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学会对孩子说话 >

第7章

学会对孩子说话-第7章

小说: 学会对孩子说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出家门去!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父母因为责备子女而与子女发生的冲突总是以有规律的、可以预期的步骤进行:先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说错了什么话;接着便招来了父母的侮辱;而被羞辱的孩子的反应是表现得更坏;接着,父母又会以更高亢的驳斥加以威胁,甚至施以体罚;最后,就成了大家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五岁的小安安正在玩一个玻璃杯子。 

  妈妈看见了,警告说:你会打破杯子的,你常常会打破东西。 

  安安不同意妈妈的警告,申辩说:我才没有呢。 

  正说着,杯子就掉在地上摔碎了。 

  妈妈这下生气了:哎呀,你看!你真笨,家里的东西都让你给破坏光了。 

  安安一听,毫不思索就脱口而出:你也笨。你把爸爸的电动剃须刀给弄坏了。 

  安安居然敢反唇相讥!这下妈妈更生气了:什么?你竟敢说你妈笨!你真是没教养! 

  安安毫不退让:你才没教养,是你先说我笨的。 

  妈妈气急败坏: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出家门去! 

  安安显得很无所谓:随你说吧,你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 

  妈妈在自己的权威受到直接的挑战之后,自然是气得不得了。她怒火冲天地抓住孩子就打。安安为了躲避母亲的体罚,顺势推了母亲一把。本来就没站稳的母亲这下摔倒在沙发上,划落的手臂碰到了茶几上的玻璃花瓶,玻璃花瓶从茶几跌落到地板上,摔得粉碎。 

  见到妈妈平时一向珍爱的花瓶摔碎了,安安惊恐万分,他知道这下祸闯大了,急忙跑出家门,只到天色很晚后才被找到。 

  不用说,这样一来,全家人都闹得鸡犬不宁,又是打电话,又是上街找,又是求警察,当天晚上肯定没有一个人睡得好觉。在这种情形下,安安是否得到了不该玩空玻璃杯子的教训,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和他妈妈都得到了一个否定性的教训:在这场冲突中,他和妈妈都失败了!事后再来总结这场冲突——它是不是必须的?可不可以避免?像这一类的事情是否可以换一种较好的方式来解决?——或许便多少有点后悔的意味了。 

  事实上,在这个故事里,妈妈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解决办法:当刚看到儿子在玩玻璃杯的时候,妈妈完全可以给他拿走,逗他玩比较适合他玩的游戏,比如橡皮球之类的东西,这样,就不会发生以后的事了。即使在玻璃杯摔破了的时候,妈妈也可帮儿子把碎片拣起来,同时用“这个杯子很容易摔破,而且一旦摔破了,到处都是玻璃渣”之类的话加以评论,这样,安安肯定会感到出乎意料,不知不觉便会感到内疚,并为自己的失误而向妈妈道歉了。在没有喊叫和体罚的情况下,安安的脑海里可能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玻璃杯不是拿来玩的,我今后再也不玩这个了。 

  5、我最讨厌你了!看看你的德性! 

  总结起来看,父母在责备孩子的时候,应该掌握如下一些分寸: 

  首先,责备要有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要依场合、时间、状况而有所差异。责备的六字真言就是“马上、当场、认真”。 

  第二、责备有一些禁语,做父母的一定要少用这些禁语。比如,“我最讨厌你了!”、“看看你的德性!”等等。责骂的语言一定要针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要针对孩子“本人”。这样,在责备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就能正确地传达给他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 

  第三、责备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的孩子,责备的方法应该有所差异。比如,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正处于调皮捣蛋的时期。这是小孩的成长规律所致。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的调皮,稍微让他尝试一点挫折感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是必须禁止他做的事,可以重复地教导他,让他产生自我认同感,从而逐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三到四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年纪。但是他们也开始比较的“懂事”、“讲道理”。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在责备他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说出责备的理由,并且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责备方法。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很倔强,但基本上已能感受别人的情绪。 

  五到六岁的孩子非常“狂妄”,神气活现。这时,单纯的责骂已很难奏效。即使你跟他讲道理,他也可能对你所讲的道理加以质疑,甚至将其推翻。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逐渐让他学会承认并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容忍差异,并独立地完成自己身边的事。 

  恰当的责备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它的目的不是为责备而责备,而是“交流”,“达成共识”。因此,责备之后有个如何安抚的问题。如果当妈妈的事后实在是心疼孩子,安抚最好以肢体语言来表示。可以抱住孩子告诉他:“妈妈也许是严厉了一点,但是你也有错”。这样,做妈妈的既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又不会与孩子产生情感的隔阂。肢体语言所表现的爱,可以让孩子明了,即使是自己受到责难,也不会因此受到歧视。 

  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对不起”。在我们一般的印象当中,对孩子说“对不起”是家庭民主的表现。但是,除非是我们错怪了孩子,在孩子被责骂后,即使孩子的心情非常郁闷,做妈妈的也不要向孩子道歉说“都是妈妈不好,对不起”,“因这么一点小事妈妈就冲你发脾气,真对不起”。如果这样做,孩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便很难判断是对是错,从而会导致孩子在价值观上的无所适从。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学会对孩子说话>正文回目录
第10节:最该说的话
作者:黄 莉

  1、墙壁不是画画儿的地方,纸才是用来画画儿的。 

  文明世界与幼儿世界的距离,使父母们总是扮演着“败兴者”的角色。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健康顺利地从幼儿天地进入文明世界,他们必须破坏孩子们最快乐的事,而不间断地发布禁令、制定规则,采取强制措施:从不准吮手指头、不准碰“小鸟”、不准捏鼻子、不准玩屎尿、不准乱嚷嚷,到不准乱写乱画、不准撒谎、不准盗窃、不准……,等等,简直是五花八门,禁不胜禁。而对孩子来说,这些文明规则则是冷酷无情的,令人难以接受,难以置信:突然有一天,妈妈温软的乳头就没有了,代替它的是一只硬梆梆的杯子;突然有一天,温暖舒适的尿布就没有了,代替的是一个冷冰冰的盆;……突然有一天,妈妈便宣布,从此什么事什么事就不再由妈妈“包办”了,你得自己管自己。这些“突然”是来得如此突然,以致它所给予孩子们的感受,就像是突然从一个温暖舒适的、有着天然的依靠的世界,来到了一个蛮荒世界一般,孤苦无告,孤独无依。 

  然而,人类社会赋予父母们的责任却是必须承担“败兴者”的职责。因此,为了使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最有成效、最合乎理想,同时又不至于招来被败兴者的怨恨,做父母的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掌握败兴的时机,败兴的程度,总之,就是要研究如何管教孩子的原则。 

  管教孩子真的有所谓原则吗?肯定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明确划分管教的领域。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如何确定管教的领域呢?我们的原则是:孩子的表现一般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情感,一部分为行为。正确的管教方式是只对行为加以限制,不对情感加以限制。因此,管教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在行为和情感之间立一界石。 

  大多数管教问题都包括两个部分:不恰当的情感和不正确的行为。对不同的部分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大体而言,对孩子的不恰当的情感,我们只需给他指出来,并有所表示就可以了;而对不正确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加以疏导,并进行限制。有时候,我们只需指出孩子的不当感情,就足以扫除孩子内心的阴霾,使其不至于进一步表现出不正确的行为。 

  星期六妈妈陪一位外地来的同学在外玩了一整天。晚上回来后见儿子特别不高兴,就对他说:看样子,你今天好像很生气。 

  我气得不得了,儿子回应。 

  你心里有一股怒火,妈妈引导说。 

  儿子回答:当然是! 

  妈妈假装不明白:你在生谁的气。 

  儿子好像更气了:是,就是你! 

  妈妈沉着地说:你说给我听听。 

  儿子开始宣泄道:你陪晓燕阿姨玩,可是就是不带我去。 

  妈妈明白了:是这件事情让你生气。我敢打赌,你心里一定在嘀咕:“妈妈平时说她爱我,原来更爱晓燕阿姨。” 

  儿子肯定说:是。 

  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有时候你会有这种感觉。 

  儿子说:当然。 

  妈妈说:乖孩子,妈妈虽然爱晓燕阿姨,但妈妈更爱你。 

  通过这样的抚慰,妈妈显然使孩子宣泄掉了自己的情感,重新开开心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涉及不正确的行为的情况下,做父母的,就必须采取果断的限制。 

  四岁的儿子想把小金鱼的肚子破开,看看里边究竟是什么样子。妈妈发现了,没有打击他的好奇心,但是以肯定的语气制止了他的行为:“我知道你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但是它的肚子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得是什么样子。来,我们找找画片,看看有没有什么图片画着金鱼的肚子里面是什么样子。” 

  五岁的女儿正在卧室的墙壁上画小人,母亲发现了,她最初的反应是打她一顿,可是看着女儿的样子是那么怕她,使她不忍心下手,便改口说:“蕊蕊,墙壁不是用来画画的地方,纸才是用来画画的。来,给你几张纸。”母亲开始擦洗墙壁,蕊蕊心里很不好意思,对母亲说:“妈,对不起。” 

  这样,孩子在墙上画画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止,但这并没有是孩子画画的冲动受到限制。 

  2、放心吧,我们不会让你做得太过火的。 

  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限制的时候,就等于我们是在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又是不能接受的行为。孩子们在知道了能得到许可的行动边界在那里以后,安全感就会在心里油然而生。 

  该如何为孩子的行为划定边界呢?按照傅瑞茨?瑞德尔医生的建议,我们可以用色区的方式将孩子的行为分成三个部分——绿色部分、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其中,绿色部分包括应有的和许可的行为。凡是在这个区域里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直爽而宽厚地告诉孩子:“好,可以”。黄色区域包括没有得到许可,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容忍的行为。这些特殊情况可以包括: 

  一、对学习者的宽容:对初学者应该容忍他犯错误,原因是期待他在将来有所改进。比如,准备申请驾照的人员在进行路考的时候,监考老师发出了向左转的指令,驾驶员却向右转。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但是他的错误上可以容忍的。 

  二、对困难的宽容:特殊情况如意外、疾病、迁居、跟朋友分离、或家里出了婚丧大事等,都需要容忍。因为每个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很难适应,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只不过,我们不能表现出,我们还很喜欢孩子在这种特殊时期里的反常行为,相反地,我们只是向他传递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仅仅只是对这样的行为表示容忍。 

  而红色区域则包括了绝对不能容忍和必须制止的行为。如像危害健康和全家幸福、有损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行为,都属此类。此外,违反法律、不合伦理道德、以及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也包括在红色区域里。 

  在傅瑞茨?瑞德尔医生看来,红色区域的限制和绿色区域的许可同样重要,不可忽视。如果一个孩子明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可宽容的而得到了许可,那么,他的紧张情绪就会增加一倍。有一个八岁大的孩子得到爸爸的允许可以在马路上爬大货车,而这是妈妈所明确禁止的,因此,这个小孩在事后得出结论说:显然,我在爸爸眼里,不如在妈妈眼里那么宝贵。另一个男孩因为爸爸允许他带弹簧刀,结果在外面闯了祸,遭到了很严厉的处罚,从此他便认为,原来爸爸也不明白事理。 

  总之,由于人类天性和社会规则有着巨大的距离,孩子们都天生有一种反抗社会的冲动。这种冲动单靠他们自己是难以克服的,这时,做父母的就必须把自己当做是孩子门的盟友,在他们为控制这种冲动而做出的奋斗中,以画定限制范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须知,限制除了可以制止危险的行为之外,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更为有价值的信息:“放心吧孩子,别怕自己的冲动超过了限制。我们会为你把关的!” 

  3、我说的是真的,不是跟你闹着玩儿的! 

  美国曾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在广告中,只见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整个广告就是由一连串这样类似的场景组成。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显然,这个广告告诉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坚持原则,说一不二,所收到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然而,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坚持原则,说一不二。这样的父母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么本身就欠考虑,所制定的规则根本无法执行;要么本身对规则的认识就是不到位的,制定规则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必当真。殊不知,限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跟孩子读书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主要依赖于施教人所采取的方式。如果施教人本身对规则都缺乏认识,无所谓,可以想象,这样的规则能起到什么效应。 

  对孩子的限制必须以清楚的、肯定的语气表达,而且一旦已经制定,就必须执行。这样,就可以带给孩子一个观念:“这条禁令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父母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好是不采取任何行动,等先想好了再作决定。 

  规则所传达的真义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权能”,为了充分实现这种权能,一方面,在确立规则之前,做父母的就应该考虑清楚执行这种规则的现实可能。为了做到这一点,下述原则必须考虑在内: 

  首先,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合理愿望,并用简单的句子来表示肯定:“你希望今晚去看球赛”; 

  其次,应以明晰的语言,说明一个特定的限制条款:“可是我们家的规定是:在上学期间,晚上不去看球赛”; 

  第三、指定这个愿望至少可以部分实现的替代方案:“你可以在星期天或放假的时候去看”; 

  第四、在限制可能引起孩子的愤怒的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疏导这样的不满:“很明显,你一定不满意这个规定”,“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就可以把这个规定取消了”。 

  规则确立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