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的公路上行驶5小时。到达后,他说明吕珊出生时的情况,孤儿院的修女们听说过这种习俗,同意接受这女孩。
那晚,他们带吕珊到教会办公室后面的宿舍,那里有100名孤儿睡觉由婴儿到18岁的都有。“猎人头的!”较大的孩子们讥笑她,因为吕珊是唯一来自卡林加。阿帕瑶省的孩子,当时猎人头的风俗在那里还很盛行,他父亲身上就刺着4个人像,每一个代表所猎取的一个人头,他引以自豪。到了早晨,吕珊领取一件白上衣、一条领带、一条藏青裙子,并且取了个新名字皮特拉·格劳瑞。“皮特拉意为‘小岩石’,”修女李欧巴告诉她,“你将有力量和耐心,很多人将要依靠你。”
皮特拉很用功。15岁时,她负责照顾40名由3~6岁的孤儿。两年后,1973年,她知道基督教儿童基金对她的抚养将于18岁时停止,便决心完成自己的教育。她想做护士,但却无法获得学费。
二
1973年11月底,加拿大人大卫·杜兰斯大踏步走上山区省的国家公路。他34岁,体格因多年劳苦而清瘦。他是英属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的中学教师,正在休假作环球旅行。
大卫嫌马尼拉又热又脏,并仍在实施戒严,他也怕看穷人的苦况,于是便决定到北部去,因为山区省有清新的空气。他走进萨噶达村的时候,又倦又饿。
一位圣公会修女指引他到圣婴孤儿院的简朴教会办公室。“你可以住在那里,6比索一晚,”她说,“这笔钱可帮助我们经营孤儿院。”
大卫在卡林加·阿帕瑶的崎岖山径上攀登了一个星期。这区域内没有学校,没有医院,也没有卫生设备。在有些遥远偏僻的区域中,大卫是当地居民所见到的第一个白人。
在萨噶达教会办公室中,修女玛丽·齐塔向大卫提起皮特拉的事,如何在出生时几乎死掉。并说:“现在她找不到工作赚钱继续上学,只好又回到她部落的乡村图尔高仍象从前那样过活了。”
“念大学要多少钱?”大卫问。
“先说碧瑶的大学,一年就要300美元。天文数字!”她回答说。大卫在加拿大已积聚了价值20万美元的房地产,他心想:一年300美元。小数目!于是建议道:“我来资助这个女孩子。”不久皮特拉就来到他面前。这个娇小梳马尾的小女孩听说这位加拿大人要资助她,便大声说:“谢谢你!这好象天门为我开了!”
1小时后,双方交换了通信地址,大卫起身到印度去,皮特拉步行到图尔高去禀告她的祖父母。“我们年纪大了,你必须带这个人来见我们。”他们说。
1974年4月,大卫再度走上公路与兴奋的皮特拉相会,然后去拜访她的祖父母。他们在柯第勒拉山中走了5小时到达图尔高,这里是无穷尽汪着水的层层梯形稻田,孩子们将整条手臂伸进田中的水里,走来走去的工作。
“这些孩子就象是活的犁,”皮特拉解释,
“等到稻子长出来,他们要整天的驱逐禾雀,工作很艰苦。”9个乡村,每村约1500人,完全靠种稻维持生活。大卫心想,这些人一定时常挨饿。
一个过路人请大卫吃煮蝌蚪和狗肉。“要吃,大卫,”皮特拉小声说,“在此地这些东西是奢侈品。我们拿这些东西待客。”大卫虽然是吃素的人,也吞下了粘糊糊的蝌蚪和狗肉。
图尔高的房屋是棕榈茅舍,干叶作顶,竹枝一类的东西作壁。皮特拉的祖父母欢迎大卫,喋喋不休。“这表示我们高兴。”皮特拉解释说。
6月间大卫离开菲律宾,在飞返加拿大之前带皮特拉到碧瑶,安顿她进了大学。
1974年9月大卫回复教书生涯,但是6个月后他辞去了教职,迁往温哥华岛上的一个农场。此后4年,他做木工和油漆工,并继续送钱给皮特拉,他们每月有书信往来。
“我苦用功,现已读完两年大学,”她于1976年对他说,“我申请马尼拉圣安医院的护士学校,已录取。”
在圣安她的学业成绩依然优异。大卫对她颇感得意。“我很用功,”她写信说,“但我也有娱乐。有亲密的朋友,还有一个男朋友。”大卫微笑。好啦,好啦,皮特拉长大了。
三
1976年1月的一天,大卫在维多利亚一家餐馆里,有个朋友抱怨食物不佳,大卫想起了狗肉涩滞的味道。“你饿了就觉得不难吃了!”皮特拉曾经说过。
大卫突然想到自己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开始思索此后努力的目标。他能做些什么使这世界成为一个较好的所在?对啦,他有一个畜牧学学位,也有一张教师证书。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吗?答案是现成的:卡林加·阿帕瑶省!
他的家人不敢相信。“你多年辛苦获得的一点成就,就这样为了改变那里的穷苦状况而完全放弃了么?”他父亲问。“我要试试把那里的状况弄得好一些。”大卫回答说。
1个月后,他到了卡林加·阿帕瑶。急速巡视一遭,他知道如何着手了:改良农作技巧、介绍新农作物、发起卫生措施、提倡教育。他要卖掉一些产业,将资金投入以实现计划。
他在4月回维多利亚之前去看皮特拉。这21岁的女郎从护士学校的台阶上跑下来迎接他,她那股自信的样子使他吃了一惊,他知道她是真长大了。他把他的计划吐露出来,皮特拉喜出望外。
“啊!”她说,“我希望对我的族人所做的事,如今可以开始了。”她暗自想,我希望有一天能嫁个象他这样沉着而热心的男人。
1978年9月,大卫又来到菲律宾,他在马尼拉买了些花生,准备在村中种植。以增加农产。在萨噶达,他教农人如何种植。到了12月绿芽从土中冒出,3个月后便已结实累累。村人试尝,慢慢细嚼,大卫在一旁热心看着。只见村人一面吃,一面微笑点头。
1979年4月30日皮特拉在护士学校毕业,在全班267人中名列第六,大卫在场观礼。然后就是她最后必须履行的条件:在萨噶达做6个月的乡间实习。
6月,大卫发觉他需要更多的钱,决计在维多利亚进行募捐,他在那里的福利俱乐部和学校作幻灯片演讲,并组织一个慈善机构。9月,他带着7339美元和4吨多加拿大人捐助的旧衣服和毛毯回到菲律宾。
皮特拉完成了乡间实习,但是到1980年4月尚未觅得工作。有一晚他们在萨噶达散步,她告诉大卫:“这里找不到工作,我想去德国,那里工作机会多。我赚足了钱,就回来。”
大卫不愿皮特拉去。“你究竟想做些什么?”他问。“我有意在这里创立一个孤儿院。”她回答说。
“这可以办得到!你可以嫁给我!”他贸然说出了口,“我们在一起可以帮助你的同胞。”
皮特拉愣住了。大卫一直象父亲似的照顾她,她对他极为尊敬,他是可信赖的朋友。“我不知怎样回答!”她说,“让我想一下。”
四
一个月后他们在马尼拉见面。“我的朋友们听我说我可能嫁给你,都很惊讶。”皮特拉说,“不过我想我也许会答应你!”
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走着,正好走到法院。“我们现在就可以结婚。”大卫说。
“好吧!”皮特拉说。于是他们结婚了。那天是1980年5月20日。
他们结婚的消息传遍了卡林加。起初,皮特拉的族人很不高兴。“这个加拿大人会把你带回他的国家去。”“如果我真的去了,”皮特拉说,“我还是要回来的。”族人相信了她的话,于是举行盛大结婚盛筵。宰了两头牛,木碗盛满了米饭,大铁锅煮着红薯和肉只有在大庆祝时才有这些吃。
10月初,大卫带皮特拉去维多利亚,他们发表演说,收集捐献。回到菲律宾,大卫处理了捐款,继续他的计划,招雇并训练助手,又陪皮特拉下乡做护理工作。
不久皮特拉怀孕了。1981年11月,她搭乘公共汽车到马尼拉,生了个儿子。
如今大卫与皮特拉仍在菲律宾继续推行他们的工作。皮特拉说:“有一天,等我们老了,我希望我们的儿子艾顿会继承我们的知识与技能。”
大卫和皮特拉看出民众的观念已有改变。年轻人反对杀婴,反对各村之间的械斗;年轻的父母带他们的孩子到3间教室的学校,大卫与皮特拉正在那里建造一所健康诊所。政府不鼓励设孤儿院,于是皮特拉要为弃婴寻找收养的家庭。大卫已引进种植花生、黄瓜、马铃薯、甘庶、番茄、椰子、柑桔等,也运来造林的树苗。
“二人合力,再加上助手的帮忙,”大卫说,“我们正在把这世界上的小小一块土地改变成为较好的地方。”
Number:3751
Title:跟爸爸跳舞
作者:让·杰弗里·吉尔逊
出处《读者》:总第5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陶咏
在我父母的“金婚”庆祝会上,我同父亲跳起了舞。父亲的手托着我的腰,象往日一样,一边引导着我,一边有节奏地、朝气蓬勃地哼着那首曲子。我们向参加庆祝会的客人笑着,点着头,跳了一轮又一轮。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现在消释了。我不禁想起了往日的时光。
我记得,在我快三岁的时候,父亲有一天下班回来,一下子将我抱在怀里,然后就绕着桌子跳了起来。母亲笑着对我们说:“晚饭要凉了。”但爸爸说:“她刚跟上舞曲!晚饭可以等一等。”
然后他喊道:“使劲地奏吧,让我们痛快,痛快!”我也喊道:“我们叫这些蓝东西都转起来吧!”
年复一年,我都是同父亲一起跳舞。我们还在女子巡回篝火舞会比赛上获了奖。我们还学会了吉特巴舞。父亲一旦踏上舞步,就同舞厅里的每个人跳。我们都乐得哈哈大笑并为我那爱跳舞的父亲鼓掌。
十五岁那年,有天晚上,我心情忧郁,情绪低落。这时父亲在机子上放了一叠唱片,逗我同他跳舞。“来,”他说,“让我们叫这些蓝东西都转起来吧。”
我转过脸去,没有理他。当他将手放在我肩上时,我一下子从椅子里跳了起来,厉声叫道:“别碰我!我讨厌跟你跳舞!”
这时我看见父亲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我跑进我的房间,嚎啕大哭了起来。
自那以后,我们再没有一块儿跳过舞。每次跳完舞,我都看见父亲穿着他那件法兰绒睡衣,坐在他最喜爱的那张椅子里等我回来。有时候我进门时发现他在椅子里都睡着了,于是我便叫醒他,说:“您这么累,应该上床睡呀。”
“不,不累,”他总是说,“我只是在等你回来。”
时光荏苒。我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不久,有一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病了。“心脏病,”她说,“别回来,到这儿有三百英里,你来会使你父亲心烦的。”
适宜的饮食使父亲康复了。母亲来信说他们参加了一个跳舞俱乐部:“医生说跳舞是种有益的运动。你一定还记得你父亲是多么喜爱跳舞吧。”
是的,我记得。往事不禁历历在目。
父亲退休后,我们和好了,见面时我们又是拥抱又是亲吻。他同他的孙女跳起了舞,但没有请我跳。我知道他在等我向他道歉。但我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表示。
父母亲结婚50周年的日子来到了,我们兄妹几个聚在一起计划开个庆祝会。哥哥说:“你还记得你不愿意同父亲跳舞的那天晚上吗?好家伙!他气坏了,我想不到他会那样气愤。我想从那以后你再没有跟他跳过舞吧。”
我不置可否。
弟弟答应找乐队。“一定要找个会奏华尔兹和波尔卡的乐队。”我说。
我没有告诉他我的心愿就是再同父亲跳次舞。
晚宴过后,当乐队开始奏乐时,父母亲站了起来,他们绕场一周,邀请客人们一起跳舞。客人们都站了起来,热烈鼓掌,祝贺这“金色”的一对。父亲同他的孙女们跳了起来。这时乐队奏起了《啤酒桶波尔卡》。
“使劲奏啊!”我听见父亲在喊。我知道时候到了。我绕过几对客人,来到父亲跟前,拍了一下我女儿的肩膀。
“对不起,但我想这是我的舞。”我一边说着一边盯着父亲的眼睛,差点哽咽住了。
这时父亲好象被什么钉住了似的,木然地站在原处。
我们的眼光碰在一起了,然后回到了那个难忘的晚上。
我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让我们叫那些蓝色的东西转起来吧。”
父亲接着鞠了个躬,说:“哦,好。我一直在等你。”
然后他开怀大笑,我们随着音乐滑进了各自的怀抱。
Number:3752
Title:床旁轶事
作者:卡林·海格伦德
出处《读者》:总第51期
Provenance:读者文摘
Date:1984。19
Nation:美国
Translator: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常常一天在床上躺16个小时,因为他躺在床上的时候思索得最透彻。歌德躺在床上口授他的诗和剧本,而邱吉尔的《二次大战史》其大部分也是以这种姿势写成的。马蒂斯有时在卧榻上画画,他用木棒缚着画笔,以便可伸到画布上挥洒自如。
床显然并非只供睡觉之用,尽管人类当初发明床的目的是用来作这种占去人生三分之一时间的活动。实际上,除了睡觉之外,躺卧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因为身体的重量分布在一个比站着或坐着时更为广大的面积之上。可是,早期的人类到处漫游的猎人和果实采集者却不敢享受床这种奢侈的东西;我们的原始祖先以一种蹲伏的姿势,在枝叶或兽皮上面蜷缩着身体睡觉,这样既能保存体温,又较不易遭受攻击。
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曾享受过床的舒适,不过,在第八世纪末使床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开始流行起来的,乃是法兰克王查理曼。他向自己的庄园管理人下令,指明床架是必需的设备,并且对床上覆盖物的数目和品质亦加以规定。中古时代特权阶级典型的床是一个木架,架上放一块草垫,草垫上再放一块羽毛垫。床上通常铺着两张床单,另加一张用兽皮或刺绣品做的毯子。
中古时代,即使有钱人家也往往只有一张大床,父母和子女都睡在一起,通常连狗也睡在上面。在寒冷的日子里,狗先上床为主人暖被窝。甚至近如十八世纪,太阳王的嫂嫂丽丝洛特还说:“我生平从来没听说过鸭绒毯子。在床上,六只小狗围绕我躺着,暖和得很。”
帝王的床上设有栏杆和围屏,将床变成了小型堡垒。英王理查三世杀了两个侄儿后,下令将自己的床用铁栅围起来,让别人无法趁他睡觉时向他复仇。理查的床也是一个保险柜,它的底部有夹层,有一个秘密抽屉,供收藏钱币、宝石和首饰之用。
有些名人几乎整天呆在床上。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希留主教在他的超级大床上处理政务,大多数日子只下床约半小时,走到国王的床边去晋见他。黎希留甚至旅行时亦躺在床上。他前往访问的城市往往因城门不够大,无法让他那不寻常的交通工具通过,因此只好把城墙的一部分拆除。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望和地位而喜欢躺在床上。如果你能在接见客人时无须顾到礼貌而起身下床,就表示你享有优越的社会地位。
上流社会的妇女在重要场合都躺在床上。“亮相床”是她们在女儿结婚时接受道贺或亲人死亡时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