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的杀戮-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刀、战机和望远镜
“利器”、“空中骑兵”和“搜捕活人”尽管都不太常见,却象征了武士的共同特质。拿拼刺刀来说,没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战场体验。即使在一战,近七成的伤亡乃远程火炮造成,死于刺伤的尚不到千分之五。A。巴特勒上校,《澳军医疗服务正史1914—1918:卷二》(堪培拉,1940),页495。下面题为《手中的刺刀》(1916)的打油诗就有这样的抱怨:
论烤面包,手中刺刀真一流;
便开罐头吃牛肉,也莫愁;
拨弄火堆,正好可以显身手;
做啥都比杀人强,没由头。罗伯特·塞维斯,“手中的刺刀”,收《一个红十字会会员的韵诗》(伦敦,1916),页87—88。
第二部分:武士迷思武士迷思 4
战机驾驶员或狙击手的经历同样不算典型。“直接的”空战直到一战中期才出现(此前机枪没法架到机翼上)。可即便这时,飞机的用途也还是以侦察、火力探测和轰炸非战斗人员为主,而不是击落敌机。狙击的情况类似,只是由精英部队开展。一战时,在西线大打堑壕战的情形下,没有大面积目标可供机枪扫射,一个营平均才有16名狙击手。伊恩·斯凯纳坦,《英帝国狙击手:不列颠及英联邦军队的狙击与装备1915—1983》(伦敦,1983),页16。另见《下议院辩论记录稿》,1915年5月19日,2391—2392栏,5辑,71卷及1915年9月21日,305栏,74卷。战争刚结束,所有狙击手就被“遣返回帝国在各地的军事基地,从此没了声息”,原来指挥人员认为他们只在一战这样的静态战争中才能派上用场,除此就不中用了。陆军N。阿姆斯特朗中校,《野战技巧、狙击枪法及情报工作》,第5版(奥尔德肖特,1942),页Ⅴ。二战时(只在个别战区和特种部队有狙击手的身影,如伞兵和空降部队、突击队,再有就是英国特种航空队),每个营配备的狙击手数降到了8个。到纳尔逊入伍时又一减再减(少到只有6人)。伊恩·斯凯纳坦,《英帝国狙击手:不列颠及英联邦军队的狙击与装备1915—1983》(伦敦,1983),页16及136。驻越澳军甚至没有配备狙击用武器陆军R。林伍德上尉,“狙击手:第一部分”,《澳大利亚步兵》,20卷2期(1980年12月号),页9—10。,美军的杀伤记录也很低。例如截至1969年年中,步兵第九师的狙击手(平均)一月才射杀敌军200人。陆军朱利安·尤厄尔中将、艾拉·亨特少将,《强化战斗优势:通过分析增进军事判断》(华盛顿特区,1974),页120—122。这在战争总伤亡人数中微不足道。
艾德里斯、希拉里和纳尔逊所代表的战争形式虽算不得常见,却广受尊敬。这里面最不吃香的还要属纳尔逊的。如此夸耀自己狙击本领的情形只有在正规部队和特种部队才会出现:连纳尔逊本人也勉强承认,许多民兵根本无法体会他的这一偏好。尽管如此,狙击手还是从自己的行当中获得了无上满足。艾德里斯曾称许这种一对一的作战方式,认为(与拼刺刀类似)可以给自己带来“极度的”兴奋感。艾恩·艾德里斯,《沙漠纵队:一澳大利亚骑兵在加利波利、西奈和巴勒斯坦的战地日记》(悉尼,1932),页45。“太爽了……瞧那一张张生龙活虎的脸”,有名战士说到。伯纳德·亚当斯,《无甚动静——与威尔士一个营在前线八个月纪事:1915年10月至1916年6月》(斯蒂文尼治,1988),页133及152。也有士兵深以枪托上的刻痕为豪,派他们去搜集情报还不乐意。查尔斯·伯德,“离家上阵:士兵心理研究”,《美国心理学杂志》,28卷3期(1917年7月),页339;艾伯特·迪普,《炮手迪普》(伦敦,1918),页39;H。黑斯克思普理查,《在法国放冷枪》(伦敦,1920),页120。这都是些积极性很高的杀手,用一名狙击手的话说就是,“爱上了这一行,就是累点也心甘情愿”。H。黑斯克思普理查,《在法国放冷枪》(伦敦,1920),页40。
但白刃战却更可以代表武士文化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在一战期间和战后直至二战的那段时间。虽然刺刀更多的是用来抹果酱,但用它来刺和捅还是占据了人们的想象空间。须知,在20世纪前数十年的战史中刺刀可是主角。小说描写总是勾留于刺刀进出时那让人不寒而栗的声音——“血淋淋的”刺刀穿胸入骨,“随着长刀见底,惨叫声不绝于耳”,约翰·菲纳莫在其《俄军中的美国童子军》(1915)和《两个小孩的战时历险》(1900及1928)中生动地写道。约翰·菲纳莫,《两个小孩的战时历险》(伦敦,1900及1928),分见页216—217及200—201,295—296及241—242及《俄军中的美国童子军》(伦敦,1915),页92。在纳特·古尔德的《先输后赢:体育与战争纪事》(1916)中,当小说主人公把刀送进了德国长枪骑兵的胸膛,听到耳际“让人惊悸的骨裂声”,不禁莞尔,好像受到了鼓舞。纳特·古尔德,《先输后赢:体育与战争纪事》(伦敦,1916),页244。另见页272—274。这种声音听来虽让人“惊悸”,却也能带来阵阵“快感”,那种“无上的欣喜”准保可以让德国兵“心惊胆战”,小说家安慰胆小的读者说。杰克·博宾,“血战到死”,《男孩杂志》,3卷60期(1914年11月7日),页196;艾伦·迪恩,“蒙斯之战”,《男孩杂志》,3卷58期(1914年10月24日),页148;约翰·菲纳莫,《突袭加打斗:英美战士马其顿奇遇记》(伦敦,1906),页125;艾登·菲尔波特,《人体和战争》(伦敦,1916),页4—5。这些引语还算常见:凡士兵小说都会写到白刃战。
第二部分:武士迷思武士迷思 5
少年郎读了如此骇人的故事,多半会信以为真,这就模糊了想象和现实的边界。举个例子,虚构的武士故事都乐于描述炫目的刺刀身手:特别是“制动”和“挑起”两招。在弗雷德里克·萨德勒·布瑞亚坦中尉的《步枪加刺刀:布尔战争纪事》(1900)中,一“力大如赫克利斯”的高个苏格兰人一刀刺中一名“个小、胆也小的德国兵”,把他挑了起来、扔到身后,“就好像一个人拿叉子甩起捆干草”那样轻松。陆军弗雷德里克·布瑞亚坦上尉,《步枪加刺刀:布尔战争纪事》(伦敦,1900),页271。约翰·菲纳莫的小说《两个小孩的战时历险》(1900及1928)中有个掌旗军士,也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臂力”把一个“被劈开”的布尔人挑过肩头。约翰·菲纳莫,《两个小孩的战时历险》(伦敦,1900及1928),分见页296及242。1915年时(我们还知道),英军皇家第四燧发枪队的队员们“十分痛快地”刺死了不少德国兵:“跟叉干草差不多,不过换成了活人罢了,”一个战士叫嚣道。E。哈代教士,《英国战士:勇气与幽默》(伦敦,1915),页42。这些都是虚构的场面,真实的记载竟也相差无几:大约是在1915年,爱尔兰海军陆战队的一名炮兵讲述了一名“身材魁梧的土耳其人”是如何被一个燧发枪手(一个“小个子”)刺中,接着挑过肩头,直奔悬崖而去的。“真不相信有这么好的身手,”目击的炮兵感叹道,“但那个爱尔兰小个子直到几小时后仍活蹦乱跳,好像有魔法护体似的。”帕特里克·米,《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当炮手的二十二年》(伦敦,1935),页190。挑尸过肩的记叙到处都有,以致1915年出版的一本官方手册建议教官,若士兵训练时有“‘翻晒干草’的倾向”,应及时劝止。“像用叉子叉谷物那样对待敌人,不光费劲,而且也没有必要,”手册编写者郑重其事地劝道。“教官篇”,《实用刺刀拼杀》(伦敦,1915),页14。
即便这样,也没人愿意舍弃刺刀独有的魅力。刺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部分是因为一般人不了解现代战争的实际情况。新兵要等到亮堂堂的刺刀装上枪才感觉像个军人。E。帕默尔,“这事又发生了”,页7,帝国战争博物馆藏;华莱士·瑞本,《光辉篇章:加拿大士兵在迪埃普》(伦敦,1943),页37;J。斯蒂芬森,“与亲王等在佛兰德”,页2,帝国战争博物馆藏。美军炮兵上火线前不见了刺刀(理由很简单,重炮兵不可能有机会使它),还“颇闹腾了一阵”:他们抗议说,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想着能枪挑德国兵”。美军第11野战炮兵队,《从亚利桑那到擒杀德兵》(第戎,1919),页38。对许多当兵的人来说,白刃战才是“最真实的”。杰弗里·维克兹爵士,“书信文件集”,致母书,1915年4月19日,利德尔·哈特中心藏。“这种血腥的打法连海盗见了都会开心”,科林兹比·道森在一战中回忆说。科林兹比·道森,《战壕荣光》(伦敦,1918),页74。另见史蒂芬·格雷厄姆,《近卫团的列兵》(伦敦,1919),页140。“当兵的都想拼刺刀,都渴望它带给人的狂喜、那种你死我活的处境给人的震颤,以及对手下败将的不依不饶!”爱尔兰记者迈克尔·麦克多诺叹道。迈克尔·麦克多,《前线的爱尔兰人》(伦敦,1916),页80。另见页94—95。在离前线八丈远、不可能上阵拼杀的情况下,士兵们当然会在家信中插些想象,吹嘘自己不久前如何“见了血,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而且不会忘了后来刺刀上沾染的“血迹,还有头发”。T。培根,“书信集”,侄儿拉尔夫·科瑞克致叔父书,帝国战争博物馆藏。或见海军少将道格拉斯·布朗里格爵士,《海军战时信件检查员之泄密行为》(伦敦,1920),页188。二战时的例子,见托马斯·卡梅伦教士,《快乐的战士》(伦敦,1939),页23及华莱士·瑞本,《光辉篇章:加拿大士兵在迪埃普》(伦敦,1943),页37。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某种角度看,刺刀杀人还带有某种性暗示。例见迈克尔·麦克多,《前线的爱尔兰人》(伦敦,1916),页17—18。冲锋号吹响前,士兵们会边“抚弄”刺刀,边准备那血淋淋极乐时刻的到来,只等刀锋“插入”敌胸,“大股鲜血从心口喷出,落到枪口上”。罗伯特·麦凯纳,《透过帐门看去》,1919年首版(伦敦,1930),页87及90—91。他曾有首精心推敲的诗写白刃战,见其“写给勇武”,收麦凯纳,《诗集》(爱丁堡,1897),页47。所以男兵总是向母亲、姐妹、女友,而不是父亲、兄弟或战友讲述这种经历,也就不纯然是巧合了。
第二部分:武士迷思武士迷思 6
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岁月里,英国军部放言,皇家陆军补给与运输勤务队、皇家陆军军医队、皇家陆军军需部队、皇家陆军财务队、陆军教育部队和陆军牙医队将不再装备刺刀(因为它们永远用不到刺刀),曾触犯众怒,扼腕叹息者也不在少数。刺刀,毕竟是“征战的象征,保住它也就保住了军魂,保住了军人的自尊”。见1936年1月及11月的信函、记事录,收伦敦档案局之战争部32/4453。很多人都相信,要击退蛮敌,还得靠这虽已过时、仍旧“威风八面”的战具。正是刺刀,奠定了英、美和自治领军队“不可战胜”的声名。《不列颠英雄谱》(伦敦,1914),页90,引自“都是英雄”,《每日快报》,1914年8月27日。或见陆军利奥波德·麦拉格伦上尉,《白刃战》(伦敦,1916),页4;《前线士兵战争速写集——卷一:从纳塔尔之战到克伦佐之役》(伦敦,1900),页178及全书各处;陆军G。桑顿中校、陆军H。沃特斯少校,《武器操练教具:关于即兴训练》(奥尔德肖特,1941),页17。土耳其人、意大利人只要瞥见刀锋的寒光,就会放弃阵地,不战而逃。锡德尼·达菲尔德、安德鲁·埃利奥特,《硬功夫:致地方军成员及英国军队士兵》(伦敦,1942),页10;G。格迪斯上校,“书信文件集”,在达达尼尔海峡写的信,1915年4月30日,帝国战争博物馆藏;艾恩·艾德里斯,《沙漠纵队:一澳大利亚骑兵在加利波利、西奈和巴勒斯坦的战地日记》(悉尼,1932),页260;列兵弗兰克·莫利,“战地日记”,1915年8月15日条,(韦尔肯医史研究所)当代医学文献中心藏。刺刀,更是德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个列兵”,《一个列兵的私人空间——英国新军某士兵日记选段》(伦敦,1941),页14;陆军E。阿切尔上尉,《战士:有关一战的一场武戏》(德班,1917),页37;陆军M。阿默少校,《地方军成员及军士总体战训练方略》(伦敦,1942),页37;F。巴特利特,《心理学及士兵》(剑桥,1927),页175;艾伦·迪恩,“蒙斯之战”,《男孩杂志》,3卷58期(1914年10月24日),页148;杰拉尔德·丹尼斯,“厨子的珍馐(1916—1918)”,1928,页67,帝国战争博物馆藏;艾伯特·迪普,《炮手迪普》(伦敦,1918),页63;阿瑟·恩普瑞,《首应:派驻柏林》(纽约,1918),页91;柯利·诺克斯,《都是英雄》(伦敦,1941),页213;《前线来信:(加拿大商业)银行官员在一战中所起作用之记录,卷一》(多伦多,1920),页17—18,列兵A。格拉斯哥来信;“秘密备忘录”,1941年7月21日,伦敦档案局之战争部199/3249;诺曼·肖,“书信文件集”,落款1916年7月14日的一封信,帝国战争博物馆藏。就连公认长于拼杀的日本人,对肉搏战也“提不起胃口”,见了刺刀,士气就丧失大半。锡德尼·达菲尔德、安德鲁·埃利奥特,《硬功夫:致地方军成员及英国军队士兵》(伦敦,1942),页10;“丛林战集”,二战时但无日期,页2,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藏54,923/1/5;W。琼斯,“丛林战概略”,1942年,页5,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藏。
直至越战(那时,火力早已替代了肉搏),冰冷的刀锋神话仍然大行其道。举例讲,一等兵罗德·肯萨尔沃是名步枪手,装备有M14式30毫米口径全自动步枪。即便如此,他还是记得第一次在敌控区值夜哨时:
天色开始暗下来,我心里也开始发毛……很自然地就给枪上了刺刀。我也不知道如果真有事会不会管用,但……至少看上去很吓人。海军陆战队一等兵罗德·肯萨尔沃,收奥托·雷拉克,《非是金戈铁马——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口述实录》(堪萨斯,1992),页102。
如果一战叙事中净是刺刀上膛的步兵的话,之后他们就被战斗机驾驶员取代了。事实也是这样,即在人们的大脑中,总是把空战当作白刃战在技术上的对等。说起空战来,好像它和步兵冲锋或马刀陷阵并无二致。劳合·乔治曾称飞行员是“云端骑兵”。劳合·乔治,“举国言谢”,1917年10月29日,收乔治,《伟大的东征:战时讲演选集》(伦敦,1918),页148。另见C。格雷,《英国战机》(伦敦,1941),页3。驾机飞行“既刺激又不受约束,很让人满足;可以上窜下跳,肆意打闹,呼啸而过——就像西北边民的突击队从山崖突降”,肯尼思·海明威这样形容自己1944年在缅甸的作战经历。肯尼思·海明威,《飞临缅甸》(伦敦,1944),页67。新西兰人科林·P。希森讲了自己一次在越南架直升机组成紧密队形参战的情形。“恐惧消失了”,他回忆说,
突然间我有如神助,又信心百倍起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