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ceo的海军陆战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前提。在缺乏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以色列人充满自信地做出了无数临时决策,而就是这些临时决策,使他们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进攻势头。最后,速度,再加上瞄准薄弱环节,在进攻中取得奇效。以色列人越以快的速度突破埃及防线,他们就会制造出越多混乱,也就越发加快了埃及指挥、控制系统的崩溃。
我们已经就七大原则一一做了大体的讲解介绍,而接下来,我们将更为具体深入地论证七大原则“相互促进、互为补益”这一论点。我们将提出“侦察攻击”的概念,它包含了瞄准薄弱环节、集中攻击、自主决策和快速行动。侦察攻击意味着第一时间对战机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一旦某个个体发现了战机,便立即指引整个队伍对此发动猛攻,速战速决。然后我们将证明在商业中将这七大原则融会贯通地加以应用,能起到多么惊人的巨大效果。最后,我们将再次围绕领导力加以讨论,并以此作为本书的收尾,毕竟,这是机动战的核心所在,没有它,空有再好的战术,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第四章 瞄准薄弱环节隆美尔在依索罗
当西蒂斯(Thetis)生下他时,将他浸在冥河水中,希望以这种方式令他变得刀枪不入。但她却一时不小心,没注意到自己握住了他的脚踝,那些被手盖住的地方并没有浸到水。
——阿基里斯(Achilles)的传说
一个机动战术的身体力行者会始终观察与分析自己的敌手,尝试着找出对手的薄弱环节所在。这些环节正如传说中阿基里斯的脚踝,一旦被击中,便会对其生存构成最大的威胁。
想要找出能令对手一败涂地的“死穴”,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其一,动员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坚持不懈地积极进行搜索;其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计划;其三,进行严格的自省自查。一旦找到了对方的薄弱环节所在,就必须迅速集中资源,果断对其发动猛攻。攻击对手薄弱环节的机遇转瞬即逝,必须赶在对手发现自己存在弱点、并采取行动加以弥补之前下手,不然便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了。所以,在发现对手弱点与进行攻击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攻击所取得的效果也就越大。
在本章中,我们将给出四个历史上瞄准薄弱环节的经典案例及其关键史实,并且也会就今日海军陆战队的经验教训加以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埃尔文·隆美尔在依索罗大败意大利;洛维氏五金(Lowe’s Hardware)在家饰装潢零售领域一再对“家居仓库”公司(Home Depot)提出挑战;这两个案例虽然一在战场一在商场,但都是瞄准对手薄弱环节并加以攻击而获取的经典胜利。壳牌石油公司成功地运用了“预测规划法”(scenario planning),该方法不同于做出一个预测,然后根据这个预测进行定位、准备、演练的一般方法。它会一次预测多个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分别围绕这多种情况做出多种定位、装备、演练,事先准备好多种瞄准对手薄弱环节的可行方案。而在美国内战彼得斯堡战役中,北方联邦军队的贻误战机,则教我们明白了如何不能迅速集中力量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会带来如何严重的后果。
海军陆战队在寻找和攻击对方薄弱环节方面的经验,可以成为您在贵公司贯彻该原则时的指路明灯。因此,本章旨在借助于一些海军陆战队的经验,结合一些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给予您一些建议,告诉您该如何在公司内“由上至下,自下而上”地推行“瞄准薄弱环节”的理念,并牢牢护住您自身的薄弱环节不受对手攻击。
1918年,第12次依索罗战役中,当时身为中尉的埃尔文·隆美尔率领着一支由三个轻步兵连组成的小分队,发现了他的意大利对手的致命弱点所在:他们将位于马它鸠尔山的一条山路作为主要的物资供给路线。他攻占了这条山路,粉碎了意大利人的战斗意志,瓦解了意大利前线由数千个装备精良的轻步兵连构成的南部阵营。为了抵达这条山路,隆美尔一一找出了对手三道防线中的弱点所在,绕开敌军的强势所在,从背后突袭意大利人。
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隆美尔的分队迅速穿越了炮火失灵的第一道防线,又登上一座陡坡,直至先头部队与对方的重型机枪火力狭路相逢,才不得不停下了步伐。他没有从这个防御森严的地方下手,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相对更隐蔽的方向对意大利人的第二道防线发起了攻击——从一个地势险峻的水冲谷攻击其左翼。
1918年在谷顶处,他派遣出一支8人的巡逻小分队,沿着一条不起眼的小径向下。这支小分队扮成从前线退下的意大利士兵模样,从敌军眼皮底下溜了过去。他们悄悄来到一个挤满了躲雨的守卫士兵的防空洞,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们统统俘虏了。隆美尔的部队从小分队杀出的这个缺口一拥而上,从背后一举攻占了第二道防线上剩余的防守岗位。
到达防范严密的第三道防线前,隆美尔决定在德国主战场以西1100米处发动一次独立的进攻。他再一次派出许多巡查小队,找出意大利防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支小分队在他的一名下级军官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一个缺口,隆美尔立即指挥手下所有剩余士兵由此穿过。现在,有两条路可供他选择:一是对第三道防线上的意大利军队发动攻击,二是避过他们绕道而行。现在,他的终极目标已经近在咫尺,隆美尔选择了绕道而行。
他带领着已经精疲力竭的部下深入到意大利人疏于防范的后方,很快便抵达了那条山路。短短52个小时内,隆美尔的军队俘虏了150名意大利军官、9000名士兵,缴获重型机枪81挺,而6死30伤则是他们的全部损失。
领导力课程
隆美尔使用了“由上至下,自下而上”的方法瞄准了对手的薄弱环节。他最后攻占下那条山路,显示了机动作战的第一条原则在心理上所能造成的影响。
先说说“由上而下”。他一刻不停地为了占领山路——意大利人的致命弱点所在——而努力,从未忘记自己的最终目标为何。他的士兵们身负重荷,身处高海拔地区,他们每个人都背负着重达80磅的行装。而他却鞭策着他们连续52个小时马不停蹄,直至占领山路为止——达到了体能的极限。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在正确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理由才做出如此极端的决定。因为他知道,只要占领了这条山路,就等于确保了胜利。
再谈谈“自下而上”。他非常倚重其下属来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他们找出了意大利防线上的缺口(下级士兵防范不力),这使得隆美尔能经由抵抗力最小的环节、以最少的正面冲突领兵突破敌军防线,抵达了最终目的地。最后,当意大利人发现自己的供给被切断时,立即阵脚大乱,认为败局已定,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
第四章 瞄准薄弱环节洛维氏五金VS家居仓库
洛维氏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才在美国家饰品零售市场上成功瞄准了家居仓库的薄弱环节。
20世纪80年代初,洛维氏企图在价格上与家居仓库一竞高下,结果以失败告终。家居仓库的全国联网背景及其无与伦比的超强购买力,使之有能力以别人望尘莫及的代价进行销售。但看似不可战胜的家居仓库也有其弱点,其店铺格局显然不够人性化。近年来,洛维氏就瞄准这一点集中了力量。在这个战略下,洛维氏迅速异军突起,几乎成为了新的行业领头羊。
家居仓库是仓储式的全国连锁超大型家饰品零售商场,其创始人伯尔尼·马库斯(Bernie Marcus)和阿瑟·布兰克(Arthur Blank)一直都为它的仓储式格局而感到自豪,甚至还进一步刻意营造其简陋感。这种布局对职业承包商和一些对装潢颇知一二的人确实相当有吸引力,而其价格之低、可选择范围之广,更是重新定义了家饰品零售市场。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家居装潢市场繁荣兴旺,家居仓库却没能意识到顾客口味已发生了改变,并未进行自我调整。此时,对家庭装潢知之甚少乃至于一无所知的美国人纷纷开始整修或改造他们的房屋。相形之下,提供相应服务的职业承包商供不应求,收费高昂得令人不敢问津。
家居仓库着重迎合承包商以及装潢门内汉的口味,而洛维氏则恰恰相反。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高达80%的家庭装潢工程的决定权是掌握在女性手中的,于是根据这个结果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洛维氏意识到自己的顾客中只有30%为女性,于是决定瞄准自己的薄弱环节开刀:它没有能力吸引女性顾客,她们一看到像仓库一样杂乱无章的店面,就会大倒胃口、购买欲全无。他们斥重资建起了“令人愉悦的购物环境”,从家居仓库手中夺下了一大块市场份额,这一部分新顾客群主要由自己动手装修的门外汉构成,他们更倾向于洛维氏人性化的方式。
家居仓库在销售上输给了洛维氏,而证券市场立即晓以颜色,它的股票价格节节下挫,这又带来了一个连锁反应——员工士气不振。家居仓库员工的报酬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公司股票收益上的。而股票价值缩水意味着大多数员工的期权变得不值一钱。顾客服务的质量随同家居仓库的股票价格一起下跌。原本为顾客提供愉悦购物环境的能力就已经有限,如今越发是雪上加霜。引用一位前家居仓库的忠实顾客,四个孩子的母亲,珊迪·库珀(Sandy Cooper)在2002年说的话:“在家居仓库,你别指望能找到谁来帮你的忙——就算你找到了,他们最多也不过是勉为其难地抬起手来,一指了事了。”
第四章 瞄准薄弱环节领导力课程
在洛维氏向家居仓库提出挑战的过程中,他们兼具了锲而不舍和先见之明这两点,他们的挑战获得了成功,这进一步证明了瞄准薄弱环节在商业环境下所能起到的巨大影响。由于洛维氏的不屈不挠,最初的失败反而激励着它在意识到自身薄弱环节所在的情况下,重新安排和组织了第二轮更具创新性、来势更为凶猛的攻击。洛维氏在家居仓库的薄弱环节浮出水面之前就已发现了它,在这一点上真可谓具有先见之明。得益于良好的定位,它充分发掘了在市场消费主力由职业承包商向DIY者转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商机。最后,正如隆美尔一占领了山路,意大利人就丧失了斗志,家居仓库的股票价格刚开始下跌,许多公司员工也立即开始无心继续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开始能免则免、得过且过。
第四章 瞄准薄弱环节壳牌石油:预测规划
可能有人会认为,想要在薄弱环节成形之前就瞄准它(这是洛维氏获取胜利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需要超凡的洞察力来完成。而想要具备这种能力,则是难上加难。但壳牌石油的经验却说明,进行预测规划,不仅有助于找出你自身的薄弱环节,也能帮你在对手意识到之前就洞悉其薄弱环节所在。
预测规划的第一步,是要推导出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不确定因素,也就是那些既有很大的变数、又至关重要的事项,在这些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可能产生的情况和结果。由于它们是变量,你不可能知道它们的具体值是什么,又会发生些什么变化,所以你要取它们的两个极值,并估计出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这些极值时,分别会导致怎样的不同情形。一旦确定下来可能会发生多少种不同情况,你便依次假定每个情况都是你将要面临的真实未来,想像一下,如果你的预测成了真,世界就会是怎样一个模样。对于每一种可能性,你都要当做事情真的会如此演变一样,制定计划、实践演练,充分做好准备。
20世纪60年代晚期,壳牌石油创新运用了预测规划法来应对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上已无法单纯通过历史潮流趋势来预测的风云变幻。当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不到4美元时,它的大多对手都致力于最优化石油提炼程序中的原油配量,在每桶原油价格的基础上上浮一到二美元,作为提炼油的定价。但壳牌石油对此没什么兴趣,它最关注的是,有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可能会限制西方世界的石油供应量,使得油价暴涨至每桶40美元,而这在当时看来,简直近乎无稽之谈。
壳牌的“预测规划小组”列出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件,诸如中东危机,可能对西方的石油来源产生影响;又如,在几个壳牌进口石油的重要石油出产国,对西方社会体制的仇视可能会升级。通过这种方法,1972年时,它才能够找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未雨绸缪,不然有朝一日当它失去伊朗、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这三大石油来源,将会成为一场灭顶之灾。
1979年至1981年间,当这些石油生产国的供应真的发生问题,壳牌的原油来源和赢利水准却没有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大范围的预测规划后,壳牌根据来自中东的原油缩减量,调整了它的石油运输队规模,并且它早已建立起一套灵活有效的原油贸易程序,通过签订远期期货交易合同,以事先约定的固定价格购入大量石油,弥补了损失掉的那部分原油供应量。
领导力课程
“预测规划”不是借助历史与数据进行推理,试图预测出在理想条件下会发生些什么,而是侧重于直觉、经验和自省的运用,以瞬息万变又混乱无序的现实世界为基础,为事情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划定一个范围。然后再对这一范围内的结果一一进行分析和理解,以达到瞄准薄弱环节的目的。
第四章 瞄准薄弱环节彼得斯堡战役
我们在此提出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彼得斯堡战役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它是由于懒散迟钝、计划不周和犹豫不决而错失攻击对方死穴良机的生动典型。
1864年,罗伯特·E 李(Robert E Lee)将军手下的北维吉尼亚军被困重围,他们建起了绵延5公里的连锁战壕和守卫森严、四通八达的土木工程,以此抵御装备精良、规模强大的北方联邦军队,死守彼得斯堡。经过了无数次以失败告终的进攻、损兵折将无数之后,一支主要由煤矿工人组成的联邦步兵队——宾夕法尼亚州第48军——提出了一个计划,在南方联盟军难以攻克的防线上制造出一个薄弱环节。
第48军日以继夜地工作,在南方联盟军防线中心下方挖了一条500英尺长的地道,往其中填入了8000磅炸药,然后在南方联盟军的防线中心炸出了一个深30公尺、长200英尺、宽70英尺的大洞。这场大爆炸摧毁了南方联盟军的主要防御工事,销毁了许多重型武器,活埋了对方士兵。这一来,本就捉襟见肘的南方联盟军立即在其防御最关键处露出了破绽。
但由于计划不周密、领导力薄弱,加之缺少规划的执行,使得联邦军无法迅速扩大这个新造就的缺口。首先,联邦军的攻击计划实在拙劣,根本没有想到需要把挡在自己壕沟面前的障碍物搬开,它减慢了军队的进程。第二,陆军准将詹姆斯·莱德利(James Ledlie)受命指挥军队进攻,但据报道,进攻开始时他却被发现躲在一个碉堡里喝了个烂醉如泥。第三,爆炸的威力过大,以至于许多战斗中的联邦军士兵受惊过度、惊惶失措。有些人停止了攻击,反而帮忙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