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04.命运的抉择 >

第111章

104.命运的抉择-第111章

小说: 104.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大乱,朱明皇朝的衰落。出于老百姓潜意识中对人主的“忠”。他们急需寻找一个人或是组织来效忠。或许准确的说是需要一个“救世主”降临。李自成曾经充当过一段时期的“救世主”。但他失败了。张献忠又躲到了四川。隆武帝的情况同传统意义上的明君相差甚远。朝政还在被一个女人把持。一切都不同于圣人所告诉他们的秩序。可如今所谓的“天降麒麟”给了他们一个理由证明隆武皇帝和他的内阁是“顺应天命”的。以孙露为代表的隆武内阁所推行的新法是“天道始然”。于是老百姓为能给自己找到一个新主人而感到高兴、兴奋甚至狂热。而隆武朝则以一句“天降麒麟”顺利的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升级到了“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然而从那句“圣皇仁德,变法兴国”中孙露却也感受到了钱谦益等江南儒林对自己的承认。他们明白以目前的情况更本不可能阻止孙露推行新法的步伐。但他们同时又已经被绑上了孙露所构架的战车。孙露的改革成功他们也跟着水涨船高,名利双收。如果孙露变法失败那他们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大家心里都明白想要变革,首先就要为民众塑造出一种坚定而单纯的信仰,让民众去信仰。以孙露女子的身份在这方面本来就缺少优势。因此钱谦益等人为了提升隆武内阁的人气敏锐的把握住了“麒麟事件”以借此来大造声势。
  以孙露的身份和立场来说自己若在此时挺身而出驳斥这种论调的话在江南的士绅看来自己就是背弃了他们和自己的攻守同盟。更将同整个江南的舆论对立。这是孙露不想看见的。因为新的“钱法”、“银法”即将实施自己正需要现在的这种人气。于是在同阎尔梅等幕僚商议过后孙露最后还是选择的了暂时保持沉默静观其变。和孙露的出发点不同阎尔梅认为既然钱谦益他们已经唱了红脸。那孙露就要保持低调唱这个白脸。戏要做足效果才好。看来要完全的破除这种愚昧的神权思想。只有开启民智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这往往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才能初有成效。不过倒是便宜了眼前的这位隆武皇帝。
  “麒麟事件”加上这次“湖广之乱”的平定让朱聿键多多少少有些飘飘然起来。特别是李自成的死也让他大大的松了口气。现在的朱聿键还真有那么点自诩“圣皇仁德”的味道。其实不止是朱聿键就连史可法等人都有些松懈了。仿佛死了个李自成就完事大吉天下太平了。然后划江而治,又可以“春花秋月”的过日子了。就好象老百姓有了个“麒麟天降”的指示又可以什么都不考虑的混日子。孙露可不想让他们太过的得意。更不能让这种偏安的气氛蔓延下去。
  于是孙露恭敬的向朱聿键进言道:“臣代表义勇军全体将士谢陛下恩典。能为大明效力是吾等全体将士的职责。不过,臣以为目前不适宜为此大摆宴席。李闯虽然伏诛。但其的同情者亦不少啊。恕臣直言这些人多多少少对李闯还是有些感情的。朝廷这么大肆庆祝恐有不妥。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朱聿键听罢不由的一楞。不错,朝廷目前最大的敌人是北面的满清。为了团结各方力量一同抗清自己也确实宣布过可以屏弃前嫌。但李自成毕竟是大明的仇敌。是逼死崇祯帝的凶手,没将其鞭尸、搓骨扬灰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现在连庆祝也不让这朝廷也太委曲求全了吧。虽然心里还有些不情愿朱聿键还是清咳了一声转口道:“恩,爱卿所言极是。这样吧,此事就交由孙爱卿全权负责了。”
  “陛下能如此体恤民心,真是百姓之福,”孙露恭敬的拱手道:“不愧是百姓口中的仁德之君啊。”
  被孙露这么一捧朱聿键的心情舒服了许多。孙露虽然把持了朝政但对朱聿键在礼节上从未跨越过臣子的本分。更没有象历史上其他权臣那样嚣张跋扈。这让朱聿键很是受用,也更加的信任起孙露来。毕竟在他眼中孙露只是一个女人,而她的夫家不过是商贾出身地位低下。其夫君更是懦弱。想到这儿朱聿键更是笑得象朵花儿似的说道:“朕身为一国之君,为百姓谋福乃是朕的职责。朕尝以历代名君为榜样,勉励自己要勤于政事、宵衣旰食。”
  听着朱聿键大言不惭的话语孙露在心中暗想:说你是胖子,你就干脆喘上了。那好就让你“宵衣旰食”一下吧。于是孙露向后面的太监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人端来了一大堆的文书、文牒、奏则。却见孙露恭敬的指着这些奏则道:“陛下,这是六部这一个月来的奏则、文牒。还请陛下定夺。”
  刚才还讲得起劲的朱聿键一看到这些东西,头立刻就大了起来。孙露没理会他脸色的变化而是自顾自的报告道:“吏部侍郎瞿式耜报奏边境各地流民日益增多恳请朝廷尽快解决流民的安置;户部来奏建议调整来年关税以控制我朝茶叶出口……”
  随着孙露将那些东西一一报上朱聿键的脸色由原来的红润转为了苍白之后又转为惨绿。如今许多政事均由孙露代为处理了。朱聿键只要每个月象征性的处理一下部分奏章就行。一开始,我们的隆武皇帝对这每个月奏章处理还真的很起劲。不过久而久之每个月应付这些公文就成了他最头痛的过程。从12岁起就被软禁的朱聿键更本就不懂这些政务。而朱明藩王的不学无术又是天下闻名的。虽然朱聿键在众多藩王中算是比较有学问的。但随着孙露将六部日益的专业化以及所推行的各项政策日益复杂。朱聿键发现这奏章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了。那些政务也是越来越复杂了。还有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是的,朱聿键是想做有道明君。不过他想象中“有道明君”的生活。应该象朝贡时那样朝底下的百姓挥挥手,接受接受外国使节的供品。偶尔发表发表一些冠冕堂皇的演讲。或是在漂亮的御花园中被臣子奉承为“圣皇仁德”。至于解决百姓营生、监督钱币发行、发动对外战争这样高难度的工作那就……只见我们的隆武皇帝大方的说道:“一切就按孙爱卿的意思办吧。爱卿以后可以自行决定嘛。”
  早就猜到朱聿键会这么说的孙露脸上却没多大的表情。其实不止是朱聿键在面对政务时会显得束手无策。就连史可法这样的老臣在面对新的行政制度都会有些无从下手。现在的兵部、户部、工部完全是按照孙露的设定运转的。这些部门中的骨干都是孙露的嫡系。那些公务员大多是香江商会多年培养下来的精鹰分子。可以不无夸大的说如果孙露现在撩担子整个南明将再次陷入瘫痪与混乱当中。可饶是如此孙露依然以恭敬的语气说道:“可是陛下,这些可都是重要的国事啊。臣惶恐,臣若是这么做就是大不敬,恐引起非议。” 
  朱聿键看了一眼孙露心想:你做的事有哪一件是不越权的。不过在隆武皇帝的心中对这种情况却又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如果把朝廷比做一所庙宇的话那自己就是庙里的菩萨,而孙露就是庙里的主持。想通了这点的朱聿键心情又好了许多。可见做皇帝也是要有阿Q精神的。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大声宣布道:“传朕旨意,从今往后如无紧急情况,各部公文奏章均交由首相代朕御览。”
  只见孙露谦恭的谢恩道:“能为陛下分忧,臣下荣幸之致。为了大明,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六章 第十三节 巾帼英雄
  “四川总兵秦良玉见过首相大人。”
  “罪妇高桂英见过首相大人。”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首相府邸中孙露三步并做两步上前搀扶起了这两个名满天下的女将军。那满头银发气质不凡的老妇正是护送大西使节而来的四川总兵秦良玉。至于同她一起来的大西使者则被交与钱歉益处理了。反正和谈的最低底线已经给了钱歉益。毕竟处理这种事情我们老奸巨滑的礼部尚书更有经验。而秦良玉身旁的身着戎装的中年妇人乃是李自成的结发妻子高桂英。在高桂英的身后还跪着四个身材魁梧的将领。若是孙露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这次一同归顺的李过、刘芳亮、高一功、郝摇旗。孙露不禁看了一言身旁的张家玉。看来这次张家玉确实没让自己失望,他不但带来了胜利的消息还带来了包括左梦庚部的六十万人马归顺的中央。虽然这其中真正能战斗的人员并不多但却为湖广乃至河南的安定打下了基础。熟知游击战厉害的孙露可不希望看见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拉一票人马在大别山上和自己打游击。那样的话自己就和现在被山西搞得焦头烂额的多尔衮没什么区别了。
  “谢首相大人。”众人连忙起身道。其实在孙露观察秦、高二人的同时。秦良玉和高桂英同样也在好奇的打量着孙露。毕竟同为女人的孙露现在是明朝级别最高的官员,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实质意义上的统治者。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又怎能不引起别人的好奇呢。不过让众人吃惊的首先是孙露异常年轻的年龄。说实话咋一看孙露的模样很难将这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同权倾朝野的权臣联系起来。更难让人相信就是这么一个身材瘦弱的女子阻止了几十万辫子军的南侵。在高一功等人看来孙露怎么着都要是一个象高夫人这般懂得武功的健妇吧。但从孙露的步态中他们可以看出孙露的武功不怎么样。就算是会一定也是三脚猫的功夫。
  不过让秦良玉略感吃惊的倒是孙露谦和友善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以勾心斗角著称的官场上早已不多见了。特别是孙露现在所处的位置使得这种态度更是显得难得。她若不是特别会伪装,那就是性格使然了。无论是哪儿一种都是令人佩服的。《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这个道理不少人都懂。但处在了那样一个位置,拥有了那样一种权利后还能做到这点就难能可贵了。由此秦良玉对孙露的好感又加了一分。
  相比秦良玉而言高桂英就没那么复杂了。现在的她对于孙露只有感激二字可言。高桂英是李自成的结发妻子。亦是赫赫有名的农民军领袖高迎祥的侄女。人称高夫人。她在各地农民军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威望。这次孙露能如此顺利的收服李自成部高桂英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农家出身的女子虽没读过多少书却比某些饱读诗书的人还要识大体,更能明辨是非。李自成的死确实给予她很大的打击。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再这么混战下去是无意义的。大顺军已经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而从张家玉还回李自成的尸体,到朝廷主动赦免所有人的罪名。都让高桂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更让她感动的是孙露还以明首相的身份为李自成写了篇悼文。她知道这已经是朝廷所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了。这也让她做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决定。
  是的,自己的叔叔高迎祥、丈夫李自成都是死在官府手中的,但大顺也逼死了崇祯。怨怨相报何时了,与其让汉家为了私仇继续流血不如联手对付外敌。因此在不少将领叫嚷着要为李自成报仇要同明军决一死战,并推选高桂英为农民军新首领时。这个女子选择了接受招降,选择了同孙露握手。
  “早就听说两位女将军是不世巾帼女英雄。如今能够得见两位前辈真是孙露的荣幸啊。”在众人的簇拥下孙露同秦良玉、高桂英等人走进了大厅。此刻的孙露多多少少有些兴奋。那几句话倒真是出于真心。毕竟当孙露还在河南做流民时眼前的这两个女子一个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另一个则已经是农民军中的骨干人物了。这样的身份在明朝实在难得啊。
  “首相大人说笑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女流之辈,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杀敌。真要说巾帼英雄的话也该是秦将军啊。当年身督三千‘白秆兵’抵榆关同靼子作战,上急公家难,下复私门仇。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高桂英爽朗的笑道。虽然秦良玉是官军,甚至还同农民军交过手。但是在农民军中这个女将的口碑却一向不错。一来是因为秦良玉的“白秆兵”纪律严明不想其他官军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二来秦家一门忠烈在辽东血战浑河的事迹也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高夫人过奖了。那都是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啊。再说秦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秦良玉谦逊的摆摆手道。但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有了一丝少见的落寞。秦昌元年,秦良玉之兄秦邦屏率3000“白杆兵”赴辽东战场。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军在攻陷开原、铁岭之后,围攻沈阳。秦邦屏等前往增援,军至浑河,已闻沈阳失守。众军意气昂然,固请进战。“白杆兵”勇渡浑河,结营未就,即遭到后金军主力围攻,秦邦屏及千余石柱土兵战死。此战被称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得到兄长战死的消息后,秦良玉毫不犹豫的亲率第二批“白杆兵”3000人北上赴援。并受命镇守山海关,力跨后金西图关内必经的要道。在秦良玉守关期间后金军一直未能破关西进。秦家也由此受到的朝廷的嘉奖。对于秦家北上抗金的举动在不少土司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秦家世居巴蜀又不是汉人。干嘛派兵千里迢迢的去辽东参与汉人同满人的争斗。有些人甚至还说秦家这么做是为了汉人皇帝的封赏。若真是为了那么点封赏。那么这换取的代价是否也太惨重了些。
  秦良玉的一句“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让孙露感慨万分。说实话关于浑河之战她也是到了明朝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役的。可这场战役对她的震撼却远大于在辽东发生过的任何一场战役。同在辽东发生的其他明军与后金军的战斗不同。浑河之战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秆兵”同辽东的后金军的战斗。双方此前连照面都没打过。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和从四川来的“白秆兵”更本就扯不上关系。而后金军对辽东等地的洗掠也惹不到远在四川的秦家。但就象当时的兵部尚书张鹤鸣评说的:“浑河一战是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秦邦屏所率“白秆兵”表现出的彪悍与血性让其他明军黯然失色。更让孙露感到扼腕的是这些“白秆兵”不是倒在后金军的铁蹄下。而是倒在了炮火之下。那些火炮正是后金军从明军手中缴获的。“白秆兵”类似罗马方阵的长枪阵并不害怕骑兵。但火炮却是这种密集方阵的克星。结果3000“白秆兵”血撒浑河。
  可饶是如此秦良玉还是亲率第二批“白杆兵”赴援。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一场在后人看来是满汉之间的战争。按照后世某些人的说法岳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是阻挡历史前进大汉主义者。那秦良玉、秦邦屏又怎么解释呢。他们不是汉人却同样执着于抗清。历史上的夔东十三家军亦有不少少数民族的部队。他们可与大汉主义扯不上边。正如秦良玉所说的“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你都是中国人。这与民族间的仇杀无关。只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军人在面对自己的国家遇到动乱,受到侵略时所要负起的职责。而这一点在秦良玉这样的少数民族将领身上就由为明显了。想到这儿孙露对秦良玉更是肃然起敬。只见她正色道:“秦将军,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无论他们是否留下过姓名。无论是在白山黑水;沙漠戈壁;还是在广袤的大海之上。大明都不会遗忘曾经为守护她而流血的人。那些为百姓牺牲的将士,百姓亦不会忘记他们。”
  秦良玉惊讶的抬头看着孙露,发现孙露的表情异常宁静也异常的真诚。不知为何久经沙场的秦良玉竟也有了些激动。其实孙露的话不但让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