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莎士比亚 画传 >

第6章

莎士比亚 画传-第6章

小说: 莎士比亚 画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女王竟然被塑造成了一个神话般的形象。其影响所及,不仅在官方活动,如游行、招待会中要颂扬女王,就连比武场上的图案和建筑物的形状都隐藏着有颂扬女王的含义。当时的朝臣们喜欢为自己修造形状为英文字母E字形的宫殿,原因就在于E是女王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这样一种将君主神化的风气也影响了当时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不用多说别的例子,只要翻翻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我们就不难发现精明的剧作家和当时的其他作者一样,一有机会就要为女王歌功颂德。莎士比亚写于1595年至1600年之间的喜剧,便都是以间接方式向女王致敬的。正是因为如此,剧作家让女性角色在这些剧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赋予了他笔下的女性角色一种浓厚的“女权主义”色彩,以此来博取女王的欢心。《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对她的追求者奥兰朵说:“我们这世界差不多有6000岁了,可是从来没见过哪一个男人肯为情而死。”而《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丝反驳“不爱女人”的培尼狄克说:“与其听一个男人指天发誓说他爱我,我还宁愿听我的狗向着乌鸦叫。”可以想见,当这样的情节在女王陛下御前上演的时候,它们毫无疑问是能博得龙颜一悦的。  由于国力强盛,财富日增,因而朝廷中的各种庆典活动也极为频繁。举办这些庆典活动往往不惜花费巨资,极尽人间奢华之能事。按照时令,这些庆典活动几乎一年到头没有间断。11月17日是女王的登基纪念日。在这一天里女王驾临白厅。宫廷为庆祝女王登基要举办豪华的比武活动。在比武场上,高大英武的武士骑着骏马整装待发,明媚的阳光照得武士的甲胄金光闪耀。赛场周围仆役环立,飘扬的旗幡上绣着武士们的徽章和专为女王编撰的拉丁文格言。  接着是圣诞节,其间由宫廷宴饮总管负责安排娱乐活动,包括音乐会、舞会、假面剧。平时在公共剧场演出的剧团,以及隶属教会的黑衣修士剧院和圣保罗学校的儿童剧团此时也会来宫廷献艺。  到了夏天,女王会带着整个宫廷行幸外省,接受外省臣子的隆重款待。对于偏居外省的臣子们来说,能够获得接待女王的权利是一种无上的殊荣,为此即使花费甚昂他们也在所不惜。每逢女王陛下驾临之时,外省贵族们总要挖空心思在自己的庄园或领地里为女王准备各种奇巧的节目表演和娱乐活动。  宫廷的豪华气派,吸引外省贵族来到伦敦,依傍领主城堡建立的小村庄因而趋向衰落。古老的价值面临一场重大的危机:好客的传统逐渐消失。穷人再也不能仅为“绅士”干点零活,就可得到免费食宿。本来根据习俗,圣诞节期间,任何穷人都能在城堡里得到接待,并且参加喜庆活动。贵族现在却逃避这项义务。17世纪初,外省贵族感到身上的道德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逐渐放弃了贝斯女王时代“快乐英格兰”的生活方式。“贝斯”是伊丽莎白的昵称。


第四章 时局的动荡不安第2节 宇宙中心——新学说的诞生(图)

  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人们普遍相信2世纪时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所提出的宇宙观。按照这种观点,宇宙的形状像一个洋葱头。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七大行星围绕着地球沿同心轨道运行。世界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月球是这两个部分的分界。月球以下的是变动不居的世界,月球以上则是恒定不变的世界。在宇宙最顶处的穹顶上,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悬挂着。而天上的星辰则如同金色的钉子被钉在苍穹上。周天的运转与人间的秩序有着某种和谐关系,地上的王权犹如天穹里的太阳,统治着整个自然界。  今天看来,这种宇宙观自然是不科学的。其实,早在1543年,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对宇宙的构造提出了新的假设。然而这一新的假设直到1609年,才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证实。在16世纪,绝大多数民众对这一新的学说仍旧一无所知。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大宇宙诸天体的运行和人体内的小宇宙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和谐。要理解人体小宇宙,就必须参照整个大宇宙。天空中的星体运转影响着人体的新陈代谢。此外,天上的十二星座不仅影响人的性格气质,也分别支配着人体某个器官和部位的健康状况,例如白羊座制约人的头和脸,金牛座制约脖子,双子座掌管肩膀,狮子座管后背和心脏,巨蟹座影响人的胸、胃、肺等器官,等等。如此以来,星相学在当时就成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传统医学的建立和这样一些信仰观念是密切相关的。早在公元2世纪的的时候,希腊医生盖仑就提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理论。他认为,人的性格取决于体液的成分。人体内有4种体液,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在人体内保持着均衡的比例;如果比例一旦失衡,人体的功能就会紊乱,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当时的药品并不太有效。医生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包括传统的草药,配制的药品和种种软膏。配制药品的成分也是五花八门。一旦霍乱、鼠疫等对人类健康具有毁灭性打击的周期性流行病开始蔓延,人们也只能束手无策、听天由命。在医疗条件还很落后的情况下,人们为了保持健康往往求神问卜。这种风气在宫廷和达官贵人中同样流行。  此外,宇宙运行不仅影响个人生命活动,也制约国家和社会的状况。在当时的人看来,星辰运行、彗星出没、日蚀、月蚀等天文现象都是某种信号,它们能够预告灾难的来临和君主的死亡。总而言之,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有着某种内在和谐一致的类比关系。自然界向人们透露了某些征兆和讯息,沿着这些征兆和讯息所提供的路向,人们就可以参透那不可知的神秘世界,读懂宇宙和社会这本大书。  而具备这种能力的,是那些拥有高超智慧的贤哲和修道之人。这些智者贤哲用他们的知识教化民众。他们编撰了许多箴言和象征图画集、历书、算命书和预言书等东西,以便让蒙昧的百姓能够略知天数。这些人当中当然有不少欺世盗名之辈,但也不乏才学广博之人。他们对于女王和达官贵人们同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对于莎士比亚和他的同时代人来说,自然界是统一而和谐的。尽管它的面貌多变,人类仍然可以根据类比法则和征兆理论,来读懂自然界所传递的讯息。在宇宙、人体、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套和谐对应的关系以及一种严密的等级秩序。通过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我们能够多少了解当时人们的这种信仰和价值观念。不过,作为天才剧作家,莎士比亚从来都不会死守某种意识形态观点不放。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人们对于世界的各种矛盾见解都展示了出来。企图通过他的作品完全把握他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本人就是如此多变。例如在《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他借助尤利西斯的长篇道白,谴责一旦人们不遵守传统的等级秩序,将会出现何等的混乱局面。而在《李尔王》中,他却借爱德蒙之口,对星相学及其预言大加揶揄:“人世间的癫狂莫此为甚:当我们命运不济时,……就把灾祸归咎于日月星辰。”这种多变性,或许正是莎士比亚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超越于他的时代之处。


第四章 时局的动荡不安第3节 女王的葬礼(图)

  1603年3月24日,圣母领报瞻礼日前夕,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驾崩。这一天恰好也是英国民用历本的岁首。一个时代由此宣告结束。由于女王没有直接继承人,她的远房表弟,姓斯图亚特的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承了王位。他就是英国历史上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任国王詹姆斯一世。  新王登基不久,宫内大臣剧团便得到了詹姆斯一世的垂青。国王下令让宫内大臣剧团改名为国王供奉剧团。对于剧团里的演员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此时的莎士比亚已届中年,在戏剧界声望颇高。当时另一位著名的剧作家琼森比莎士比亚小8岁,他对莎士比亚就极其敬重,从不吝惜在各种公开场合对他进行高度评价。  1603年,由于伦敦发生了瘟疫,因此各剧院不得不纷纷关闭。莎士比亚从环球剧院附近的住所搬到了市中心区,住在蒙克维尔和西尔维两街交叉口附近。新旧王朝更替之初,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早在伊丽莎白驾崩之时,莎士比亚就开始尝试写一种新的戏剧体裁。伊丽莎白时代的繁荣昌盛一去不返,新王朝的统治者令人难以捉摸。步入中年的莎士比亚也尝过了人世的悲苦无常,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后来的评论家们在谈到他这一时期的创作时,把这些作品称为“问题剧”或者“阴郁喜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终成眷属》是这一系列“阴郁喜剧”的发轫之作。这两部作品完成于1601至1603年之间。它们与莎士比亚早先的喜剧作品很不相同。作品中充满讽刺和揶揄,并且笼罩着一种惶惑不安的气氛。这种创作风格在后来的几年中继续了下去,类似的作品还有《一报还一报》、《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雅典的泰门》和《科利奥兰纳斯》等。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所写的题材是古希腊时代的特洛伊战争。面对这一伟大的史诗题材,莎士比亚的处理方式颇为与众不同。在他的笔下,古代神话和史诗中的英雄备受揶揄,他们被描绘得优柔寡断,懦弱无常。诗人乔叟的名作《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所表现的主题在这里也受嘲弄,中世纪的骑士风度和优雅爱情变得虚假造作。传统价值观念被解构得荡然无存。  在《终成眷属》中,忠贞的爱情受到剧作家的质疑。女主角海伦娜从童年时代起,就暗恋罗西昂伯爵贝特朗。伯爵虽然奉国王之命娶她为妻,却在外面背着妻子偷欢。机智的海伦娜夜间冒充美人与丈夫幽会,掌握了丈夫偷情的证据。最后当众诘难薄情郎君,使丈夫无言以对,不得不发誓对她忠诚。剧中女主人公海伦娜虽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挽回了爱情,但个中况味细细品来却颇有些悲凉。  《一报还一报》的剧情发生在维也纳。公爵文森修假称出巡,让清教徒大臣安哲鲁摄政。安哲鲁以整治风俗为名行使苛政。貌似铁面无私的安哲鲁,爱上了见习修女伊莎贝拉。正巧伊莎贝拉的弟弟因奸淫罪被判死刑,安哲鲁借此要挟伊莎贝拉顺遂自己的私欲。幸好公爵明察秋毫,一直于暗中监视。他为伊莎贝拉设计,才免遭安哲鲁的毒手。这部戏的道德教训暧昧不明,但莎士比亚对腐败权力的影射却显而易见。通过塑造安哲鲁这个形象,莎士比亚揭露了人性的阴暗角落,让我们看到过分膨胀的权利如何腐蚀了人的良知。  在1606年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莎士比亚创作了《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雅典的泰门》和《科利奥兰纳斯》、《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和《裘力斯•;恺撒》。在这几部作品中,莎士比亚的视野变得更为广阔。他从1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获取素材,把观众带回到古代的地中海世界。然而,不论他所写的是古代的埃及、雅典还是罗马,莎士比亚真正的用意都是借古喻今,用历史上的故事来影射詹姆斯一世统治下的英国社会。  于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对英国社会当时的政治状况便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从中我们隐约可见詹姆斯一世称霸世界的企图,以及英国贵族阶级的尴尬处境,这个阶级高傲孤立,与民众完全隔膜,自身内部又派系林立,纷争不断。莎士比亚笔下的英雄科利奥兰纳斯之所以会投入罗马最凶恶的敌人奥菲狄乌斯的怀抱,正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所导致的。《雅典的泰门》是一则黑色寓言:商业蓬勃发展,金融暴发户不断增加,贵族权力业已式微,传统价值观也被人们弃若敝屣。剧中的商人泰门富可敌国,他热情慷慨,竟因朋友而倾家荡产。最后,看破红尘的泰门退隐到沙漠中,灰心厌世,诅咒人生。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剧作家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第四章 时局的动荡不安第4节 最早出现的盗版(图)

  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其生前就很受欢迎。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为剧院增加票房收入,莎士比亚不得不大大提高自己的剧作产量。他的创作压力可想而知。此外,由于这种作品通常都是刚一完成就投入了排演,一边排演一边还调整修改,因而也很难为印刷商提供一个正确无误的定本。当时,各家剧团都留心不使自己拥有的剧本流传在外,这是保全独家演出权的最好方法。剧本底稿与布景、道具一样,归入剧团的“家产”。对于一个新剧本,剧团在将之充分利用之前是不会把它卖给出版商。因为一旦剧本出版,谁都可以弄到一册,然后照样排演。这无疑是很不明智的行为。除非剧团遇到经济困难,才会以每本6到10镑的价格,把不再上演的剧本原稿卖给出版商。  由于莎士比亚作品非常卖座,难免就有些缺德书商将其盗印卖给别的剧团做演出之用。这就是导致早期流传的莎士比亚剧作不同版本面目大相径庭的原因。当然,有的版本也是很忠于演出本的,如《理查二世》、《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和《亨利四世》等几部作品,今天所见的便是所谓的“好四开本”。其实,莎士比亚的一部分作品在他生前曾印成对开本出版,但与此同时,一些低劣的盗版仍然在坊间大肆流行。  “版权”的概念在当时也已经存在,但是它主要保护出版商的利益,而不是作者的权利。莎士比亚作品的对开本当时印了1000册,出版时每册售价1镑。(今天我们还能找到200册,其中14册保存完好。)从中获利的自然是出版商。可能正是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当时的剧作者一般都对印刷出版商看不顺眼。1557年,情况有了些改变。女王玛丽•;都锋签署敷令,恩准印刷出版商在伦敦组成书商同业公会:1559年伊丽莎白延长了敷令的效力。这个行会垄断了出版业。经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和伦敦主教审查合格后,任何新书都要在书商注册簿上登记,由此取得独家印刷和销售权。这样一来,对于打击盗版倒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四章 时局的动荡不安第5节 黑衣修士剧院(图)

  当时的剧院都是露天的,因此只在白天演出。夜晚由于无法照明,因此剧院不能营业。剧院在夜晚营业始于黑衣修士剧院。黑衣修士剧院所在地原来是一家修道院,位于城墙内的西端,紧挨着鲁德门,占地2公顷。1538年亨利八世下令解散各家修道院时,这家修道院被没收。后来,国王供奉剧团看中了这个地方,并且利用自己的关系取得了对它的使用权。1608年,剧团进入了修道院,并将之命名为黑衣修士剧院。这个剧院其实是一个有顶的长方形大厅,内可容纳500多名观众。因为有屋顶、照明,而且全是坐席,因此这个剧院票价较贵,从6便士到2先令不等。黑衣修士剧院的出现在英国戏剧发展的历史上非同小可。从此以后,剧团可以全天候演出了。此外,蜡烛照明使演出效果更加完美,可以逼真地模拟许多白天演出所不能表现的场景。  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要利用这个新的场所,借助它所能提供的一切,来描摹人类的极端感情,融戏剧场面、难以置信的事件和悲壮情怀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