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无敌前传 >

第104章

中华无敌前传-第104章

小说: 中华无敌前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是一片空白,而美英日这些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是不可能向我们提供任何这方面的技术信息。我们要想迅速辅垫好航空母舰这种舰型的技术基础,就只有意大利了。虽然,他们的航母也是那样的不伦不类。”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意大利的这种“航母”。

25年5月,意大利海军开始开展第一个被正式称为“航母”的议案,这是一种混合型,排水量为12500吨。这种“航母”(如果还叫做是航母的话)在我眼里更象是后世二战时,日本的“伊势”级航空战列舰。一半是航母一半是巡洋舰的意大利“航母”严格地说来应该叫做航空巡洋舰。虽然设计方案中,飞行甲板是全通的,但是在首尾两端留有足够的空间,装备两座双联203毫米炮塔用于水面作战。在舰体侧面的突出部分装有6门100毫米炮,在舰首和舰尾还各装一座6联装40毫米机炮。舰尾设有滑轨,用于放出和回收搭载的水上飞机。整个船体的中部装有司令塔和3个烟囱以及桅杆。而这些上层建筑都是可以收回的,这样就可以允许整个飞行甲板在使用时是全通的。飞行甲板位于舰体中部,只占整个船体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这种怪异的设计着实让我对意大利人的“天才”想法赞叹不已。

今年的航母方案才刚刚开始,但凭我的回忆,这个航母的排水量增加到15000吨,主要原因是因为华盛顿海军协定分配给意大利6万吨航母的份额。这型航母的总体设计与25年的相差不大,主要在于武器装备的不同。计划载18架战斗机,12架侦察机和6-12架攻击机。但可惜的是,不仅意大利政府,就是意大利海军也没有充分意识到航母在未来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刚刚起了个头的航母就被海军打入另册,全力开发起新型战列舰来。

传统思维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虽然我不方便直接下令让三大船舶设计院立即着手进行航空母舰的设计,但我仍然通过各种暗示,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航空母舰的真实地位。但让我觉得非常失败的是,几大船舶设计院的头头脑脑们全都被中国第一艘战列舰能够出自自己的手下而激动不已,对我的暗示早就当作“危言耸听”自动丢弃了。于是,在我不经意间,中国第一型战列舰和第一型战列巡洋舰就逐步地浮出了水面。

由于国代会的新规定,铁血军大型装备项目必须进行竞标。本来,如果我能够出面干预的话,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完全可以发布主席令让三大船舶设计院与意大利联合进行新型战舰的设计工作。但由于我本来就对战列舰有一种不如航母的先天“成见”,所以,我并没有如陈海所愿,下令集中全国的船舶设计精英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刚刚赶到上海的陈海不得不让三大设计院分别与意大利技术团进行联合设计。

4月8日,意大利海军代表团与铁血军总装备部一起进行了战列舰的概念设计论证。只有在双方确定了一致的任务需求和各项指标后,设计队伍才能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工作。意大利海军根据墨索里尼的“统治地中海”的指示,要求建造一种高速的、具有强大火力与防御能力的战舰,能对英国地中海舰队中的任一艘未来战舰形成有效地威胁,对战舰的航程不作太多要求。

而倍受“重庆”级战绩刺激的总装备部则希望建造一种高速的、航程极大的战舰。不一定要与敌方战列舰等主力战舰进行对抗,但一定要能更有效地承担起破交任务。双方分歧主要集中在航程上,而其它方面的性能要求倒能达成一致。但没想到的是,分歧最终导致了“福建”级战列舰和“台湾”级战列巡洋舰的诞生。

第一百一十八章 … 啊,战列舰

为了使双方的分歧能够达成一致,我向总装备部提出一个建议:双方战舰采用相同的舰体、舰型、武器等,只是动力系统不同。也就是说,采用模块化设计。这一新颖的设计理念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虽然,在理论上,这种建造方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成功地将其应用。这个建议虽然很好,但实施起来却大有难度,所以,中意双方研究人员经过周密计算后,还是否决了我的建议。中国船舶工业设计院和中国海军工程研究院分别与意大利技术团联合设计的方案,却分别被中、意两国海军看中。

经过几天的协调和研究,意大利海军发现,中国船舶工业设计院设计的Z1012型主力战舰具有优秀的装甲防护能力,同时还具有强大的火力,更重要的是,其高航速和远航程确实令人怦然心动,但唯一遗憾的是装甲防御范围并不大,且只有8门主炮。而意大利海军最初看中的中国海军工程研究院的H1101型主力战舰,则拥有强大和全面的装甲防护,9门主炮,航速也足以让意大利海军完全满意,只是航程稍低,不足7000海里,但作为主要在地中海作战的意大利海军来说,这是足够的了。

意大利人在经过仔细推演及计算后发现,首批装备3艘Z1012和3艘H1101型主力战舰的综合实力基本相同。而且可作战列巡洋舰划分的Z1012型主力战舰能在平时进行长时间巡逻,始终保持对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性能优势。在战时,还可突击出大西洋和印度洋对英国进行破交作战。用英国海军的话来说:迫使敌人始终在最不舒服的时候接战。因此,意大利海军也表示可以接受Z1012型主力战舰。

而中国海军本来最初是希望寻求一种能够进行破交作战的主力战舰,Z1012正好适合中国海军的需求,但H1101型主力战舰,虽然航程不足,但其它性能极为优良。而且,经过论证发现,以Z1012型主力战舰和“重庆”级破交舰作为破交作战主力,当其远航作战时,会导致中国本土防御出现较大的漏洞。如果这时再以H1101型主力战舰作为本土防御主力,足以弥补这个漏洞,更重要的是,会牵制大量的日本主力战舰无法对中国的破交舰队进行攻击。因此,中国海军也开始对H1101型主力战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这两家研究院在中国情报部门的帮助下,始终跟踪着日本相关主力舰的设计和建造进度,对日舰的性能也有相当地认识。不仅日本,包括英国、美国的新设计的主力舰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相关资料,也被中国情报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研究院。这使得两家研究院的设计始终处于最前沿的位置,主力舰的性能也要超过美英日等国的新建主力舰。这也是中意两国海军能够迅速采纳两家研究院与意大利技术团的联合设计的主要原因。毕竟,新舰在主要性能方面已经越过了上述三国。

在与三国主力舰的性能比较中,中意两国海军发现:由于动力系统技术的不足,三国研制的新舰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增加锅炉数量、加大蒸汽轮机的体积等办法来获得相应充足的功率,这不仅造成了动力舱体积巨大,航程也因载油量的不足而普遍减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航速的提升。英国最新设计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总功率为142000马力,最高航速只有30。5节;美国最新设计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总功率为128000马力,航速更只有29。55节;只有深受中国高速战舰凌辱的日本海军建造的“加贺”级战列舰的航速达到了31节,而“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更达到了35节,这已经与“重庆”级破交巡洋舰相同了。

因此,在航速性能要求上一直不松口的中国海军,给几家研究院带来了许多麻烦,也促使研究院将航速设计列为第一要素来考虑。Z1012型主力战舰被研究院设计成航速达到35节的高速怪物,为此,不得不为其装上4台ZQLJ-2D型蒸汽轮机。而且与“重庆”级不同的是,Z1012采用了“蒸-柴联合”动力方式,这主要得益于海军对JZQLJ-2系列蒸汽轮机的使用充满信心的原故。8台辅机采用了四川内燃机公司的CNC-25G型低速柴油机,这种4750马力的柴油机经济性极好。8台柴油机发出的功率可达38000马力,可使该舰以17节的速度巡航,续航力按计算也将达到12400海里。

而H1101则大胆地采用了全蒸汽轮机动力装置。新研制成功的ZQLJ-27B型蒸汽轮机,在海军后来的序列中被称为JZQLJ-3B型,4台主机的总功率达到了160000马力,虽然略高于Z1012型的158000马力,但由于排水量的增加,水线宽度的加大,使得其航速比后者低了3节,但仍达到了惊人的32节,为新造战列舰中航速最高的一种。但由于采用了耗油量较大的蒸汽轮机,且没有柴油机等辅机,所以其航程在航速17节时,只有区区6300海里。

由于Z1012型战舰采用了联合动力,因此,也采用了双烟囱布置。根据海军对先前设计的军舰使用情况,烟囱都被设置得较高,且有向后的风帽。本来,中国船舶工业设计院还准备将烟囱配备一座可以绕底座旋转的装置,以便根据风向及战舰的航向随时调整其与舰身的夹角,使烟气不至于影响测距仪等光学设备的工作。但意大利人一上来就否决了这种设计,因为其机械装置过于复杂,可靠性令人怀疑,并且会加大重量,可能会使最终建造重量超过条约规定。而中国海军工程研究院为了解决烟气干扰光学仪器的问题,采用了单烟囱,且离舰桥较远,同时还装有风帽,并带一定的倾斜。

作为主力战舰的一个重要性能,装甲是两家研究院的设计重点。其实从装甲厚度来讲,Z1012并不比H1101差。但Z1012仅在舰体重要部位装有厚重的装甲,而在其它地方,为了减轻重量和体积,采用了较低的装甲厚度。设计标准为舷侧能够抵御22公里处射来的日本409毫米炮弹,水平装甲能抵御从4500米高度投下的500公斤炸弹(这是我一再强调未来空军致胜的结果),水下防护的设计标准要求能抵御350公斤TNT当量的水下爆炸。本来研究院欲采用武钢集团最新研制的装甲板,但出于保密需要,仍对意大利采用了攀枝花钢铁集团新研制的高强度、高屈服度的装甲钢板。

舷侧装甲在舰壳内部,带有16度的外倾角,厚度为380毫米,其背后还有一层20毫米厚的高延展性钢板,总装甲厚度达到了400毫米。但中国自己的战舰则装上三层总厚度为350毫米的由武钢集团新研制的装甲板。水平装甲厚度为155毫米,在主炮弹药库上方增加到180毫米,其下方第二层厚度为45毫米,主要用于抵御被主装甲引爆的弹片和舰体碎片的打击。而水下防护则采用了意大利独具特色的“普列塞”防御系统。在舰壳和主装甲之间设置数十个薄金属隔舱,隔舱内装满淡水,水下爆炸时,会轻易撕裂薄金属,其爆炸能量被水吸收,并均匀地向各个方向施加压力,从而大大降低了主装甲的承压,也可以大大降低主装甲的厚度,同时也减轻了重量。弹药舱、燃油舱、机舱、司令塔的装甲厚度均为410毫米,而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430毫米,座圈厚度为380毫米。在舰体的其它部位,由于受排水量的限制,以及舰内容积的限制,装甲厚度最高的也只有100毫米。这种薄弱的装甲也一直为军方诟病,后来的战斗中,也事实证明其设计的不足。

相反,H1101型战舰的装甲覆盖就要全面得多,虽然在重要部位的最大厚度与前者相同,但在次要部位上,仍保留有较强的装甲防护能力。水下防护仍然采用了意大利人的专利,在动力舱和弹药舱下方还有双层船底保护。为了进一步保证该舰的火力发挥,副炮也采用了相当的装甲。该舰的装甲总重约16802吨,这在排水量为3。78万吨的战舰上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了。

对比其它三国的新战舰,这两型战舰的装甲仍然显得相当强劲。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舷侧装甲带和司令塔装甲厚度上虽然与两型战舰相当,但在主炮炮塔装甲上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英国当时的装甲钢板的研制和生产已经全面落后,甚至不得不向捷克进口。这极大地影响了其装甲防护能力。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装甲厚度虽然略逊于英国的新战舰,但其装甲质量却相当不错,与英国相同,主炮炮塔的装甲仍然与中国的设计相差太远。日本的“加贺”级战列舰的装甲厚度是最薄弱的,虽然厚度不小,但其低劣的冶金工业能力,造就了性能较差的装甲钢板。据情报部门带回来的样品做试验,仅相当于中国同等厚度钢板的70%的防护力。

在武器系统方面,由于意大利人不知道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406毫米炮,因此,意大利人理直气壮地选择了381毫米炮作为新舰主炮。而中国海军在经过研究后对采用406毫米三联装主炮也持否决态度,原因是过大的炮塔座圈会造成战舰的体积和排水量过大。三座三联炮塔的总重量就达到6892吨,恐怕无法通过条约规定的吨位限制。因此,两家研究院最终都选择了381毫米炮。Z1012型采用了前二后二布置的四座双联381毫米主炮,而H1011则采用了前二后一布置的三座三联381毫米主炮。虽然意大利人早在几年前就参观了重庆钢铁集团研制的这型主炮,并对其卓越的性能赞不绝口。但重庆钢铁集团在这几年中仍不断地进行改进,性能有了更大的提高。经过多方试验,证明其不亚于日本的409毫米炮,与美国最新的406毫米炮相当。而绥定机械集团也在这几年为该炮专门研制了机械式自动装填机构,使其射速达到2发/分。这样的性能远远超过了意大利自行研制的自动装填机构的1。3发/分,当然,意大利人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绥定机械集团的产品。

为了保障主炮能在44。2公里的最大射程上对敌舰进行有效射击,因此,在桅顶安装了10米测距仪,在舰桥顶部也安装有8米测距仪。为了进一步提升射击精度,还在舰桥内的射击指挥舱内安装了机械式弹道计算机,在中国使用的战舰中,还准备装备由绵阳电子工业公司研制的电子式弹道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及精度更高。

从舰型上来看,Z1012型战舰显得修长,这对提高航速具有较高的意义。但其储备浮力似乎略显不足,而且由于需要减轻重量,所以在舰艏及舰艉的装甲很薄弱,尤其是舰艉,极易引起推进系统的损坏。中等干舷加上舰艏较高的舷弧,使得该舰的抗风浪能力还算不错。虽然装有中国专利机械式减摇装置,但较狭窄的舰体仍然使其横摇恢复力矩不大,而且较长的舰体也使得纵摇力矩较大,对射击精度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仍然让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海军非常满意。而H1101型战舰,则显得有些“肥大”,虽然航速受到较大影响,但其储备浮力大,横摇和纵摇力矩也明显小于前者,极利于射击稳定及适航性能。

水上飞机的选择则引起了争论,意大利希望用自己的3座卢瓦尔-纽波特95型双翼水上飞机,而中国海军则坚持采用性能更好,技术更先进的SZ-1J型双座单翼水上飞机。后者采用了金属框架和帆布蒙皮,最大速度达到了308公里/小时,航速也达到了1180公里。而意大利的飞机则采用木质机身,最大速度也只有218公里/小时。经过对比试验后,意大利人也对SZ-1J更感兴趣。Z1012搭载4架SZ-1J,而H1101则可搭载5架。

经过几天的商讨后,中国和意大利达成了共同生产这两型战舰的协议。而且还为两型战舰定下了舰种定义:Z1012被定义为战列巡洋舰,H1101被定义为战列舰。在命名问题上,中国将前者命名为“台湾”级,后者命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