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

第23章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第23章

小说: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总产值280 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
“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
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
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
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
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80 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
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
问题。

1985 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
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
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
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
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
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 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
种材料,于1987 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
杂交水稻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
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
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 年在晚粳农垦58 自然
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变异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 年7 月16 日,李必
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
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 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
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
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
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
澳大利亚等8 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
国际性学术活动19 次。自1981 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
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 年~1988 年的短短4 年内,又连续荣获
了3 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
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
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
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
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李少元)


陈景润
——璀璨的数学新星
(公元1933~)。。 

1933 年5 月22 日,在我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镇的一个邮电职员家,降
生了一个瘦弱的男孩。他生长在鱼米之乡,而听到的却是妈妈因缺吃少穿的
叹息声。这个先天不足、幼年营养不良的人,硬是靠着自己的刻苦与拼搏成
为新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陈景润。

书本知识要学活

陈景润自幼喜爱数学,成绩在班级里拔尖。日本侵略者欺辱中华民族的
现实,老师关于“科学技术不兴旺,就难振国威”的教导,深深地印入他的
脑海。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进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他的班主任正是现在中
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沈元先生。沈元老师学问渊博,在数学课堂讲了整数性质
后,又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段故事:

“200 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指出了一个数学现象:
凡是大于2 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4=2+2,6=3+3,8=3+5。。这位数学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确实的验证,却无法对之进行逻辑
证明。这个‘猜想’的证明难倒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连数学大师欧拉多年
计算,到临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于是,有位数学家认为这是现代人智力解决
不了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猜想’得到证实,便可以大大丰富人们对整
数之间关系的认识,把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一步。这是一颗数学皇
冠上的明珠,你们能有志气把它摘到手吗?”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同学们态度迥异:有的冲动,
有的木然,而陈景润却由此激起求知的欲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陈景润胸
怀希望的种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功课,演算习题,把功夫用在打好基础上。

陈景润不仅能准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愿意多做习题。有一次
老师布置了33 道题,让同学们选做10 道,而陈景润的作业本里,却工整地
做好了33 道题。他学习数理化,不满足于学懂,还把概念、公式、定律一字
不漏地记住,他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学会弄懂,运用自如,触类旁通。

陈景润还顽强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本来背大量英语单词已叫不少人头
疼,但他还下苦功夫,把一本化学书背得滚瓜烂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
赞。

陈景润是图书馆的热心读者,他阅读中学数理化参考书,还钻研大学的
有关书籍,如《微积分学》、《高等代数引论》等。

陈景润熟记数理化基础知识,并博览群书,改变那种呆读死记的方法。

例如:999×1001,按一般计算方法很麻烦,而且易错。陈景润的解决方
法是:(1000…l)×(1000+l)=10002…12=999999。求解方程式:(X…4)
2=25 时,陈景润的解法是:x…4=±5;x1=9,x2=…1,一步求得结果,速度快
而且计算准确。说明陈景润把数学知识学活了。


科学路上崭露头角

陈景润上中学期间,他那操劳一生的母亲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他艰苦
地坚持学习,到了高中二年级,终因家境困难而失学。1949 年新中国的五星
红旗在福州城升起,他家的生活也好起来了。大学招生允许“同等学力”报
考,他高兴地报名参加考试,于1950 年秋天被录取上了厦门大学。

厦大张开双臂拥抱了他。高大的图书馆,明亮的教室,幽静的校园,的
确是潜心攻读的好地方。陈景润更加发奋地学习数学及各门课程。每个学期
结束,他总是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1953 年,陈景润以一名数学系
拔尖的高才生而提前毕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数学高才生陈景润,也有缺欠:一是身体不
佳,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三是讲不好普通话。因此,他被分配到中学教数
学时,就败下阵来。他只得离开中学,到福州的街头巷尾摆起书摊子以租书
为业了。

消息不翼而飞,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悔恨分配工作不对路,险些埋没了
人才。于是,学校决定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图书馆资料阅览室任管理
员,给他充分的时间研究数学。他开始研究数论中的“他利问题”。

过去的老师李文清先生,用印度数学家拉曼纽让拼命攻读的事例,及自
己的努力显示东方古老智慧的事例鼓励陈景润。他在师长的关怀下,一头埋
进自己取名“勤业斋”的一个7 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
用工整的笔迹,写成了科研起点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人才,就像30 年代熊庆来教授发现华罗
庚这颗数学新星一样,热情地肯定了陈景润的研究成果,以豁达宽广的胸怀
于1956 年推荐他在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陈景润走上讲台时,紧张得心跳唇颤讲不出话来,只能在黑板上演算让
与会专家来看,这大大影响了大家对他研究成果的理解。还是他的老师李文
清先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对他的论文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才使论文里的
许多数学符号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使这一研究成果得到异口同声的称赞。

会上,华罗庚阐述了陈景润论文的意义,给予高度的评价。新中国亲手
培养的年轻数学家,在数学会上第一次崭露头角。会后不久,陈景润又发表
了第二篇论文《关于三角和的一个不等式》。在华罗庚的建议下,中国科学
院数学研究所致函厦大,协商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

1957 年9 月,陈景润接受调动来到北京的中关村,踏上了科学的新征途!

为攻关刻苦准备

陈景润来到中国科学院从事数学的专业研究工作。为能在研究中做高水
平的攻关工作,要做许多准备。陈景润像一座不停运转的钟表,为自己上紧
了发条。

第一件事就是要翻阅大量的资料,了解和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图书馆
里的资料应有尽有,不仅有中文专业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外文刊物。可是过
去在学校里,他只对俄文比较熟悉,英文只能凑合,而对德文、法文一窍不
通。于是他开始巩固俄语,提高英语,新学德语、法语。他的衣兜里装着4
个自制的小本本,分别记4 种语言单词,抽空就背,简直像入了魔似的。从


中关村乘车到人民大学,他因背单词竟然忘了目的地,当乘务员喊:“动物
园到了!终点站到!请下车吧!”陈景润才从背单词的记忆中惊醒。

到理发室理发要排队,他在树荫下专心背单词,直到太阳西沉,理发馆
关了门。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景润终于掌握了4 门外语,这在他的研究工作
中又增加了4 双“眼睛”!

为了借鉴人类数学研究的已有成果,他长时期埋头在图书馆读书,除了
凌晨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外语广播外,他简直就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
数学的世界里。在陈景润的时间表里,没有安排看电影、听音乐会、陪女朋
友谈天的时间,只是从宿舍到食堂、再从食堂到图书馆,“三点一线”,天
天如此。赶上科研最紧张的时候,天黑了,他竟视而不见;对图书馆下班的
铃声和管理员请大家离开的喊声,他竟充耳不闻。有时管理员一疏忽竟然把
他锁在图书馆里,陈景润还要因给管理员添了麻烦,向人家道歉:“对不起!”

近10 年的岁月,他没有白白度过。他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
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果。陈景润
的勤奋劳动,开始放射出夺目的光华。

攀登科学高峰

攻关开始了!是向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冲击的时候了!

匈牙利数学家兰恩易、我国数学家潘承洞和王元先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
想中的(1+6)、(1+5)、(l+4)之后,1965 年又有三名外国数学家证
明了(1+3),其后此项研究又告停顿。

陈景润多年来用筛法研究“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等的成
功实践,使他相信可以用筛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只是需要进行大量的
繁琐计算。外国科学家证明(1+3),用的是大型的、高速的计算机。现在,
陈景润证明(1+2),却全靠自己的计算。这行吗?陈景润就有这样一种拼
劲,决心已定,就要用毕生的精力,去摘取这颗明珠。

从此,陈景润的生活路线变为“两点一线”:宿舍和食堂。在他那间小
小的宿舍里,桌面上、地板上、床铺上、木箱上,放满了他的计算稿纸。他
运算用过的稿纸就更多了。他把这些稿纸小心翼翼地装进麻袋里,堆在床铺
底下。

陈景润终于登上了到达顶峰的必由之路,踏上了(1+2)的台阶,写出了
200 多页的论文。1966 年5 月,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17 期上宣
布,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已经证明了(1+2)。陈景润,这颗璀璨的数学新星
升起来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证明(1+2)的论文还要简化,这又要一番功夫。
“文革”10 年动乱,既摧残科学事业,又摧残科学家。陈景润也曾被诬为“反
动学术权威”,被关进了“专政队”。被释放后,他又开始进行新推理、归
纳和演算,继续做论文简化的繁重工作。

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陈景润竟然没有桌子,没有板凳,电灯被拆,他
在没有起码条件的6 平方米小屋里坚持科研。陈景润旧病复发了,肺结核、
腹膜炎,一天比一天加重。但是,成功的希望强烈地鼓舞着他。生命尚存,
战斗不止,他要坚持与疾病抗争,要运算到能把证明简化为止。


他用以自勉的格言是:“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
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
的。”

他成功了!他写了一篇关于(1+2)的简化证明的论文,并于1973 年发
表。这篇论文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有的数学家说,陈景润搬动了数学上的
一座高山。有的数学家说,陈景润运用筛法证明(1+2),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陈景润却一如既往,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

他不因取得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贪图享乐而虚度年华。他像一只辛勤
劳作的蜜蜂,还在采蜜和酿造。他永不停息地继续前进!

(董振坤、刘源鉴)


韦钰
——电子学前沿的女博士
(公元1940~)。。 

聪慧,睿智,干练,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永远充满自信,这是我国第一
位电子学女博士韦钰留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印象。她说:为什么不能相信自
己呢?第一步不敢迈,就永远迈不出第二步、第三步。。

皮夹克的冲击力

韦钰高中毕业时,一位刚刚从美国回来的电子学专家给他们做报告,他
穿着一件黄色的皮夹克,从讲台的斜坡走上去,把电子学描绘得激动人心,
极富挑战意味。时至今日,韦钰仍记得那件黄皮夹克给她带来的冲击力。

从此,立志电子学研究的种子便悄悄在一个少女充满幻想的心海里逐渐
萌动并深深扎下了根。后来,在选择专业时,有一句话彻底打动了她:这个
专业既有工又有理。

现在回忆起来,韦钰仍感慨不已:我们在那个时代,比较喜欢挑战性的
东西,还有比较强烈的奋斗精神,是充满幻想和理想的一代。

正是这种幻想和永远不服输的挑战意识,激励着韦钰一直在自己研究的
领域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立业从来艰难始

应该说,韦钰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第一代少先队
员,“文革”前唯一一届比较完整的按学制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文革”后
第一批送出去的留学生,出国后第一批回来的学者,第一位中国电子学女博
士。

头上是一顶又一顶越来越耀眼夺目的光环,可有谁留意过,这位中国女
性曾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1979 年2 月7 日,正巧是韦钰39 岁生日。作为第一批赴德进修的教师,
这一天,她登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