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7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母玛利娅怀孕节……有一种说法:奥地利人一半日子在度假。细算算,差不多。许多小店铺的老板还常给自己放假。他们平日卖东西赚钱,只要够一次旅费,便关了铺面,外出旅行。我在国会图书馆附近一家小古玩店里,看中一件十七世纪的石雕女神像,虽然风化得厉害,但品位颇高。价钱谈妥,再来购买,但三次均撞在门板上。原来老板到瑞士度假去了。
奥地利人不像日本人那样精神自我紧张,物质上自我扩张;也不像美国人那样大出大进,一惊一乍,挥洒放纵;他们不愿意过分膨胀竞争,把自己放在拉紧的弓弦上,眼睛死盯着大富大贵,他们喜欢小康式的富足;富足后的悠闲,多多享受生活本身。
“人人都希望富有,但富有与幸福是什么关系?比方说,你一生到底需要多少钱?三百万先令?好,如果你赚到三百万先令,再多赚一个先令也是多余的了。你何必不停下来,去尽情享受这足够使用的钱呢?”
我的一位奥地利朋友说,这是他们大家都认同的一种生活观。
尽管从哈斯堡王朝到奥匈帝国,奥地利权力的手掌曾遮盖过周边许多国家。但先人那股子并吞天下的雄心壮志早已化为一种“历史感觉”。不管当今奥地利的政治家们是否还争强好胜,但更多的普通奥地利人则一往情深地醉心于昔日的文化,天赐的山川风物,葡萄美酒与弦乐四重奏。他们只要能够感受和享受到的。这样,看上去,他们便分外的潇洒、随意、散漫和自由自在。
我的这位奥地利朋友指着草地上晒太阳的人们,叫我看。这些人穿装随便,东倒西歪,有的说说笑笑,有的闭目仰睡,任由阳光爱抚,有的已经呼呼大睡,他对我说:
“你能想到吗?他们有的人是手里攥着帐单来享受大自然的!”噢,这些奥地利人,真行!
我心里说。
????
Number : 7978
Title :面熟的陌生人
作者 :艾丽斯·斯坦贝奇
出处《读者》 : 总第 154期
Provenance :中国妇女报
Date :1994。1。6
Nation :英
Translator :
他们已成为那地方的一部分,不见到他们,我们就若有所失
我们并非没有睁开眼睛看周围的世界,但不知怎的,我们对某些常见的事物总是视而不见,直到那些事物突然不见了,我们才发觉它们曾经存在。
我每天早晨上班途中见到的那位衣着整齐的女士,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3年来,风雨无阻,每天早晨8点钟左右,她总在公共车站等车。在下雪的日子她穿厚皮靴,戴羊毛围巾;夏天来了,她换上整洁的束带棉布裙子,戴着一顶帽子,遮盖着眼镜。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职业妇女,身上流露着一种稳重和可以信赖的气质。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再见不到她之后我才想起的。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是多么希望每天早晨见到她;你甚至可以说我怀念她。
对于她为什么不再出现,我很自然地胡思乱想起来。莫非出事了?还是更坏的什么?不再见到她之后,我隐隐觉得好像一直认识她似的。
我由此想到:像她这样的面熟陌生人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每天下午3点钟必在街上快步走过的那个精力充沛的男子;总在破晓时分遛狗的女士;图书馆里那对衣冠楚楚的孪生兄弟。
这些人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标志,使我人更加清楚自己身在何地,加强了我们对那地方的归属感。
试想想,如果在上班途中我们会以走过的某一幢建筑物作为身在何处的标志,那为什么不能以一个交臂而过的面熟悉却不知姓名的陌路人作为标志呢?”
如果你身在旅途,就会看不到熟悉的事物和人,那么,难道不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你每天都能看到那些面熟的晨跑人或购物人,那你就不是游客,而是那地方的居民呢?
我想,看到面熟的陌生人,正是外来移民所渴望的。例如,一位向你点头招呼的店主,每天送你上班的公共汽车司机,你看到的那个送孩子上学的女人。
我有时自问:“在某一个人的眼里,我会不会也是个面熟的陌生人呢?
也许超级市场的另一位顾客每星期六都看到我,但却从未注意过我。也许在我通常吃早餐的那家小吃店里也有过这样的一个人,当他不再见到我时,就会注意到我原来常到那里去。
偶尔,你也的确会跟这样一位面熟的陌生人在另一个地方邂逅。几个月前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我站在一家咖啡馆里,有位女士跟我打招呼。“你知道我是谁吗?”她问。我当然知道。她是我在医生的诊所里见过多次的病人。我们两人轻松自如地聊了一会,但始终没有互通姓名。
不过,关于面熟陌生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数这件事。有一次,我出门度长假后,从飞机场开车回家。我当时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茫然感觉。正在这时,我看见了他身穿粗花呢上衣、头戴便帽的那位先生。我曾在我家附近见到他走过无数次。
看到这位面熟的陌生人后,我在心里说:“我终于回到家了。”
????
Number : 7979
Title :漫画与幽默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54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父亲
告别了大田,父亲便以他为生活的依靠,有限的工资,每月铁定给父亲邮去10元。
正好五年,父亲驾鹤西去,他赶回奔丧,却在父亲的枕箱里翻出一沓钱:六十张!
父亲哟,这几年你是怎么过的?
办法
“你是用什么办法把丈夫整夜不归的习惯改过来的?”
“有一天晚上,他很晚才回来,于是我很快喊道:‘是约翰吗?’而我丈夫的名字是杰克。”还治其身
“阿尔杜,你听我说吧,我发现了一件事:看来我们必须为女儿买窗帘子,她已经快成年了,晚上脱衣服的时侯,对面的那个混蛋罗比切克总是看她!”
“撒拉,你真是,这又要一笔多余的开支!那好吧,就让我到她房里去脱几次,这样,罗比切克就得给他的女人买窗帘了!”
匿名情书
“我简直想不出送什么礼物给妻子祝贺她的生日,这礼物既不能太贵,而又要让她高兴。”
“给她写一封匿名的情书!”
王尔德看女人
有人问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男人如何才能获取女人的芳心,永远快乐地跟她在一起?”
王尔德回答:“这还不简单,男人跟任何女人在一起都会很快乐,只要不跟她结婚。”
遗传与环境
教授:“遗传与环境有何不同,杰克?”
杰克:“如果孩子生下来像父亲,那就是遗传。”
教授:“很好,请继续说。”
杰克:“如果孩子生下来像邻居,那就是环境。”
排号
某大学一宿舍女生,为了表示友好与亲切,排号为大姐、二姐、三姐……另一宿舍男生得知,遂偷偷地排号为大姐夫、二姐夫、三姐夫……
何时有理
“我丈夫与我从来没吵过架。”一妇女眉飞色舞地炫耀。
“他有理时,也没吵过吗?”
“我不知道他何时有理,从来就没有那样的时侯。”
因何而嫁
“为什么你会嫁给你丈夫?”一个长舌妇邻居问道,“你与他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
“这是个古老的异性相吸的原理。”妻子解释道,“那时我怀孕了,而他没有。”
如法炮制
在医学院的一次实验考试中,学生们必须通过显微镜细看虱子、跳蚤和臭虫的腿部,辨认出这些寄生虫的标本。有一位学生一样也没认出来。在他离开实验室时,教授在后面喊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那位学生回头,打开门,伸出他的腿。“那好吧,老师,”他反问道,“你说我是谁?”
实在惋惜
汤姆想训练他的驴子不吃东西而能活下去,所以天天给它减食。当驴子饿死时,他惋惜地说:“真是一大损失!刚学会不吃东西就死了。”
????
Number : 7980
Title :现代生活方式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54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母亲在玩具店看中了一件玩具,想买给孩子,问售货员:“这玩具是不是很复杂?”
“不算很复杂,”售货员说,“但很富有教育性,是特别为训练孩子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而设计的因为无论怎样拼凑,都是错的。”
????
Number : 7981
Title :辉煌人生
作者 :王亚芬 张亚光
出处《读者》 : 总第 154期
Provenance :信息日报
Date :1993。12。15
Nation :
Translator :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吗,这位受到国际权威学者肯定的侯永庚副研究员,竟是一个双目失明已达13年的人!
“侯,你的工作做得非常好。”
“要感谢您沃夫森教授,我是在您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不要感谢我。牛顿说过,一个人的工作总是站在别人的肩上完成的。”
“教授的程序世界各国都在用。”
“也许过不了多久,人们都要使用‘侯程序’了。”
这是今年8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研究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的成就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沃夫森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研究员侯永庚会见时的一幕。侯研制的系统试差法原理及其程序,使沃夫森惊叹不已,认为侯的程序测定生物大分子App的结构和中小分子的结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沃夫森提出与侯合作研究,并列入中科院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计划。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吗,这位受到国际权威学者肯定的侯永庚副研究员,竟是一个双目失明已达13年的人!
三十而末“立”
今年58岁的侯永庚,7岁便失去了父亲,8岁那年随母亲和哥哥从河南逃荒到东北。那时,全家靠16岁的哥哥下井挖煤为生。
日本投降那年,他10岁了,才第一次走进学堂,与比自己矮一头的孩子坐在一条板凳上。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跳级,保送,推荐,一路从小学、中学上到北京大学化学系。
1963年,28岁的侯永庚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唐有祺教授的研究生。
1965年,研究生还没毕业,他又被派到河南省确山县搞“四清”运动。工作队员中有他的女友李立璞。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农民进行阶级斗争,而不是传授科学技术,发展生产。
艰苦的生活,过重的劳作,使他病倒了,高烧40多度,全身抽搐不止。工作队的医生以为他得了重感冒,给打打退烧针,吃吃阿斯匹林就完事了。病愈之后,侯永庚的饭量出奇地大,人却一天天饭量出奇地大,人却一天天瘦下去,原来可以挑100多斤担子,现在连盆水都端不动。
除夕之夜,侯永庚躺在上海李立璞的家里。疾病已把他折磨得骨瘦如柴,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李的父母要送他去医院,但侯永庚执意不从。“大过年的,我这个未过门的女婿初次登门就给人家找这么大麻烦,够晦气的了。”他想。
捱到大年初二,侯永庚住进了医院,当即昏迷过去。化验结果,糖尿病,血糖1000(正常值应为80…120)。
抢救持续了9天9夜,死神退却了。在侯永庚住院的一个多月里,李立璞日夜守护,李母每天从家里把熬好的鲫鱼汤、莲子粥送到床头。人们都以为侯是老人的儿子,明白原委之后,医生负责地告诉李父,病人预后严重。李父请医生放心,他们救人救到底。姑娘含泪告诉爸爸,今生今世她决不抛弃永庚。
1968年元旦,他们结婚了。这以后的3个元旦、春节也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1972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培新,仿佛这稚嫩的生命分担了家庭的不幸,他们总算过了几年相对平静的日子。
沉重的代价
化学家们在向微观世界进军的时侯,凭借特殊的方法和仪器测出物质内部的各种数据,算出结构中原子的空间位置,确定其晶体结构。这样,人类可以预测某种物质的性能,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获得新的物质。这对医药、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都有重要意义。
过去,测定晶体结构的大量计算工作是建立在手工基础上的,测定一个晶体结构要一两年时间,能发表一篇晶体结构的文章,在科学界就是一件很出色的工作。后来,英国人沃夫森把电子计算机引入了“直接法”,使一般晶体结构测定实现了自动化。但这种方法在测定大分子结构和难解的中小分子结构时遇到了困难。
8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缺少性能先进的计算机,中国科学家只好看着人家发表一个又一个新的结构,望“洋”兴叹。
劫难过后,侯永庚加倍奋发地投入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
不幸的是,恶运又向他们发起了新一轮进攻。李立璞得了乳腺癌,侯永庚的视力也越来越差。一张张病假条,记录着严重的糖尿病对他的视力的损害已到了失明的边缘。可是,侯永庚总是说:“等工作告一段落再说吧!”
这时,侯永庚在他的导师傅亨领导的课题组里承担着中药川楝素结构测定中编制程序和计算工作。每天要用铁钉在纸带上扎一个个小孔,眼睛十分吃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没有多少进展,第一次冲击失败了。多年后,他们才从沃寺森那里知道,以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是不可能完成川楝素测定的。如果侯永庚另换一种日晶体来做,照样可以发表论文,但他决心在“直接法”基础上寻找一种先进的方法,不攻下川楝素决不罢休
!他终于成功了。在他主持下,研究组在没有磁盘设备的国产计算机上完成了《由X射线数据自动确定晶体结构的TO…16电子计算机程序》,测出了川楝素的衍生物青蒿素的结构,获得中国科学院三等奖。没过多久,他如愿以偿,用“直接试差法”最终完成了川楝素结构的测定。
侯永庚走上讲台,向同行报告他的成果。他神采奕奕,丝毫也看不出开了3天夜“车”的倦意。强烈的阳光直射会场,主持人便将窗帘放下来,侯永庚却因此看不清讲稿了,窗帘又一次被拉开。报告完毕,侯永庚眼前发黑。他摸索着收拢讲稿,勉强靠自己走下楼梯。
文学家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1980年7月起,侯永庚的心灵之窗因糖尿病永远地关闭了,多彩的世界,亲人的笑靥,都成为永恒的记忆。
不幸,在爱中化解
科学研究证明,人们从外界获得的全部信息中,80%以上来自视觉。失明之后的侯永庚不愿成为家人的负担,他要学会生活自理。
凭着感觉,他“刺”的一声划着了火柴,左手摸索着拧开煤气灶旋钮,右手在想象中靠近灶眼。几秒后,他的手指感到火焰的灼痛。一根、二根、三根,不知划到第几根火柴,他终于听到了“卟”的一声,火,终于点着了。
然而,一股焦糊味扑鼻而来,脚边热烘烘的。不好!这是扔掉的火柴余烬点燃了簸箕里的废纸杂物。他慌忙用脚踩,用水泼。
李立璞下班回来,见家中一片狼藉、忍不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