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奥修]智慧金块 >

第7章

[奥修]智慧金块-第7章

小说: [奥修]智慧金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都是陌生人,这是“生命之美”其中的一项,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变这个真相。有陌生人爱你是很美的,有陌生人成为你的朋友是很美的,有陌生人在世界各地是很美的,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变成一个奥秘——它本来就是一个奥秘。
  
  ※       ※        ※
  
  这是一个为人所知的事实:你爱上一个人,但是你并没有爱上一个真正的人,你只是爱上一个你想象中的人。当你们不在一起的时候,当你从阳台看一个人,或者当你在海边跟那个人碰面几分钟,或者在电影院里手拉着手,你就开始觉得:“我们是天生的一对。”
  没有人是天生的一对,你只是一直将越来越多的想象投射在那个人身上——无意识地。你在那个人的周围创造出某种气氛,他也在你的周围创造出某种气氛。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很美,因为你使它变得很美,因为你在对它做梦,你在避免那个真相,而你们两个人都试着以各种可能的方法不要打扰到对方的想象。
  所以那个女人就以那个男人要求她的方式来躬行,而那个男人也以那个女人要求他的方式来躬行,但是你只能够这样做几分钟,或是顶多做几个小时。一旦你们结了婚,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一起,那么要再继续伪装下去就变成一个重担。
  只是为了要满足对方的想象,你还能够继续演戏演多久?
  迟早它将会变成一个重担,然后你就会开始报复,你会开始摧毁对方在你周围所创造出来的想象,因为你不想被它所监禁,你想要自由,你只是想要成为你自己。
  另外一个人的情况也是一样,他也是想要自由,想要成为他自己。这是所有爱人之间和所有关系当中经常有的冲突。
  
  ※       ※        ※
  
  爱允许自由。
  爱允许说,任何对方喜欢做的,他都能够做。任何他所感觉的,如果它能够使他喜乐,那是他的选择。
  如果你爱那个人,那么你就不要干涉他私人的东西,你会让他私人的东西不被干涉,你不会去侵扰他内在的本性存在。
  基本上,爱必须是:“我以对方本然的样子来接受他。”爱从来不会试图按照一个人自己的概念去改变对方,你不会试图去修剪那个人,使他来适合你想象中的尺寸,然而,全世界到处都有这样的事在发生……
  如果你爱,那么就不要附加任何条件。
  如果你不爱,那么你又是何许人,而能够附加什么条件?
  不管是那一个情况,都很清楚。如果你爱,那么就没有条件的问题,你按照他本然的样子来爱他;如果你不爱,那么也没有问题,因为他对你而言并不是什么人,所以也就没有附加条件的问题,他可以做任何他想要做的。
  如果嫉妒消失,而爱仍然保留,那么你的生命就具备了某种具有实质的东西,那是值得去保有的。
  
  ※       ※        ※
  
  当你在分享你的喜悦,你并不会帮任何人创造出一个监狱,你只是给予,你甚至不期望对方的感激或感谢,因为你的给予并不是想要得到任何东西,甚至连感激都不想得到。你之所以给予是因为你太充满了,所以你必须将它给出去。
  所以如果有人感谢,你也会感谢那个人,因为他接受了你的爱,他接受了你的礼物,他帮助你卸下你的重担,他允许你将爱的礼物洒落在他身上。
  你分享越多,给予越多,你就拥有越多,这样它才不会使你成为一个吝啬的人,才不会使你创造出一个新的恐惧说:
  “我或许会失去它。”事实上,当你失去越多,就会有更多新鲜的水从那个你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泉源流出来。
  
  ※       ※        ※
  
  如果整个存在是一体的,如果整个存在一直都在照顾树木、动物、山岳、海洋——从最小的草叶到最大的星星——
  那么它也将会照顾你。
  为什么要占有?占有只是显示出一件事:你不信任存在,你必须为你自己安排另外的保障和安全,你无法信任存在。
  不占有基本上是对存在的信任。
  不需要去占有,因为整体已经是我们的了。
  
  ※       ※        ※
  
  忘掉执著和爱是同一件事这个概念。它们是敌人;执著会摧毁所有的爱。
  如果你培养执著,如果你滋养执著,那么爱就会被摧毁,如果你培养和滋养爱,那么执著将会自动消失。
  爱和执著并不是同一件事,它们是两个分开的实体,它们是互相敌对的。
  
  ※       ※        ※
  
  永远都要记住这个生命的基本法测:如果你崇拜某一个人,有一天你将会对他报复。
  
  ※       ※        ※
  
  你要很有觉知,不要被任何人所控制,不管他们的意图是多么地良善,你必须保有你自己的独立自主,不要听命于那些意图良善的人,那些一直在做好事的人,那些经常在劝告你要成为这样、成为那样的人。听他们讲,然后谢谢他们。
  他们不想造成任何伤害,但是事实上会有伤害发生。
  只要听命于你自己的心。
  那是你唯一的老师。
  
  ※       ※        ※
  
  人们判断你,而你没有经过详察就接受了他们的概念,你为了人们的各种判断而受苦,而且你还将那些判断丢在另外的人身上。这个游戏已经失去了平衡,整个人类都在为它受苦。
  如果你想要脱离它,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判断你自己。很谦虚地接受你的不完美、你的失败、你的错误和你的脆弱。不需要伪装,只要成为你自己,只要说:“我就是这样——充满恐惧。我在黑暗的夜晚不敢走进浓密的森林里。”这有什么不对?这是人之常情。
  一旦你接受了你自己,你就能够接受别人,因为你将会有一个很清楚的洞见:他们也有同样的毛病。而你对他们的接受也能够帮助他们接受他们自己。
  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倒转过来:你先接受你自己,那将能够使你有能力接受别人。而因为有人接受他们,他们也会首度学习到那个接受的美——那个接受令人感到多么地和平——然后他们就会开始接受别人。
  如果整个人类都能够发展到每一个人都按照他本然的样子被接受,那么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痛苦都会消失——那些痛苦是没有基础的——然后你们的心就会自己打开,你们的爱就会流动。
  
  ※       ※        ※
  
  真理总是单纯的、赤裸的、单独的。它是非常美的,因为真理就是生命、存在和自然的本质。
  除了人类之外,其他没有人会说谎。玫瑰花丛不可能说谎,它一定会长出玫瑰,它不可能长出康乃馨——它不可能欺骗,它不可能成为它本然之外的东西。除了人类之外,整个存在都生活在真理里面。
  真理就是整个存在的“宗教”——人类除外。当一个人也决定要成为存在的一部分,真理就变成了他的宗教。
  这是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最大的革命,它是一个光辉灿烂的片刻。
  
  ※       ※        ※
  
  你并没有按照世界本然的样子来看它,你按照你头脑强迫你去看的方式来看它,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地到处可见。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被制约;头脑只不过是制约,它们按照它们的制约来看事物,那个制约具有某种色彩。
  我们会去区分:我们使某些人成为较优越的,而使另外某些人成为较低劣的;男人是比较强而有力的,女人是比较不强而有力的;某人是比较聪明的,而另外某人是比较不聪明的。有某些种族宣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每一个宗教都宣称他们的圣书是由神本身所写的。所有这些一层又一层的东西造成了你的头脑。
  除非你能够将整个头脑摆在一旁,而用你的意识直接地、立即地去看这个世界,否则你将永远无法看到真理。
  在这个世界里,最大的勇气就是将头脑摆在一旁。最勇敢的人就是不要有头脑的障碍而只是按照世界本然的样子来看它的人,那是非常不同的,那是非常美的。没有一个人是比较低劣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比较优越的——没有区分。
  
  ※       ※        ※
  
  平常我们认为知识份子是聪明的人,那是不对的。知识份子只是生活在死的文字里。真正的聪明才智是不会这样做的,真正的聪明才智会抛弃文字——那是尸体——而只带走它那活生生的脉动。
  聪明之士的方式是心的方式,因为心对文字没有兴趣,它只对包含在文字里面的生命汁液有兴趣。它不会收集容器,它只会饮用里面的生命汁液,而将容器丢掉。
  
  ※       ※        ※
  
  对我而言,宗教之士并不是超越自然的人,而是一个完全自然的人,它已经探索了自然的所有层面,没有留下任何未探索的部分。
  
  ※       ※        ※
  
  一个人必须过着自然的生活,而达到自然的死亡。自然的死亡是生命的顶点,是很自然地生活,没有任何抑制、没有任何压抑的生命顶点——就好像动物的生活方式,就好像鸟类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分裂,是一种完全放开来,而让自然流经你的生活,在你的部分没有任何阻碍,就好像你不在,而生命本身自己在流动。
  不是你去过生活,而是生活来过你,你是次要的,然后那个顶点就会是一个自然的死亡。
  死亡将会反映出最终的顶点——你整个生命的最高潮,它以一个浓缩的形式包含了一切你所生活过的。
  所以世界上只有非常少数的人能够自然地死,因为只有非常少数的人很自然地在生活。
  
  ※       ※        ※
  
  我们都害怕死亡,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即将会死,而我们又不想死。我们想要把眼睛闭起来,我们想要生活在一种状态:其他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是我不会死。这是每一个人正常的心理:我将不要死。
  谈论死亡是一种禁忌,人们会感到害怕,因为它提醒了他们他们自己的死亡。他们还非常关心一些琐事,但是死亡就逼近了,他们想要那些琐事使他们一直保持忙碌。忙碌给他们一种感觉:他们将会死,但至少不是现在,而是以后。它什么时候会发生,我们等着瞧。
  如果你完全接受生命,那么你也同时接受死亡;死亡只不过是一种休息,你整天都在工作,到了晚上你想不想休息呢?每天的睡觉使你恢复活力,使你再度能够发挥较好的功能,使你再度恢复工作效率。所有的疲倦都消失了,你再度变年轻。
  死亡在一个比较深的层面也是在做同样的事,它改变了整个身体,因为现在身体已经无法只是藉着平常的睡觉来恢复活力,它已经太老化了,它需要一个更剧烈的改变,它需要一个新的身体。你生命的能量需要一个新的形式,死亡只不过是一种睡觉,好让你能够很容易地移入一个新的形式。
  
  ※       ※        ※
  
  一个由恐惧来生活的人,他的内在一直都在颤抖,他一直都走在发疯的边缘,因为生命那么浩瀚,如果你一直在恐惧,那么就会有非常多的恐惧。
  你可以做出一大张清单,然后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你有那么多恐惧,而你居然还能够活下去!到处都有很多传染病,有很多种疾病,很多种危险,有绑架、有恐怖份子,而我们只有这么渺小的一个生命。到了最后会有死亡,这是无法避免的,你的整个生命将会变黑暗。
  抛弃恐惧。那个恐惧是你在孩提时代无意识的状态下所形成的,现在你要有意识地丢弃它而变成熟,然后生命就可以成为一种光。当你继续成长的时候,它就会继续加深。
  
  ※       ※        ※
  
  责任并不是一种游戏,它是最真实的生活方式之一,它同时也很危险。
  
  ※       ※        ※
  
  对我而言,不服从是一种大革命,它并不是意味着对每一个情况都绝对说不,它只是意味着决定是否要做它,去做它是否有助益,它是将责任扛在你自己的肩膀上。
  
  ※       ※        ※
  
  除非你知道你存在的真理,否则你将永远无法感觉到生命伟大的祝福,你将无法只是因为存在这个单纯的事实而洋溢着喜悦。
  如果你无法经验真理,你将无法使你自己跟这个广大的宇宙连接在一起——这个广大的宇宙就是你的家。它把你生出来,它对你有一个殷切的期望,它期望你能够成长到意识最终的高峰,因为存在只能够透过你而变成有意识的,没有其他方式。
  
  ※       ※        ※
  
  智力是思考,但意识必须在一个不思考的状态下才能够被发现,你必须变得完全宁静,甚至连一个思想在移动都会是一个打扰。在那个宁静当中,你就能够发现你的本性,它跟天空一样广大,如果你能够知道它,那么你的确是知道了某种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否则你所有的知识都是垃圾。
  你的知识或许有用,或许很实用,但是它将不会帮助你蜕变你的存在,它无法带领你到最终的实现,它无法带领你到满足,它无法带领你到成道,它无法带领你到你能够说“我已经回到家”的点。
  
  ※       ※        ※
  
  除非你在你里面找到家,否则没有其他的家
  ※       ※        ※
  
  给予爱是很真、很美的经验,因为这样的话,你就成为一个国王;得到爱是一个很小的经验,它只是一个乞丐的经验。
  不要成为一个乞丐,至少就爱而言必须成为一个国王,因为爱是在你里面一个无穷尽的品质,你想给多少,你就有多少,不要提心它会竭尽,不要担心有一天你会突然发觉:“我的天啊!我已经没有爱可以再给予了。”
  爱不是一种数量,它是一种品质,爱这种品质会因为你的给予而成长,而如果你抓着不给,它就会死掉。如果对它很吝啬,它就会死掉。所以对爱而言,要成为一个真正挥霍无度的人!不要担心你的对象是什么人。认为我只要将爱给予某些具有特定品质的人,那真的是吝啬头脑的概念。
  你不了解你具有那么多,你是一朵带着雨的云,带着雨的云不会担心它会下雨下在哪里。不管它下在石头上,下在花园里,下在海洋里,都没有关系,它只是想要卸下它自己的重担,而那个卸下重担是一个很大的舒解。
  所以首要的秘密就是:不要要求爱。不要等待,不要想说如果有人要求你,你才要给——尽管给出去吧!
  
  ※       ※        ※
  
  有一件最基本的要记住的事就是,当你觉得很好的时候,当你处于一种狂喜的心情之下,不要认为它将会成为你永恒的状态。
  要高高兴兴地去活那个片刻,要尽可能高兴地去活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