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 >

第38章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38章

小说: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皇帝与张宫女淫欲了三天三夜后,天空突然轰隆隆直打炸雷。雷声从宫殿的黄瓦上滚滚而过,这才把他们从迷茫的欲海中惊醒。宫女紧紧箍着皇帝的脖颈娇滴滴地说:“皇上,臣妾怕,臣妾好怕!”

  皇帝是最信天神灵验的,听了张宫女的叫喊,身上也吓得瑟瑟颤抖。但他强作镇静,哄着宫女道:“心肝宝贝,不要怕,有朕保护你哩。”他刚说完,一道闪电划过,接着又是一声炸雷在乾清宫顶上翻滚,吓得他一掀薄被,坐了起来,心想难道是皇后死不饶朕,故意来报复的?他跳下龙床,跑到殿里的道坛那儿,跪在神像前烧香叩头,求神保佑!

  说来也怪,一会儿,天空果然放晴,阳光又透过窗棂照射进来。嘉靖皇帝在冥冥的拜神之中,得到破解皇后魂灵缠绕的方法。他一回到寝宫,当着张宫女的面宣布道:“朕决定纳你为顺妃。”

  邵元节得知此事,在嘉靖皇帝面前多次称赞顺妃的贤淑,并说张顺妃有宜男之相,劝皇帝早日立她为后。这正合着皇帝的心意。

  陈皇后逝世,张皇太后很想抓住这个机会改善同皇帝的关系,她邀请庄肃皇后一起来安慰天子。中宫之位,不能久虚。两宫太后及大臣们都情意切切地劝说嘉靖皇帝,尽早在妃嫔中择善立后。

  嘉靖皇帝的心好像被说动了,他不得不谕诏礼部说:“朕继承祖宗基业,必须依赖皇后的辅助,顺妃张氏往奉圣母,简册于为妃,侍奉朕以来,克尽礼道,性资端慎,淑德允谐,可册立为皇后。”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朝廷举行隆重大典,皇帝正式册立张顺妃为第二任皇后。

  嘉靖皇帝立了新皇后,比以前更加开心。面对朝廷臣僚错综复杂的攻讦,他不畏逆流,明辨是非,睿智果断,大刀阔斧,使朝廷恢复了平静。这天,皇帝正在乾清宫,接到奏折说是山西连年大旱,加之贪官搜刮,民不聊生,饥民遍地。皇帝看到那充满血泪的奏折气得双手发抖,正要发作时,门外侍官高喊道:“严嵩严大人求见皇上——”

  “严嵩?严嵩回来了!太好了。”嘉靖皇帝一听,诏令宣见。

  严嵩带着郭勋、朱麟等人进到乾清宫,按秩序跪在地上,向嘉靖皇帝行大礼道:“微臣严嵩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皇帝轻轻一扬手说:“平身。”

  众人口说一声“谢皇上”,各自站了起来。

  嘉靖皇帝说:“你们都辛苦了,朕刚才看奏折的时候还想到你们哩。”

  严嵩上前一步,将事前写好的奏折呈给皇帝道:“禀报皇上,微臣一行奉旨前往……”

  谁知嘉靖皇帝拦截道:“无用的话就不要说了,先说说安陆农民的生活,怎么样?”

  严嵩一听,看了看左右两个随臣,稍稍愣了一下,随即说:“禀报皇上,微臣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太平景象,农民安居乐业,并无饥荒……”

  皇帝又拦住严嵩的话道:“朕让你说说安陆农民的情况,具体点。”

  严嵩站在皇帝面前,额头上急出密密的细汗,他灵机一动说:“禀报皇上,微臣一行到达安陆后,没有歇息就直接到兴献帝陵拜谒。皇上,那里的老百姓都特别尊崇献皇帝,逢年过节为敬香总是排队,以求先帝保佑……”

  嘉靖皇帝听得不耐烦,连忙摆摆手道:“朕是叫你先说说那儿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你怎么光说些无关紧要的事呀?”皇帝虽然如此说,但听了严嵩的话,知道了老家的百姓仍然保持着对父皇的尊敬,心里甚是安慰。

  严嵩一急放开胆子道:“皇上的老家风调雨顺,一片丰收景象。微臣曾到一位老汉家里看过,他家今年种了十余亩地,上年的收成很好,他还说感谢皇上您哩。”

  “哦?”嘉靖皇帝认真地听着,突然插话道,“你说的老汉住在哪里?他的田产大概在哪个方位?你说说,看朕还记不记得。”

  严嵩没想到皇上会问得如此具体,幸亏他早年在安陆游历过,对周边的村庄比较熟悉。他眼珠子一转道:“看皇上真是好记性,微臣如果说有出入,请皇上恕罪。微臣看的那家老汉住在城北,家里有一个女儿,种着十二亩地,他的地就在莫愁湖的北岸不远,再往东北走就是献帝显陵了。皇上,那老汉说是托了先帝的福,才年年大丰收的。”

  嘉靖皇帝坐在龙案上不住地点头。听说莫愁湖,他想起在安陆无忧无虑的日子,想起童年的小伙伴,想起阳春台、白雪楼……他的思绪已经飞到南方,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

  “皇上。”严嵩突然喊道。

  这打乱了嘉靖皇帝的思绪。皇帝不易察觉地一惊,把思绪拉了回来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严嵩调整一下神态严肃地说:“皇上,微臣以为湖广地区方圆数百里的老百姓都对先帝尊崇有加,但原帝陵已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应该整体规划,大加修缮,以造福大明黎民百姓。”

  嘉靖皇帝听到这里,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早已忘记山西饥民遍地的奏报。他充满喜悦地说:“好,好,只要百姓安居乐业,朕就放心了。你的建议很好,显陵是应该来一次大修,一可以孝敬父母,二可以福泽百姓。这是千秋万代的好事,朕要立即做好这件事。”

  嘉靖皇帝说做就做,将崔文喊到面前交代道:“朕令你立即赴湖广安陆府监督修缮献帝显陵,所需银两从国库拨付。”

  崔文接到皇帝的旨意,甭说有多高兴了。这次又可以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外游历,那差使的妙处,崔文心里最清楚。那次出使江西龙虎山去迎接道界神人邵元节的情景历历在目,除了狐假虎威,还能满载而归。邵元节号称神道、真人,也不过如此。

  邵元节自从在陈皇后那里得到好处后,更加有意识地讨好皇后。这一天,新皇后张氏要去烧香拜神,嘉靖皇帝听了,别说有多高兴啦。他让德兴传令邵元节陪同皇后去做一次正规的醮斋,以使她更加理解道教的深义。

  邵元节深知皇后磕头拜神,都是为了求子怀孕的。特别是新皇后,巴不得一夜为皇帝生出十个儿子,以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张皇后坐着轿子来到东次阁,这里是前几年崔文奉旨建的道坛。皇后下轿后,头上用细纱锦缎盖着。邵元节走到张皇后身边的第一句话就说道:“恭贺皇后,你有养育龙子之相,你一定会为皇上生出太子的。”

  张皇后本来温顺小意,听邵元节这么一说,顿时就对他产生了好感,不好意思地说:“还有望真人祈福。”

  在道坛前,邵元节又将口念咒语、手舞足蹈的那一套演示一番。然后他让皇后磕了几个头了事,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何在。事后,张皇后也不忘叫随身侍女拿出一块马蹄银递给邵真人。

  邵元节说:“本来皇后的施舍是不应该要的,但教义规定若拒绝施舍,就会失去灵验。为皇后着想,贫道只好收下了。”

  张皇后回到坤宁宫,按照邵元节的传授,坚持天天做醮斋。后宫中保持香火不断。嘉靖皇帝看到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心想终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知音,醮斋拜神的同伴。皇帝这些日子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都住在后宫。可以跟皇后一起烧香拜神,祈福天地,让他感受到无比的乐趣。 



 亲蚕祀地 独喜异象 



  嘉靖皇帝一看见新皇后,就把她的手拉在胸前说:“你看看,敬拜地神有多么灵验!那场雨真的是朕在拜地神时呼唤而来的,真是神奇啊!”他在胸前摸着她的手,仿佛有股暖流蹿入心中,燃起熊熊的欲火。

  嘉靖皇帝与张皇后有了共同的爱好,性情有些变化,又因在前期的大礼仪之争中他阅读了很多礼仪方面的古籍,知识大有长进。他参照一些古代典章制度,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朝拜的形式和内容都作了些许更改,把那些礼部大臣忙得不亦乐乎。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正月,给事中夏言看到皇帝这一段时间对礼祀神道重视有加,经过细心琢磨,上奏皇帝,请求将顺天府田和各宫庄改为亲蚕厂、公桑园,在京城北郊建造先蚕坛,鼓励栽种桑树,以备宫中养蚕之用。嘉靖皇帝十分赞赏这一提议,并谕敕礼部说:“古时候天子亲自躬耕,皇后亲自养蚕,以此为天下人作示范。从今年开始朕都要祭祀先农,皇后也要带头养蚕。”

  皇帝的旨意像令箭一般,速传至礼部。他们活跃地跳着,像小精灵一样拿出了一套完整的《皇后亲蚕仪》礼仪制度。

  按照这套制度,在亲蚕之前,皇后要吃斋三日,然后跟随入坛的执事一起再在女宫吃斋一日。亲蚕之日到了,天还未亮,张皇后便早早起床,以率先垂范。共计一万人的仪仗卫兵已经布置完毕:五千人守卫先蚕坛四周,五千人则跟随皇后护卫。张皇后在导引女官的带引下步出宫门,她的后面依次是嫔妃、公主、贵戚之妇,在京文职四品、武职三品以上官员的妻妾都要跟随皇后参加这一活动。只见她们每人带着侍女,侍女则挽着一个采桑的筐篮,由皇后带着花团簇拥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先蚕坛开去。

  到达先蚕坛,天空却阴云密布。她们立即举行祀拜天神的礼仪,然后大家开始采桑饲蚕,接着亲自挖树窝植桑树。别人不说,单说张皇后,虽说当宫女时天天在侍候别人,但从来没有干过重体力劳动呀,成为皇后更是如此。但今天是皇后亲桑亲蚕,必须用力地干,要示范贵妇、母仪天下哩。张皇后拼命地干着,虽然全身香汗淋漓,也不敢脱掉那套专门为亲蚕而做的礼仪服饰。她挖了半天,终于挖起一个树窝,休息一会,凉风一吹,真是清爽。有了劳动成果,她更加充满信心。就这样挖呀挖呀……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不一会儿天就下起瓢泼大雨。可怜的张皇后聚热之后,又被冷雨一浇,回到宫中一病不起,修养了很久也不见康复。因为这是皇帝的喜好,张皇后对此毫无怨言。

  张皇后因亲蚕而病,皇帝倍感心疼,亲自端汤药喂服皇后,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实际上,嘉靖皇帝重视夏言奏请的本意是想引导臣民重视对大地的祭拜。他经过长时间参悟,认为在祭拜天神的同时,也要祭祀地神,这样才符合天地阴阳的规律,即道教的精髓。夏言的奏疏正好切合嘉靖皇帝的想法,使他对祭祀的变革有了实施的可能。

  在这之前,就变革祭祀礼仪在朝臣中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嘉靖皇帝想将拜天祭地分开进行,以引导万民重视对地神的崇拜,使万民专心种地,年年丰收,天下子民都过上衣食无忧,祥和太平的生活,这该有多好啊!但皇帝的美好愿望却久久无法实现。因为有些大臣一提出这样的设想,霍韬、方献夫俱上疏反对,说自古拜神都是天地合一,从来没有将天地神灵拆开祭祀的,如果分设祭拜,势必会得罪天神,给万民带来灾难。这些议论打中了嘉靖皇帝的要害,他特别信奉天神,若真的分祭以后有什么灾难发生,岂不有失皇帝的英明。犹豫了好一段时间,皇帝还是觉得祖宗永乐皇帝在南郊修的那个天坛,不能完全代表人类对上苍的崇拜,应该有地坛与之对应,这样才符合阴阳八卦,天地共享的原理,才是对神灵的完美的尊崇,才能使依靠土地而生存的万民百姓的希望有所寄托,才能在神的帮助下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实现社会的和谐。现在有了夏言的抛砖引玉,嘉靖皇帝更加坚定了分祀天地诸神的决心。为了能有十足的把握达到这一目的,嘉靖皇帝密令张孚敬道:“分祭天、地神是件大事,在朝廷中对土地有研究的还数夏言。朕看这件事不如由他来办吧。”

  张孚敬接了皇帝的口谕,心里一咯噔。他想,这几年皇上对夏言这个给事中特别青睐,不就是在整顿庄田时立了一点功吗?哎呀,桂萼想得对,彭林之案就是整顿庄田留下来的后遗症,如果将它破获,必然得到皇帝的欢心。再看看夏言这家伙与一帮老臣若即若离,又始终与我等礼仪派保持距离,粘粘连连,真是左右逢源啊,看来得防着点。他抽出时间,专门找到夏言道:“夏大人,近来可好啊!”

  夏言微笑着说:“托皇上洪福,一切皆好。张大人亲临敝处,不知有何吩咐?”

  张孚敬笑着道:“说到哪里去了,你我兄弟还讲这些酸溜溜的套话?哎,最近都忙些什么?”

  “还好,本官正在调查皇帝清理整顿庄田以来为百姓带来的好处,据说还有少数权贵隐瞒了庄田的数量,百姓很有意见。这些核准后还要上奏皇上的。”夏言直说道。

  张孚敬勉强笑笑说:“皇上最近对神庙的祭祀好像有些考虑,你发现没有?”

  夏言哦了一声道:“本官还不知道,难道张大人看出了端倪?说给我听听。”

  张孚敬吞吞吐吐地说:“皇上好像……好像认为单拜天坛有欠全面,不足于表达人们对神的虔诚……你说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呀?”

  夏言是何等的聪明,他连夜书写一奏疏呈皇帝说:“万物皆分阴阳,宇宙有日月,世间有天地,兽以公母分,禽以雄雌别……然而,历代只拜天仙,无视地神,造成阴阳失调,灾害不断。下臣以为应该天神地神皆尊崇,设立地坛,还地神以尊严,使阴阳平衡,风雨调和,保佑天下国强民安,五谷丰登。”

  嘉靖皇帝满怀喜悦地看完奏疏,立即提起朱笔一挥而就,分祀天地神的梦想成为现实。可此时皇帝还嫌不足,想想这么点小事居然拖了这么长时间才实现,都是那几个逆臣所为,于是,皇帝笔锋一转,罢掉霍韬詹事之职,将其关进大牢。

  这年,皇帝开始在京城展开大规模的建坛活动。在这之前,朝廷所有的大型祭祀典礼都是在天坛举行的。天坛位于北京内城外南,是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由永乐皇帝朱棣下令修建的。从此,这一雄伟的建筑就成了历代皇帝祭天拜神的场所。嘉靖皇帝为了达到阴阳平衡,决定在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北方建一座专门祀地的祭坛。

  那一天,皇帝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到达新坛地址,为新坛的开工祭天拜地,以求顺达。那祭坛设计得方方正正,与圆圆的天坛正好相反,寓意着华夏民族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祭祀完毕,皇帝离开现场,远远看着成千上万的民工挥锹动土,将他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在五百多亩的方形工地上,建有主坛、皇祗室、宰牲亭、斋宫等专用建筑。因祭坛拜台周围设计有方形泽渠,故名为方泽坛(嘉靖十三年改名为地坛)。

  听说皇帝大兴土木建设醮坛,已经致仕回家的四朝老臣杨一清气愤难挡,要上疏皇上,予以阻止。

  家人劝说道:“你本来得罪皇上,已闲居在家,有吃有喝的,操那个淡心干什么?如今皇帝让你致仕就宽恕了你,若再惹怒皇上,肯定没有好下场。”

  杨一清哪里听得进去?当即上疏皇帝指责道:“臣听说山陕之地连年旱荒,饥民沿街乞讨,百姓流离失所。皇上身为一国之君,不思救民于水火之中,偏偏浪费钱财给鬼神建坛,不但不救济灾民,相反还加重百姓负担,这样做天理何在啊!”

  嘉靖皇帝拿着杨一清的奏折,尚未看完,气得将其扔在地上道:“这该死的杨老儿,朕给你面子,让你体面退任,你却不思报答,还专门找茬儿与朕作对,看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