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8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我说话的人才是呢!”
围狐狸皮围脖的太太大嚷大叫起来:“你是个大笨蛋!”
总而言之,从她俩嘴里冒出来的,全是多余的最后一句话了……
车上有个知识分子模样儿的人一位大学教师,想对乘客们起点文化作用。
“请你们别吵了。”他用几乎是温柔的声调说:“告诉了年轻人车往哪儿走,就该谢谢你们了。都别说了,两位太太看上去挺叫人产生好感的……”
唉!如果可尊敬的大学教师只说这几句,就好了!唉!如果那样,就好了!如果那样的话,他的金子般的话就可能被大家正确地接受,电车上就可能恢复宜人的安静,可惜他认为有必要把话说完:
“……看上去挺叫人产生好感的,想不到竟是如此令人发指地不文明!”
两位太太气得简直要从她们的冬装里跳出来了:
“打哪儿蹦出来这么个文明人!”
“大知识分子,怎么不坐出租汽车!”
“您干吗说我是大知识分子?”大学教师决定显示一下自己说俏皮话的本领,“说不定我和你们一样下贱呢!”
好家伙!这最后一句话惹出了什么样的风波呀!
不由自主地引出这出闹剧的“罪魁祸首”年轻人,试图恢复电车上的秩序。
“我很感激,你们向我说明了到火车站应该怎么走。”他说。本来说到这里完全可以打住,但是他接着说了下去:“要是我知道你们会大吵大闹,与其问你们,我还不如上吊呢!”
围狐狸皮围脖的太太一听,就炸了,决定揍小伙子,连穿人造皮大衣的太太一块儿揍。
到这时,我不能不干预了。
“朋友们!”我叫道,“你们全是好人。你们说的话,全是好话。糟糕的是:你们不能及时把伤害别人的最后一句话咽回去。你们应该学会不说这种多余的最后一句话。那就万事大吉了。”
“怎么又蹦出一个人!”两位太太合唱般异口同声地说。
“最好别教训人!”大学教师补充了一句,他是知识分子呀!年轻人突然大发脾气。
“大叔,你还是住口吧!”他大声喊道,“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这辆电车上的乘客,除了你之外,全是傻瓜,是吧?眼镜蛇!”
Number : 8750
Title :信不信由你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6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1。美国每年因看美式足球比赛而丧命的球迷,达200人。
2。一个人仰卧着不会打喷嚏。
3。鳄鱼可以一年不进食还能生存。
Number : 8751
Title :纪念册上的篇·章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6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回忆篇
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你给我的印象是很严肃、有点沉默的人。日子久后,我发现你是个很“疯”的人。
中一时,你那土得可爱的发型,给我极深刻的印象。
诗篇
把青春一卷而去,山依旧,树依旧,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最清纯的情是友谊,最美的影是回忆,最醉人的酒是别离,最深的海是相思。
勉励篇
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压力是难免的,而在重重压力下,能否应付得好则是一种能力,一门高深的学问。
人生有许多追求,也有许多的失落,而年轻的生命,该如何才不致虚掷 ?看着过去的脚印,虽然凌乱,但它们终究是要走过的踪迹。
赞弹篇
其实,你是个十分情绪化的人,脾气如天气,永远难以预测。有时你无意向我大吼,令我气恼不已。但相处久了,渐渐也可以接受你的缺点了。
经过四年的观察,发觉你很会讲话,是个典型的吱喳婆!(这样弹你,恐怕耳朵又得受罪了。)
我发觉你是个很Practical(实际)的人。今年,你这种性格已得到confirm(确认)。
起初觉得你这人很无聊,相处了一段时间,倒觉得蛮可爱的。
我最欣赏你的cool(冷静),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惹起你的一把火。所以,我们都在背后称你“冷血动物”,希望你不会介意。
无聊篇
其实也没什么好写啦!不过既然大家是同学,随便写吧!可是,似乎真的没什么好写。
我俩并不相熟,相信你以后也不会记得我。所以在此也无话可说。
总结
通常,对于不熟悉的朋友,都得挖空心思,去想寄语。有人认为既然无话可说,不如敷衍几句算了,但有人却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尊重对方,所以宁愿写“祝福你”这三个字眼便是,也不愿多加废话。
Number : 8752
Title :享受痛苦
作者 :朱国庆
出处《读者》 : 总第 106期
Provenance :《真善美》
Date :1990。1
Nation :
Translator :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不仅善于享受人生中的寻常的赏心乐事,而且还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即一个享受痛苦的境界,痛苦越甚,他从中获得的享受越多、越强烈。
痛苦为什么也可以“享受”呢?几千年来,人们为这个既诱人又令人困惑的问题绞尽了脑汁。
最早对这个美学之谜进行完整系统研究的当推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在《斐列布斯篇》中通过苏格拉底与普洛塔库斯的对话第一次提出了痛感与快感的混合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像愤怒、恐惧、忧郁、哀伤、恋爱、妒忌,心怀恶意之类情感是人类心灵特有的痛感,但这种痛感又充满着极大的快感。他引荷马《伊里亚特》卷十八中两行诗“愤怒惹得聪慧者也会狂暴,它比蜂蜜还更香甜。”来证明这个看法。但是他在解释这个现象时是含有错误成分的,因为他把人们看喜剧和悲剧时那种痛感夹杂着快感与“心怀恶意的人显然在旁人的灾祸中感到快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混为一谈,甚至用后者的规律来解释前者,解释一切快感与痛感的混合。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黑格尔老人,他的话虽然是研究宗教徒心理而不是直接谈论艺术的,但却给了我们奇妙的启迪。
黑格尔在《美学》二卷中曾解剖过宗教殉道者的心理,认为殉道者为了天国不惜忍受痛苦和死亡时,他们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便愈发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
宗教殉道者的享受痛苦当然与艺术家的享受痛苦不可同日而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一者是舍弃人生的,而一者却是最热爱人生的,但是宗教殉道者在享受痛苦与艺术家的享受痛苦有着形式上的一致性。
换句话说,当人们在人生道路中遇到挫折,感到痛苦时,一般人往往沉溺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而一个艺术家却从痛苦中超越出来,他从痛苦的生活中获得了平静的生活中无法获得的心灵的丰富,他感到他过了双倍的生活,这正是他值得引以为幸,引以自豪的地方。例如小说《黑骏马》中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的内心独白就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奇特的享受:
直到如今,我仍然认为,即使我失去了这美好的一切;即使我只能在忐忑不安中跋涉草原,去找寻我往昔的姑娘,而且明知她已不复属我;即使我知道自己无非是在倔强地决心找到她,而找到她也只能重温那可怕的痛苦我仍然认为,我是个幸福的人。因为我毕竟那样地生活过。……那怕我现在正踏在古歌《黑骏马》周而复始、低徊无尽的悲怆节拍上,细细咀嚼并吞咽着我该受的和强加于我的罪过与痛苦,我还是觉得,能做个内心丰富的人,明晓爱憎因由的人,毕竟还是人生之幸。
于是,我们看到了小说结尾那催人泪下,难以忘怀的一幕:
当我的长调和全部音乐那久久不散的余音终于悄然逝尽的霎间,我滚鞍下马,猛地把身体扑进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我悄悄地亲吻着这苦涩的草地,亲吻着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志不忘的美丽红霞和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路的大草原。我悄悄地哭了。青绿的草茎和嫩叶上,沾挂着我饱含丰富的、告别昔日的泪珠。我想把已成过去的一切都倾洒于此,然后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去迎接明天,就像古歌中那个骑着黑骏马的牧人一样。
这不正是对“享受痛苦”的最生动的写照和最好的注脚吗?
享受痛苦证明了无忧无虑和享乐哲学,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一个人无忧无虑,没有经过现实斗争的洗礼,他只能说还处于精神幼年时期,他这时的欢乐与幸福是表面的,脆弱的,正如卢梭说的处在自然状态的儿童所享受到的只是不完全的自由。而当一个人成年以后如果仍然养尊处优,无所事事,他也只能算作精神上的儿童,这时他的无忧无虑将成为他内心不自由和痛苦的根源。我国西汉时期枚乘写的一篇著名的赋《七发》,就很典型地说明了这种情况。楚太子长期生活在糜烂的酒色之中,他内心是不自由的,只有冲出宫廷,冲出象牙塔,去领略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优秀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生活就是意味着感觉和思索,饱受苦难和享受的快乐。我们的感觉和思想所包含的内容越是丰富,我们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的能力越是强大和深刻,我们就生活得越多。一瞬间这样的生活,比醒生梦死,庸俗无聊地活上一百年,要有意义得多。我们先得有饱受苦难的能力,然后才会有享受快乐的能力,不知道苦难的人,也就不知道快乐,没有哭泣过的人,也就不会感到喜悦。有的青年人讲究享乐,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这样的一味追求感官享乐恰恰是以牺牲人生最崇高、最美好的欢乐为代价的。
享受痛苦的原理证明了中国式的“逍遥游”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主张绝圣弃智,无知无欲,主张成年人都返回到婴儿状态,主张无为,主张隐逸,退出熙熙攘攘的人世竞争,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从中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颐养天年。这就是所谓的“至乐”。这种淡化生命意志的幸福观、至乐观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此也评价甚高。实际上,这是一种消极的幸福观、自由观。按照这种哲学获得的所谓“至乐”并不是真正的最高幸福,而是一种虚假的、至少是片面的不完全的幸福快乐。尊重自然规律,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养天年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一种快乐,但是这种自由和快乐只是人类全部自由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对不重要的一部分,另一种人与人的矛盾的解决才是更重要的自由,何况天人合一颐养天年如果以退出人与人的矛盾为代价,那么这种自由本身也是建筑在沙滩上,是十分脆弱的,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
当然,我们讲的享受痛苦也并不是像尼采那样盲目崇拜苦难,而是讲的第一要尊重社会自然的客观规律,即承认人生是无法回避苦难的,第二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去超越这种苦难,从中获得解脱,要善于去享受这种苦难。这对于一个艺术家和一部艺术作品尤其重要。这是享受痛苦原理在艺术创作上对我们的又一启示,这个启示告诉我们,简单地表现苦难,暴露苦难并不能造就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这里不要说那种明显缺乏艺术魅力的伤痕文字、暴露文学、问题小说,就是被一些人视为艺术高峰的现代派作品也常常是哲学有余,艺术不足,泻泄痛苦有余,享受痛苦不足,例如自波德莱尔开创的直接描写丑恶、描写死亡的创作倾向确实已走到了艺术的边缘。有的作品处理得好可以使人获得享受痛苦的欢乐,读来颇有味道,但弄得不好很可能就会背离艺术的根本宗旨,为丑恶而写丑恶,为死亡而写死亡,这样的作品常常只能有哲学上的价值,而很少艺术的价值。
总之,享受痛苦确实是证明一个艺术家的价值的重要标志,但是要正确掌握这个本领,或者说要真正具备这种较高的艺术修养,并不是很简单的。有志于艺术,献身于艺术的青年们,愿你们在享受痛苦的修炼中登上艺术的顶峰。
Number : 8753
Title :心海浮藻
作者 :高低
出处《读者》 : 总第 106期
Provenance :《现代人报》
Date :1989。11。28
Nation :
Translator :
成熟
事物发展到完善的阶段,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了对了,这就叫成熟。
成熟,多美呀!它教人们摆脱幼稚,树起主见;它令生物长势完好,孕育后代。然而,成熟并不等于尽善尽美。
学生请教老师:“对异性产生爱慕和追求,这表明我们成熟了,对吗?”老师答道:“是的,这是生理上的成熟。而重要的是道德上在成熟与生理上的成熟同步。”
世人以“嘴上没毛”者的待人、接物、处事是不是老练,来衡量其成熟与否。智者点出:“年轻人越是臻于这样的成熟,就越有可能丧失纯真、朝气和激情。”
苹果在树上发育得圆满了,成熟正迫使它游离集体,无援地掉落。
过分成熟的男子,会变得世故。
过分成熟的女子,易滑向沉沦。
过分成熟的果子,便不能久放。
总之,成熟到极限即为腐烂。
不成熟可怜,太成熟可怕,适度成熟难能可贵。
现代人若想永葆生命之树常青,必须随时挣脱“不成熟”的羁绊和“太成熟”的诱惑,大胆地在两者之间觅划新的租界。
浮躁
浮躁,我来为你画像了。
你欲一口喝光热粥,你要乘车看完《三国》,到头来,弄得肚皮和脑袋都异常饥渴。你在从物质到精神都毫无装备的情况下披挂上阵了。
你轻狂浮夸,好大喜功;你性情烦躁,手忙脚乱;他仓促从事,草率收场。作为“急于求成”这支别动队里的一员,你有上佳的水性和弹跳力,可是由于导向的错误以及自身的不争气,致使你扬短避长,屡屡受挫。每一个战役,你都冲不远便告败退。漫漫征程,大小战役无数,可你从未上过一次真正的前沿阵地,更甭提打什么胜了。
我不通过观察与思考,就想以极短时间和寥寥数笔勾勒你的尊容,结果很不传神。这表明我体内留有你祖上的基因,我们原本就是同一个祖先。
得体
得体,怎样才能全方位地将人阐述得得体呢?
苗条而不瘦弱,丰满而不臃肿,那兴许是姑娘长得得体。
谈吐不卑不亢,言词恳切在理,那兴许是善于辞令者说得得体。
出谋既博得领导欢心,办事又受群众拥戴,那兴许是能干的人做得得体。
之所以冠以“兴许”,因为那些个“得体”并非全社会每个人共识。
得体增一分逊色,减一分走样。这该是一种何等的恰如其分啊!
暧昧
暧昧,你家住何方?
在欲言又止的舌头底下?在披拂飘忽的面纱后面?在半敞半掩的院门里边?
你每栖身一处,均遇人白眼。人们总也嫌你用意不明,态度含糊,甚至在看待那种看上去不那么光明正大的男女关系时,也总要拉你出场。
暧昧,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