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893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893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将标点再做改动,又成了一出戏剧小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Number:4245

Title:论生活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出处《读者》:总第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个人的活动,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那它是无益的、渺小的,”然而,“思想要能在现实中获得价值,只有在这种时候:即在献身为高尚思想而奋斗的人的身上,具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满地实现这种思想。”

  对于人,什么是最可爱的呢?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只与生活关连。

  一个人的生活之美好和伟大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依赖于他本人的……只有平庸的人们的生活才是空虚和无味的。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Number:4246

Title:坦率的回答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病人:“医生,你深信无疑这就是肺炎吗?有时候,医生在治疗肺炎时,而病人却死于其他的病。”

  医生(一本正经地):“我在治疗肺炎时,病人就死于肺炎。”

Number:4247

Title:你真走运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威尔逊开摩托车撞倒了一个行人。他安慰这个愤怒的人说:“先生,你真走运,今天凑巧我休息,平时我开的是大卡车呢!”

Number:4248

Title:不认识马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汤姆:爸爸,我的老师还不认识马呢!

  爸爸:你怎么知道呢?

  汤姆:昨天,我把我画的马给他看,他问我画的是什么东西?

Number:4249

Title:说话的机会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妻子:你昨晚又说梦话了。

  丈夫:“一点不错。不然,我就没有说话的机会了。”

Number:4250

Title:最后一幕

作者:靳大鹰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时代的报告》

Date:1980。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1971年9月14日8时半,蒙古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紧急约见中国大使。双方以外交官所特有的彬彬有礼的言辞,谈论了一番天气如何之类的客套话,然后,副外长直截了当地通知中国方面:9月13日凌晨2时多,在蒙古肯特省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处,一架中国喷气式飞机坠毁。乘员9人,其中包括一个女的,全部死亡。并就中国飞机进入蒙古领空提出口头抗议。

  次日,中国大使馆人员,在蒙古有关方面的陪同下,来到飞机坠毁现场。在南北个小山中间,一块长约3000米的平坦的开阔地上,一架三叉戟飞机被摔得七零八落。在比较完整的机尾上,印有我国的国徽和256三个红字。在一片折断的机翼上有“民航”两个汉字。一阵微风吹过,送来一股刺鼻的烧焦皮肉的味儿。在飞机的北面,9具尸体四肢叉开,仰面朝天,头部多被烧焦,面目模糊不清,衣服已全部烧光,身体肿胀得好似蜡人。大使馆的同志拿出相机,把这一场景记录在胶片上。

  难道这真的是一次普通的民航失事吗?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想到:他们会成为中

  国近代史上一出重要的活剧尾声的目击者。

  下面,就是这出活剧的最后一幕。

  1970年8月至9月,在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识破并粉碎了林彪妄图篡夺国家主席职位的阴谋。林彪一伙耿耿于怀,暗地里进行了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准备1971年3月制订了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并召开了他们所谓的“三国四方会议”。1971年8月中旬,党中央决定在“十·一”前后召开9届三中全会和四届人大。毛泽东主席巡视南方,沿途就林彪等人的问题向各省市、各大军区负责同志打了招呼。党中央的决定和毛主席的行动,使林彪一伙惶惶不可终日,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恐惧和仇恨,决心破釜沉舟,发动反革命政变,谋害毛泽东主席。9月7日,林立果向“联合舰队”下达了“一级战备”的命令。9月8日,林彪下达了反革命政变的手令。由于毛泽东主席对林彪一伙的行动有所察觉,提前离开了上海,打乱了林彪一伙的反革命部署,他们又决定--

  “到广州,军阀割据!”

  一阵疾风,紧接着一场秋雨,几片早落的枯叶打着滚被吹进了垃圾堆。此刻,林立果正盯着这几片枯叶在发呆。他推开窗户,目光从那几片枯叶又转到空中一队南飞的大雁。他好像从中得到了某种启示,头也不回地对着坐在沙发上的周宇驰、江腾蛟、王飞发话道:“我们要立即转移,到广州去!”他猛一转身,背靠窗台:“但这不是像大雁那样去避寒。我们要到广州另立中央,军阀割据,形成南北朝的局势!”他猛地收住话,看了看手表:“老周,飞机都安排好了吗?”

  “我刚才与胡萍当面商量好了。他立即安排五架飞机:一架三叉戟专机,一架三叉戟多座客机,伊尔18一架,安-12一架,安-24一架。你今天晚上到北戴河就坐三叉戟专机,机号是256……”

  “好!”林立果打断周宇驰的话,“情况紧急,两个小时以后我就到北戴河去,北京由老周总指挥”。他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江腾蛟王飞,说,“具体安排由老周跟你们谈吧。”说完,他到里屋收拾要带走的行装去了。

  周宇驰对着屋里剩下的另外两个人祥细地讲述他们所谓的北线的方案。室内没有任何回响,寂静得像是坟墓。

  “林副主席决定立即转移去广州。明天,林副主席从北戴河,黄、吴、李、邱从北京,早7点至迟8点同时起飞。去了以后,提出条件和北京谈判,但估计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要立即召开师以上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进行动员,宣布另立中央。如果要动武,就联合苏联,南北夹击……。”

  周宇驰见两个人不吭声,又说道,“现在时间很紧,你们二位马上回空军把机关里的左派骨干集中在一起开个守,把人员编辑组,,你们的任务是保证黄、吴、李、邱安全上飞机,飞机直飞广州沙堤机场着陆,我已经通知顾同舟那里安排发好车辆和房子。”

  周宇驰见江腾蛟和王飞还在那里失神发愣地呆坐着,有些发火地说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叫做燃眉之急嘛!咱们总不能在这儿等着送死吧!你们先通知家属让他们马上坐火车先到广州去,以绝后顾之忧。”

  说着,他按了一下电铃,对进来的于新野说道:“你让李伟信给上海方面打个电话,通知他们明天早上有一架伊尔18,从北京到上海着陆,让他们把飞机上的8341部队的人全部接下来,换上空×军教导队和“上海小给”的人,然后直飞广州沙堤机场。另外,你直接给空军军务部打个电话,让他们马上准备二十支手枪和三支冲锋枪,多准备点子弹。办好这两件事后,你立即到空军大院协助江政委和王副参谋长组织人员。”

  吩咐停当,周宇驰把手伸向江腾蛟和王飞:“胜败在此一搏。开始行动吧!”

  这时,北戴河那里表面上一切还是冷冷清清。可是留心的人却能看出许多反常的迹象:

  这天,林彪、叶群突然提出要到大连去。林立衡去问叶群:“101(指林彪)不是说大连的水喝了要拉稀吗?为什么要去大连呢?”林立衡说的是实话。林彪在外地一般不喝当地的水,他住在北戴河,喝的是从北京运去的玉泉山的水。他关心的其实并不是水的成份,而是因为他听说清朝的皇帝专门喝玉泉山水,所以他对其它的水一概不喝,名曰:喝了拉稀。林彪他自己是笃守这一套养身法规的。

  叶群并不回答林立衡的问话,她不耐烦地说:“你少问这么多,你快点准备东西吧!”

  工作人员也感到纳闷:怎么天气越来越冷了,倒要往北去呢?以前可从来没有这种先例呀。既然是到大连,可是为什么叶群匆匆忙忙从北京调来了全军军以上干部名册和全军部队部署图等一大批绝密文件,并且全由她自己亲自保管呢?

  下午,林彪“转车”回来,突然又提出:要调一架最好的飞机,在空中转三个小时,以帮助消化。坐飞机来帮助消化,真是千古奇闻!

  这一切使人感到林彪、叶群真正要去的地方并不是大连。他们要去哪呢?林立衡让作人咒在林彪、叶群谈话时躲在门外偷听,只隐隐约约地听到“…广州…香港”这些字眼。

  北京。风景如画的颐和园里,江青在昆明湖上泛舟归来,坐在长廊上休息。她的周围站着一大群服务员,在江青面前的一个长桌上一溜摆上四个西瓜。江青扭扭答答地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对公园的负责同志说:“这些西瓜是林副主席蚱天派人送给我的,我再送给同志们,这是林副主席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大家一起谢谢林副主席。”

  在夜幕笼罩的西郊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三叉戟飞机正在作紧急起飞准备。机长潘景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子,他高声地喊着:“多加油,加16吨。”机组人员都感到这次飞行有些反常,既然说是到山海关的训练飞行,为什么搞得这么急?飞山海关再回到北京一个来回按正常的加油量有12吨就足够了,而潘景寅为什么叫加16吨?还有一条机组人员是不知道的:胡萍通知山海关机场调度室:“今天晚上去的飞机实际是256号;但要用252的呼号。”256号是当时国内最好的一架专机,252号是一架普通多座客机,为什么要将真的机号隐瞒起来呢?

  飞机刚加了15吨油,一辆伏尔加小轿车亮着两个小灯,像一对鬼火飞快地驰到飞机旁边。从车上下来的是林立果、刘沛丰、程洪珍和两个女青年。这五个人提着四只新皮箱和几个手提包,仓促地钻进了飞机。

  飞机发出巨大的轰鸣滑向起飞跑道。林立果望着机翼上一闪一闪的红、绿两色航行灯,看着远处黑黝黝的一片山峰,他故作姿态地举起右手轻轻地招了两下,喃喃地说道:“北京,暂时分别了。”林立果到空军以后,他只要离开北京都是坐飞机。每次迎来送往都是前呼后拥,甚至还有女青年给他献花,虽然还没有三呼万岁,却也是够神气的了。唯独这次冷冷清清,他知道这次逃离北京很可能就是永别……

  北京城繁星般的灯火渐渐地远去了,林立果的目光才从窗外转到了机舱里。他指着刘沛丰说:“下飞机后,你跟我一起到北戴河见首长。”又对程洪珍说:“你留在机场。”他指着那两个女青年:“他们俩归你指挥,你首先要把保密电话机接到和北京直通的线路上,明天7点钟,首长要和‘协和号’(黄永胜)通电话,电话保证不好,要杀你的头!另外,你还要了解一下飞机维护,加油,警卫等情况,做好起飞的准备。”

  然后,林立果来到前舱,对在那里的几个机给人员说:“明天林副主席也要坐这加飞机。解放军战士要听林副主席指挥,关键时刻要起作用。我代表林副主席谢谢大家。”

  无线电通话器里传来“252、252……”的呼叫声,山海关机场就在前面了……

  垂死者的欢乐

  在林彪一伙进行反革命政变的时候,叶群曾经对林彪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临死前要看到儿女幸福,希特勒临死前还在地下室举行婚礼呢。”

  9月12日,叶群突然宣布:要为林立衡举行婚礼。她给吴法宪打电话,让他准备一份贺辞,推荐两部影片,让秘书拟定了婚礼的程序,至于糖果烟酒那些都是现成的,很快就准备好了。

  谁想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偏偏新娘、新郎不同意结婚。他们相识的时间并不长,对于叶群这个突如其来的“宣布”,他们既感到吃惊,又觉得反常。叶群死说活说,两个人就是不同意,只好又把婚礼改成了订婚仪式。

  这是一次光怪陆离的聚会。尽管末日临近,人们却竭力装得好象还是显赫一时的岁月里那样。这次订婚仪式,也是林彪一家最后的团聚。

  叶群拉着林立衡和张××的手,走进林彪的卧室。她那张涂着脂粉的脸上堆着笑,对林彪说:“张××来求婚啦!”

  林彪特意换上他外出时穿的那套灰色料子服,阴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声说:“很好嘛!祝贺你们订婚啦!”

  叶群叫来工作人员,几个人围着林彪摆好姿势,快门一响,一张合影照好了。叶群又独出心裁,非要这对年轻人拍个接吻的镜头。女儿不干,叶群指着林立衡的鼻子说:“你就是不听我的。这里又没有外人嘛。”说着,她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有些发黄的照片:“你看看,这是我和你爸爸结婚时的留影。”照片上,叶群手持一束鲜花,依偎在林彪的怀里。“你们也得照一张,留个纪念嘛。”叶群强拉硬拽,总算给这对青年人照了个接吻的镜头,这才心满意足了。

  “你们今天订婚了。晚上先同居吧!”叶群说。

  林立衡满脸通红,她想不到作母亲的竟能说出这种话,连连说:“不行,不行,天下哪有先同居后结婚的道理!”

  “现在都兴这样,你也不能太固执。”

  林彪也说:“是呀,可以先同居,后结婚。”

  叶群给这对青年送了塑料花、毛巾和钢笔,又给工作人员送了礼物。然后又宣布:“立果听说姐姐订婚,要坐飞机来庆贺,一会儿就到。”又吩咐工作人员:“为庆贺豆豆订婚,今天晚上组织看电影。我有些事儿,你们先看。”

  晚饭后,在林彪、叶群住房宽敞的走廊大厅里,架起了电影机,全体服务员、秘书、警卫员几乎都被叫来看电影。首先演的是香港影片《甜甜蜜蜜》。在那“八个戏”统治舞台、银幕的时候,虽然林彪家的专用电影机演的都是外国片子,但工作人员并不能沾光,根据“八个戏”依次拍出的那几部电影,他们早就看腻了。因此,大家带着一种新鲜的感觉很快就被影片吸引住了,发出一阵阵会心的笑声。

  坐在前排的林立衡,却没有一点心思看电影,她的直觉告诉她:很可能今天晚上要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电影演到一半,一个值班的秘书来问她:“山海关机场来电话,说有架飞机要降落,问我们知道不知道什么人来。”

  林立衡说:“我也不知道。”她的心里却想:可能是林立果回来了。她离开大厅,放轻脚步走到林彪卧室的门外,偷听林彪和叶群的谈话。只听叶群大声说:“广州还给豆豆他们送皮鞋,真烦死人了。”然后声音越来越小:“许世友也是主席那边的……”下面就再也听不清楚了。

  林立衡又回去看电影。不一会,叶群、林立果突然来到走廊大厅,放映员停机,打开灯。林立果手捧一束鲜花,歪着头望了大家一眼,把花递给林立衡,说了声:“祝贺你们!我马上到首长(指林彪)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