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63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63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位年青的妇人第三次在驾驶热照考试中失利。她父亲问她是否在考试中,因为检查员在身边,神经太紧张了?她回答:“不是我神经紧张,而是检查员!”

Number:800

Title:心理感人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我曾在一家运输公司工作,工作非常紧张,周末几乎是不可能放假的。一次,一位同事请求老板星期六准他一天假:“这是我的结婚纪念日,我还从未有一次纪念日和妻子在一起过过。”老板动了恻隐之心,同意了。老板一走,我问:“你结婚多久了?”“到这星期六正好一年。”
Number:801

Title:表错情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我们在人群蜂拥中离开足球场时,从不公开示爱的丈夫抓往了我的手,令我心里甜滋滋的。我们离开球场后,我抬头笑着问他:“你不想丢掉我?”

  “不是,”他说,“我怕找起你来麻烦。”

Number:802

Title:两个巴掌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朋友问老汤姆:“你为什么还不结婚?”老汤姆答道:“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一人急有什么用?”后来老汤姆终于结了婚,朋友又问他滋味如何。他的邻居抢先回答:“每天都听到巴掌声。”

Number:803

Title:弄走狮子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马戏明星是一位漂亮的驯狮女郎,动物对她唯命是从。一发命令,凶猛的狮子就用它的爪子搭在她肩上蹭她,观众欢声雷动。只有一位男人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值得欢呼的?谁不会这个?”

  马戏场管理人员挑衅地说:“你愿意下来试一下吗?”

  “当然愿意。”男人答道:“不过先得将那头狮子弄走。”

Number:804

Title:流言

作者:张爱玲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流言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一

  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这样地生活在自制的戏剧气氛里,岂不是成了“套中人”了么?

  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案,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

  二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声才睡得着觉的。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味。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

  人类是天生的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悦?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三

  适当的名字并不一定是新奇,渊雅,大方。好处全在造成一种恰配成分的明晰的意境。

  有人说,名字不过符号而已,没有多大意义。在纸面上拥护这一说者颇多,可是他们自己也还是使用着精心结构的笔名。当然这不过是人之常情。谁不愿意出众一点?即便在理想化的未来世界里,公民全都像囚犯一般编上号码,除了号码之外没有其他的名字,每一个数目字还是脱不了它独特的韵味。三和七是俊俏的,二就显得老实。

  仿佛有谁说过:文坛登龙术的第一步是取一个炜丽触目的名字。果真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么?…中国的一切都是太好听、太顺口了。固然,不中听,不中看,不一定就中用;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子。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四

  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女人多化时间在镜子前面,就得多化钱在时装店里。

  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就说你不是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

  你向女人锰然提出一个问句,她的第一个回答大约是正史,第二个就是小说了。

  男人做错事,但是女人远兜远转地计划怎样做错事。

  女人与女人交朋友,不像男人与男人那么快。她们有较多的瞒人的事。

  如果一个女人告诉了你一个秘密,千万别转告另一个女人因为一定有别的女人告诉过她了。

  多数的女人说话前从来不想一想。男人想一想就不说了。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妇,其实若有机会扮个妖妇的角色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欲试的。

  女权社会有一样好处女人比男人较富于择偶的常识,这一点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却与人类前途的休戚大大有关。男人挑选妻房,纯粹以貌取人。面貌体格在优生学上也是不可不讲究的。女人择夫,何尝不留心到相貌,可是不似男人那么偏颇,同时也注意到智慧、健康、谈吐风度、自给的力量等项,相貌倒列在其次。有人说现今社会的症结全在男人之不会挑选老婆,以至于儿女没有家教,子孙每况愈下。那是过甚其词,可是这一点我们得承认,非得要所有的婚姻全由女子主动,我们才有希望产生一种超人的民族。

  超人是男性的,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超人与神不同。超人是进取的,是一种生存的目标。神是广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

  女人纵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是面却有一点“地母”的根芽。

  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许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可珍贵的生活情趣。

  五

  拥挤是中国戏剧与中国生活里的要素之一。中国人是在一大群人之间呱呱坠地的,也在一大群人之间死去有如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君王。中国人在哪里也躲不了旁观者。……婚姻与死亡便成了公众的事了。

  因为缺少私生活,中国人的个性里有一点粗俗。中国人老是诧异,外国人喜欢守那么些不必要的秘密。不守秘密的结果,最幽微亲切的感觉也得向那群不可少的旁观者自卫地解释一下。这养成了找寻借口的习惯。

Number:805

Title:语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但愿你的所有烦恼只维持得和你的新年决心一样长。

  农场上的孩子看见飞机在头上飞过会想到远方。

  飞机上的旅客看见农舍……会想到家园。

  永远不要踌躇伸出你的手;也永远不要踌躇接受别人伸出的手。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

  有些理想曾为我指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

  当一个人觉得有愧于心时,其实应该绝对无愧。因为他的良心已取得优势,正在遣责他。

  伟大的导师从不竭力阐释他所看到的,他只请你站在他旁边自己看。

  我承认,今天的我并不是我应该成为的我,可是谢谢老天爷,我也不再是以前的我。

  一个人要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向别人夸耀,就只有炫耀自己的精神苦闷了。

  一个人到了陌生的环境,第一件着手做的事就是创造一点儿熟悉的气氛;如果他从原来的地方带来一张照片、几本书,就会立刻把照片挂起来,把书摆成一排。

Number:806

Title:鸟巢禅师

作者:金克木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天竺旧事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鹿野苑中国庙的住持老和尚德玉,原先是北京法源寺的,曾见过著名诗僧八指头陀寄禅。他偶然还提起法源寺的芍药和崇效寺的牡丹。但他不写诗,只是每晚读佛经,又只读两部经:《法华》和《楞严》。每晚读一“品”,读完这一部,再换那一部,循环不已。

  他来到“西天”朝拜圣地时,发现没有中国人修的庙,无处落脚,便发愿募化;得到新加坡一位中国商人的大力支持,终于修成了庙;而且从缅甸请来了一尊很大的玉佛,端然坐在庙的大殿正中央,早晚庙中僧众在此诵经礼拜。

  他在国外大约有20多年了吧,这时已接近60岁,可是没有学会一句外国话,仍然是讲浓重湖南口音的中国话。印度话,他只会说“阿恰(好)”和“拜提(请坐)”。

  有一天他对我说,他要去朝拜佛教圣地兼“化缘”,约我一起去。我提议向西北方去,因为东南面的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那烂陀寺遗址我已经去过了。他表示同意,我们便出发到舍卫国、蓝毗尼、拘尸那揭罗去。这几处比前述几处(除伽耶同时是印度教圣地因而情况稍好外)更荒凉,想来是无从“化缘”乞讨,只能自己花钱的。我只想把同他一起“朝圣”作为游览,可以给他当翻译,但不想跟随他“化缘”。

  这几处地方连地名都改变了,可以说是像王舍城一样连遗迹都没有了,不像枷耶还有棵菩提树和庙,也不像那烂陀寺由考古发掘而出现一些遗址和遗物。蓝毗尼应有阿育王石柱,现在想不起我曾经找到过,仿佛是已经被搬到什么博物馆去了。在舍卫国,只听说有些耆那教天衣派(裸形外道?)的和尚住在那里的一所石窟里,还在火车站上见到不少猴子。

  老和尚旅行并不需要我帮多少忙,反而他比我更熟悉道路,也不用查什么“指南”。看来语言的用处也不是那么大得不得了,缺了就不行,否则哑叭怎么也照样走路?有些人的记忆力在认路方面特别发达。我承认我不行。

  老和尚指挥我在什么地方下车,什么地方落脚,什么地方只好在车站上休息。我们从不需要找旅馆,也难得找到,找到也难住下。我这时才明白老和尚的神通。他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他带着我找到几处华侨商店,竟然都像见到老相识的同乡一样,都化到多少不等的香火钱,也不用他开口乞讨。

  到佛灭度处拘尸那揭罗,我弄不清在一个什么小火车站下的车,下车后一片荒凉,怎么走,只有听从老和尚指挥。

  他像到了熟地方一样,带着我走,我也不懂他第一次是怎么来的。这里有的是很少的人家和很多的大树,他也不问路。原来这里也无法问路。没有佛的著名神圣遗物,居民也不知道有佛教,只是见到黄衣的知道是出家人,见到我这个白衣的知道是俗人,正像中国人从佛教经典中知道“白衣”是居士的别称那样。

  “这里只能望空拜佛,有个鸟巢禅师住在这里,我们去会他。”

  我知道唐朝有位“鸟巢禅师”,是住在树上的一个和尚。如果我没有记错,《西游记》小说里好像还提到过他。怎么这里也有?

  “他是住在树上吗?”我问。

  “那是当然。”老和尚回答。

  又在荒野中走上了一段,他说:“就要到了。”我这时才猛然想起玄奘在《西域记》中记山川道里那么清楚,原来和尚到处游方化缘,记人,记路,有特别的本事。

  突然前面大树下飞跑过来一个人,很快就到了面前,不错,是一个中国和尚。

  两人异口同声喊:“南无阿弥陀佛!”接着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向这新见人物合掌为礼。

  这位和尚连“随我来”都不说,就一转身大步如飞走了。还是老和尚提醒我说,“跟他走。这就是我说的鸟巢禅师。”

  走到大树跟前,我才看出这是一棵其大无比的树,足有普通的5层楼那么高。在离地约1丈多的最初大树杈上,有些木头垒出一个像间房屋一样的东西。树干上斜倚着一张仿佛当梯子用的两根棍和一格一格的横木。

  鸟巢禅师头也不回,一抬腿,我还没看清他怎么上的梯子,他已经站在一层“楼”的洞门口,俯身向我们招呼了。他仍不说话,只是打着手势。

  老和尚跟了上去,手扶,脚蹬;上面的人在他爬到一半时拉了一把;一转眼,两位和尚进洞了。

  这可难为我了。从小就不曾练过爬树,我又是踏着印度式拖鞋,只靠脚的大拇指和“食指”夹着襻子,脱下拿在手里,又不便攀登,因为手里还提着盥洗用品之类。勉强扶着“梯子”,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好容易到了中途。大概鸟巢禅师本来毫不体会我的困难,只拉了老和尚一把就进去了;现在看到我还没有“进洞”,伸出头来一望,连忙探出半身,一伸手臂把我赁空吊上去了。我两步当一步不知怎么已经进了“巢”,连吃惊都没有来得及。

  原来“巢”中并不小。当然没有什么桌、凳、床之类,只有些大大小小的木头块。有一块比较高而方正的木台上供着一尊佛。仔细看来,好像不是释迦牟尼佛像,而是密宗的“大威德菩萨”,是文殊师利的化身吧?佛前还有个香炉样的东西,可能是从哪位施主那里募化来的。奇怪的是他从哪里弄来的香,因为“炉”中似乎有香灰。

  3人挤在一起,面对面,谈话开始了。鸟巢禅师一口浙江温州口音的话同老和尚一口湖南宝庆一带口音的话,真是差别太大了。幸亏我那时年纪还不大,反应较灵敏,大致听得出谈话的大部分,至少抓得住要点。

  湖南和尚向鸟巢禅师介绍了我,并且说我想知道鸟巢禅师的来历。禅师听明白了大意,很高兴。大概他不知有多长时间没有和人长篇讲话了,尤其是讲中国话。我想,他也许会同这次路上“化缘”时见到的一位华侨青年一样干脆夹上印度话吧。然而不然,他非常愿意讲自己的家乡话。

  “我一定要见佛,我一定能见到佛的。”这是他的话的“主题”。“变调”当然多得很,几乎是天上一句,地下一句,不过我还是弄清楚了大致的情况。

  他是温州人,到“西天”来朝圣,在这佛“涅??”的圣地发愿一定要见佛,就住下修行。起先搭房子,当地居民不让他盖。他几次三番试盖都不成,只能在野地上住。当地人也不肯布施他,他只能到远处去化点粮食等等回来,这里靠北边,近雪山脚下,冬天还是相当冷。他急了,就上了树,搭了巢。可是当他远行募化时,居民把巢拆了。他回来又搭。这样几次以后,忽然大家不拆他的巢了,反而有人来对着大树向他膜拜。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往后就好了,他安居了下来。

  “我也听不懂他们的话。后来才知道,他们见我一个月不下树,也不吃东西,以为我成佛了,才让我住下来了。我也就不下树了。索性又搭了两层‘楼’,你们看。”说着他就出了巢。我同老和尚伸头出去一望,禅师正在上面呼唤。原来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