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8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起飞的直升飞机只消用90分钟就能飞到伊朗南方和波斯湾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占据这块天赐福地,对于伸手摘取“熟透了的苹果”(伊朗),是再方便不过了。
1979年11月10日,即美国人质在伊朗被扣的第六天,莫斯科正式通知(是“正式通知”,而不是请求或磋商!)阿明总统,说苏联要单独使用欣丹德基地。
俄国人要霸占欣丹德基地的计划,后来被阿明的一个情妇透露出去。她说,当苏联驻喀布尔代办向阿明提出上述要求后,阿明突然醒悟了。她说:“阿明告诉我,他决不会同意让俄国人在阿富汗建立军事基地……但他也知道,俄国人是不会轻易打消这个主意的。”这件事也得到了阿明的侄子扎勒迈证实:“将近11月底,我叔叔忧心忡忡,沉默寡言。有天晚上,他把我带到花园里,告诉我说,俄国人在向他施加压力,要欣丹德军事基地,但他决不会把这个基地交给他们。”
由于阿明不肯给俄国人非常想要的军事基地,莫斯科认为以武力夺取这个基地是十分必要的。严冬的降临,大雪封锁边界通道的威胁,尤其增加了这样做的迫切感。
阿明的过失就在于他没有听莫斯科的话。据他侄子说,阿明想效法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秘密策划,试图赶走俄国人。但是,阿明的机关显然未能逃脱克格勃的眼睛。11月即将过去,不能再等待了,莫斯科终于决定:必须把阿明干掉。11月28日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维·谢·帕普京将军突然在喀布尔出现。
帕普京指挥一个精心挑选的突击队在坦克掩护下向喀布尔郊区的夏宫进发。尽管阿明在俄国厨师的帮助下已经不省人事,但至少有一名保镖没有吃特制布丁。他的清醒足以使他愤怒的发狂,他操起一挺轻机枪向不速之客们猛烈开火,帕普京饮弹毙命。俄国人看到他们的首领遭此厄运,便以百倍的疯狂杀死阿明、他的妻子、孩子和公务员。紧接着,苏联坦克把卡尔迈勒载入喀布尔,而苏联十万大军长驱直入阿富汗。一场铁与血的悲剧开始了。为了南下波斯湾和印度洋,需要占领阿富汗;为了占领阿富汗,需要一个武装干涉的借口,这个借口很容易地在欣丹德机场找到了。这--不是虚幻的故事,也不是推理小说中的情节吧!
(原载1981年2月9日《羊城晚报》)
Number:4262
Title:克虏伯选艺徒
作者:史洁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青年一代》
Date:1981。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克虏伯钢铁公司是西德有名的钢铁、机器制造企业,已有189年的历史,他的产品闻名世界,现在职工4万余名。1978年冬,我参观了该公司,当主人引导我们参观培训艺徒车间时,我想,这家名牌公司,他们选艺徒的,大概也是“择优录取”的了。于是我问主人招收艺徒的标准。主人回答:进工厂前,需经笔试和体验,从体验合格和笔试成绩优秀者中录取20%左右,成绩平平的录取5060%,成绩较差的也取约20%。
“你们为什么不‘择优录取’呢?”我脱口而出地问道。这时在周围的二三位西德朋友争先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几乎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成绩优秀者只录取20%,是因为笔试成绩优秀并不等于在从事实际操作时一定是佼佼者。”
“学校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骄傲,不合群,共事困难,搞不好团结。”
“我们在挑选艺徒时,倾向于更多地吸收成绩并不十分出众,但还具有一定水平的人。实践证明,这批人中往往会出不少人才。”
“笔试成绩差的青年中也不乏人才。他们中有的在课堂上学得不太好,可是在工厂实际操作中却干得令人十分满意,”
“再说,如果工厂都不收他们,会造成社会问题。”
据了解,西德几家大工厂都承担培训艺徒的任务。但学徒结业后,部分留在本厂,其他的得另找出路。
(摘自“流行歌曲及其他”,作者史洁,原载《青年一代》1981年1期)
Number:4263
Title:试论人才的自我埋没
作者:黄东平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中国青年报
Date:1981。1。27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社会埋没人才,比较引人注目,这里谈的是另外一种埋没,它更经常、更普遍、更严重……
试论人才的自我埋没
我们这个世界不应该是今天这个样子!人类的科学、文明发展的程度,应该远远高于现在;人类不应该只有一个牛顿、一个爱因斯坦,应该有十个、百个牛顿式的科学巨人……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有使科学水平远远高于现在的可能,而可能没有成为现实?这里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大量的科学巨人没有取得他们应该取得的成就,而更多的人才则完全被埋没了!
我认为:人才被埋没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埋没,另一种是自我埋没。社会埋没人才,比较引人注目。有人痛惜、有人不平、有人呐喊、有人改进。而人才的自我埋没--这种埋没也许比社会埋没更经常、更普遍、更严重--却极少有人发现、有人痛惜、有人呐喊。因为,这种埋没是无声无息的,是被埋没者本身都不易觉察的!
人才自我埋没的现象
鲁迅、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作为医生,他们并不出类拔萃,后来改搞文学,成了文坛巨人。如果他们坚持学医,那就可能埋没自己的才能。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练一场话剧的时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他实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来担任这个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干些服装准备之类的事,现在突然演主角,由于自卑、羞怯,排练时演得很差,这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不满和鄙视。一次,他突然停止排练,说:如果女主角演得还是这样差劲,就不要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一扫过去的自卑、羞怯、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一个偶然发现的天才”为题记叙了这件事,他说:从今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试想,如果不是原来的女主角因故不能演出,如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叫他大姐试一试,如果不是他大发雷霆,使他大姐受到刺激,没有这一切偶然因素,他大姐这样一位戏剧表演家就一定会被埋没了--不是被社会埋没,而是自我埋没!
对于科学人才来说,也有许多自我埋没的现象。爱因斯坦大学时的老师佩尔内教授有一次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热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为什么不学医、不学法律或哲学而要学物理呢?”幸亏爱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有足够的才能,没有听那个教授的话。否则,也许我们的物理科学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科学的门类不同,需要的素质与才能也不同。比如:做一个杰出的临床医生,必须具有很好的记忆力;研究理论物理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可少;一个数学家没有必要一定具备实际操作、设计和做实验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化学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学主要是一门观察科学,需要很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兴趣和长久细致进观察的毅力。人的兴趣、才能、素质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没有能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摸到动植物却灵光焕发……”
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的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人才自我埋没的现象是普遍的、严重的。遗憾的是,自然科学史只是记录了那些成功的科学家,那些自我埋没了的人是无法问津于科学史的。所以,那些大量的自我埋没了的人我们无从知道。
造成自我埋没的原因
造成人才自我埋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严重的自卑感。
在杰出的科学家里面,妇女只占极小的比例。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卑感,千百年来的社会风气造成了这种现象。
明显的或者潜在的自卑感都会造成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自我埋没。有一个爱好文学的农村青年,写了不少小说,由于自卑,总不敢寄出去。后来在一个朋友的鼓励下寄出了一篇,很快就发表了。这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不久他就成了一个有成就的小说作者。
一个怀疑自己的人,往往不敢怀疑书本,而对书上的每一句话都不敢怀疑的人,是很难有什么创造的。
二、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事业心,那他将会庸庸碌碌度过一生。有不少青年人很聪明,很有才干,也很自信,却无所作为。原因是:不想干。一个不想获胜的人永远不会在比赛中得到冠军。一根燃烧的火柴发出的光要超过一万斤没有燃烧的干柴。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干,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势必会自我埋没。
三、错误地选择了努力目标。
天赋在人才成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胡荣华15岁获得全国象棋冠军,光用刻苦和方法对头很难解释这一点。大多数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和良好的素质。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笨的人,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杰出的才能。中国古代有个叫阿留的人,各方面都很无能,但在绘画方面是个天才,陈景润当不好数学教师,却可以进攻世界难题;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著名,写小说却名扬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你选对了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能够成功,如果你没有选对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多少会自己埋没自己。
四、缺乏正确的方法、浓厚的兴趣等等。
人才成功是有“捷径”的,学习知识也是有捷径的。这“捷径”就是:正确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你将事倍功半,而如果你了解记忆的奥秘,你就能事半功倍;如果你不明白学习是为了创造,科学全在于创新,只是拼命追求考试成绩,拼命掌握传统教科书,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那么,你将来在科学上很难有什么创造;如果你不懂得打破限制性思维,不愿意向一些聪明的外行人讲述你的科研活动,甚至不愿意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那么你获得灵感与启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因此而少;如果你不知道知识并非总是越多越好,去拼命掌握那无用的或者用处不大的“死知识”,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错过“最佳年龄区”……总之,倘若你缺乏正确的方法,那你多少会自己埋没自己的才华。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外在的压力(也可算是动力),兴趣则是内在的动力。“当你觉得创业还是艰苦的时候,那你还难以做出什么;只有当你觉得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已是一种崇高的享受之时,你才拥有希望。”
此外,缺乏卓越的见识、缺乏足够的毅力和坚持精神等,也会造成人才的自我埋没。
防止自我埋没的办法
许多人才的自我埋没,主要是由于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人才自我埋没这回事,或者虽然了解,但对它的严重性、普遍性缺乏足够的估计。在了解并重视这一问题后,自我埋没的现象将大大减少。另外,防止自我埋没的办法还有:
善于自己设计自己
一些遗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5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起着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说来,人的这五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汤姆逊由于“那双笨拙的手”,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并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消灭自卑感
严重的自卑感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另外,它还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自卑感严重,不敢干或者干起来缩手缩脚、没有魄力,这样就显得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旁人会因此说你无能,旁人的议论又会加重你的自卑感。因此必须一开始就打断它,丢掉自卑感,大胆干起来。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缺点往往是优点的过分延伸。过于谦虚,或者由于自卑而谦虚,都是不应该的。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是非常自信的人。自信,可以使你精神振奋、勇于进攻、战胜困难。
开阔视野也很重要
齐奥尔科夫斯基由于处地偏僻,又得不到资料,孤陋寡闻,一生的创造不少是重复前人已作出的发现,尽管他极有才能,却白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这充分说明了开阔视野的重要性。
要防止自我埋没,还应注意方法。
多读一些科研方法论的书;多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善于请教别人;善于查阅资料;善于利用你所能利用的一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功。
社会埋没与自我埋没的关系
人才被埋没的两种情况:社会埋没与自我埋没,是紧密相联的。比如说,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男性青少年没有踢过足球,这部分人中具有足球天赋的人才就被埋没了。这种埋没是自我埋没,同时也是社会埋没。
当前,我们还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职业,并且必须以国家需要为重。完全自由选择职业势必影响国家利益。一个正在工作的人想改行或转换单位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你是一个中学生,在高考时有选择专业的自由,应该慎重选择专业。
总之,自我埋没中含有社会埋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