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207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207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ovenance:文汇读书周报

Date:1995。7。22

Nation:

Translator:

  我国火箭部队的官兵们当年走过的艰难的道路,今天或许已被人们忘却。然而,重温历史,会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来之不易。

  本世纪60年代的最初几个年头,中国的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天灾人祸造成的饥馑几乎将导弹第一营逼进了绝境。

  部队粮库里的粮食已告罄,每顿二两粮食的供应已经难以维持官兵们超负荷训练的体能,不断有人患浮肿和肝病,不断有人在训练场上倒下。

  一纸载有战略导弹部队断饮挨饿情况的绝密电文,飞到了中南海勤政殿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了。

  本来从各省不断报来的坏消息已经使这位日理万机的中国大管家一连好些天没有舒展眉头,而导弹部队断粮饿死人的消息,更锁紧了周总理额上的愁眉。他拿起那几页薄纸反覆看了几遍,手也不禁有些颤抖。他来回在屋里踱了几圈,然后转过身,对身边的军事秘书周家鼎说:“家鼎,马上备车,上军委扩大会议厅去!”

  周总理神色沉重地走进了军委扩大议厅,热烈紧张的会议氛围一下沉静下来。军委三总部的老总和各大军区的领导们今天有些惊诧,以往总理走进会场时,总是微笑着与大家亲切地打招呼,不时开个玩笑,而今天却脸色肃然径直地走向主席台,在旁边的一个位子上坐了下来。凝视着总理脸庞上那凝重的浓眉,他们一边鼓掌一边猜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渐渐地,掌声随着总理的神色停了下来。在庐山会议上取代了彭老总的位子而走到前台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用细声细气的湖北黄冈口音宣布:“现在请总理给我们做指示!”

  “我今天到这里来,不是做指示,而是向我们的各种‘诸侯’化缘的!”总理挥动着战争年代致残的右手,神情庄重地说着。

  出席军委扩大会的各大军区和军兵种司令、政委们心里一怔,面面相觑:总理来“化缘?”会议的气氛一下子肃穆起来。

  总理缓缓地从上衣兜里掏出几张纸,向在座的军队的高级将领们晃了晃,非常沉痛地说:“我今天早上接到这份电报,前几天,有一支导弹部队在驻地违反了群众纪律打了老乡的沙枣树,毁坏了沙枣林,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告到了省里。省委派工作组一调查,才发现部队早就断了粮,还饿死了人,可战士们知道国家也有困难,不肯向上级报告,听说沙枣树叶可以充饥,他们就……”

  总理眼眶里噙着泪花,声音哽咽地说:“这是一支多好的部队,多好的战士呀!”

  会场上一片肃静。军队的老总们对发生在自己麾下的事情被总理率先知道而深感内疚。大家默默看着总理。

  周总理抑制了一下激动的情绪,语气温和地说:“我与粮食部长通了电话,国家那点仅有的库存,不能再动啦,要留着救急。所以嘛,今天,我来向各位求援!大家帮帮忙,拜托!拜托!”

  大家静静地聆听着总理讲话,心里头却泛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酸楚。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亲自出面“化缘”求援,那说话的分量是不言而喻了。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议题不由得转到了粮食问题上。各大军区和军兵种的首脑纷纷表示:国家已经很困难了,军队的事情军队自己解决,绝不再给国家增加负担,更不能让总理为难。于是,一个个电话,一封封电报,从北京飞往各大军区驻地。不久,各大军区和军兵种援助战略导弹部队的粮食、干菜,装上了开往大西北的特殊军列上。

  装着周总理“化缘”来的粮食的列车,连夜在大西北的芒原上疾驶,出西安,上天水,越兰州,往武威开去。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荒凉的小站上出事了。

  那天暮色时分,火车停在一个冷清的小站上加水,押车的官兵下车蹲在站台上啃干粮。忽然,几百名当地群众不分男女老幼蜂拥而来,有提麻袋的,还有端脸盆的,他们不由分说,把列车团团围住。年轻力壮的扛起麻袋就跑;妇女、老人、孩子撕开麻包,扒散菜袋,脱下衣服来包;饿极了的用手捧起生大米和白面,不停地往嘴里塞,边狼吞虎咽边大声叫喊……

  押车官兵无力制止这些近似疯狂的灾民,只好通过小站上的电话向部队领导请示。

  一位老八路出身的上校接过电话,先是一惊,继而举起重重的铁拳:“他娘的,他们胆子真大,敢抢军粮,快给我……”他那坚硬的拳头始终没有擂下去,太难了,他已经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境地,一边是断粮的士兵,一边是揭不开锅的人民群众。

  电话里传来了急切的呼叫:“首长,怎么办,快下命令吧,粮食快被抢光啦。”

  那位上校的拳头无力地从空中放了下来:“算啦!算啦!老百姓也在饿肚子,请转告你们营长,把剩下的粮食、干菜全部卸下来分给群众,至于部队……”电话挂断了。

  这件事被当地政府知道了,他们连夜赶到出事现场,向抢粮的群众说明情况。还没有等到天亮,当地抢粮的群众又扛着粮食、干菜送回车站。一些老乡拉着押车战士的手说:“同志啊,对不起,我们真该死,不知道他们断粮已经几天了,我们有罪啊……”

  其实在这些送回粮食的群众中,许多人家已经饿死了亲人。而当他们送回粮食的那一刻,他们的老人、孩子就躺在床上叫着肚子饿呢!

  粮食和干菜分到了导弹营,战士拆开麻包,全都惊呆了:里面夹着许许多多的粮票,有10斤、5斤的,也有半斤、1两的;还夹有许多纸条,其中有一个三年级的女学生写的一张小纸条,让这些在困难、生死面前从未流过泪的官兵不禁潸然泪下:

  “敬爱的解放军叔叔,那一天晚上,我也在抢粮的队伍里,叔叔,我实是太饿了,用小衣服包走你们的一包米。听到你们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我后悔地哭了。现在我把米送回来,再把我每天省下的2两粮票献给你们。别嫌少,叔叔,能原谅我的过错吗?”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军人的上帝。

Number:5634

Title:丈量幸福的标尺

作者:苏军

出处《读者》:总第17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幸福是一种甜蜜的感觉,恐怕人人都有这方面的体验;幸福更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也许不少人至今尚未入门。

  对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颇有造诣。他发现了与幸福有关的因素。其中包括:

  健全和健康的身体。这是幸福的基石。

  实际的目标和期望。这是幸福进入无限循环的内驱力。人倘若无所追求,幸福之水会在懒散中干涸。

  自尊。这是幸福的支架,也是幸福的赐予。

  控制感情。这是幸福的规则。纵欲和放纵,往往与幸福相悖。

  乐观。这是幸福的源泉。乐观,最能繁衍幸福的细胞。

  豁达。这是幸福的开阔地。受纳包容,可免去许多节外生枝的烦恼。

  益友。这是幸福的开心果。一位益友就是一眼幸福的喷泉。

  合群。人缘好,幸福就会自来。

  挑战性的工作和活动性的消遣。一张一弛,方有幸福的交替出现。

  集体意识。这是幸福的蓄水池。孤独难有幸福的空间。

Number:5635

Title:《我的奋斗》是怎样一本书

作者:罗伯特·唐斯

出处《读者》:总第172期

Provenance:热风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缨军

  阿道夫·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问世于1925年。该书日后成了第三帝国的蓝图。有人称《我的奋斗》是“当代蛊惑人心之杰作”,“20世纪灭绝人性的罪行录”,这是十分确切的。

  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巴伐利亚边境的小镇勃劳,父亲是奥地利海关的一名小职员。希特勒6岁时进了家乡林嗣附近的公立学校,成绩良好。他11岁上中学,一心想当艺术家、画家,而他父亲却要他做个公务员。这使他学习不安心,成绩每况愈下,读了两年,没等毕业就中途辍学了。

  希特勒的一位中学老师这样描绘他:“希特勒肯定是有天资的,虽然只是在某些学科方面。但是他缺乏自制力。说得客气点,他好强辩,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脾气暴躁,不遵守学校纪律。他不用功。否则有这样的天赋,他一定会有好得多的成绩。”

  希特勒13岁时,父亲病逝,母亲迁居至林嗣郊外乌尔法尔的一所简陋的公寓,靠微薄的积蓄和养老金抚养两个遗孤。到16岁时,希特勒虽然还没有抛弃当艺术家的梦想,但那时他已十分热衷于政治了。17岁时,希特勒带了母亲和亲友给的一些钱,只身来到维也纳,流落街头1年后报考美术学院,由于成绩不良,未被录取。以后试考建筑学院,也告失败。从1906年到1911年,希特勒在维也纳的生活非常潦倒,尝尽人间之辛酸。他在《我的奋斗》中称这5年生活为“一生最悲哀的时期”,他写道:

  “对我来说,这个逍遥自在的城市的名字所代表的就是5年艰苦贫困的生活。在这5年中我被迫求职糊口,开始当小工,后来卖画,收入之微薄,不足以填饱我每日辘辘的饥肠。”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承认,他当时有着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入骨的恐惧;但另一方面又深怕落入无产者的队伍中去后来他就利用这种恐惧心理在地位低下、缺乏领导的白领阶层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社会党。正如他自己说的:

  “我了解这个运动所造成的可怕的精神恐怖,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来说,资产阶段都不是这种进攻的对手:信号一发,只要看来是最危险的敌人,它就对之发动谎言和诽谤的真正的总攻击,一直到被攻击者的精神不能支持时为止……这种策略所根据的是对一切人性弱点的精神估计,其结果必然导致胜利。”

  “我同样也了解肉体恐怖对个人和群众的重要性……因为被击败的对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对继续抵抗不抱任何胜利的希望。”

  这两段话日后发展成了希特勒纳粹主义的策略基础。

  1912年,希特勒移居德国慕尼黑。在那里,他开始仍是囊空如洗,举目无亲。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见求生机会来了,上书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申请志愿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他的生活出现新的转折。在《我的奋斗》里,希特勒毫不掩饰地说:“我衷心感谢上天赐给我这个能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幸福机会……对我来说,对所有德国人来说都是一样,现在我的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时期开始了。”

  在战争中,希特勒曾两次负伤。一次是1916年在松姆战役脚部受伤,另一次是1918年中了毒气。因为作战勇敢他先后两次受奖:一枚二级铁十字奖章,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1918年11月底,希特勒回到慕尼黑,不久便与德国工人党有了接触,并参加该组织,成了德国工人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员。他自己回忆道:“经过两天伤尽脑筋的思考以后,我终于决定我必须采取这一步骤。这是我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决定。跨出了这一步以后,就再也没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

  1920年夏天,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希特勒还提出,纳粹党必须有一面能打动群众的显眼的旗帜。最后他设计了红地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字。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对自己这一独创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字象征争取亚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

  到1923年,纳粹党已拥有2。7万名党员,影响日增。希特勒与鲁登道夫将军结伙成帮,于同年策划了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政变。结果政变失败,希特勒及其同伙被捕受审。审判于1924年2月26日开始。在特别法庭上,希特勒以滔滔不绝的雄辩和民族主义的热情打动了德国人民,顿时成为报纸、电台瞩目的人物。他对着进行审判的法官们说:

  “有资格审判我们的不是你们,而是永恒的历史法庭。你们会做出什么判决,我是完全知道的。……你们可以不止一千次地宣布我们有罪,但是永恒的历史法庭的女神会一笑置之。把(巴伐利亚)邦检察官的诉奖和这个法庭的判决书撕得粉碎。因为她会宣判我们无罪。”

  最后判决是1924年4月1日做出的,希特勒被判刑5年,后改为2年。

  希特勒被关钾在兰德斯堡旧炮台监狱。在狱中他开始写作《我的奋斗》,但实际上这本书是由希特勒口授、由同押一室的他的忠实信徒鲁道夫·赫斯整理打字完成的。书的原名《四年半来对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负责出版该书的纳粹出版社经理马克斯·阿曼后来把这又刺眼又累赘的书名改为《我的奋斗》,并于1925年秋正式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但它在当时并没有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第二年,希特勒获释出狱,在贝希特斯加登口述完第二卷。随着纳粹党的发迹、上台,该书的销路开始有所增加。到1940年二次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这本称之为“纳粹圣经”的长达782页的两卷本的书,仅在德国就销了600万册。当时每个德国家族必备此书,否则就会遭殃。男女结婚时,都要向新郎、新娘赠送一本《我的奋斗》作为礼物。甚至连学校的学童也是人手一册。

  希特勒认为,一切生命都是一场永恒的斗争,世界只不过是个适者生存、强者统治的丛林,“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世界”。德国要恢复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地球主人”,就首先“必须对法国来一次最后的总算帐……一场最后的决战……德国实际上不过是把灭亡法国当做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在将来能够为我国人民在其他地方进行扩张。”其次,希特勒提出:“(德国的)领土政策无法在喀麦隆实现,今天几乎完全只能在欧洲才有可能。”但是欧洲的领土均已分割完毕,这一“生存空间”问题“只有在东方才有可能解决……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解决,也就是说,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指出,第三帝国将实施“领袖统治原则”,即实行独裁统治。在这个国家里要确立元首─希特勒本人─的绝对独裁权力,在元首周围是一批承上启下的较为次要的领袖人物。希特勒认为,这个“新式国家要以人种为基础”,而最优人种就是亚利安人。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狂热地鼓吹纳粹党的种族优越论。他写道: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几乎完全是亚利安人创造。这一事实本身证明下述推论不是没有根据的:只有亚利安人才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始者,因此是我们所谓的‘人’这个名称的典型代表。他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从他的光芒四射的额头,永远飞迸出神圣的天才的火星,永远燃点着知识的火焰,照亮了默默的神秘的黑夜,推动人类走上征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道路。”

  可见,使现代亚利安人─日耳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