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梦溪笔谈 >

第13章

梦溪笔谈-第13章

小说: 梦溪笔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逢,止有三字;邕、胸,止有两字;竦,火,欲,以,皆止有 
一字。五音亦然,滂、汤、康、苍,止有四字。四声,则有无 
声,亦有无字者。如“萧”字、“肴”字,全韵皆无入声。此 
皆声之类也。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切须归本母, 
韵须归本等。切归本母,谓之音和,如德红为东之类,德与东 
同一母也。字有重、中重、轻、中轻。本等声尽泛入别等,谓 
之类隔。虽隔等,须以其类,谓唇与唇类,齿与齿类,如武延 

… 页面 98…

梦溪笔谈                                                               ·95· 

为绵、符兵为平之类是也。韵归本等,如冬与东字母皆属端字, 
冬乃端字中第一等声,故都宗切,宗字第一等韵也。以其归精 
字,故精徵音第一等声;东字乃端字中第三等声,故德红切, 
红字第三等韵也,以其归匣字,故匣羽音第三等声。又有互用 
借声。类例颇多。大都自沈约为四声,音韵愈密。然梵学则有 
华、竺之异,南渡之后,又杂以吴音,故音韵厖驳,师法多门。 
至于所分五音,法亦不一。如乐家所用,则随律命之,本无定 
音,常以浊者为宫,稍清为商,最清为角,清浊不常为徵,羽。 
切韵家则定以唇、齿、牙、舌、喉为宫、商、角、徵、羽。其 
间双有半徵、半商者,如来、日二字是也。皆不论清浊。五行 
家则以韵类清浊参配,今五姓是也。梵学则喉、牙、齿、舌、 
唇之外,又有折、摄二声。折声自脐轮起至唇上发。如浮金 
反。字之类是也。摄字鼻音,如歆字鼻中发之类是也。字母则 
有四十二,曰阿、多、波、者、那、囉、拖、婆、茶、沙、冣、 
哆、也、瑟吒、二合。迦、娑、麽、伽、他、社、锁、呼、拖、 
前一拖轻呼,此一拖重呼。奢、佉、叉、二合。娑多、二合。 
壤、曷敚唷⒍稀F拧⑸仙3怠㈡恩帷⒍稀Z拧⒖W、 
伽、上声。吒、拏娑颇、二合。娑迦、二合。也娑、二合。室 
者、二合。佗、陀。为法不同,各有理致。虽先王所不言,然 
不害有此理。历世浸久,学者日深,自当造微耳。 
      幽州僧行均集佛书中字为切韵训诂,凡十六万字,分四卷, 
号《龙龛手镜 》,燕僧智光为之序,甚有词辩。契丹重熙二年 
集。契丹书禁甚严,传入中国者法皆死。熙宁中有人自虏中得 
之,入傅钦之家 。蒲传正帅浙西,取以镂版。其序末旧云: 
 “重熙二年五月序。”蒲公削去之。观其字音韵次序,皆有理 
法,后世殆不以其为燕人也。 
      古人文章,自应律度,未以音韵为主。自沈约增崇韵学, 

… 页面 99…

梦溪笔谈                                                               ·96· 

其论文则日 :“欲使宫羽相变,低昂殊节。若前有浮声,则后 
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尺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 
旨,始可言文。”自后浮巧之语,体制渐多,如傍犯、蹉对、 
蹉,音千过反。假对、双声、叠韵之类。诗又有正格、偏格, 
类例极多。故有三十四格、十九图,四声、八病之类。今略举 
数事。如徐陵云 :“陪游瘛叮蚁搜诮岱纾怀だ衷а欤唷
新声于度曲 。”又云:“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虽 
两“长乐”,意义不同,不为重復,此类为傍犯。如《九歌》: 
 “蕙殽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当曰“蒸蕙殽,”对“奠 
桂酒 ”,今倒用之,谓之蹉对 。如“自朱耶之狼狈,致赤子 
之流离”,不唯“赤”对“朱”,“耶”对“子”,兼“狼狈” 
、“流离”乃兽名对鸟名。又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以“鸡”对“杨 ”,如此之类,皆为假对。如“几家村草里, 
吹唱隔江闻” ,“几家”、“村草”与“吹唱”、“隔江”,皆双 
声。如“月影侵簪冷,江光逼屐清” ,“侵簪”、“逼屐”皆叠 
韵。计第二字侧入。谓之正格,如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 
春”之类。第二字本入谓之偏格,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 
楼”之类。唐名贤辈诗,多用正格,如杜甫律诗。用偏格者, 
十无一二。 
      文潞公归洛日,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煦、朝议大 
夫司马旦、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皆年七十八。尝为同甲会, 
各赋诗一首。潞公诗曰 :“四人三百十二歳,况是同生丙午年。 
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谈亹亹风盈席,素发飘 
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 
      晚唐、五代间;士人作赋用事;亦有甚工者。如江文蔚《天 
窗赋》 :“一窍初启,如凿开混沌之时;两瓦鴥飞,类化作鸳 
鸯之后 。”又《土牛赋》:“饮渚俄临,讶盟津之捧塞;度饦 

…  00…

梦溪笔谈                                                              ·97· 

倘许,疑函谷之丸封 ”。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 
甚多,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诗曰 :“鹳 
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 
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秋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 
远目非春亦自伤 。”王之奂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畅诸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 
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庆历间,余在金陵,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 
刻。试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 
极可爱。余携之十余年,文思副使夏元昭借去,遂托以坠水, 
今不知落何处。此铭朓集中不载,今录于此 :“中枢诞圣,膺 
历受命,于穆二祖,天临海镜。显允世宗,温文著性。三善有 
声,四国无竞。嗣德方衰,时唯介弟。景祚云及,多难攸启。 
载骤軨猎,高辟代邸。庶辟欣欣,威仪济济。亦既负扆,言观 
帝则。正位恭已,临朝渊嘿。虔思宝缔,负荷非克,敬顺天人, 
高逊明德。西光已谢,东龟又良。龙纛夕俨,葆挽晨锵。风摇 
草色,日照松光。春秋非我,晚夜何长 。” 
      枣与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痹 
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木芒刺也。朿而相戴立 
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文可辨。 
      金陵人胡恢博物强记,善篆隶,臧否人物,坐法失官十余 
年,潦倒贫困,赴选集于京师。是时韩魏公当国,恢献小诗自 
达,其一联曰 :“建业开山千里远,长安风雪一家寒。”魏公 
深怜之,令篆太学石经。因此得復官,任华州推官而卒。 
      熙宁六年,有司言日当蚀四月朔。上为彻膳,避正殿。一 
夕微雨,明日不见日蚀,百官入贺,是日有皇子之庆。蔡子正 

…  01…

梦溪笔谈                                                             ·98· 

为枢密副使,献诗一首,前四句曰 :“昨夜薰风入舜韶,君王 
未御正衙朝。阳辉已得前星助,阴沴潜随夜雨消 。”其叙四月 
一日避殿、皇子庆诞、云阴不见日蚀,四句尽之。当时无能过 
之者。 
     欧阳文忠好推挽后学。王向少时为三班奉职,干当滁州一 
镇,时文忠守滁州。有书生为学子不行束脩,自往诣之,学子 
闭门不接。书生讼于向,向判其牒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先生既已自屈,弟子宁不少高?盍二物以收威,岂两辞而造狱?” 
书生不直向判,径持牒以见欧公。公一阅,大称其才,遂为之 
延誉奖进,成就美名,卒为闻人。 

…  02…

梦溪笔谈                                                              ·99· 

                          卷十六 艺文三 

      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世之说者,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 ,乃夷人也,其主谓之 
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 
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 》,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 ”。 
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 
出之,至今如此。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 
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 》。凝后贵,乃嫁其名 
为韩渥,今世传韩渥《香奁集 》,乃凝所为也。凝生平著述, 
分为《演纶》《游艺》《孝悌》《疑狱》《香奁》《籯金》六集, 
 自为《游艺集序》云:“余有《香奁》《籯金》二集,不行于 
世 。”凝在政府,避议论,讳其名又欲后人知,故于《游艺集 
序》实之,此凝之意也。余在秀州,其曾孙和惇家藏诸书,皆 
鲁公旧物,未有印记,甚完。 
      蜀人魏野,隐居不仕宦,善为诗,以诗著名。卜居陕州东 
门之外,有《陕州平陆县诗》云:“寒食花藏县,重阳菊绕湾。 
一声离岸橹,数点别州山 ,”最为警句,所居颇萧洒,当世显 
人多与之游,寇忠愍尤爱之。尝有《赠忠愍诗》云 :“好向上 
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 。”后忠愍镇北都,召野置门下。 
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 。”因府会, 
忠愍令乞诗于野,野赠之诗曰 :“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 
熟魏三。莫怪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吴正宪《忆陕 

…  03…

梦溪笔谈                                                              ·100· 

郊诗》云 :“南郭迎天使,东郊访隐人。”隐人谓野也。野死, 
有子闲,亦有清名,今尚居陕中。 

…  04…

梦溪笔谈                                                              ·101· 

                            卷十七 书画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 
争售,此所谓“耳鉴 ”。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 
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欧阳公 
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 
与欧公姻家,一见曰 :“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 
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 
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 
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相国寺旧画壁,乃高益之笔。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 
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众管皆发“四”字。琵琶“四”字 
在上弦,此拨乃掩下弦,误也。余以谓非误也。盖管以发指为 
声,琵琶以拨过为声,此拨掩下弦,则声在上弦也。益之布置 
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 
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 
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 
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 
卧雪图 》,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 
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 :“卫协之画,虽 
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文忠《盘 
车图》诗云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 
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此真为识画也。 

…  05…

梦溪笔谈                                                              ·102· 

      王仲至阅吾家画,最爱王维画《黄梅出山图 》,盖其所图 
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读二人事迹,还观 
所画,可以想见其人。 
       《国史补》言:“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 
 《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此 
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不过金石管弦同用“一” 
字耳,何曲无此声,岂独《霓裳 》第三叠第一拍也 ?或疑舞 
节及他举动拍法中,别有奇声可验,此亦不然。《霓裳曲》凡 
十三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方谓之叠遍,自此始有拍而舞 
作。故白乐天诗云 :“中序擘騞初入拍。”中序即第七叠也, 
第三叠安得有拍?但言“第三叠第一拍,”即知其妄也。或说: 
尝有人观画《弹琴图 》,曰 :“此弹《广陵散》也。”此或可 
信。《广陵散》中有数声,他曲皆无,如泼攦声之类是也。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余尝以问画工,工言 :“马 
毛细,不可画 。”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 
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 
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 
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故名辈为小 
牛、小虎,虽画毛,但略拂拭而已。若务详密,翻成冗长;约 
略拂拭,自有神观,迥然生动,难可与俗人论也。若画马如牛、 
虎之大者,理当画毛,盖见小马无毛,遂亦不,此庸人袭迹, 
非可与论理也。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 
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 
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 
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 
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 
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 

…  06…

梦溪笔谈                                                             ·103· 

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 
岂在掀屋角也。 
      画工画佛身光,有匾圆如扇者,身侧则光亦侧,此大谬也。 
渠但见雕木佛耳,不知此光常圆也。又有画行佛,光尾向后, 
谓之顺风光,此亦谬也。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岂 
常风能摇哉! 
      古文“已”字从一、从亡,此乃通贯天地人,与王字义同。 
中则为王,或左左中则为已。僧肇曰:“会万物为一已者,其 
惟圣人乎!子曰 :‘下学而上达。’人不能至于此,皆自成之 
也 。”得已之全者如此。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 
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 ”,好 
事者多传之。往歳小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 
 “汝画信工,但少天趣 。”用之深伏其言,曰 :“常患其不 
及古人者,正在于此 。”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 
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 
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 
为水;坎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