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反地战斗机很快就纠缠到了一起,狭窄的空域使双方拥挤在一起。
虽然没有发生互撞的事件,但也让双方的飞行员高度紧张。
近百架战机地激烈空战。
也使美国舰队的防空火力无法对趁虚而入地俯冲轰炸机展开有效地打击。
虽然美国战斗机尽量避免与中国战斗机的纠缠,而是呼啸着扑向挂着炸弹的俯冲轰炸机,但是中国战斗机飞行员的一流素质任然让美国飞行员无法得逞。
约二十分钟的空战,使双反都受到了较大的损失,21架CF…4J型战斗机被击落,美国也损伤了42架F6F战斗机,双方的交换比刚好达到了1:2。但俯冲轰炸机并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在损失了14架飞机后,只是勉强地炸毁了2艘驱逐舰,重创一艘护航航母。
此时,美国的舰载雷达也发现了第三波中国机群,在空中只剩下20架战斗机的美国舰队,只好又起飞了34架战斗机。
不过此次与中国战斗机的空战就不再“轻松”了,原本交战空域中还剩下的15架中国战斗机在得到36架战斗机的新生力量后,士气大振,双方战斗机数量相差并不太大,中国战机的质量优势一下子就显得非常突兀。
只经过十分钟的空战,美国舰队上空就只剩下了5架战斗机,而中国却仍然拥有43架战斗机。
美国人在无奈之余,只好让剩余的全部42架战斗机全部起飞。
这首迟来的命令并未收到好效果,战机在起飞阶段,基本上不具备什么机动力,只能一架一架地被在空中虎视眈眈的中国战斗机击落。
最后,只有16架美国战斗机得以成功地进入空战。
此时的中国第三波攻击机群已经进入了俯冲航线。
天空中已经没有多少美国战机的身影了,于是,美国舰队中的战列舰上密集的高炮群终于开始无所忌惮地对空射击。
突然增强的防空火力,让中国机群猝不及防,装备有VL引信的高炮炮弹具有极高的杀伤力。
7架俯冲轰炸机还未投弹,便被击毁,另有3架战斗机也被高炮击落。
但躲过了高炮网的14架俯冲轰炸机仍然投下了炸弹,驱逐舰这种不大的舰种,在面对50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确实没有太大的生存力。
又有2艘驱逐舰燃起大火,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弃舰。
已经被重创的“圣罗”号护航航母则被一枚炸弹引爆了燃油舱,缓缓地开始下沉。
中午12时,第四波攻击机群到达时。
天空中已经没有一架美国战机,而且舰队的防空网也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24架俯冲轰炸机冒着美国舰队的猛烈地防控炮火,开始轮番向舰队中心的护航航母编队发起攻击。
“利斯康姆湾”号、“所罗门”号护航航母先后被炸弹击中,飞行甲板被炸开,无法起降飞机。
实际上失去了战斗力。
接着“威克岛”号护航航母被3枚炸弹击中,舰体被炸开,使其发生严重的侧倾,并最终在二十分钟后完全倾覆。
“冈比亚湾”号和“俾斯麦海”号则被击中了舰艉。
推进器被炸毁后,失去了机动能力。
这一波攻击,只有“奥曼尼湾”号和“瓜达尔卡纳尔”号幸免。
中国的2架舰载预警机过于关注交战空域,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做到全空域地覆盖。
因此,从威克岛上起飞的美国战斗机已经悄悄地逼近了中国打击群。
中午12时20分,舰载雷达第一时间发现了40公里外低空飞行的美国机群。
最初雷达值班军官还弄不清是不是攻击后返回的第三波中国机群,但经过略一思索,他便拉响了防空警报。
美国第3舰队在中国打击群地北面,而威克岛则在打击群的西南面。
这批由西南面飞来的机群,加上其低空飞行等原因,很明显具备了相当的敌意。
防空警报拉响后,打击群顿时慌乱了起来。
此时的打击群内所有的航空母舰都在回收空中的战机,无法起飞战斗机进行迎击。
好在随行地4艘护航航母立即放飞了XF…ZJ型小型舰队防空战斗机。
防空战斗机刚刚完成编队,美国机群就飞到了舰队的上空。
同美国同行们一样。
防空战斗机飞行员们并不与护航的美国P…38、P…40等岸基战斗机纠缠,而是全力以赴拼命拦截美国的“复仇者&&”式鱼雷机和“无畏&&&”型俯冲轰炸机。
好在威克岛并不大,岛上的机场也只能算中小型。
因此所能容纳的战机数量不到70架,此次全数出动的作战飞机共有61架。
不能不说美国威克岛上航空兵的运气相当好,他们没有经过预先的侦察,只是凭借着参谋们在得知第3舰队遇袭地方向后。
测算的出中国打击群的大致位置。
一次出击地美国机群,一下子就通过无线定位仪。
找到了中国打击群的方位。
这在未经过侦察机预先侦察,通报方位的情况下实现一次出击,找到敌方舰队位置,确实让人感叹战争的随机性太大了。
好运似乎一直伴随着美国人,中国的防空战斗机虽然很轻松地击落了大部分的美国攻击机群,但仍有4架鱼雷机成功地对舰队核心圈外地一艘航空母舰发射了鱼雷。
“燕山”号航母不幸地被这4枚鱼雷全部击中,1枚炸飞了推进器、另一枚则毁坏了舵机。
但更致命的则是2枚鱼雷几乎同时在同一位置上集中了航母的左侧舰体,巨大的爆炸将舷侧防雷装甲炸穿,并引爆了燃油舱内的燃油,引起了更大的破坏。
“燕山”号航母被命中后不到五分钟,便发生了左倾,虽然附近的舰只立即前来求援,用钢缆将舰体右侧牵扯住,但熊熊大火仍然迫使舰长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狂怒的中国飞行员决心不放过一架美国战机,在〃燕山〃号最终沉没这时,美国从威克鸟上起飞前来攻击的最后一架飞机也被击落。
相信威克鸟上已经没有什么航空国力量的简天行,懊恼地下令打击群中的第25驱逐舰分队立即前往威克鸟,对鸟上所有的军事设施进行炮击,并要求这支分队杀光所有的美国人,占领这个小鸟。
简天行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漏过了威克岛,造成打击群严重地损失,这使他明白:只有全歼第3舰队,才有可能得到国内的原谅。
因此,他在打击群接收完舰载机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起飞第五波攻击机群的命令。
这个命令经张锐完善,要求舰载机重点轰炸第3舰队的战列舰,因为失去了舰载机的护航航母什么也不是。
第五波机群很好地执行了命令,47架俯冲轰炸机携带航空火箭弹,在美国舰队大部分的防空高炮射程之外,就密集地向战列舰发射了火箭弹。
虽然48枚火箭弹,在五公里的距离上命中率并不高,但仍有7枚火箭弹击中了目标。
“田纳西”号战列舰先是被3枚火箭弹击中舰体,厚厚的装甲没能挡住457毫米火箭弹强大的爆炸,两座127毫米副炮的弹药库被引爆,使舰体右侧约三十米长的装甲板被炸飞,同时在吃水线以下还裂开了一个宽达1米左右的裂缝。
接着第4枚火箭弹也击中了该舰,命中部分又同样是舰体的右侧,这加大了舰体钢板的分裂速度。
二十分钟后,又一座副炮弹药库因火势而发生殉爆,一整块舰体钢板脱落,近十米17852;的破洞使海水没有任何阻碍地涌入舰身。
此时,任何试图挽回这艘战舰的努力都不可能成功。
不得已,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
“内华达”号战列舰被2枚火箭弹先后击中上层建筑,强烈的爆炸清扫了炸点附近的一切设施。
前主桅被炸断、其下方的各个炮位也受到严重损毁,燃起的大火还漫延到深谋机库,并引燃了航空燃油。
“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则比较幸运,只有一枚火箭弹击中其舰艏,造成全部的锚链系统被毁坏,不过,这并不影响其战斗力。
下午17时许,简天行下令第六波也是最后一波攻击机群起飞,这一波机群共有46架俯冲轰炸机和36架鱼雷机,携带的弹药也有较大的变化,制导炸弹的使用,可以看出简天行将在最后一波攻击中,完全摧毁美国的第3舰队。
第二百四十八章 … 怒海争锋(八)
当地时间晚上18时30分,天色已经有些灰暗,夜幕即将重临大洋。
中国机群如期而至,开始对美国舰队进行打击。
由于没有战斗机的掩护,因此天空中全是中国的战机掠过。
电子战飞机用强烈的电磁波干扰着美国的雷达,俯冲轰炸机则用制导炸弹在三千米空中就进行投弹,鱼雷机慢慢地在外面绕圈,寻找美国舰队的防御漏洞,准备用机腹挂载的457毫米制导火箭弹在远处进行偷袭。
美国舰队此时完全出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根本无法组织有限的防空反击。
18时35分,第一枚1000kg级制导炸弹投下,在“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的尾部爆炸,将整个舰尾炸断,该舰立即失去了全部的动力。
在惯性的作用下,滑行了数百米远后,“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终于静止了下来。
静止目标显然更容易被制导武器击中,不到三分钟,又有三枚1000kg级制导炸弹准确地击中了该舰,但这种制导炸弹的穿甲作用显然不如穿甲弹,只能将该舰的上层建筑削平,留下几个炮塔孤零零地耸立在舰体上。
但致命打击随之而来,2枚制导炸弹几乎在同时落入“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左侧舰体的水中,巨大的水压将该舰的肋骨压断,并使装甲钢板破裂。
海水很快涌了进来,使该舰发生了左倾。
舰长立即下令将全部排水装置开足马力,不过一架中国鱼雷机发射的457毫米制导火箭弹彻底打消了舰长希望保存这艘战舰的企图。
巨大的爆炸和高效的穿甲效果,使“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上的发电机组被摧毁,排水装置立即中止了工作,舰体不可避免地继续向左倾斜,舰长在此时也只好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与“田纳西”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已经开始沉没不同的是。
“内华达”号战列舰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但经过船员们的努力,火势已经得到控制,当然,这也就促使中国飞行员们将攻击重点放在了这首舰上。
18时50分,4枚制导炸弹再一次先后击中了“内华达”号“战列舰的一号主炮塔、塔楼、后烟囱和后烟囱侧面的甲板上。
一号前主炮塔当即被炸毁。
在弹药舱工作的水兵立即打开海底阀,避免了弹药的殉爆。
但塔楼基部被命中,则使塔楼地面支柱被炸断,整个塔楼开始歪斜。
后烟囱被摧毁后,巨大的冲击波还将烟道摧毁,后机舱的动力也完全丧失。
掉在后烟囱侧面甲板上的炸弹则引爆了一座157毫米副炮的炸药舱,将整个舰体的左后侧全部炸开。
“内华达”号战列舰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保存的价值了。
英格纳姆中将将在重伤昏迷前,向舰长下达了命令,要求其弃舰。
舰上地人员用小艇将英格纳姆中将转送到了“哥伦比亚”号轻巡洋舰上。
已经只剩下一半的第3舰队司令班子也开始执行起指挥任务。
舰队参谋长凯利特纳中将命令全舰队立即进行灯火管制。
抛弃重伤的战舰,立即返航。
同时他还让两艘辅助舰只留下来,竖起白旗,并打捞落水地水兵。
美国人很聪明地将新的指挥部设在了一艘轻巡洋舰上,因为他们知道:中国飞行员一定是由重至轻地逐个打击美国的舰艇。
也正如美国人所推断的那样。
中国飞行员在看到美国第3舰队的战列舰已经全部开始沉没后,便将攻击重点集中到了正在拼命逃跑的护航航母上。
对付护航航母完全不需要457毫米制导火箭这类地武器,1000KG级的制导炸弹只需一枚,就足以完全摧毁一艘护航航母。
17时10分,2枚制导炸弹准确地击中了“奥曼尼湾”号护航航母上的飞行甲板。
高空坠落的炸弹,重重地击在甲板上。
并轻易地穿透了四层甲板,最终在机舱上方地水兵舱内爆炸。
威力巨大的炸弹,所产生地爆炸也是非常惊人的,机舱当即被摧毁,并使龙骨发生严重变形。
2枚重磅炸弹的威力叠加,很简单地将“奥螺尼湾”号护航航线的船体底部炸开两个大裂缝。
数千吨的海水涌入后,整艘航母便在二十分钟内完全没入水中。
“瓜达尔卡纳尔”号护航航母也紧随其后,1枚重磅制导炸弹从舰体的尾部穿入,甚至穿透了尾舱的甲板,在舰尾底部的海水中爆炸。
巨大的爆炸甚至将整艘航母的尾部抬出了水面,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桨叶甚至飞到附近的“文森斯”号重巡洋舰的舰桥内,将舰长及数名水兵杀死。
“瓜达尔卡纳尔”号护航航母的舰尾被炸毁,如果不是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的连接,整个舰尾已经脱落。
4分钟内该舰便翘着高高的舰艏,沉入了海中。
另两艘在白天的轰炸中,已经失去动力的“利斯康姆湾”号和“所罗门”号护航航母,除了“利斯康姆湾”号在中国打击群的前锋分队到达前,已经自沉外,“所罗门”号则被俘虏。
现在,整个美国第3舰队主力,就只剩下“文森斯”号、“旧金山”号、“塔斯卡卢萨”号和“新奥尔良”号重巡洋舰具有打击价值,勉强入了中国飞行员的法眼。
因此这四艘战舰在数十架战机的打击下,无一幸免,全部被击沉。
由于美国的3艘补给舰打起白旗,并在战场四周放下十余艘小艇用于搭救落水的美国水兵,因此中国飞行员并没有对其进行攻击。
第3舰队残余舰只在“哥伦比亚”号轻巡洋舰的率领下仓皇地逃离了战场。
简天行取得了这次巨大的胜利,暂时巩固了其海军第二人的地位,通过媒体的宣传,也使他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覆灭,则沉重打击了美国地士气。
美国民众开始着重地思考其总统罗斯福的政见,与中国进行和谈,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在西南太平洋的岛群中坚守的第7舰队和第5舰队,也弥漫着失败的气氛。
所有的美国水兵都不相信军官地话,都不认为中国海军是可以被他们战胜的。
英格纳姆在回到珍珠港后,在医院就立即被软禁了起来,美国军方高层需要一个替罪羊,而第3舰队司令正好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尼米兹却亲自到病房看望了自己的下属,英格纳姆知道自己的前途。
所以诚恳地希望尼米兹郑重转告海军和国防部高层:在美国军队没有装备更加优秀的海空作战装备之前,不要同中国海军进行决战,并强烈建议撤回第7舰队和第5舰队,为太平洋舰队保留一丝血脉。
同时,他还在病床上仔细讲解了战斗的经过,并强调中国海军极有可能掌握了能够在夜间攻击海上目标地技术。
当尼米兹询问有没有可能阻挡中国海军的进攻时,英格纳姆遗憾地表示不太可能。
当问及对付中国海军最有效的武器是什么时。
英格纳姆通过中国打击群地“燕山”号航空母舰被击沉地战例说明,只能是飞机。
尼米兹仍然不甘心,继续询问如何能够迟缓中国海军的攻击速度。
英格纳姆只吐出了一个词:潜艇。
在尼米兹离开后的第二天。
英格纳姆用吊针向自己的静脉注射了空气。
当然,打击群取得的战果也刺激了海军和总参,陈海与叶飞经过仔细地策划,决定动用第二打击群并加强“新福建”号与“新广东”号战列舰,在突击群没有补充弹药地空隙。
突袭关岛。
此时的关岛美军只有“怀俄明”号和“得克萨斯”号战列舰勉强具有一战之力,其余的2艘轻巡洋舰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