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920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920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困难,人们拥挤着,围观着,跷起脚尖,伸直手臂和他比量着。那些上年纪的东明父老们,惊诧不已地仰看着这个后生,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在他们这贫瘠的老碱窝里,竟能生长出这么高大的身坯子!

  一群赴会的工人回到了县机械厂,他们余兴未尽地谈论着刚才看到的情景。忽然,他们看到正在车间门口焊接篮球架的“体委张”,立时拥上前去嘁嘁喳喳说开了:

  “老张,我们刚才见了个‘大高人儿!”

  “我跷起脚还没够到他的下巴!”

  “……”

  “体委张”站起来了。他近40岁的年纪,矮矮的个头,瘦干干的身架,作为一个男子

  汉,似乎显得不够气派。

  “他的年龄大不大?”他问。

  “不大!”一个工人回答。

  “在什么地方?”

  “东关!”

    他扔下手里的活计,瘦小的身子像弹簧一样弹出了机械厂的大门。

  这个“体委张”名叫张凤奎,原来是县实验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文化大革命”前夕调来“体委”工作。当时县“体委”只是一个空牌子(连块牌子也没有),没有一间办公室和一块运动场地,没有一个运动员和一张乒乓球拍,只张凤奎一个人在这里唱“独角戏”。由于他连个“封号”也没有,人们便喊他“体委张”。

  此刻,他急迫地在集会上穿行着、寻觅着。从东关到西关,从南关到北关,然后又钻进一条条偏僻的小巷。“大高人儿”找不见了!他打探过往行人,人们都曾面对巨人发出过惊诧和赞叹,可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去处和来历。

   一定要找到他!张凤奎在刺骨的风雪中爆裂着这个火热的愿望。倘是高材,失之交臂,将遗恨千古!他想起了各公社干部们都在县党校办学习班,他要去那里查查“户口”,说不定能问出个眉目!在恍惚的路灯光照下,他踏着积雪向党校奔去……

  发现

  2。20米的“千里马“(当时的身高)和1。66米的“伯乐”终于戏剧性地会见了。那是初十会上,张凤奎寻踪在县城里巨人的一个亲戚家找到了他。

  “你是穆庄的吧?”张凤奎问。

  “是!”对方礼貌地站起来,脑袋已经够到了房梁,张凤奎不由得心花怒放了。

  “你叫什么名字?”

  “穆铁柱。”

  “多大了?”

  “19。”

  “听说你刚从新疆回来?”

  “嗯,在新疆塔城我姐姐那儿。回来过节。”

  “你为什么要跑到新疆去?”

  “在家里吃不饱……”

  巨人垂下了厚厚的眼皮,仿佛是一个悖逆不孝的子孙!

  “你打过球吗?”张凤奎问。

    “没。”穆铁住回答。

  “你愿意打球么?”张凤奎又问。

   “愿意……”穆铁柱嗫嚅着。

  “走,跟我到‘体委’去一趟!”

    “体委”,那是在武装部大院里暂借的一间屋子。张凤奎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篮球,对穆铁柱说:“你站好,我丢个球你接接看!”

  张凤奎把篮球向左面虚晃了一下,然后向右面投去他想测试一下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球场上所应具有的机智!

  穆铁柱并不愚钝;可由于瞬间的迟疑,篮球落地了。说时迟,那时快,穆铁柱伸出那蒲扇般的右手,叉开了5个手指,一下子把那个反弹球牢牢抓在手里,与其说抓,不如说“捏”更确切些。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捏,被张凤奎那电光般的眼睛捕捉住了。他看到了年轻的巨人身上所潜在的宝贵素质!

  张凤奎又把穆铁柱带到了篮球场上:“你伸手够一够篮板!”穆铁柱轻舒猿臂,抓着了离地3。05米的铁篮圈,然后又去拍坚实的篮板:

  砰!砰!砰!

  球坛的大门被穆铁柱敲响了!

  研究研究

  张凤奎思绪难按。他对面坐着的这个架子车手,已不是一个普通的篮球运动员材料,他身上潜在着堪与世界上那些著名的中锋相匹敌的素质和条件!他那个小小的业余体校,承担不了训练这个超级运动员的重任,国家需要他。

  临别时,他告诉穆铁柱:

  “明天你来,换一双布鞋。”

  当穆铁柱蹒跚着他的巨人步伐走上乡间小路的时候,张凤奎已经要通了地区体委的电话:

  “我们这里从新疆回来一个青年,身高2。20米,是个好中锋……”

  得到的是干脆而冷漠的回答:

  “目前没有专业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张凤奎没有泄气,马上又把电话转到省体委。他得到了处理公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我们研究研究吧!”

  毕竟,这回答给了他一线希望。

  第二天,穆铁柱来了,他脚上换了一双布鞋,那是鲁西南母亲的手活。

  张凤奎很高兴,他对穆铁柱说:

  “我已经汇报给省里了,他们正在研究。从今天开始我教给你打球,你就住在我这里吧。”

  “我回家背些粮食来。”穆铁柱说。

  “不用,我的粮食够吃的。”张凤奎“自费”招收了第一个学员!

  已远远错过了训练“最佳年龄”机会的穆铁柱,开始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每天清晨,带着朦胧的夜色,张凤奎就把沉睡的巨人喊醒,带他跑向广阔的原野……

  夜晚,穆铁柱睡在大案板拼成的床上,盖着张凤奎去招待所借来的4床棉被。张凤奎用娓娓的话语,给穆铁柱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他给穆铁柱讲述了篮球运动的兴起和演变;讲述1958年中苏对抗赛中,对方如何仗着2。18米的高大中锋克鲁明的“空中优势”骄横跋扈;讲述近几年国外的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的落伍……张凤奎讲得动情,从床上爬起来对巨人说:

  “铁柱,打球不是为了吃顿饱饭,是为国家争荣誉。在国际上,谁家打赢了球,就升谁家的国旗,奏谁家的国歌。记住吗?”

    铁柱当然记住了!在球场上,他忍着筋骨的酸痛,去克服多年形成的惯性;当张凤奎告诉他,他那被架子车压弯的腰脊如果能伸直,还可以高出5厘米时,他睡觉时悄悄把枕头从头部移到腰下,为祖国去挺直每一根骨骼。

    在这些日子里,张凤奎连续向省里打了三次电话。

    第3次的回答是:

    “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转年就20岁了,还未摸过球,不要了!”

    张凤奎失望地放下电话,回头望着满含着期望的目光的穆铁柱,心中焦灼难熬。

    他那充满血丝的眼睛向窗外凝视许久,忽然反转身来,又抓起电话:

    “要北京!--国家体委……”

         路,很长

    国家体委很快回了电话:

    “你们把他送来看看吧!”

    可惜,接电话的不是张凤奎,而是到体委“掺沙子”来的“造反派”,他瞒住了张凤奎,悄悄骑上自行车到穆庄搞“政审”去了。

    张凤奎还在焦灼地盼着国家体委回电话,一叠子“证明材料”却摆到了他的面前。

    “他去不成了!”

    “你说什么?”张凤奎莫名其妙。

  “北京来了电话。我去‘外调’过,他政治条件不行!”

  张凤奎拿起那一叠子“证明材料”翻阅起来。上面写着穆铁柱的父亲在旧社会当“邻长”时的“历史问题”。“邻长”是村长属下的芥菜籽儿大的官。尽管如此,在那漫长的旧社会里也是不难找到一点瑕疵的。那印在“证明材料”上的血红的公章和手印,像交通路口的一盏盏红灯,挡住了中锋走向球坛的道路。作为一个“伯乐”,最可贵的是无私的胸襟!为了不让浮沙埋没珍珠,张凤奎准备在政治上承担一番风险。

  第二天,张凤奎上了穆庄。当他回到体委,客观地向北京反映了情况后,对方难得地回答:

  “重要的是本人条件。先送人来看看吧!”

   腊月中旬,列车上已是一片拥挤,人们都奔波着回家过春节,而张凤奎却带着穆铁柱离家远行,去寻找那个遥远的希望。

  一次次失望使张凤奎决定在济南下车,先到省体委碰一碰,来个“双保险”。

  “东明大个子”的到来的确震动了当时的省体委,人们跑来前挤后拥地围观着,问长问短。接着,就把他送到医院进行了历时12天的体格检查。巨人的每根骨骼都被拍了片子,每一样分泌物都做了化验。直到腊月二十八,一位当事人对张凤奎说:

  “先回去过春节吧,过完节听通知,通知他来就来,不通知他来就不必来了!”

  张凤奎悻悻地带着穆铁柱返回了东明。

  春节一过,张凤奎就向省体委挂了电话,对方轻描淡写地说:

  “北京不是要他吗?你就送北京吧!”

  谁知那兴师动众、天翻地覆的检查是为了什么呢?也许只是出于一种好奇!

  张凤奎再也不敢耽搁了,放下电话就去买票,马上去北京!

  临行前,张凤奎的爱人为他们包了饺子,一来算是饯行,二来也图个吉利。

  红旗升起来了

  当穆铁柱那巨人的步伐踏进了国家体委的大门之后,张凤奎背着几十个旧篮球回到了东明。

  当然,穆铁柱这次跨进首都还只是他登上明星之路的第一个站台。后来他又辗转到了湖北黄石市,在那里得到了球坛著名人士的训练;之后,又因为人事纠纷重新回到了他的东明故乡;接着,张凤奎又来了个三送穆铁往,一个部队收留他做了一名体工队员……

  如众所知,在穆铁柱的身上,终于实现了张凤奎的夙愿,他很快地成为中国球坛上一个名副其实的“铁柱子”。他那得天独厚的高大身躯,劈云斩雾的勇猛冲杀,机警幽默的战术动作,礼貌有素的文明作风,都深得体坛人士的赏识和赞誉。他身上展示了民族的力量和尊严,生命的活力和青春!他不但激动了电视屏幕前千千万万祖国的亲人,也疯魔了国际篮坛。

  在一片鲜花和赞誉面前,穆铁柱并没有忘记他的东明故乡和父老,没有忘记他情重如山的张老师。1974年全国甲级篮球联赛之后,他把得到的第一枚金质奖章托人捎给了千里之外的张凤奎。

  举世瞩目的第8届亚运会上,金碧辉煌的曼谷体育大厅里,缓缓地升起了五星红旗,像跃出海平线的一轮骄阳;那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在这异国的空域里。肃立在领奖台下的汗渍未消的穆铁柱,再也无法抑制澎湃的感情,巨大的泪珠沿着长长的面颊滚了下来,他第一次像孩子那样用手捂着脸哭了!

  1980年7月,张凤奎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穆铁柱的身边。他既不是来分享巨人取得的荣誉,也不是来观光巨人婚后的新居,而是带着他浮肿的下肢、肿大的脾脏、低单位的血色素来确诊他的病情。他才50出头,身体就垮下来了,这未免太早了。可是,他并不憾恨,因为他的业余体校正在兴旺之中。巨人用巨大的热情款待了这个可敬的师尊。新婚的妻子王专红为他烹调了可口的菜肴;穆铁柱奔波寻找高明的医师。第一次进北京时张凤奎曾带穆铁柱去参观了故宫、颐和园……今天穆铁柱要联系专车送他游览定陵、八达岭……

  (原载《泉城》,本刊摘自《体育报》,秦生推荐)

Number:4344

Title:老舍自传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期

Provenance:人物

Date:1981。3

Nation:

Translator:

  解放前,老舍曾写过一篇自传,质朴自谦,妙趣横生。这篇自传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事,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书舟摘自《人物》1981年第3期)

Number:4345

Title:马国光的性格心理调查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人才》杂志今年第1期发表了马国光填写的性格心理调查表,摘要如下:

  马国光,男,48岁,从没有上过学,主要成就歌唱表演。

  幼年对您影响最大的人:6岁时,我从东北扒火车到华北,到处流浪。卖过烟卷,给日本鬼子背过小孩。那孩子只比我小1岁,我天天给他当马骑。住在破庙中和牛头马面为伴。要饭吃,有一次饿得吃牙膏。我经常受毒打,被国民党反动派吊在房梁上打。可是我从小爱艺术,在垃圾箱中捡到一只破口琴,它给我带来温暖,希望。我没有见过妈妈,只是在梦中常常见到妈妈,我想她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慈爱的……

  一位日本兵同情我,收留了我。(40年后,终于找到了这位日本义父。他叫山本员夫,现在务农。)

  参加革命后,是老同志田华发现了我,调我去文工团,培养了我……。

  您的几句人生格言或要讲的话:

  (1)为人要襟怀坦白。不能说假话。编假话多费脑子啊!有恩要报恩。爱朋友、恨敌人,才是真正的战士。

  (2)依靠真才实学,不许溜须拍马。自吹自擂的人,只能证明他的无知。

  (3)艺术是为了人民的享受。为了“名利+金钱+美女”的人,决非真正的艺术家。只有爱观众,观众才会爱你。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我要尽全力把自己和艺术交还给人民。

Number:4346

Title:陈丹青十年磨难

作者:朱建武沈全梅

出处《读者》:总第4期

Provenance:《青年一代》

Date:1981。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布达拉宫的金顶,在阳光下闪耀光芒。

  一群犷悍的康巴人,脸带憨厚的微笑,站立在土墙前。

    陈旧的地毯上,三位母亲爱抚地哺乳着怀中婴儿。虔诚的信男信女正在朝圣。

    ……

  这几段不成系统的文字,实际上是一幅幅描绘西藏人民生活的油画简介。当它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毕业生画展时,曾引起中外同行的啧啧赞叹:“这是中国当代真正的艺术珍品!”

  这些油画出于谁的手笔?是27岁的上海青年陈丹青,“文化革命”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批油画系研究生。俗话说:雄才从来多磨难。陈丹青的油画能获得如此赞誉,也是与“磨难”结下不解之缘。

  丹青从小就喜欢游泳、音乐、文学、绘画。可是,当他才4岁时,父亲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从此厄运降临到这个孩子的身上。

  “史无前例”的风暴,不久就扫到了丹青的家。家里的书籍、画册被一扫而光。小丹青难过得整天没说一句话。还是思想通达的父亲劝他说:“别难过,没有画册临摹,到公园、马路去画。”一次,他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