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费神了。这些事虽小,但却是必要的。若是没有我,他就得亲自处理,而他哪里能够耐受这些琐事呢……所幸的是,我这人豁达,就是在最坏的环境中也能泰然处之,也爱大自然,即使在最不想去的地方也能找到怡情所在。另外,还有些事我也喜欢,比如人们、书籍、音乐、绘画。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孩子以及看着他们成长为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给我带来的欢乐。
1955年5月31日
瞧,我把生活弄成了什么样子!我常把自己当成第三者。从这个立场上来看我自己,不知这些忙忙碌碌是否值得。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说到机遇,一人在一生中只能遇到一次。我还不知道我是不是已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机会。
……
我的家庭生活曾经是、现在仍然是非常不幸福的。不过,这种伤心及令人不愉快的事现在看来已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过呢,我还是觉得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事,因而感到惋惜,这就是同另一个人建立起一种美满的关系。我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个性才能够全面发展并开花结果。然而,算是一种补偿吧,我对自己倒没什么不满意的。我国十七世纪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去你愿去的地方。如果你对自己的灵魂不了解,这个世界都会与你格格不入。”我想,我已经到了随遇而安的境界。
1958年4月17日
我觉得自己心绪不宁。你说这是不是年龄的关系?自孩提时代,我就感到有某种东西赶着我一个劲地向前,就好象有笔债要还。可是忽然间,这笔债好象已经还清了。不知怎么搞的,我极为希望撇下一切,在一座遥远遥远的高山上去恬适地生活!
1959年11月5日
我的工作很不易做有时搞得人筋疲力尽,不过却总是让人觉得这是值得的。我对自己比以往更有信心。不过我不想继任,原因很多,那些例行公事太费时间,而且范围太窄。我一直感到我象只鸟儿,所呆的笼子太小。我还觉得,我是已经有了声望的人,除了能自由选择某项工作外(有些是急需要做的),我还能在笼子外大干一番。
Number:3509
Title: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时代青年
Date:
Nation:
Translator:沈承福
在美国各地,选美种类繁多。学校、城市通常每年都选出才貌双全的少女,作为该校或该城的典型淑女。其中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美国小组“选美活动,历史最悠久,声誉最卓著,规模最庞大。
一九六二年以来,美国五十个州每年都选派一名美女参加竞选“美国小姐”。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全国性活动,吸引着千千万万美国的男女老少。候选人首先当是花容月貌的窈窕淑女,而且都要具备大学学历。此外,她们还要多才多艺,具有特殊的表演才能。按惯例,选美日程是在每年九月份美国劳工节过后的第一周内举行。在四天的评选中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五日,最后的十名小姐进入决赛,选出了下年度即“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
选美大赛会场气氛自始至终热烈非凡。许多著名的好莱坞影星、首屈一指的歌星和舞星纷纷登台献技,还有前任美国小姐的精彩歌舞表演。这些丰富多采的娱乐使广大观众饱享眼福。
决赛时十名美女身着裙装大礼服,先后登台亮相,同时每个人还得当场表演口才、仪态和特殊的才能。评审员们综合这些确定名次。当节目主持人从评审员手中接过当选人名单时,最后的高潮来到了。全场寂静无声,台上的小姐和台下的观众们神情专注地期待着“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的诞生。主持人从第五名开始倒数读出当选人的名字。当念到最后一个名字犹太州二十岁大学生莎莉·韦尔斯时,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韦尔斯小姐快活得流出了眼泪。她戴上镶有钻石的王后冠,手捧鲜花,在节目主持人的赞誉声中,走上审展台,频频地向广大观众答谢。
韦尔斯小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一夜之间便成了名扬全国的新闻人物。荣获“一九八五年美国小姐”,可获得二万五千美元奖金,并得到一份一九八五年的广告合同,这样又可赚一笔钱。韦尔斯小姐是一位身材修长、十分健美、皮肤白润、金发碧眼的美女。她童年时生活在南美的巴拉圭,会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决赛当场,她用古典的拉丁美洲竖琴,一边弹奏一边唱一支巴拉圭民歌。她弹得娴熟,优美的歌喉悦耳动听,令人陶醉,全场为之倾倒。这是她压倒群芳而制胜的因素之一。
在记者招待会上,这位小姐作了自我介绍。她说,她信仰摩门教,相信上帝。她遵守教规,过去二十年如一日,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婚前严守贞操,生活上循规蹈矩,言行一致,决不越轨。她表示,过去如此,今后也会如此,婚后一定遵守妇道。韦尔斯小姐一家兄弟姐妹六人。她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十分爱国,在政治上支持里根总统。她还表示,当选“美国小姐”之后,希望多了解美国各个背景的人物,因为美国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多元社会,要向各种人学习。她深信,“美国小姐”应当是美国淑女的典范。“美国小姐”带给她荣耀,也带给她责任。
作为美国淑女的典范人物,无论在选美大赛之前或之后,都不许有失体统的举止行为,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斥责。当选“一九八四年美国小姐”的黑人美女万尼莎·威廉斯,在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宣布辞去“美国小姐”王后桂冠。原因是在此之前的几个月中,她同意一家名叫“眉”的色情杂志刊登自己的裸体照片。而这位小姐曾答应过,她的这类照片只限于私用,不公开发表。由于她的轻浮举动,有损于“美国小姐”的美称与荣誉,在美国社会上震动很大,反响激烈。威廉斯小姐在多次的压力下,不得不辞去“一九八四年美国小姐”头衔。于是,由原来的第二名苏姗特·查尔斯小姐自动继任“一九八四年美国小姐”。
Number:3510
Title:王光英的闪电战
作者:金涛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企业家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1983年4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香港掀起一阵激荡人心的洪波。以我国著名实业家王光英先生出任董事长的光大实业公司,在这个各国企业家大显身手的疆场摆开了阵势。规模盛大的招待会吸引了多少香港实业界的金融巨头、企业大亨,各大报纸相继以显赫地位报道了这一重大消息,不错,光大实业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登记的港商,它的总部便是设在香港,但是人们从王光英的身份不免私下揣测,这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举动。他们难免暗自盘算:王光英真的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战场上站住脚根?光大有能耐打开局面吗?
诚然,香港实业界的人士没有谁不知道王大老板的名字,也并没有人怀疑他作为一个大企业家能谋善断的经营魄力。早在青年时代,王光英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他便胸怀实业救国的宏大抱负。他后来长期经营天津近代化工厂,在那样艰难的乱世,就以产品质量高、资金周转快而在企业界享有美誉。不过,香港企业界也有他们的逻辑,在他们看来,尽管王光英有三头六臂,他的光大公司能否摆脱国内厂商那一套条条框框,层层请示、公章旅行的拖拉作风呢?如果仍是如此,那么他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行情十八变的竞技场上,光大公司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是,他们低估了王光英。
一个扑朔迷离的信息
光大公司精干的业务人员,在开业后的几个月里,象老练的侦察员一样到处捕捉着各式各样的商情信息。他们的目标是世界各地的二手设备,象一些外国厂商实行技术更新后拍卖的旧设备,也有的是在激烈竞争中倒闭的厂家盘出的设备,这些设备只要价廉物美、技术先进,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需要,都是他们追踪的目标。
几个月过去了,无数的信息纷至沓来,真真假假,它们一个个被分析,解剖,印证,核查,又被一个个地否定。
终于,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取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内容是有一批二手汽车要卖出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象是失落的电文一样,这个无头无尾的信息仅此而已,没有更多一点的内容。人们既不知道这批二手汽车是在中东,还是在亚洲,或者欧洲的某个仓库,也不知道是什么型号的汽车,数量多少,价格如何。
对于这个扑朔迷离、如同天书的信息,似乎是应该扔进字纸篓里。然而,光大公司的业务员三十八岁的曹文清不这样看。在王光英等公司首脑的支持下,他立即跟踪追击,顺藤摸瓜,从信息的各个渠道来源去进一步追溯,印证它的真实性。果然,几个消息最后通达一个权威的出处,信息是可靠的。
几天之后,王光英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份重要的报告。
“……在南美的智利,一家铜矿最近倒闭。矿主在矿山未倒闭前订购了美国‘道济’、西德‘奔驰’牌各种型号大吨位载重车、翻斗车共计1500辆,全部是新车,但是汽车买进后矿山便倒闭了。
“为了偿还债务,矿主决定将这批新车折价拍卖。……”
王光英看了这份报告,这位六十四岁的老企业家的眼睛突然亮了。
闪电般的效率
可以想象,在光大公司获得这一信息时,在香港,在智利的近邻,在全世界,这一信息已经是公开的秘密。1500辆二手汽车,这是一笔富有诱惑力的财产,王光英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金钱,他必须发动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王光英也深知,要发动一场内电战,仅仅有决心还是不够的,必须赋予采购人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权力。他决定把拍板成交的权力交给赴现场验货的采购人员。“只要质量好,价钱便宜,你们说了算。”这是王光英唯一的指示。
一架银鹰将光大公司和有关方面的技术专家组成的采购小组,带往大洋彼岸的智利。在一座规模宏大的体育场里,1500辆崭新的各种载重汽车,像一支庞大的机械化兵团,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像是等待它们最后的命运。破产的铜矿矿主临时租了这座体育场作为车库,车子都涂了防锈油,定期有人来保养,为了防止意外,矿主还雇了许多保镖照看这批车辆。
光大公司的采购小组对一辆辆汽车进行了现场验货,同行的汽车技术专家象体格检查一样对这批货物进行了严格的技术检验,它们的质量是令人满意的。
谈判也出乎意料地顺利。经过一番紧张的磋商,讨价还价,这批载重七吨以上,三十吨以下的载重汽车,智利矿主同意以原价的百分之三十八的低价全部售给光大公司,仅此一项,他们为国家节约了2500万美元的外汇。
闪电战成功了!当谈判的双方举起酒杯,为这笔交易的顺利达成而庆贺时,光大实业公司的业务人员不会忘记,从发现这个信息到做成这笔生意,仅仅用了三个月。
并非尾声
就在光大公司的采购小组忙于和智利方面办理签约换文以及繁琐的善后事宜的当儿,一个美国迈阿密的大老板闻讯后立即用电传联系:“只要你们把这批货让给我,我给你们三百万美金。”
王光英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拒绝美国商人的要求,把汽车迅速装船监运回国。
当这批西德的“奔驰”牌、美国的“道济”牌的大型载重车,远涉重洋,由南美的智利抵达我国的上海港、青岛港、天津港……,在四化建设的大道上飞驰时,光大公司的业务又已经大大发展了……
Number:3511
Title:王光英答联邦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问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报刊文摘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记者:您到香港来干什么?
王:我从北京带了钱来,在这儿投资,做生意,赚钱。
记者:谁是您的后台?
王:“四人帮”垮台以后,我觉得在香港开办一家公司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向党的领导人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赵紫阳总理亲自批准我开办这家公司,并授予我必要的权限。
记者:您这家公司有多少资金?
王: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帐户从来不曾透支过。到目前为止资金一直是足够的。有好的方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钱不成问题。我的光大实业公司登记注册的基金是一千六百万马克,这当然不等于我只有这点钱可以支配……
记者:您是共产党员吗?
王:不是。我没有入党。
记者:要是您一九四九年就到香港来,也许现在会更加富有,(“文革”中)也不至于给关押八年。
王:我当时不会外逃。我们家和共产党的关系相当好。我有五个兄弟和五个姐妹,他们差不多都是共产党员。
记者:只有您是例外吗?
王:第二个兄弟也不是党员。第五个也不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中国空军里当过飞行员,打下了八架日本飞机。目前他住在美国。五个姐妹全是党员。
Number:3512
Title:杰克·伦敦的悲剧
作者:蜀生
出处《读者》:总第46期
Provenance:人物
Date:1983。5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