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34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34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156

Title:动物喜爱音乐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光生

  轮船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下班后,水手闲散在甲板上聆听着收音机播送的娓娓动听的音乐。其中一个水手,眺望着海面,突然惊呼:“你们看,海豚!”的确,一大群海豚沿着船边游着。这些海豚一边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开门的刺耳声,有近似的哨声,或咬牙切齿声;一边兴奋地跳跃出水面。另一个水手说:“这些家伙莫不是在音乐伴奏下闻歌起舞?”引得大伙捧腹大笑。最初发现海豚的水手说:“不妨试一试!”他飞快地走到扩音机旁并切断电源。音乐声中止以后,海豚像得到了指令,转瞬间停止了跳动,俨如在问:为何停止了音乐?·同时又继续随着轮船游着。“现在打开开关。”水手命令道。音乐声又响起了,所有的人都将身子探过栏杆,观察着海豚。海豚刚听到音乐声,就又开起欢快有趣的音乐会来。不容置疑,海豚在听到音乐声后,就无法保持沉默了。这件目击者叙述的能证明那些聪明的动物爱好音乐的事,这决不是唯一的现象。远在古代,人们就多次觉察到海豚对音乐极其敏感。

   传说在2500年以前,有一个著名的歌唱家阿利翁,在意大利成功地演出后就乘船返回祖国。船上的水手实是海盗,得悉阿利翁身带许多钱就决计谋害他。在临死之前,阿利翁请求允许他唱最后一次歌。他拿定主意:与其死于海盗手中还不如自己跳水一死。他也如此做了:刚唱完歌,他就抱着用来伴奏的七弦琴跳入深不可测的大海里,似乎知道有救星在那里等着他。而救星果然出现了这就是一只海豚。刚才阿利翁歌唱时,这海豚像着了魔似的围着船漂游,也就是它救了歌唱家,将其安全顺利地送到了岸上。这是事实还是传说,很难确定,因为希腊人善于虚构传说。但有一件事则是众所周知:阿利翁的故乡曾铸造了一种硬币,上面刻印着阿利翁手抱七弦琴坐在海豚背上的画像。

  难道只有海豚才有“音乐感”吗?让我们回忆一下契诃夫同名小说里的主人翁卡什坦卡小狗,小丑就曾教它“唱歌”。这段趣事并非契诃夫虚构的。俄罗斯著名的驯兽员杜洛夫的确有一条名叫卡什坦卡的狗,它曾在马戏院的舞台上表演过“音乐节目”。但杜洛夫的另一条狗皮什卡则更具有音乐才能。杜洛夫回忆:“有一次,我在弹琴,皮什卡蜷缩在沙发上睡觉。突然,不知是谁推了我一下,我并不理会,只是挪动了一下腿,继续弹着琴。过了一会儿,又有谁推我了,我一看,原来是皮什卡。我问皮什卡:‘你要干什么?’皮什卡不吱声,我又继续弹琴,而皮什卡又重新用爪子来推我。我想,难道狗也有音乐感觉吗?需测试一下。我开始弹奏非常忧伤的曲调,只见狗叹着气,用悲伤的目光瞧着我,眼睛里饱含着泪水。继而我又弹起兴奋激昂的进行曲,皮什卡竖起了双耳,两眼闪亮发光。这使我确信,皮什卡的音乐听觉很不错……”杜洛夫就是利用皮什卡的“音乐才能”,在马戏院的舞台上表演。当皮什卡听到杜洛夫用笛子吹奏“卡玛林斯卡亚”曲调时,它就翩翩起舞,而每逢这时刻,小观众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动物和音乐这是个有趣而又复杂的课题,有待于一些专门家去作不断的探索。

Number:157

Title:给活人开追悼会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4期

Provenance:旅游天府

Date:1982。2

Nation:

Translator:贺章

  你听说过吗?人还活着就开追悼会。

  你觉得新奇?我也觉得新奇哩。那是去年11月,我们出差去甘洛县,县里有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点像彝族,又有点像藏族,当地人把他们叫做西番人,而他们自己则称为“尔苏”,意思是白人。究竟算什么人,或叫什么族,这是民族工作者去识别和鉴定的问题,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有个风俗,人活满70岁,就要给他(她)做“摸捉孜”。你问“摸捉孜”是什么意思?用我们通常的话来说,便是给他(她)开追悼会。将来他(她)死了,烧了就完了,再也不用举行什么葬礼。

  说来也巧,我们正赶上有个姓玛哈的人家要给老阿妈阿谷克扎玛举行这样的追悼会。地点是在留里公社特吉大队第5生产队。追悼会的日期是11月7日,但在6日那天玛哈家的亲朋好友便陆陆续续到来了。有的牵着羊,有的牵着牛,有的举着祭幛。祭幛的拿法也很别致,不是竖着的,也不是横着的,而是像舞彩龙一样,由几个人长长地举着走,显得很热闹。到了晚上,老阿玛坐在屋里火塘边,对着围在她面前的儿子、孙子和儿媳、孙媳,诉说她一生的辛劳,诉说抚育他(她)们的艰苦。说到伤心处,便一边说一边哭,竟至嚎啕痛哭,儿孙们听着老阿妈的诉说,有的在安慰、劝解,有的也陪着泣不成声。全屋的气氛显得很低沉,大家的心情十分悲痛,像是在谆谆告诫大家,老人已经操劳一生,以后还得儿孙们继续努力。

  第二天,也就是11月6日,吃过早饭以后,约10点钟,人们便逐渐聚集到屋前的坝子上,坝子上面搭盖着白色的天篷,正面一块红布上贴着用白纸剪成的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形图案,大的象征太阳,小的象征月亮,用他们的话说,“尔苏”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太阳和月亮给的。他们很喜爱白色,各种装饰都是白的。在太阳和月亮图案下面,坐着那位老阿妈,在老阿妈旁边,由她的大儿子跪捧着已经逝世10几年的丈夫的遗像,两边则按辈份跪着她的儿子、孙子。面前,铺着席子,席子上面摆着水果、糕点、挂面、罐头、瓶酒等等。围着席子则跪着儿媳、孙媳以及其他的亲戚妇女。追悼会开始,“拉摸”(巫师)一手拿松枝,松枝上拴着一张白纸条,一手端酒杯,嘴里念念有词。他边念边摇动松枝,先是颂扬老阿妈抚养儿女、创立家业的辛劳,接着便祝愿儿孙们家业昌盛,生活幸福。拉摸念一阵喝一口酒,老阿妈身旁的人,有的端着酒杯,有的端着酒碗,也向老阿妈敬酒。这时,跪着的儿孙们便伤伤心心地哭诉起来,哭诉老阿妈养育自己恩重如山,即使献上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也不能报答老阿妈对自己的恩情。儿孙们的哭声越来越大,使整个会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围着会场的男人们,凡是持枪的,都朝天鸣放,枪声震撼山野,枪声使会场的气氛显得更加肃穆。

  这样的仪式大约进行了1个多钟头,然后分散开来,开始吃饭。大家按次序,把一盆盆肉、一盆盆饭,一行行、一排排地摆在地上,每盆肉、饭为一组,有3个“马石子”(瓢),供3个人吃用。大家像野营的战士一样,有条不紊地蹲在地上进餐。边吃还边有人往各个盆里添肉添饭,直到吃饱为止。饭后,则按各人的兴趣自由活动,有的在喝杂酒,有的在吹口弦,有的在唱山歌,有的在摔跤,也有的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低声细语地不知在说些什么。那气氛,像是过节,又像是赶庙会,和刚刚结束的仪式上的情景迥然不同,这样,一直要持续到天黑为止。

Number:158

Title:手绢的兴衰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4期

Provenance:《苏联画报》

Date:1982。3

Nation:

Translator:宋献澎

  在欧洲,手绢最早出现在中世纪。最初,人们把手绢看做是荣誉的象征,倍加推崇,就连国家法令也不止一次地重申:严禁下层社会把手绢作为礼物相互赠送。此时,正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当政。伊丽莎白是一位摩登女子,对手绢更是喜欢倍至,这样,手绢也就随之风靡全国。达官显贵纷纷用手绢装饰自己的帽子;太太、小姐不带洒上香水的手绢,也绝不会去社交场所。手绢的风行,必然导致价格的扶摇直上,面对昂贵的手绢,越来越多的人望而生畏,无力购买。在这个时候,手绢同鼻子还是互不相干的。

  随着手绢的影响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注重式样的别致和装饰的华美,各种各样的手绢纷纷涌现:正方的、正圆的、长方的、椭圆的、印花的、刺绣的,应有尽有,各具特色。俗话说:乐极生悲,树大招风。手绢的命运也是如此。这一天,法国王后玛丽亚在丈夫面前提到,她已对式样繁多的手绢厌腻了。路易十六听后当即通令全国:手绢的长宽二边必须相等。自此,手绢便开始了矩形的生涯。尽管如此,这时的手绢仍保持着它那华贵的风貌,以绫罗绸缎为原料,用金银珠玉作装饰。贵族的太太、小姐带着这样的手绢外出,一来可以表明她们的社会地位,同时,还可显示一下她们精湛的手艺。在庄园内部,婚龄女子还把亲自制作的手绢馈赠来宾。

  到了18世纪,手绢进入了男人们的袖筒中。至此,昔日的华贵便销声匿迹了。

    现在,手绢虽然式样大同小异,华贵之风已不复存在,但它除实惠受用之外,仍不愧是服装的精美装饰。不论男女,许多人把手绢放在胸前的衣袋里作为点缀。这样,除了领带,手绢便成为毕挺西装的再好不过的饰物了。

Number:159

Title:珍闻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世界上最小的电视台

  据现有资料,美国的KYUS电视台是世界上最小的电视台。它设在美国蒙大拿州的一个只有一万多居民的小镇上,1969年由拉弗纳斯夫妇创办,电视台工作人员只有夫妇两人,所以人称它为“夫妻电视台”。拉弗纳斯夫妻俩,几乎每天工作14小时左右。拉弗纳斯先生主持新闻节目,内容多半是关于当地牧场生产和居民生活。他的夫人主持一些专题节目,如烹调、教育、医学卫生等。有时夫妻俩自编自演木偶戏,拉弗纳斯先生牵线表演,夫人负责解说。

  多年来,KYUS电视台的晚上新闻节目尤其受观众欢迎。最近,为了更好地办好电视节目,拉弗纳斯夫妇的电视台增加了两个新手。

  世界上最大的一道菜

  世界上最大的一道菜大概要数“贝都因”人(属阿拉伯民族)结婚喜宴上的“烤全驼”。这道菜的做法是:首先把煮熟的鸡蛋塞入鱼肚中,然后把鱼放进鸡腔内,再把鸡放在烤羊肚里,最后把烤羊放人一整头骆驼的肚子里烤制而成。

  只有八人得奖

  英国有许多古老的、不可思议的法律。其中有这么一条:如果有人在大庭广众中宣誓,并且做到一年之内一次也不和妻子吵架,并且不因为结婚而后悔,他就可以从国库领到一整只火腿。据说这条法律制定已有650年了,但得奖的仅仅有八人。

     七十秒钟的航线

  世界上航线最短的航空班机,其航程只有一海里半,来往苏格兰南端与附近的奥克尼岛。机师阿尔索普说:“班机飞行时间,规定为两分钟,但顺风时可以缩减为70秒。”

     电脑之旁

     芝加哥阿冈国家研究实验室内,有台电脑,其旁有个玻璃框子,框子上刻有:“危急时,请敲破玻璃”等字样,而框内摆着的是具中国常用的古老算盘。

  升高有方

  身材矮小的西柏林市议员,如今在讲坛发言的时候,可以使自己的身形显得比较高些。他们只要一按电钮,一个电动水力装置就把讲桌下降17厘米。议会职员说这种装置需费三千马克,是应若干议员的要求而设的。

  善意的建议

  在非洲一个天然的国家动物园里,游客允许爬树,在每棵树上都架有梯子,树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醒目的字样:“如果犀牛来攻击你的话,请爬上二米半的高度,如果是象来攻击你的话,至少得爬四米。”

     “刺猬人”

    丹麦人克努德·詹森失足跌落伏牛花丛后,他的妻子一直都在给丈夫拔刺。她说:“六年来,我们去过248次医院,医生给他拔过32131根刺,我拔的尚未计算在内。现在还有刺可拔。”

  最风行的名字

  “安娜”,是世界上风行最广的女人名字。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在世界上叫“安娜”这个名字的女人共有9500万人。

  善恶分明

  英国海温坎姆选新市长时,总依据古例,要当众把全部市议会议员的体重量一下,哪一位比上任前轻了或和上任前一样重的,便获得热烈的鼓掌。这证明他没有靠民脂民膏发胖。

Number:160

Title:列车怎样穿越国境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4期

Provenance:《铁道知识》

Date:

Nation:

Translator:尤之

  由于各国的政治形态不同以及其他原因,不论是在哪个国家里,列车通过国境时,检查都是严格的。即使是欧洲共同体的国家之间,也有这种检查。

  大部分的国际列车通过国境站时,都是在车内进行出入国和关税检查。而软席车厢的乘客,都是由车长或服务人员代管护照,夜里代替乘客受检,以免影响乘客晚上休息。

  在许多国境站,乘客必须根据时差对表。在时刻表上,只在站名的后面简单地写上Ger·T·(德意志时间)或Du·T·(荷兰时间)等,而不写上去荷兰方向要把表拨慢30分钟。因为篇幅关系,大多国家的时刻表都在别页表上登载各国间的时差,乘客必须对此十分注意。如不注意或主观臆断,很可能会发生时刻表上写着停车一小时,而你下去拍照留念时,列车已开到国境那边去了。 

  在国境站最值得一看的是,由于轨距变更而交换台车。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虽是邻居,但铁路的轨距却不相同。欧洲大多数国家是采用标准轨距1435毫米,而苏联和芬兰则采用的是1524毫米的宽轨,西班牙采用的是1668毫米宽轨。列车是不能直通这些国家的,必须更换国际列车的台车。更换时,车厢要被吊起,客车车厢每次只准吊起一辆。

Number:161

Title:蒙着面纱的皇后

作者:庄司浅水

出处《读者》:总第14期

Provenance:《不为人知的世界史》

Date:

Nation:日本

Translator:李亚平

  1812年5月,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率领60万大军远征莫斯科。俄罗斯人烧掉粮食,烧掉房屋,把可资法军用的一切东西统统毁掉后,撤离而去。9月,拿破仑进入莫斯科。在酷寒的风雪中瑟缩的法军,从60万急骤地减到30万,又减到15万、10万。10月,万般无奈的拿破仑被迫撤退。一路上,伴随着寒风、大雪、饥饿、伏兵,最后只有拿破仑和几个卫兵回到故土。这次大溃败,粉碎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法兰西从此由盛转衰了。

  俄军的焦土战术,莫斯科城的风雪奇寒,的确是导致大溃败的致命原因。但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决定性因素后面,却遮掩了一位蒙着面纱的女人和她那双报复的手……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有一座具有1400年历史的索菲亚圣堂,旁边是土耳其皇族的寺院,本文的主人公就长眠在此。尽管她生前的经历是那样的奇特,富有变幻迷离的色彩,但她的墓碑上只刻着:

  “娜基秀,美丽的人。继承外国贵族高贵的血统的母后陛下,使奥利恩特满门生辉的女性!”

  一、从法国贵族到土耳其皇妃

  西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