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193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193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缶褪瞧渲行⌒汀⒊媸承浴⑸实サ髡叩拇怼K窃诖笫髦锌雒怨愕耐ǖ溃坎妒呈髌は碌睦コ嬗壮嫖扇浩芟ⅰK敲吭路敝骋淮危惭ㄒ源笫鞲课行某史派渥矗龀傻摹坝摇毕褚桓龈隼┥⒖耐脑病R恢恍畚率蟪S爰钢淮莆率笠黄鹕睿恢淮莆率笤谏滦♂毯螅渌奈率缶统涞绷怂闹郑锼占桶嵩耸澄铩S揍坛さ煤芸欤恢芎缶涂梢愿拍肝率笮卸恕I种械酱η辈刈盼O眨矶嗳馐承曰蛟邮承阅蠛蟠荚诎抵械却妒澄率蟆N率蟪惭对诘孛娴亩纯诨嵛馐承缘某ぷ焓笾恚ど嗍篚只嵊盟窗愕某ど嗑砥鹋佬兄械奈率蟪缘簟�

  个头中等的鼠树熊家族兴旺,它们用四肢吊在树上生活,是果食性动物。它们也有天敌,但多亏动作敏捷才得以繁衍不衰。它们面孔朝天从一根树干跳到另一根树干,一跳就是10米远。它们的天敌之一就是浑身绿色的树狗,树狗四肢及身体两侧生有皮膜,可以滑翔飞行,所以很可怕。树狗一出现,林中就会乱作一团。不过它们也有缺陷,那就是体重过大,飞不了多远就很快掉下来,树枝也常被它们压断。

  在森林动物中,个头最大的是果食性的足立鼠猩,这是森林中最先进的动物之一。它们能双足行走,有较高智能。它们平时吃野果,野果不足时也吃树叶,它们成群在森林中游动生活。由于它们体形较大,没有什么很难对付的天敌,所以可以悠闲度日。不过它们也有烦恼,有一种与它们血缘很近的鼠猿常和它们争夺食物。这种鼠猿个头较小,经过一些年的较量,足立鼠猩终于把鼠猿从森林赶到了草原上。尽管鼠猿也喜欢吃野果,但这种遭遇迫使它们逐渐变成了肉食性动物,它们采摘坚果,捕猎足立鼠猩的幼崽,后来走上了与足立鼠猩截然不同的进化道路。

  被赶进大草原的鼠猿继承了祖先的体质,在干旱的草原缺水时也能长期生活。在进入草原的同时,它们逐渐完成了双足直立行走的进化,结果前肢被解放了出来。必要时它们可以有效地运用木棍等简单器物,把它作为武器。鼠猿已有了很高的智能,它们不但能使用工具,还能想办法从鼠狗的陷阱中获取猎物。鼠猿逐渐在草原上兴旺起来,形成了一个个群体。它们的身体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发展起来。雌雄鼠猿间在外观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雌鼠猿过去只在育儿时期才隆起的乳房变得始终丰满,因为在如此辽阔的大草原上遇到一个同类,让对方首先知道自己的性别是必要的。雄鼠猿依然随时准备行动,充满好斗精神。它们学会了微笑,使面部表情变得十分丰富。微笑可以使偶然相遇的鼠猿间的敌意,一下子缓和下来,于是不再出现同类间无谓的争斗。为了让对方看清自己的微笑,鼠猿的牙齿变白了,嘴唇也变得鲜红了。

  也许从这时起再过300万年,地球上会出现一个“鼠人”的世界,它们会发展起超过五千多万年前人类文明的新文明。

  我们的遐想飞越了五千多万年,到那时地球会是什么模样呢?我们实在难以描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主宰地球的新人类会把这个星球变成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

 

Number : 9869 

Title :天气的杀伤力

作者 :侯红育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大众科学

Date :1997。8

Nation :

Translator :

  

    我是个对天气敏感的人:气候一变,我立刻就感觉得到,我常常不用下床,不用睁开两眼,就能够知道外面是晴是阴,是新春初暖,还是新雪初降。

  气压下降时我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精力减弱,也爱发牢骚。在我看来,低气压就是对人类身体最大的危害。去年夏天一次强台风肆虐期间,我感觉整个地球好像停顿了,我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我是在美国西北部干燥的山区长大的,那里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晴朗,我觉得那是近乎十全十美的气候。后来我搬到南部的俄勒冈州,那里冬天阴冷潮湿,夏天则阴晴不定。7月往往不下一滴雨,但两年多前的那个7月却有22个阴雨天。

  到了那个第22天,我宣布要搬家。当我刚准备收拾家当的时候,天就放晴了。鸟声从外面传来,我的卧室里充满了阳光。结果我没有搬家,却开始收集关于天气及其对人类生理影响的资料。

  在俄勒冈卫生大学的图书馆地下室里,我找到一套怪书:《病人与天气》,我就此闯入了生物气象学的领域,开始研究天气对生物的影响。

  那本书的作者是彼得森,他的思想远远超前于他的时代,或者远远落后于他的时代,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他把一生最后20年完全用于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资料,包括传说,统计细节、分析鼻腔氢离子值和白血球数量的图表等等。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大气中各种可怕的无形力量,如正在移动的冷锋暖锋、气压下降、风向转变等。

  彼得森相信,冷锋和暖锋不断交替对身体有严重影响,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的危险刺激。冷锋暖锋交替的次数如果太少,人会变得懒洋洋的,太多太快则会引起循环系统“抽搐”,释放出有毒的副产品,使各种疾病恶化,包括精神分裂症、小儿麻痹症等。彼得森写道:“如果说有某种有机体天生是宇宙情况的共鸣器,那就是人体。”

  欧洲是生物气象学发源地,那里的人普遍认为,天气会以多种方式影响人。生物气象学家研究过骨质密度及气温的关系,从统计数字发现,两者是有关连的。匈牙利有些科学家发现,暖锋经过的时候,牙床发炎的发病率上升。瑞典有些医生指出,气压和气温转变之后3天,偏头痛发作的人增加。日本的研究人员也发现,每逢风向转变,哮喘的发病率就会上升。

  下吹风与疾病有关是人所共知的。下沉的气流在山区里下降,越来越暖,越来越干燥,也往往越来越快,就形成了下吹风。这种风的速度可能高达每小时150千米以上,温度也许足以融化整个山区的积雪。

  俄罗斯生物气象学家发现,在阿富汗,每次下吹风来临,中风人数就激增。在意大利,研究人员指出,吹南风期间心脏病猝发的人会增加。许多地方都有恶风,被认为会引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暴力行为、不适感、头痛等等。

  为什么风能使人生病?这好比问为什么沉重的工作压力能引发心脏病。没有人确切知道答案,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每当气温和湿度上升,蚊子就会到处叮人;风暴来临之前,鱼会轻易上钩。一些研究显示,学校里的违规行为可能与低气压有关,某些病痛如心脏病猝发等也可能与低气压有关。

  如果南风真能刺激哮喘发作,那似乎也可以假定我左膝偶尔发痛或许就是天要下雨的预兆。

  解释这种现象并不难。湿度和气温改变,皮肤就会收缩或伸展。伤疤的结构与一般皮肤不一样,起反应的速度也就不相同,于是产生种种不同的感觉。发炎关节各个不同部分也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这里面有多少是心理作用,有多少全是生理作用,我不知道,但雨季期间我的膝盖的确常常痛。并且美国的生物气象学者还认为,人类遇到反常或极端气候的时候,会有异常的反应。

  得克萨斯州气象学教授丹尼尔说,许多科学家现在都同意天气对我们有某种影响。他说:“我相信普通天气对我们只会有些不太显著的影响。”

  有些理论说法不一,特别是太阳活动说。许多不同的研究都指出,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除了会影响降雨及地磁力,也和心脏病猝发、癫痫症发作、生长激素的水平有关。有一项研究显示,11年的太阳黑子周期结束时,人类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会下降。最近另一项研究发现,健康人眼内的压力会受激烈而不断变化的太阳活动所影响。丹尼尔反对这些说法,他认为太阳活动对人体并没有直接影响。

  但人类是过了多久才知道紫外线和黑色素之间有关系的?我们被太阳灼伤之后很久,才知道灼伤的原因。人类就算不了解那种关系,也一样会受其影响。□

 

Number : 9870 

Title :地铁在反对声中诞生

作者 :丁永明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环球

Date :1997。8

Nation :

Translator :

  

    今天,谁也不怀疑,地铁要比电车、汽车舒适快捷。但是,地铁修建初期,反对者却比拥护者多得多。

  1860年,英国首都地铁公司承担伦敦地铁修建工程。领导这项工程的是工程师杰·富列尔和弗·贝克尔。当时的伦敦,马车之多已阻塞狭窄的马路,十字路口更是拥挤不堪。

  修建地铁的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19世纪后半叶,人们已经学会铺设铁路和修建地道。矿井里钢轨上行驶的矿车,就是地铁的雏形。

  修建工程刚开始,马车和其他地上交通工具的主人便出来阻挠。这是一场争夺乘客的竞争。运载业的巨头们在政府里有支持者。于是,首都地铁公司的活动遇到财政困难。

  1863年,伦敦地铁终于开通,总长为3。1千米,沿途设几个车站。这是地地道道的地铁:火车在坑道里行驶,有车厢、道岔、信号灯和气喘吁吁的蒸汽车头。

  伦敦市民坐地铁,主要是出于好奇。不过,地铁还是很快得到了“舒适、快捷”的评价。讲究实际的美国人1868年开始在纽约修建自己的地铁,而伦敦到1870年出现了第二条地铁。到1884年,这些线路联接成环形线,车站达27个。1886年,伦敦地铁又有新的突破:修建了环形线的支线,车站出现自动电梯,更重要的是有了电力牵引机车。

  继伦敦、纽约之后,1896年布达佩斯、1898年维也纳和1899年巴黎相继出现了地铁。□

 

Number : 9871 

Title :蚁与蝶的生死之交

作者 :石旭初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科技日报

Date :1997。9。29

Nation :

Translator :

  

    英国的田野上出现了一桩怪事:有一种叫“欧洲蓝蝶”的美丽蝴蝶,忽然变少了。不知不觉中,它们的翩翩倩影在暖春的晴空里消失了。谁也猜不透,这种会飞的美丽“花朵”上哪儿去了。

  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终于发现,那蓝蝶已经在英国绝种了。而引起蓝蝶绝种的原因,又与两种蚂蚁的灭绝息息相关。英国人没有想到,由于他们破坏了两种细小蚂蚁种群的生活习性,导致了它们的灭绝。更让自然爱好者们感到难过和震惊的是,蚂蚁的死,也把欧洲蓝蝶送上了绝路。因为这种蚁与蝶之间存在着生死与共的关系。

  成熟的蓝蝶个头较小,差不多只有一张邮票大小。在它们的幼虫阶段,其腹部有很多类型的腺体,所分泌出的挥发性物质,具有诱惑蚂蚁的香味。蓝蝶幼虫成了蚂蚁的食品供应站。

  闻到特殊的香甜味时,蚂蚁就爬到蓝蝶幼虫那里去尽情享受。如果是普通蝴蝶的幼虫,对蚂蚁是不讲客气的,它们会拼命扭曲和摇摆躯体,以便把蚂蚁从腹部赶走。但蓝蝶幼虫却热情欢迎蚂蚁的入侵,并为入侵者提供可口的食物。

  当然,蚂蚁并不是白吃白拿,蓝蝶也需要蚂蚁帮忙。当蚂蚁在草地上发现蓝蝶产的卵时,便马上派工蚁来照顾这些幼小的生命,等待它的孵化。不仅如此,还派兵蚁守卫在幼虫的周围,深怕被其他昆虫掠去。蓝蝶的幼虫是吃树叶的,每吃完一张新叶片,众蚂蚁就把它抬到另一张新叶上,让它吃个饱。蚂蚁的行为很像牧人把牛羊赶到更绿的草地上。

  很明显,蚁蝶之间这种生死与共的搭档关系,是经历了漫长岁月考验的。例如,一些蓝蝶成年后,必须得到这种蚂蚁的刺激才会在植物上产卵。甚至,一些蓝蝶幼虫的表皮要比同类幼虫的表皮厚60倍,这也是长期形成的一种适应,能防止蚂蚁那铁钳一样的上颚刺穿它的表皮。

  每逢北风呼啸,冬天来临,蓝蝶的幼虫经不住严寒的袭击,蚂蚁就把它们搬进自己温暖舒适的蚁穴里,蚂蚁吸食蓝蝶幼虫分泌的蜜露,而把它们自己的幼虫作为食物奉献给这位贵客,招待得如同上宾。

  但是,当春天的脚步声响起时,这曲田园牧歌也就结束了。这时,刚从茧蛹中钻出的蝴蝶,可能会受到蚂蚁的攻击,那些悉心照顾蓝蝶幼虫的蚂蚁,已变成了可怕的肉食者。幸运的是,在新生蝶的体表部附着一层细小的鳞屑,当蚂蚁用颚去攻击它时,那些鳞屑很容易纷纷剥落。由于鳞屑像滑石粉一样保护着蓝蝶的足、触角以及上颚,进攻的蚂蚁只有踉踉跄跄地在空中乱抓一气,而在这时候,蓝蝶已不慌不忙摆脱困境,自由自在地飞走了。

  大自然就是这样复杂而有趣,地上爬的蚂蚁和空中飞的蓝蝶,居然结成了同生共死的盟友。推土机把两种蚂蚁的栖息地给毁了,从而也灭绝了这两种蚂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蚂蚁相依为命的蓝蝶随之消失,仅仅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这个真实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几十年前,但对世人的警示是深刻的。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损毁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由此带来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Number : 9872 

Title :中国人的“阴阳思想”

作者 :李经康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中外书摘

Date :1997。5

Nation :

Translator :

  

    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很特殊。最明显的一点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可能是“意在言外”。换句话说,中国人一向不喜欢“直来直往”,如果哪一天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不是双方扯破脸,就是关键性的时刻到了。所以,身为中国人,不能不了解中国人;要了解中国人,不能不了解中国式的“阴阳思想”。

  当对方回答“不”的时候,未必真的是“不”,只是碍于面子,第一次需要拒绝来摆摆架子,或是客套的礼貌性回答。而第二次再恳求时,对方可能就同意了。反过来说,当对方说好的时候,也未必就表示同意,或许只是不愿当面给你难堪而已!

  例:老板在会议上,提了一项改革计划。在老板的长篇大论之后,问问各级主管有没有意见。正当大家都静默无声的时候,有个不识相的家伙,立刻站起来,提出他的看法,并针对计划的弊病,说得口沫横飞,还提出另一项改革计划。几天之后,他被调职了。不久,又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老板又连降他三级。

  老板既然会在会议中先提出计划,就是摆明要大家等一下表决时,全部没意见通过。表决当然也只是形式而已,否则在计划公布前,自会先私下征询部属的意见。如果是公开要各级主管做评估时,可别当真,他只是给大家面子而已。

  这是典型的“阴阳思想”。老板问大家有没有意见,说穿了,就是要告诉大家——不准有意见。

  聪明人必须懂得察颜观色,善加分辨,认清对方是真要你开口,抑或只是礼貌性的客套。要弄清楚状况,以免自误,像那位不通“官场文化”与“中式人情世故”,而又口无遮拦的主管,不仅被连降三级,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