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她年老时,邻人要求她:“请告诉我们吧,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她只是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
Number:6544
Title:我的生命
作者:海顿斯坦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
Date:1991。12。17
Nation:瑞典
Translator:
继续悄悄地走下去吧,我的生命!
我不愿把你摆进橱窗展览,
让你碌碌无为地浪费宝贵时光。
我从不说:“来呀,快来握住
这位大师的手,
是它引得如此神奇美丽的花儿
怒放!”
当我被可信的朋友背弃,
当厄运落到我头上,
我没有端起盛满泪水的银杯
对过往的行人诉说:
“啊,请搂住我的脖子,哭吧,
可怜可怜我,让我们一起痛哭一场!”
啊,在你广袤无边的天地。
我最大的不幸不过是一小片阴云,
我要默默无声地走向我的目的。
Number:6545
Title:小景
作者:潘芳奕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
Date:1991。12。17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窗前
下了一场梨花雨
白色与我
青色寄给你
树下
拾起几片落叶
清新与我
红晕赠给你
发际
掠过一阵柳絮
轻盈与我
温柔伴着你
唇边
绽开两朵笑魇
恬美与我
清醇酿给你
此刻
滑出一行小语
心跳与我
不解留给你
Number:6546
Title:旧居
作者:丁海明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星星诗刑》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我常路过旧居
看见旧居的窗户
就觉得被人侵犯
别人的家藏着我甜蜜的童年
我总想装成找错门的样子
敲敲过去的家门
可我的勇气只够踱到旧居的窗下
透过旧居的窗口
看见了童年的我跑上楼梯
还看见了妈妈
妈妈的头发黑黑的
Number:6547
Title:曾法战争与玫瑰
作者:陈训明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贵阳晚报》
Date:1991。10。7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拿破仑大败普鲁士后,在梯尔西特和谈中要求将易北河以西的大片普鲁士领土割让给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就让王后路易莎去拜见拿破仑,求他降低一下这过于苛刻的条件。
拿破仑非常热情地接见了路易莎,并从花瓶中抽出一枝盛开的玫瑰,彬彬有礼地递给她。路易莎以为这是同意她的请求的表示,便接过玫瑰,问道:“您是连马格德堡一起给了我,是吗?”
拿破仑当下板着脸回道:“我应当向陛下指出,除了我本人之外,我什么也不能给您。而您可以自己决定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普鲁士人认为,拿破仑的这番放肆言行使他们的国家蒙受了奇耻大辱,决心要报这梯尔西特玫瑰之仇。
一八七一年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击溃法军之后,马不停蹄地占领了巴黎,并将这里的玫瑰名种作为战利品,献给了德国国王和王后。
战事结束不久,柏林市政厅收到一受伤士兵的来信,信里夹着一朵枯萎的玫瑰。说将这朵花转赠给德国最关心伤员的女性。
市政厅认为只有当今王后奥古斯塔才能享此殊荣。但王后谦称她受之有愧,建议把它赠给战地医院,因为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不辞辛劳地工作的护士和其他女性更关心伤员。最后,这朵代表士兵心意的白玫瑰被装进一个精美的玻璃匣子,陈列在宫殿中,成为德国爱国主义精神和骑士传统的象征。
Number:6548
Title:女儿的礼物
作者:廖玉蕙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光华》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暑假期间,一位昔日好友由伦敦回来。我们约在信义路金石堂五楼的咖啡屋中见面。
夏日的午后,郁热难当,我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女儿的小手,常因逆向行走的行人的冲撞而由我手中松脱,然而,很快地,又会迎上前来。我们就在商家的吆喝声、行人的讨价还价声中,断断续续地聊着。
女儿问我即将和什么人见面,我说:
“是妈妈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当助教时的同事。由很远的英国回来。”
女儿侧着头天真地问:
“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回来的人都要约着见面,请他们喝咖啡?”
“那倒不一定啦!妈妈那时候同她感情最好,一起做助教时,她很照顾妈妈。”
女儿锲而不舍地接着问:
“大人也还要人家来照顾吗?她怎么照顾你?是不是像蔡和纯照顾我一样,教你做功课?”
蔡和纯是她的同班同学。我听了不由得笑着说:
“大概差不多吧”!人再大,也需要别人照顾呀!对不对?像爷爷生病了,也要我们照顾嘛!对不对……”
“那你生病了吗?那时候。”
“生病倒没有。不过,那年,有段时间,妈妈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自己很讨人嫌,人缘很差。就在那年圣诞节前几天,我发现王阿姨偷偷地在我办公桌上夹了张她自己做的驾卡,上面写着:‘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有多么喜欢你,祝你佳节愉快。’妈妈看了好感动。这张卡片改变了当时妈妈恶劣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讨厌!”
女儿听了,若有所思,低头不语。
我和朋友见了面,开心地谈着往事,彼此探问着现况,女儿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不像往常般叽叽喳喳抢着说,我们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一会儿工夫后,女儿要求到三楼文具部去看看。十分钟后,女儿红着脸,气喘吁吁地上楼来,朝我悄悄地说:
“先借给我100元好吗?我想买一个东西,回去再从扑满拿钱还你。”
我和同学谈得高兴,不暇细想,知她不会乱花,便拿钱打发她。没过多久,她又上来了。
面对朋友,恭敬地立正,一本正经地说:
“王阿姨!送你一个小礼物,你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
朋友和我同时大吃了一惊,朋友手足无措,讷讷地说:
“那怎么样?我怎么能收你送的礼物?……我从英国回来,没有带礼物给你,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而且我还是大人,而你是小孩儿……”
女儿很认真地并拢脚跟,无限深情地说:
“我妈妈说,你是她最好的朋友,谢谢你以前那么照顾我妈。”
一股热气往脑门儿直冲了上去,我喉咙蓦地哽咽了起来,眼睛霎时又湿又热,我束手无策,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会如此做。朋友的眼睛也陡地红了起来,嘴唇微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紧紧地搂过女儿,嘴中喃喃地说道:
“谢谢你!谢谢……”
这回轮到女儿觉得不好意思了。他伏在朋友的肩上尴尬地提醒朋友:
“你想不想看看你得到什么礼物啊?”
朋友拆开礼物,是挂了个毛绒绒小白兔的钥匙圈。女儿老气横秋地说:
“会照顾人的人一定是很温柔的,所以,我选了小白兔,白白软软的,你喜欢吗?”
朋友感动地说:
“当然喜欢了,好可爱的礼物。我回英国去,就把所有的钥匙都挂上,每当我打开一扇门,就想一次你。……真谢谢啊。”
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地下楼去了,留下两个女人在飘着咖啡香的屋里,领受着比咖啡还要香醇的情谊。
Number:6549
Title:超尘脱俗的钱钟书伉俪
作者:徐泓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家庭》
Date:199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中国的名人谱里不乏珠联璧合的夫妇,其中大学者钱钟书与夫人杨绛,当属天设地造的结合。夏衍老曾赞叹道:“这真是一对特殊的人物!”
北京的新闻界或许最领教他们立身处世的特殊:他们从来谢绝一切采访,也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竟蜗居书斋,杜门避嚣,专心治学,仿佛过着出世般的生活。
去年初冬,根据钱老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城》播映,又恰逢他80华诞。我原以为这两桩大事会打破他们的宁静与淡泊,至少让他们回到世间来“曝曝光”,因为太多的读者和荧屏前的观众渴望了解他们,结果却一切如故。他们逃名如逃役,还是让他们逃掉了。
《围城》的女导演黄蜀芹在拜会钱钟书夫妇后曾很带劲地说:“做知识分子就要像他们一样!”我也深有同感。我有幸与他们有过一两次交往,止不住想写下点滴印象,记一记这对博学睿智、可敬可爱的老人。
嗜书如命
第一次走进钱宅,只觉满室书香。他们的客厅与书房合二而一了,主要空间都被书柜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
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里站满的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主人中西文化的贯通。《围城》的英、俄、德、日文译本也在其中。
杨绛曾称钱老为“书痴”,其实夫妇两人均嗜书如命。记得杨绛在那本《干校六记》中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她指着菜园里玉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杨绛感慨地写道:“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舍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
现在他们依然在孜孜读书,乐此不疲。新的、旧的、中文的、外文的,但凡到手都要翻翻看看。好在供他们阅读的书,如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外文书刊也从未断炊。只要手中有点外汇,他们就张罗着买书,国外出版社的稿酬,他们一般不取现金,而是开出书单子,请对方实物支付。
除了书柜,屋里必不可少的还有书桌。一横一竖两张旧书桌,大的面西,是钱钟书的;小的临窗向南的,是杨绛的。
“为什么一大一小不一样呢?”我问。
“他的名气大,当然用大的,我的名气小,只好用小的!”杨绛回答。
钱老马上抗议:“这样说好像我在搞大男子主义,是因为我的东西多!”
杨绛笑吟吟地改口:“对,对,他的来往信件比我多,需要用大书桌。”我看到钱老的案头确实堆满信札和文稿。他坐在桌旁,举着毛笔告诉我:“每天要回数封信,都是叩头道歉,谢绝来访。”
复信几乎成了他俩每日都要做的功课。络泽不绝的来信,有相识的,也有从未谋面的人写的。钱老惯用毛笔,杨绛则持钢笔。杨说:“他复得快,我复得慢。”钱老写客套信从不起草,提起笔一挥而就,如果是八行笺,几次抬头,写来恰好八行,一行不多,一行不少。这般功夫据说还是他父亲训练出来的,想当年他的额头上为此挨过不少“爆栗子”呢!
淡泊名利
对身外之物,他们看得很淡泊。《围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后,电视台付给原著者万余元稿酬,钱老执意不收。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老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也婉言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有一笔酬金时,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至于在当今滚滚红尘中世人所熟衷营求的许多东西,他们都淡然置之。杨绛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这几年他们谢绝了众多的国外邀请。她说,她和钟书已打定主意,今后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看书写字,很惬意的日子么?她风趣地补充了一句:“我们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即使国内的活动,他们也极少露面。钱老从不参加任何会议是出了名的,对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种学会他也一律谢绝挂名,杨绛因翻译《庚·吉诃德》而获西班牙政府颁发的大奖,西班牙驻华使馆请她,第一任大使邀请,她谢绝了;第二任大使送来正式的书面邀请,她正式地书面谢绝了;第三任大使通过原社科院院长马洪去请,她才赖不掉了。钱老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三个大使才请动她!”
他俩也从不做寿。去年11月钱老八旬初度,家中的电话一度闹翻了天。学士通人,亲朋好友,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他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准备为他开一个纪念会或学术讨论全,但钱老一律坚辞。对这类活动,他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我因不知钱老的生日是这个月里的哪一天,曾向钱宅打过一次电话。杨绛诙谐地回答我:“没有那一天啦!”她接着连连诉苦:“我整天为他挡事、挡客,人家说我像挡路狗。有些人真没办法,事先不通知,敲门就进来;我们在外边散步,他们就来捉。有时我挡了,有时我陪着,很累,干不成什么事。单位要给他过生日,我们好不容易辞掉了。”后来我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一篇记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大意是,对钱先生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潜心研究他的“钱学”和尊重他的自甘淡泊。此话是很有道理的。
著作等身
这几年先海外后国内,“钱学”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公认,他壁立千仞的著作《谈艺录》、《管锥篇》,使中国的文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内容的丰富(涵盖古今)和方法的新颖(打通中西)都是前所未有的。他在40年代写就的小说《围城》,重新在文坛上获得应有的地位,一再重版仍供不应求,海外学者甚至称此书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
但无论钱学冷也好,热也好,钱老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说:“听其自然最好,经吹嘘后成为重要了,必然庸俗化。”
我听说夏衍老还有一句名言:“你们捧钟书,我捧杨绛!”杨绛确实可与她的丈夫并驾齐驱。她青年时代就是才女,从欧洲留学归来,先以写剧作脱颖,后以翻译家成名。她精通英文、法文,1958年又自学西班牙文。两大厚卷的世界名著《唐·吉诃德》的中译本,就是她从西班牙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她还擅长写散文,《干校六记》获全国散文一等奖。我极喜欢她的文笔:清如水,明若镜,看似平淡却奇崛。也难忘她那生动的调侃自己的幽默感,从中能体验到一位可敬的知识女性在动乱的年月里,以冷峻对狂热,以不变应万变的风骨。
杨绛也写小说。两年前她18万字的《洗澡》问世,我曾采访过她。我觉得《洗澡》好像《围城》的姊妹篇,有同样的幽默隽永,机巧犀利,同样是一本耐读的学者小说,只不过更多了一些女性的细腻和宽容。此书已在香港、台湾出版,并有了法文译本。
钱老写《围城》时,杨绛曾甘做“灶下婢”,包揽了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家务。两年里钱“锱铢积累”地写,杨“锱铢积累”地读,读完后夫妇相视大笑。我好奇地问杨绛:“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