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5-永恒情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杀予夺大权。寺内等级森严。八大“康参”(类似八个部门),分别管着一个地区的喇嘛。“康参”的统治者八大老僧,组成“老庄会议”,是全寺的最高权力机构。老僧之一是活佛,是寺内的最高统治者。
红二、六军团即将进入中甸的消息传开后,归化寺的喇嘛惊恐异常,有的说:“八大老僧可组织全寺武装,把汉人军队赶出去!”
有的说:“目前我们兵力不够,应赶快去联络救兵。”
有的喇嘛见势不妙,随着土司、头人逃进了深山。
松木活佛身着交领左衽长袖大襟长袍,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青灰色的脸上毫无表情,闭目听着众僧的议论。
八大老僧议论来议论去,觉得红军兵强马壮,连汪学鼎都逃得无影无踪了,我们岂是对手?因此,不能武力对抗。当今之际可以静制动,注意掌握红军的动向。
松木活佛发话了:“众僧可紧闭寺门,防范红军。明天出去几个人,打听消息。”
第二天,天刚破晓,贺龙就率领部队向中甸县进发了。
中甸县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时设中甸厅,民国初年改为县,版图虽然划在云南省,实际上归西藏噶厦政府指挥。
到达县城时,已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了起来,呼呼直叫。贺龙骑着马,迎着刺骨的寒风走在卵石铺成的狭窄的街道上。街旁一间间矮小的店铺紧闭着门,街上冷冷清清,没有行人,寒风刮过,摇撼着破旧的门窗,发出哐啷哐啷的声响。
这时,先头部队的指挥员跑过来向贺龙报告说:国民党江防总指挥汪学鼎带领民团已逃离县城。城里居民受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大部分上山躲起来了。城边还有座庙宇,叫归化寺,庙门紧闭。
贺龙听完报告,和先头部队的指挥员出了城门,勒马停下,举起望远镜朝归化寺望去。
归化寺占了一面山坡,建筑规模宏大,四周高墙环绕,古树参天。远远望去,掩映在绿树丛中。
“据说,寺里住着几百名喇嘛,还有枪炮。”先头部队指挥员补充说。
贺龙回头命令道:“严格执行规定,不准打扰他们。要搞好宣传工作,为群众做好事。”
接着又以贺龙主席的名义颁布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滇康分会布告》:
本军以扶助番民,解除番民痛苦,兴番灭蒋,为番民谋利益之目的,将取道稻城、理化,进入康川。军行所至,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希望沿途番民群众以及喇嘛、僧侣,其各安居乐道,毋得惊惶逃散。尤望各尽其力,与本军代买粮草,本军当一律以现金按价照付,决不强制。如有不依军令,或故意障碍大军通行者,本军亦当从严法办。
红军指战员广泛开展了宣传活动,在中甸城写下许许多多的标语:
番民们,不要听信谣言,红军是番民的好朋友!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保护人民!
红军遵守纪律,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红军优待少数民族,保护信仰自由!
红军保护土司头人生命财产!
抗日反蒋!
藏汉同心红军战士露宿,老僧们打开紧闭的寺门(4)
在红军的广泛宣传下,躲进深山里的藏民陆续回来了。红军战士为藏民们打扫卫生、挑水。为了尊重藏族风俗习惯,到了夜晚,部队都冒着高原的寒风露宿在野外丛林。一些藏民群众深受感动,送来糌粑和水。战士们推辞不过,都付了钱。
这些情况都被归化寺派出打探消息的喇嘛回报给松木活佛。松木活佛把八大老僧找来商量,他们半信半疑。最后松木活佛决定派出代表去谈判。八大老僧你推我,我推你,没一个愿意去,担心风险太大,最后推给了寺里保管青稞的下级僧官夏拿古瓦。
夏拿古瓦战战兢兢地对松木活佛说:
“我只好去了。如果我死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寺庙可要都管起来呀。”
松木活佛点头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二天,夏拿古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红二军团指挥部。他被带到贺龙面前,斜眼一看,眼前这位军人蓄着一字胡,目光锐利,顿时吓得头也不敢抬。
贺龙见状,忙笑着和他打招呼,请他坐下,然后耐心地向他解释说:
“我们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穷人的队伍。红军不打人,不骂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进寺庙,不闯民宅。这些想必你们也看见了,请你们不要害怕。”
贺龙说到这顿了顿,他见夏拿古瓦不那么紧张了,继续说:
“我们这次进入贵县,只是借道北上抗日,并不打算停留。唯一需要你们帮忙的,是希望能帮助筹集粮秣,我军一律用现金购买。”
“我给八大老僧写了一封信,请你转交给他们,希望他们说服中甸僧俗民众各安生业,不要听信国民党反动派的恶意宣传和挑拨离间。”
说完,贺龙拿出一封由他亲自署名的信件交给夏拿古瓦。
夏拿古瓦赶紧伸手接过信,连声说道:“一定把信带到。”说着起身告辞。贺龙一直把夏拿古瓦送到门口,并说:“我将亲自到贵寺献哈达,以表示我们对宗教事业的尊重。”
夏拿古瓦怀里揣着信,一溜小跑回到寺庙。他向松木活佛和八大老僧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会见贺龙将军的情况,然后说:
“看来红军不像汪学鼎宣传的那样,红鼻子,绿眼睛,杀人不眨眼。那位军官一再表示尊重寺庙,爱我藏胞,态度和蔼可亲,我看可以相信。”
八大老僧急忙打开信,上面写着:
〖GK2!2〗掌教八大老僧台鉴:
(一)贵代表前来,不胜欣幸。
(二)红军允许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对贵喇嘛寺所有僧侣生命财产绝不加以侵犯,并负责保护。
(三)你们须即回寺,照安生业,并要所有民众,一概回家,切不可轻信谣言,自造恐慌。
(四)本军粮秣,请帮助采办,决照价支付银两。
(五)请即派代表前来接洽。
贺龙
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老僧们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这块石头才落了地,个个喜上眉梢。商议决定:为了表达对贺龙将军的敬仰和对红军的拥戴,提前在寺内举行“跳神”仪式。“跳神”是藏族歌舞中的一种,原来是祈祷消灾的,后来演变为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如意,一般在每年冬月进行。这一次,八大老僧决定破例提前举行,说明贺龙对归化寺上层人物工作的成功。
第二天,阳光灿烂,晴朗淡蓝的高空万里无云。贺龙一行40余人朝归化寺走去。只见贺龙一字胡修得整整齐齐,身穿四个兜的灰色军装,腰扎宽皮带,格外精神威武。他边走边对大家说:“到了归化寺,大家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切莫破了人家的规矩。”
到了归化寺门口,八大老僧带领众僧前来迎接。贺龙向寺庙敬献了洁白的哈达,还以自己的名义赠送红绸锦幛一面,上面写着“兴盛番族”四个大字。
贺龙对众僧说:
“我们红军路过贵地,是为了北上抗日,拯救国家。藏汉同是一家,国家有难,理应有难同当。这次贵寺和中甸藏胞给予红军大力支持,我们深表谢意。特送红绸锦幛一面,祝藏族人民繁荣昌盛。”
松木活佛对贺龙题写的“兴盛番族”特别感激。他说:“感谢将军的良好祝愿,红军是真诚的。”八大老僧也称赞红军纪律严明,士气旺盛,并向贺龙回赠了哈达。
这时,众喇嘛敲响了欢快的锣鼓,30多名戴着牛马面具的喇嘛一对一对地出来跳舞,舞姿奇异,粗犷豪放。还演出了取材于佛经里的故事《赤美滚丹》等。
贺龙等端坐在会场上首,一边喝着喇嘛们送来的香喷喷的酥油茶,一边欣赏着舞蹈。
“跳神”结束后,贺龙起身告辞。为了再一次表示对红军的感激之情,松木活佛决定归化寺及喇嘛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出售青稞、食盐等物资给红军,并破例赠给红军一些碗碗糖。青藏高原不产糖,这碗碗糖是四川生产的一种红糖,因此是极为珍贵的。
贺龙一再推辞,但考虑到事关礼节,还是接受了,并让随行人员付给双倍的价钱。
返回的路上,只见县城里热闹起来,小街上铺了襢布,一队队小喇嘛背着羊皮口袋装的青稞倒在襢布上,供红军购买。一些住家也开了门,红军战士正在帮助他们打扫卫生、背水,整个县城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八大老僧看到这景象很高兴,一些喇嘛对他们说:“过去国民党兵来中甸不是抢东西,就是打人、骂人。红军比他们好,和他们大不一样。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八大老僧又让夏拿古瓦找红军联系,看还需要做哪些事。贺龙以他个人的名义给夏拿古瓦发了委任令:
兹委任夏拿古瓦同志为中甸城厢及附近乡区安抚和招徕全体军民并与本军采办给养,仰我全体民众一体知照,至本军全体红色军人,对夏拿古瓦同志应加以保护和帮助,不得稍事为难,是为至要。
夏拿古瓦接此委任令后十分高兴,不分昼夜为红军奔忙,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本人也深受红军影响,拥护红军。解放后,曾任大中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这是后话。
藏族同胞看到红军战士帮助他们干活,累得满头是汗,连一口水也不喝,十分过意不去,伸出大拇指夸奖说:“红军亚磨类(很好)!红军亚磨类!”
红军在中甸县住了十来天,粮秣筹集得差不多了,就准备向西康德荣出发。临行前,贺龙又给八大老僧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动员骑将两队,每队各三四十人马,并各带武装,为本军作前驱,沿途与番民接洽大军通过事宜……”,并对他们表示感谢。归化寺按照贺龙的要求认真作了安排。
5月初,红军要离开中甸县城了。这一天,八大老僧和百姓夹道欢送,有的端出青稞酒、酥油茶;有的不断高喊:“嘎雷松(慢慢走),纽巴霍(快快回)!”藏族同胞一直目送这支令他们永远怀念的军队消失在山林中……
藏汉同心跟着红军走,上刀山下火海绝不反悔!(1)
1935年12月,青藏高原的丹巴县已进入冬季。清晨,天空下起雪来,朵朵雪花柳絮般的轻轻飘扬着。
在县城北面的一座藏式平房里,一老一少正在屋里议事。老者约60多岁,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他那酱紫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神态老成,目光犀利。此时,正仔细听着年轻人讲着什么。
年轻人大约30多岁,古铜色的脸,身材剽悍,肩宽背厚,穿一件藏式皮衣,腰间挂着盒子枪。
年轻人说:“阿爸,红军要和咱们联合,我看可以干,这样国民党那些黄狗子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老者想了想说:“阿布,这红军咱们都没有见过。自古以来,当兵的都是一个样。再说,我们和汉人打交道可吃了不少苦头,这事得三思而行啊!”
正说着,仆人进来报告:“老爷、少爷,红军的人来了。”
“请他们到客厅里说话,我和老爷随后就到。”年轻人说。
接着,年轻人去搀扶老者,老者不大情愿地站起来,嘴里不停地说:“汉人不可轻信,汉人不可轻信哪。”
客厅里坐着两位年轻的红军干部,他们身着整洁的军装,年龄大约二十六七岁。个子稍高的长着宽广的前额和一对浓浓的眉毛,他叫李中权;另一位个子不高,但很结实,长着一双机智的眼睛,名叫金世柏。
李中权原是金川省委宣传部长,9月份的时候,他接到省委的指示,让他尽快赶到宝兴,与宝兴县委书记金世柏同志一起到丹巴,负责组建和领导藏民独立师的工作。干这个工作对李中权来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一点也没有思想准备,他既感到新鲜,又觉得紧张。既然上级下了命令,就要坚决执行。这样,他和金世柏一起,带着从省委和红军中抽调的100多人一起前往丹巴。
在路上,李中权脑子里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与藏族同胞打过交道,光知道当地有句俗话:“官住平,民住坡,蛮家住到山窝窝。”这“蛮家”是历史上沿袭下来歧视藏民的称呼。是啊,长期以来,国民党军队对藏族同胞政治上欺压,经济上掠夺,使藏民受尽了欺侮。作为共产党人,绝不能歧视藏民。临出发时,省委李维海同志曾对他说:
“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对完成我们的战略任务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要绝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行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平等。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民族武装,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又一具体体现。因此,这个任务一定要完成好。新组建的丹巴独立师属金川省军区统辖,为地方军区的常备武装。部队士兵及主要领导成员大多数为当地藏民,我们派政治工作人员和军事指挥人员协助工作。马阿布任师长,你任政委,金世柏同志任副师长。”
李维海又详细地向他介绍了丹巴的情况:
“在丹巴县城以北的巴旺村,有个头人叫马阿布,其父马老太爷,是个有名的大头人,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望。因他非常气愤国民党对藏民实行的政治上歧视、经济上掠夺的政策,因此,与国民党军队矛盾甚深。为了反抗国民党军队,保住自身的财产和利益不受侵犯,便拉起了一支队伍,有一定的实力。红军进入藏区后,由于广泛宣传和实行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团结争取爱国上层人士,使他们父子受到很大影响。马阿布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因此,你们去以后,一定要和马阿布搞好团结,共同努力把这支民族部队组建好、带领好!”
李中权和金世柏见马阿布和马老头人来了,连忙起来,做了自我介绍。
马阿布显得很热情,他说:“欢迎、欢迎,可把你们盼来了。”并向李中权、金世柏献了哈达。然后他又说:
“民族有别,不是冤家;敌我之分,才是对头。”
李中权、金世柏被这位藏族汉子直爽的性格和开朗的胸怀深深打动了,他俩都为有这样一位共事者而高兴。
而马老头人一言不发,用锐利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这两位年轻的红军干部,仿佛要把他们看穿似的。
看着马老头人这样的目光,金世柏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脸憋得通红。
“嗯,你们是汉人?”马老头人终于说话了。
李中权不慌不忙地说:
“是的,我们是汉人,可我们是红军!”
他故意把“红军”这两个字说得很重、很清晰,似乎想让马老头人一听就明白红军与国民党兵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他接着说:
“我们红军提倡各民族政治、经济上一律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民族武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消灭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建立各民族平等的新社会。”
说到这,他提高了语气,郑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