痛苦中浪费生命,也许回去以后他们会开始崭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但阿潮自己却不会走,他一旦认定就不会轻易放弃,不管成功与失败,奋斗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阿潮坚信所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一切。
然而事实变的越来越无法挽回,因为军饷发不下去,士兵甚至连吃的都得自己去找,战斗力不断削弱,而党内的某些高级将领却越来越腐化,不少人克扣军饷,有人做黑市买卖。
阿潮曾被军官们称为“怪人”,因他从来没沾过一个女人。他们不能理解他那样年轻,而生活又这样单调,他怎么会不需要女人。阿潮也曾想过,在某些寂寞的没有战事的夜晚,也曾希望有女性温存的爱抚和慰籍,但他又总是微笑摇头,这是什么时候,竟然想这些?爱情、妻子,那是胜利以后的事了,也许还很遥远呢。他看重感情,他尊重任何一个女子。在那种环境中,任何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都会把握不住自己。一次,一个恶作剧的军官把一个文工团的女演员带到阿潮的屋里,那是一个很美丽的中国姑娘,她是从内地逃出国境的,但她绝没有想到那夜那个年轻英俊的军官没碰她一下,只是问她家在哪里,怎么出来的,叫什么名字。渐渐的,她跟他说了很多,到缅甸以来,她从没跟一个人谈过这么多心里话,最后他劝她不要在军队当文工团员了,,最好还是回国另寻出路,还给了她一些钱,并且抱歉的说,自己钱也不多。后来她真的回国了,结婚生子,她常常对丈夫说起那个不知到姓名的中国军官。
阿潮是那种自控能力极强的人,但有时候他发现自己也在犹豫徘徊,甚至开始怀疑。七八年了,打过无数次的仗,帮过无数的人,然而一切并未改变,甚至越来越糟,周围是一片什么样的情景啊:士兵悲观厌战,将领贪杯好色。阿潮悲哀地发现自己毕竟不是丹柯,不是救世主,个人的力量在一场战争中是多么渺小!然而放弃吗?不,他仍然对未来寄予希望,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在所难免,以后,也许会有所改变。
可是,不会有以后了。
一切都结束得那么突然。一次行军途中,他带领一个连到军部去,那时并无战事,天气晴和温暖。可是,一颗子弹从阴暗的角落飞出来,打中了他的后脑,他来不及叫出一声,就沉重地倒在一片撒满野花的草地上,鲜血留过他苍白的面颊,点点滴滴洒在花丛中。那是1975年,他25岁。
到现在也没人知道那一枪是谁打的,是政府军的刺客?是缅共中的叛徒?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热带雨林中有躲也躲不完的黑枪,前线浴血奋战八年,阿潮凭着他的机智与运气,竟没负过一次伤,可这次,他却没有躲过去。
于是在丛林的开阔地上,立起一块高高的墓碑,那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葬礼,一个中国年轻人作为缅共的高级将领,以缅甸最隆重的方式安葬了。他脸上的神情安详略微带着点惊愕。他的信仰、他的未竟的事业,他的纯洁的躯体和他未被任何肮脏玷污的高尚心灵终于被一堆黄土淹没。
他的墓边开满了花,有人精心地护理,墓碑前也常有一束束鲜花,他的士兵,他帮助过的人们经常来看他。
许多年过去了,世界在急速地变化。1989年缅共最终分裂解散。叛变的士兵们怀着仇视一切的情绪,四处打击迫害原缅共领导人,他的墓被铲平了,他的碑被推倒了。
认识他的知青们都回城了,爱戴他的老兵有的死了,有的回家乡了,他的墓前再也没有人来。
荒草长起来了,这片开阔地上已经没有任何标记,他的故事也将被人们逐渐遗忘。
●活下来的,不同的结局……
在同缅甸仅一江之隔的××县,边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一个30多岁的男人,他有着不同于当地人的保养得很好的白净的皮肤,却操着同当地人一样地道的云南方言。有时他背着一个破旧的鹿皮旅行包整日在街上闲逛,微笑地同旁人打招呼;有时候挽着一个年轻丰腴的漂亮女人同入同出;还有的时候,他忽然几个月不见踪影,然后又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一样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个汇集了三教九流黑道白道各类人物,明里暗里做着各种交易的边境小镇上,没人知道他从哪儿来,在做什么,他的凝固的笑容同他手上那枚厚重的纯金戒指一样,闪烁着诡秘的光。
他确是一个生意人。人们也许想不到,他背的鹿皮包里都是一叠一叠像书一样厚的印着四个人头的人民币。在背人的阴暗角落,会有早已约好的人等他,然后他掏出包里的钱,换成一捆一捆的卢比,有时接到七八十万的大宗生意,他一次就可以赚上七八万卢比。80年代,许多中国人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钱。手指掠过崭新的钞票,发出诱人的“沙沙”声,他的唇边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的精明的脑袋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梦境,但又时常诧异于命运的阴错阳差。枪声、革命、号角、宣誓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那些所谓的战友或者至今仍沐血战场,或者正在辗转回城,衣食无着。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当年那个白皙文弱的“小上海”在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一夜巨富。
他也曾是那群热血沸腾的知青中的一个。他家在上海,父母大概希望独子出人头地,生当做人杰,所以取名为“杰”。阿杰却偏偏生不逢时,因父母是资本家,他也连带遭殃,学校里没人理他,连红卫兵也没资格当。“五。七”指示后,知青上山下乡的大潮涌动,他痛下决心,和家庭断绝了关系,自愿到条件最艰苦的云南去插队。18岁,已经饱受冷眼,所以他比别人更清楚地看到:政治生命就是人的一切。
农场的知青们对这个“小上海”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他是那种绝不引人注目也绝不惹人讨厌的人。他总是谦卑温和地对所有人笑,从不与人争吵,干活也挺卖劲,政治学习表决心的时候常常声泪俱下,有上海的亲戚给他寄来东西,他总要把糖果和点心不厌其烦地分送给连长、指导员和其他知青。可是评“优秀学员”、“模范战士”的时候从没他的份。他的一切恭顺和努力也抵不住一句话:出身不好。
1970年,阿杰离开农场参加了缅共。走之前他犹豫很久。他不想否认自己怕死,可在日渐冷清的农场同样没有出路,尤其是出身问题像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还是走吧,凭着自己的机灵,也许真能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呢。政治与革命能在一夜之间把人打入地狱或者捧上天堂,他已不再单纯。
然而事实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战争中的幸运儿毕竟太少,尤其是在这样一场把人拖的筋疲力尽的战争中。他在一个营部做秘书,一做就是十年。
他依然挂着人人喜欢的谦恭的笑脸。当时缅共官兵情绪很对立,他处在夹缝中却游刃有余,面对情绪沮丧的士兵,他不失时机地大加抚慰,深表同情;和上司在一起,则把他的克扣军饷、黑市买卖瞒得滴水不漏。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多年未被提升,直到有一次营长对别人泄露了秘密:“我实在舍不得提升他,他走了我就再找不到这么好的秘书了。”但有时候他又庆幸自己。虽然他没有值得炫耀的战斗经历,但他也从没有死的危险,在战火侵袭不到的营部里,他可以顿顿吃饱,还能吃到缅甸特产的大虾和螃蟹,有干燥暖和的床,没有震耳的炮声惊醒好梦。可是那些打了十几年仗的士兵呢?吃的是树林中的野果和根茎,是蛇是蜥蜴和青蛙,他们衣不遮体像野兽一样整年奔逃在暗无天日的丛林里,睡在潮湿的泥坑中,身上长满绿苔,感染着热带雨林中各种可怕的恶疾;他们死了,连墓碑也留不下,更留不下名字,甚至找不到尸骨。这就是革命吗?这就是英雄吗?当他激昂地对那些满面愁苦的士兵宣扬着“事业”“胜利”、“信仰”,“共产主义”时,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相信了,也许从来就没有信过。
机会终于来了,由于营长的信任,阿杰开始掌管全营的伙食,他每月暗暗从中扣下一笔钱。士兵吃不饱关他什么事?仗打不赢又关他什么事?他一向转的很快的脑袋在为自己设计前途。两年后的他聚敛了一小笔钱,1980年,他离开了缅共,对这个曾参予十年的组织毫无留恋。
他孤身回到中国,来到这个边境小镇,当时来往于边境的有许多中国和缅甸的商人,而边境上却没有任何官方的货币兑换机构,阿杰成了中国最早从事炒汇生意的人之一,他的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几年之后,他早已不象当初那样在街上寻找愿意兑换人民币的缅商,他有自己豪华的办公室,而他的固定客户中不乏一些国际的走私和贩毒组织。
他几乎已经喜欢上这块地方了。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钱。这里盛产罪恶和享乐,没有法律和道德,有枪、有钱就可以在东南亚贫瘠的土地上建立王国。他频繁来往于中缅两国。他有一个中国妻子一个缅甸妻子,所谓妻子,只不过是供一时欢娱的女人,也许有时还可以缓解寂寞。他在缅甸的大城市曼德勒置办地产,没有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财产,他的“妻子们”也不例外。
他很少想到故乡,很少回忆往事,也很少憧憬将来,他活得舒服而自在。这块盛开着邪恶之花的土地最适合那些认为自己曾经有过诸如“信仰”、“理想”之类的美好感情而最终什么都失去的人。
有些人的依恋神经特别发达,他们容易陷在往事中不能自拔,然而你把自己的一切:年轻的欢笑和泪水,整个青春的热情,刻骨铭心的初恋,最初的信仰和理想,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都留在一个地方了,你能不留恋这块地方吗?你能不醒时梦时牵挂它吗?
1988年张明走下一辆风尘仆仆满身创痕的长途汽车,又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这是云南中缅边境的一个小镇,三公里之外就是缅甸一条繁华的街市。熟悉的街景,亚热带的情调,黎黑的面孔,他止不住怦怦地地心跳,时光似乎又回到了20年前,那时他们是唱着歌,高喊着口号走过这条街的。街市过去,是一片开阔的田地,这里曾长满齐刷刷的甘蔗,甘蔗林后显出一张张的笑脸,穿着黄军装的,扎着两根小辫子的……然而什么都没有了,一片荒草。
张明是1968年来到这里的北京知青,也是第一批越过国境参加缅共的知青之一,没升官,没发财,也没受大伤,谈不上什么轰轰烈烈的战绩。1977年他离开缅共回国,不久就回了北京,后来他找了一个妻子,有了个家庭,做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