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9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分要求不能接受,诸如要有一个特殊的“打击期”,半年内每周打击两次,打击结果每季度向美国报告一次。
美国人又提出,他们只签英文文本。
中方说,没有中文文本不能算数,两种文本都得签。
26日上午就要正式签协议了。于是有了一个一天一夜核对文本的故事。
核对文本的进展极慢,有时一个小时不到一页。美国代表团是26日上午10点的回程飞机,不得已推迟到12点、14点、18点,最后推迟到27日。
已经谈判了几天几夜的中方人员一直核对文本至26日深夜11点。
突然,中方代表发现,文本中加进了中国不同意的条款,即中国海关可以应美国的邀请到美国去,就中国关心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意见和帮助。
中国海关坚决要求去掉此条款。
理由是中国海关正在同美国谈海关互助协议,协议中美国人强烈要求中国必须接受美国海关人员到中国来。而中国海关坚决抵制这一条。
如果按照知识产权协议,中国海关人员到美国去,那么美国海关会说你到美国来,为什么不让我们到中国去?
面对文本中的这一条,中国尴尬了。
加进这一条,是原则问题;去掉这一条,时间不允许!
中方立即与中国海关总署署长通话,讲明情况,并建议将来具体实施时,可以采取海关不派人去美国的做法。
海关总署署长顾全大局,点头。
如此,这一条不再提。
核对将结束时,又起风波。美国人发现正式文本中漏掉了美国坚持的一条:美国的知识产权机构可以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办事处可以在中国搜集侵权情况,这些情况能够在司法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作为证据,按国民待遇处理。
中方认为这一条绝对不能加进文本,这是重大的原则问题。如要加进文本,就重开谈判,如果谈不成,责任在美国。
美方紧张了,不断跟国内通电话。
中方经过紧急磋商后说,如果美方坚持加进这一条,那么一是要去掉“行政诉讼”,二是海关那一条要去掉。
美方接受了。
2月26日晚11点多,双方正式草签,两国政府换函。 *Q
Number : 9125
Title :儒勒·列那尔动物小品一束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47期
Provenance :八小时以外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况禹辑
猫
我的猫不吃老鼠,它不喜欢吃。它抓老鼠不过是为了拿来玩。
当它玩够了,就饶恕老鼠性命,去别处遐思,身子坐在蜷曲的尾巴上,天真无邪。
然而,由于猫的利爪,老鼠已死了。
喜鹊
它全身漆黑。但是,它去年冬天是在田野上度过的,因此,身上还带着残雪。
狗
这种天气,是不能赶波昂杜到外头去的。风在门底下尖利呼啸,甚至逼迫它离开了草垫子,寻找着最合适的地方,把可爱的脑袋悄悄伸到我们座位中间。但是,我们都肘靠肘紧挨在一起俯身烤火,于是我给了波昂杜一个耳光。我的父亲用脚蹬开它。妈妈骂了它一顿。妹妹则递给它一个空杯子。
波昂杜打着喷嚏,去到厨房看我们是否已收拾就绪。
然后,它走回来,往我们圈子里硬钻,也不怕被我们的膝盖夹死。瞧!它终于挤到壁炉一角。
它在原地转了好一阵子,靠柴架坐下,不再动弹。它望着主人们,眼神那么温柔,谁都只能宽恕它。不过,差不多烧红的柴架和散出的灰烬烫着它的尾巴。它却还是待着。
我们为它闪开一条过道:
“喂,快滚,蠢家伙!”
但是,它执拗不动。在野狗的牙齿冻得发颤的时光,波昂杜却在炎热中。它毛烧焦了,屁股烤灼着,但强忍住不吠叫,苦笑着,泪水盈眶。
鹿
我从路的一端走进树林,而它是从另一端来的。
起先,我以为那是一个陌生人带着一瓶花前来。
然后,我发现这是一头鹿,它的角像一棵矮矮的小树,枝条丫杈,没有叶子。
最后,鹿一下子出现了。我俩全停住脚步。
我跟它说:“靠拢来,什么也别怕。我带着枪,那为的是有气派,想模仿那些煞有介事的人。我永远也不会使用枪,我把子弹留在子弹盒子里。”
鹿听着,嗅着我的话。我一说完,它毫不犹豫地拔腿就跑,像是一阵风刮得枝条一会儿交叉,一会儿又不再交叉。它逃走了。
“多遗憾!”我朝他喊,“我都幻想咱俩一起上路了。我呢,将我所喜爱的草儿亲手献给你,而你,就把我的枪横在鹿角上散步。”
蝴蝶
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处。
Number : 9126
Title :一本《辞海》的故事
作者 :方舟
出处《读者》 : 总第 174期
Provenance :当代青年
Date :1995。1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越来越多的东西占据我们的生存空间与心灵空间。闲暇中,我的思绪却常常情不自禁地跑到别的地方,想寻觅另一种空间。
一年前,我给一位好朋友讲起了我妈妈给我买《辞海》的故事。一年后,在一次兴趣大发的聚会上,我又更丰富更成功地讲了这个故事。我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对一件值得回味的、平凡的爱的致谢,乃至多少年后,对文学的钟爱,母亲给我买的那本《辞海》应当起了里程碑的作用。
70年代末,当我还是个傻乎乎的中学生的时候,除了像许多听话的学生和女儿那样啃教科书之外,我并不知道我将来能干什么,对未来的希望是神秘和茫然的。许许多多的路,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牵引下走来走去的,只有一个东西属于我,那就是我喜欢看书。认为有味道的书,我都想办法花代价换来看,中学时代,在课余看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梅里美的小说选……反正,在那个时代很难看到的书,我看了不少。记得有一次同语文老师聊天,他一听说我看了那么多的书,对我马上肃然起敬,有些崇拜。那羡慕的神情让我至今难忘。
因为喜欢书,妈妈给我买《辞海》的事情就成了一个必然的故事。
那时,中国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市面上有《辞海》这本书,中国不少工具书都拿到国外发行。我买的这本《辞海》也是被中国拿到美国发行的,由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转寄到国内的。
买书人是我在美国的一位远亲伯伯,他托人将《辞海》从美国带回来,送给了他在国内当民办教师的侄儿。
拥着那一本厚厚的《辞海》,他的侄儿怎么也不舍得多用一下,近30块钱的一本书,他辛辛苦苦教书一年未必能够换回。他到处扬言:要将《辞海》卖掉。好长时间谁也没有掏钱买走那本书,要知道,那时候的30块钱,可以养活一家人过一个月。
那夜,我当教师的爸爸谈起了这本书的事,我心里动了一下,想象着那本书,可对那种价格不敢细想。当天晚上,一闭上眼睛,我的脑海就被那本奇特的书占据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那位远亲叔叔家,看到了那本装帧精美的书,小心翼翼捧在手上不到一分钟,就被远亲叔叔抱走了。但那一分钟的贪婪,却使我滋生了一个伟大的决心:我要说服爸爸、妈妈为我买那本书。
我又不知怎样说起。
那时我们家“消费者”占80%,全家靠父亲的工资生活,母亲那几年又多病,姐姐、哥哥在农村当知青,我下面还有3个更小的“消费者”。如果买下这本书,至少要花掉我们家一半甚至一半多的生活费;另一方面,我知道父母很爱我们,家风很好,再穷的时候,父母亲将好吃一点的让给我们吃;我们家兄妹多,在我的记忆中,几乎从未打过架,没有为吃的、穿的争执过。
现在,家庭生计问题却面临着我的贪心。我鼓足了勇气,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父母亲献殷勤,终于趁他们情绪好的时候,我说出了我的想法。父母亲惊异地注视着我,父亲说:“可那是《辞海》呀!大人用的书。”原本父亲是个很开明的文化人,诗文、毛笔字写得特好。在父亲的神情后面我听到了他未讲出来的话:那本书那么贵……
母亲冲我笑着摇摇头:你呀!既然父亲说是大人的书,你就别费那个冤枉心了,那本书的钱快够我们家用一个月。
我明知道这是个没有道理的要求,听到父母亲这样说,我仍旧感到委屈,眼泪非常不听话地流下来。我默默地离开了,冷静地想了半天,感到自己真的没有理由提出这样的要求,便发誓永远把这件事忘掉。
想通之后,尽管心中还存有留恋,但并不太难过,反而感到对不住父母,事情发生后,在他们面前我很少讲话。
我没有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天早上,母亲轻轻把我摇醒。我睡眼蒙地望着母亲,揣摩着母亲脸上几许笑容和几分作出重大决定以后的神情。
“琦,告诉我,你买《辞海》有什么用?”
我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
“告诉我就行。”
“那本书太好了。”我说。
母亲点点头说:“我和你爸爸商量了几次,你要书是件好事,是贵了点,可你爸爸说那是长久性的书,能看几辈子的。今天你同我一块去把书抱回来,咱们省吃省喝几个月就行了。”
没有听完母亲的话,我就高兴地从床上滚爬下来。“真的,妈妈?”
“傻家伙,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妈妈反骂我。
“妈妈,我以后首先少吃少喝。”我发誓。
记得那天是个初秋的日子,阳光照在身上特别舒服,村前的小鸟也叫得特别特别的欢快。
交完了钱,我同妈妈一道把那本厚厚的书紧紧抱在胸前,一口气走出了村庄。书好沉,抱不了多大一会儿,我就抱不动了,妈妈接过去,抱婴儿一样把书紧紧抱着。
一路上,行人不断用惊奇的目光和口气询问:你抱的是什么东西?
妈妈神采飞扬目视前方,自信地回答:“书!20多块钱买来的书!”
快要到家时,我们同样被一位好奇的熟人拦住,很快围了一堆人,人们纷纷伸长脖子,盯着妈妈手上的那本《辞海》,不断好奇地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妈妈不厌其烦地回答。那神情,现在想起来,真好像一位凯旋的将军一样。
我们把书抱回家,妈妈把书整整齐齐放在堂屋前的桌子上。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只吃了很少一部分饭菜,都在专心致志听我们讲述买书的所见所闻。
那是那段时间我们家大快人心的一件大事。
去年春节回家,临回北京前,我对爸爸说:“我想把《辞海》带回北京。”
爸爸说:“书太重了,你需要的时候,我再寄给你。”
我想也是的,书真的是太重了。尽管以后参加一些活动也被人赠送过类似的书,但感到书不再那么重了。
或许,我真是长大了。
Number : 9127
Title :欧洲汽车商标溯源
作者 :彭学彦
出处《读者》 : 总第 174期
Provenance :大众汽车
Date :总18期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大众·波尔舍·保时捷
“伏尔斯瓦根”(Volkswagen)是德国最大汽车制造厂家Volkswagenwerk AG生产小轿车的商标名。在德文中是“人民大众的汽车”之意,所以译作“大众”。这是30年代在希特勒“让每一个德国家庭拥有一辆汽车”的口号下命令生产的普及型轿车,首辆“大众”牌汽车于1936年出厂,被隆美尔将军用于北非沙漠战场上。为此,波尔舍在斯图加特成立了大众汽车工厂,于1938年投入批量生产,因战争爆发,只生产了630辆。
大众汽车公司和波尔舍(Porsche)汽车厂均为德国汽车界奇才费迪南德·波尔舍所创。“波尔舍”赛车世界驰名,是以老波尔舍之子费里·波尔舍姓氏为商标名的,也被译为“保时捷”。“波尔舍956”型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赛车之一。
奔驰·奥迪·桑塔纳
风行世界的“奔驰”牌汽车是以汽车发明者卡尔·弗里特里奇·奔驰的姓氏为商标名的。奔驰出身于火车司机家庭,他在没有工厂、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开始了内燃机的研究。后来在一位名叫比勒的皇家摄影师资助下建立了工厂。1885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与戴姆勒几乎同时)。1926年创建“帝国—奔驰汽车公司”,批量生产汽车。“奔驰”牌汽车为什么又冠以“梅塞德斯—奔驰”呢?这里有一段故事。
居住在法国尼斯的奥地利巨商兼总领事埃米尔·E·杰利内克1897年访问了德国戴姆勒汽车厂,购买了一辆该厂造的汽车。1899年,他用一辆戴姆勒公司的23马力赛车参加了尼斯汽车拉力赛,并以自己心爱女儿Mercedes的教名给这车命名为“赫尔·梅塞德斯”,居然在比赛中获得头等奖。他以为是自己女儿的名字带来了好运,就极力劝说戴姆勒,将自己女儿的名字“梅塞德斯”作为该公司改进型汽车的商标,答应由他负责把这些车销往匈、法、比、美等国。后来公司看到“梅塞德斯”牌汽车十分畅销,干脆将这型车均称为“梅塞德斯”牌,正式注册登记。
当1925年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公司合并后,他们次年生产的汽车就改称“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牌了。这汽车也常被人们亲昵地称为“Merc”。
“奥迪”(Audi)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属奥迪公司生产的轿 车。这一牌号汽车最早是由位于茨威考市的霍奇—沃克公司创始人霍奇研制的。起初以他自己的姓氏为名,后由于他失去了对公司的独立经营权,即将自己姓氏“Horch”(德文原意为“听”的意思)改用拉丁文Audi(听)书写,让这商标带上古典语言的优雅韵味。1931年,由于财政困难,霍奇—沃克公司并入DKW公司。1971年DKW公司又被大众汽车公司接管,所以这一商标便成了大众公司的产品。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3年推出的“桑塔纳”( Santana),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1981年的产品。“桑塔纳”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山谷的名字,意为“旋风”。该山谷以盛产名贵葡萄,并经常刮强劲的旋风而闻名于世。
奥斯汀·劳斯莱斯
“奥斯汀”(Austin)是英国BLMC公司生产的轿车,“奥斯汀7型”汽车对英国和欧洲轻便汽车的设计有重大影响。这一商标取自公司创始人和第一任董事长赫伯特·奥斯汀的姓氏。1906年生产出奥斯汀牌汽车。
“劳斯莱斯”是香港对“罗尔斯—罗伊斯”(Rolls Royce)的译名(如同把“波尔舍”译成“保时捷”一样)。
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Rolls-Royce Motors Limited)是世界闻名的高级轿车公司——英国维克斯股份有限公司(Vickers Public Limited Company)的子公司。
公司创始人是英格兰男爵的儿子查尔斯·罗尔斯和火车学徒出身、自学成才的电器技师、磨坊主的儿子亨利·罗伊斯。
罗伊斯当过报童、电报工、铁路工厂学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