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 >

第68章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68章

小说: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金圆券”的崩溃,蒋介石政府的财政金融再也无法挽救。而蒋家 

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也就走到了末日。 

                                                                  (薛之兵) 


… Page 301…

                                  蓝光行动 



     1979年元月,伊朗国内矛盾更加激化,一直亲西方的巴列维君主制王 

朝,随着国王的出走很快解体。同年2月,一直住在国外的伊朗宗教领袖霍 

梅尼回国,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伊斯兰宗教领袖霍梅尼执政后,奉行“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政 

策,美国被视为“魔鬼撒旦”。 

     1979年11月4日,伊朗激进分子冲进美国大使馆,要求美国引渡巴列 

维国王回国接受审判,并抓走几十名使馆工作人员作为人质。美伊关系骤然 

紧张起来。 

     两天后,美国召开特别会议,研究营救人质计划。 

     各种建议都有。有人主张交出巴列维国王接受审判,甚至还有人建议向 

伊朗首都德黑兰投掷一颗炸弹……有的建议尽管滑稽荒唐,卡特总统却一一 

仔细听着。结果决定,为避免流血,尽可能不采取军事行动,分别通过外交 

途径和经济制裁等办法,以求得解决。 

     但是,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直到1980年4月,卡特总统才最后作出决 

定:派遣飞机,武装潜入伊朗营救人质。行动计划制定得详尽而周密。参加 

行动的特种部队的代号是“蓝光”,全名为德尔塔部队。总部设在北卡罗来 

纳州的布雷登堡。 

     4月24日,格林尼治时间22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防部五角大楼的 

指挥室里,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琼斯将军指挥的“蓝光”秘密军事行动开 

始了。 

     在伊朗的海岸附近,8架绰号叫“快活的绿色巨人”的武装直升飞机, 

从“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载着90名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突击队员, 

配备最先进的武器和各种使人软弱无力的的毒气,朝着伊朗南部飞去。 

     三小时之后,直升飞机到达第一个停留的地点波什特巴达姆。这是距德 

黑兰东南300公里的塔巴斯城的沙漠地区,即行动方案中的“一号沙漠”。 

     在那里,这些直升飞机同几小时之前由中东一个基地起飞的特遣部队汇 

合。这支部队包括满载汽油、化学药品和装备的6架C—130运输机,以及 

90名美国志愿军人。 

     按原定计划,会师后,直升飞机将从运输机上补充汽油,然后飞往德黑 

兰郊外的预先选好的第二个基地降落。凌晨4点隐藏在深山之中。第二天夜 

晚,改乘特工人员开来的卡车潜入德黑兰市内,在预定时间里进入外交部大 

楼和使馆大院,制服看守人员,释放人质;然后,直升飞机根据无线电指令, 

在上述两处救出人质,以飞快的速度赶往德黑兰以东的第三个基地——一个 

废弃的简易机场,由两架C—141飞机将所有的人质送到安全地带,直升飞机 

则扔在伊朗。 

     但是,这个秘密行动一开始就出了毛病。8架直升飞机到达伊朗海岸不 

久,其中有一架直升飞机的液压系统发生故障,被迫降落。机组人员只好由 

另一架直升飞机运走。 

     不久,第二架直升飞机遇上了沙暴,迷失方向两个小时,最后不得不返 

回“尼米兹”号航空母舰。 

     按原计划规定,必须有6架直升飞机参加行动,现在已到了最低数字。 

在到达目的地时,第三架直升飞机“快活的绿色巨人”又发生故障,水管功 


… Page 302…

能失灵而降落,这时飞机只剩下5架了。整个行动计划遭到破坏。 

     琼斯将军立即向卡特总统报告一连串发生的意外情况,建议中止这次行 

动。卡特总统一筹莫展,只好批准。 

     “蓝光”行动就这样流了产。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美军准备撤离时,突然一辆伊朗公共汽 

车进入军队的集结地点。公共汽车上的人犹如突然见到了外星人一样,正惊 

诧得不知所措时,这支美国特遣部队持枪将50名乘客全部扣留了。乘客只好 

乖乖地坐在车上,念叨着古兰经,祈求真主保佑。有人要下车小便,被全副 

武装的美国哨兵用枪逼回车内。 

     “的的——”接着又开来一辆卡车。嗬!后面还跟着一辆轿车。卡车被 

持枪的美军拦住,被迫停下了。机灵的卡车司机见情况不妙,乘人不注意, 

钻进后面轿车里,对轿车司机说:“快跑!前面是些美国佬!” 

     轿车司机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打转方向盘,将车开进茫 

茫的戈壁滩中。这里的戈壁土质坚硬,司机加大油门,开了一程之后才问道: 

 “你不是说胡话吧?”卡车司机说:“是美国佬,还有直升飞机呢!” 

     美军见小轿车消失在夜色之中,后悔不已,因怕被当局发现,不敢开枪 

射击,只好眼巴巴望着它开走了。这就意味着,这次行动彻底暴露了,美军 

只好慌忙撤退。 

     更不幸的是,当准备起飞时,一架直升飞机在尘埃弥漫中与一架C—130 

运输机相撞,发生猛烈的爆炸。当场8名机组人员丧生,4人烧伤。 

     炸死的8具尸体只好留在烧毁的飞机上,4名伤员被撤运出来。 

     营救人质以失败告终。 

     武装营救在伊朗人质的未遂事件,在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 

响。 

     卡特总统在电视广播讲话中直言不讳地承认说,是他决定采取这次营救 

活动的,也是他决定取消的,责任完全在他。万斯国务卿由于对卡特总统营 

救人质的决定“不能给予公开的支持”,故在营救行动前4天呈请辞职。4 

月28日,卡特总统接受了万斯的辞呈。 

     美国国内和它的盟国,对此事件反应不一。有的表示可以理解,有的表 

示同情或支持;但多数人表示吃惊,或表示不安,或表示反对,或对这次行 

动可能产生的后果表示忧虑。许多亚非国家则认为,这是侵犯伊朗领土主权。 

世界舆论热切希望,美伊双方采取明智和克制态度,尊重国际关系准则,通 

过和平手段,妥善解决两国间的争端。 

     卡特总统费尽心机,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人质,本想借此行动挽回美国的 

荣誉,满足部分公众殷切的要求,为他连任总统的竞选扫清障碍,结果反而 

加速了他政治生涯的结束。 

     直到卸任前第四天,卡特总统还为争取人质获释作最后努力。 

     1981年1月16日,美国终于同伊朗达成释放人质的原则条件——发还 

伊朗在美国的财产。 

     但是,由于电传往返上的技术性延误,直到1981年1月20日,新总统 

里根就职典礼举行了33分钟时,被扣押的52名人质才登上飞机返回美国。 

历时444天的人质事件,只有半小时之差没有能在卡特总统任期内解决,这 

不能不说是一件使他遗憾终身的事,他不得不含恨离开了白宫。 

                                                                (贺景白) 


… Page 303…

                              吉大港血腥之夜 



     1975年11月7日凌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街头又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四天以前,亲苏联的陆军参谋局长哈立德·穆什拉夫发动了一场政变,将陆 

军参谋长齐亚·拉赫曼逮捕入狱。今天,齐亚·拉赫曼的部队又发动了一场 

反政变,挫败了政变集团的阴谋。他们打开了国家监狱的大门,放出齐亚·拉 

赫曼将军。 

     反政变部队占领电台后,齐亚·拉赫曼在广播里郑重向全国宣布:“在 

目前形势下,孟加拉人民、陆军、海军、空军、步枪队、警察、自卫队和其 

它人要求我作为军事管制执行官和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暂时接管国家权 

力。” 

     齐亚·拉赫曼1936年出生于孟加拉博格拉县的一个穆斯林家庭,学生时 

代,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喜爱足球、拳击和网球,锻炼出一副强健 

的体魄。17岁高中毕业,便参军入伍,开始了戎马生涯。参加过印巴战争, 

当时孟加拉国还属于东巴基斯坦。 

     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爆发反对叶海亚军人集团的战争。3月25日, 

已经晋升为陆军中校的齐亚·拉赫曼在吉大港举行了起义,宣布脱离巴基斯 

坦,成立独立的孟加拉国。建国以后,他受到总统穆吉布·拉赫曼的重用, 

被授予准将军衔,出任陆军副总参谋长。后来的几年中,这个国家又连续发 

生两次政变,最后是齐亚·拉赫曼出来收拾局面。 

     1977年4月,总统赛义姆因健康原因辞职后,齐亚·拉赫曼得到绝大多 

数的选民的支持,当选为孟加拉国总统。两年后,他宣布结束军管,他本人 

也退出军界,完成了孟加拉国向文官政府的过渡。 

     齐亚·拉赫曼总统生活简朴,不吸烟,不喝酒。他办事讲究效率,他对 

外奉行不结盟政策,以外交活动家的姿态频频出访,加强与邻国的关系。在 

国内,他经常到偏僻的农村巡视,关心人民的疾苦,对不能尽职的地方官员 

则非常严厉,因此有人称他为“仁慈的独裁者”。他不仅自己常到远离达卡 

的省份主持省政会议,还敦促地方官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 

了根除贪污,他要求议员、高级文官公布私产,并率先公布自己的财产。为 

保持与军队的关系,他一直在军营安家。在孟加拉国人民的心目中,齐亚·拉 

赫曼树立了一个“有力、诚实和献身的领袖”形象。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齐亚·拉赫曼,陆军驻吉大港第24师师长 

曼苏尔·艾哈迈德少将对总统的不满至少可以追溯到1977年。那时,齐亚·拉 

赫曼改组三军,免去了曼苏尔在陆军总部主管作战、情报、通讯的参谋局长 

职务,并把他调往吉大港任第24师师长。曼苏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此后,他就开始酝酿政变的阴谋,扩充实力,安插亲信,网罗对总统不 

满的分子。为了避免三军情报局派情报官来他的部队工作,他严令第24师情 

报处下属的单位一律要向他负责,不许超越上级。 

     孟加拉国独立以后,三军内部存在一股被称为“自由战士”的势力,形 

成这股势力的人都曾参加过孟加拉国独立解放战争,他们居功自傲,对自己 

的地位不满足。曼苏尔利用这股势力,在军内挑拨,说拉赫曼排挤“自由战 

士”,重用从巴基斯坦派遣返回来的孟加拉籍军官,以煽起对拉赫曼的不满。 

     曼苏尔经过三年处心积虑的经营,使24师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其它各师, 

实力相当于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这个师一共有四个旅,其中三个旅的旅 


… Page 304…

长都是他的亲信。团营一级指挥官和参谋都由“自由战士”派军官担任。因 

而曼苏尔自以为羽毛丰满,可以行动了。 

     1980年12月,在他的直接指挥下,第69旅旅长穆赫辛丁准将、第305 

旅旅长纳瓦兹上校、第65旅旅长拉希德上校及曼苏尔的侄子马布波中校等亲 

信,制定了企图扣押和杀害拉赫曼总统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利用总统出席12 

月20日的吉大港军事学院学员毕业典礼的机会。袭击总统住所。后来因为执 

行这一任务的第10团未能及时到位,行动计划流产了。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 

     1981年初,曼苏尔及其亲信计划趁2月在科克斯巴扎举行三军演习之 

机,将前来观看的总统和三军参谋长抓起来,逼总统交权。但这一计划也没 

得逞。 

     1981年5月初,曼苏尔突然接到拉赫曼总统发来的命令,调他回达卡任 

国防参谋学院院长一职。接到命令后,曼苏尔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明白 

这样一来,他手中的兵权将被解除,如不立即下手,他的整个“总统梦”恐 

怕就要永远成为泡影了。 

     曼苏尔召集亲信紧急磋商,决定立刻发动兵变。他一面故意拖延执行调 

令,一面加紧作政变准备。他秘密调集4000名忠于他的嫡系部队留驻吉大港 

营地,以便随时出动。并公开宣布将在5月份进行夜间训练,实际上是搞政 

变演习,同时也可以为政变之夜打掩护、麻痹军政各方。此外,他把一些认 

为不可靠的军官调离吉大港,去其它防区值勤或强令他们到外地休假。 

     5月中旬,曼苏尔专门派遣亲信穆蒂乌尔中校去达卡,同总统的私人参 

谋马夫兹中校进行秘密联系。这两个人是旧日的好友,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 

密谈中,穆蒂乌尔透露了曼苏尔的政变计划,要求马夫兹中校给予支持,并 

提供总统的行踪和日程。 

     马夫兹欣然同意加入政变集团,并透露总统将于5月27日去吉大港巡 

视。 

     穆蒂乌尔果然不虚此行,兴高采烈地返回吉大港,向曼苏尔作了汇报。 

     政变前,国家情报部门已经注意到吉大港有些不祥之兆,保卫部门为总 

统安全着想,曾建议总统取消吉大港之行。齐亚·拉赫曼认为不至于有多大 

危险,吉大港是他常去的地方。他说:“如果曼苏尔敢下毒手,他也没有好 

下场,肯定会被人民处死。”临行前,拉赫曼略加思索,指示:在他到达吉 

大港时,曼苏尔不必参加迎送。 

     消息传到曼苏尔耳朵里,他认为事情可能已经败露,没有退路,不如来 

个“先下手为强”。 

     吉大港位于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东南,在卡拉富利河下游的右岸,人口 

近90万,是这个国家的第二个大城市,有“孟加拉湾门户”之称。孟加拉海 

湾波光粼粼,沿岸山丘草木茂盛,寺院和尖塔掩隐在椰林之中,自然环境优 

美。作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吉大港市在孟加拉国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 

位。 

     5月29日上午9时,齐亚·拉赫曼乘坐专机离开达卡飞往吉大港视察。 

总统一行住在政府宾馆。刚住下来,曼苏尔的亲信穆蒂乌尔就打电话给总统 

私人参谋马夫兹中校,用暗语告诉他当天晚上动手,希望他里应外合,暗中 

投敌的马夫兹自然一口答应。 

     午后,曼苏尔及其亲信做完星期五伊斯兰聚礼后,又开了一次碰头会, 


… Page 305…

再次研究落实了谋杀总统的行动计划和部署。曼苏尔听取了有关政变各项准 

备工作的汇报后,认为,由于有了内线接应,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使用大部 

队,而改用从“自由战士”中挑选出来的可靠分子组成突击队去执行任务。 

最后,曼苏尔斩钉截铁地说:“现在,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你们怎么搞, 

使用什么家伙,我不管。我本人已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 

     那天,齐亚·拉赫曼的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他上午抵达吉大港后不久, 

就在宾馆召集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