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档案揭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天入宫的她,在七月份就准备立妃。卷一百三记载,在八月二十二日,则被正式册立为贤妃。册文中顺治帝称赞她“性资敏慧,轨度端和”。在九月二十八日,又越过“贵妃”这一级别,准备立她为“皇贵妃”了。卷一百五,则对十二月初六日举行的正式册礼,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册文中,顺治帝再次称赞董鄂妃“敏慧夙成,谦恭有度,椒涂敷秀,弘昭四德之修”,并且为了这次册立,颁发诏书,大赦天下,将自己喜悦的心情推及到了全国。该诏书长一百九十厘米,宽九十三厘米,目前仍然完好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样,董鄂氏从入宫到晋升为等级最高的嫔妃——皇贵妃,不过用了半年的时间,况且因其册立之事还颁发了大赦诏书。颁诏这种礼遇,通常只发生在册立皇后的时候。但她确也做了皇后——是在死后被追封的,时间是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1660年9月25日)她病逝后的第三天,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这个时候,顺治的皇后尚在位上,那是孝惠皇后,是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名叫博尔济吉特氏这位经历了董鄂妃的被宠幸而险些被废的孝惠皇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才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这样,如果取谥号的前两字,董鄂妃又是“孝献皇后”;取后两字,也就称“端敬皇后”了。
董鄂妃的去世,令顺治帝非常难过。在《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记载,去世的当天,顺治帝传谕,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人,全部聚集到景运门哭临,这就是全部的皇亲国戚了。而移送梓宫的时候,这些人又必须随同护送。卷一百四十记载,顺治帝为董鄂妃的去世辍朝五天,穿了十二天的丧服,朝廷官员和命妇们为此穿的丧服,直到二十七天才被允许脱下。卷一百四十二记载,到了百日祭奠这天,又是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各官命妇以上,全部齐集举哀。另外从他亲撰的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借小小的笔端,用日常生活串起了董鄂妃的优良品行,并倾注了自己的绵绵爱意。如此不同寻常的晋升速度和如此不同寻常的礼遇,只说明,顺治深深爱着这位董鄂妃。但这位极度受宠的董鄂妃,因为记载她来到顺治身边的年龄是十八岁,就引起了后人对她入宫前的身份的猜测。因为基本概念是:她是不可能通过报选秀女这个正常渠道直接走近顺治的。清朝相关的法规限定,报选秀女的年龄是十三到十六岁。如果隐瞒不报,身为满族军官的她父亲,是要依照相关法规受到处罚的。所以,她这样的年龄,是从什么渠道入宫的呢?最广泛的猜测演义,就是说,她是被掳献入宫的江南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这个出生时间,是根据她的丈夫冒襄写的纪念文章《影梅庵忆语》推算的。冒襄,字辟疆,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因其家世才学和参与组织了明崇祯年间江南学士反抗阉党的活动,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一起,被并称为“明末四公子”,是名噪一时的人物。他的《影梅庵忆语》,写于小宛去世后。文中追忆同小宛相识的时间,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这年小宛十六岁。如此推知,小宛应该是在明天启四年(1624)出生。而顺治帝则出生于清崇德二年(1637),这个概念就是,小宛要比顺治大十三四岁。冒襄记录小宛死亡的时间,是顺治八年正月初二(1651年1月22日)。这一年,顺治帝刚刚十四岁,还没有到大婚的年龄。所以单从年龄和小宛去世的时间上推论,董鄂妃也不可能是董小宛。况且,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详细记录了为小宛赎身、一起回家后遭遇的战乱逃亡生活,以及小宛最后病死的全过程。董小宛死去的地点,是江苏如皋叫“水绘园”的家中属于自己的那间房子里——“影梅庵”。她的死亡,还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学士的见证。所以董鄂妃不可能是董小宛。
第一部分第10节 顺治出家之迷解秘
据一些史学研究书籍阐述,董鄂妃在来到顺治帝身边之前,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她是在顺治十年(1653)十五岁时入选秀女,指配给了襄亲王,在第二年成婚。成婚时董鄂妃十六岁,襄亲王十三岁。这位生于清崇德五年(1641)名叫博穆博果尔的襄亲王,是皇太极的第十一个儿子,其母亲是懿靖贵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说,襄亲王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弟。这样,董鄂妃在来到顺治帝身边之前,就是顺治的弟媳了。
虽然这些史学阐述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原始档案中,也可以缕出一些佐证。
首先,所藏《玉牒》显示,这位襄亲王确有其人:在太宗皇太极名下记载出生的第十一个儿子是博穆博果尔。他生于清崇德五年(1641),卒于顺治十三年六月初八(1660年7月29日),母亲是懿靖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这证明了襄亲王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弟,他比顺治小三岁,而且死去的时间,正是董鄂妃入宫的时间:“十三年夏”。
其次,顺着《清世祖实录》条缕,总能看到这位襄亲王同董鄂妃之间存在着关系:卷一百二记载,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九(1660年8月28日),也就是过了襄亲王的二十七天忌日以后,礼部向顺治帝报告,册立董鄂氏为贤妃的吉利日子应该是八月十九日。顺治帝回答,襄亲王刚刚死,等到八月以后再选日子吧。
卷一百三在八月二十五日记录着,当顺治传谕礼部在二十二日已奉圣母皇太后谕,将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立为贤妃的同时,委派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前去告祭襄亲王。
据此,笔者也接受大多数清史学者的观点,认为董鄂妃在入宫服侍顺治皇帝之前,应该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也就是顺治帝的弟媳。
不过,在关于顺治为什么要净发出家这个问题上,董鄂妃在入宫前的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入宫后赢得了顺治帝的感情,并且她的死给了顺治帝以感情上的重创,成为顺治萌发出家念头的一个直接契机。
综上所述,顺治帝在十七年(1660)十月,因佛教信仰的影响和爱妃董鄂氏去世的刺激,于西苑(中南海)万善殿,举行过皈依佛门的净发仪式,但不久即决定蓄发留俗。时隔两月余,在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子刻,顺治帝因罹患天花,病逝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终年二十四岁。其火化后的骨灰,被安葬在位于河北遵化县的清孝陵。这当是可信的事实。
顺治帝半身朝服像
28
清朝皇家族谱——大黄绫本《玉牒》和小红绫本《玉牒》
顺治帝的《遗诏》
北京法海寺《敬佛碑》拓片“敬佛”两字是顺治帝所书
北京法源寺悯忠台。顺治帝曾送太监吴良辅在此替自己出家
顺治帝的宠妃董鄂妃生前居住之所——紫禁城内承乾宫
富告董鄂氏为皇贵妃的诏书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一百三
第一部分第11节 康乾巡幸下江南
康乾巡幸下江南
巡狩之制,上古即已有之,并且应该已经形成为一种制度。然而,后世帝王多耽于逸乐,很少大规模巡狩天下。诸如秦始皇曾巡狩天下,隋炀帝为巡游江都而开凿大运河,都被目为历史上著名的荒淫暴虐之君。
在清代历史上,帝王出巡却是异常频繁,有北巡、西巡、东巡、南巡等。西巡是指皇帝去五台山等地的活动,东巡是指皇帝去山东祭祀孔庙及登泰山等活动。此外,还有到盛京拜谒祖先,承德避暑山庄建成后,皇帝在大多数年分都在承德度过夏季。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三次出巡东北,祭祀祖陵,五上五台山,六巡江南,十余巡行畿甸,阅视海口工程,二十九次察白洋淀水围,四十五次谒东陵,五十七次塞外行围。至于乾隆,更是车驾时出。这是主要谈谈康熙、乾隆两个皇帝分别六巡江南的情况。
康熙南巡,主要是为了巡视河工。康熙曾亲笔谕亲信曰:“近日闻得总河无才,两河坏之已极,朕欲看河南边走走,未定日期。”明末清初,黄河年久失修,水患异常严重。据统计,顺治年间(1644—1661)决口二十次,康熙元年至十五年(1662—1676)就达四十五次,灾难之重,尤倍于前代。康熙十五年,黄水倒灌洪泽湖,高堰大堤因承受不了黄、淮二水的强大压力而决口三十余处,运河大堤崩塌,淮扬地区几个县被水淹没,致使运道不通,漕运受阻。而漕运是清政府的生命线,每年都需要六七千漕船从江南地区运载四百万石漕粮到京师,作为官俸、兵饷以及居民生活的来源。因此,康熙把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事,亲自书写挂在宫中的柱子上。三藩平定以后,台湾内附,中原安定,使康熙得以有暇巡幸江南。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康熙东巡狩,他下泰山后,临时决定南巡视察河工,这是他第一次南巡。此前,在康熙十六年,康熙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靳辅和他的幕僚陈潢根据实地调查,提出修筑洪泽湖东的高堰大坝,疏通上、下游淤塞,堵筑洪泽湖及黄河沿岸各决口,使黄、淮回归故道。经过几年修浚,治河工程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治河工作中出现一些争论,康熙决定亲临视察。他遍历高家堰、武家敦、洪泽湖等地,访民疾苦。康熙二十八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南巡,进行考察。他对靳辅的治河功绩做了肯定。他谕内阁曰“朕巡行南省,往视河道,江南淮安诸地方,自民人、船夫皆称誉前河道总督靳辅,思念之不忘。”
第三次南巡已是康熙三十八年,此十年间,康熙忙于征噶尔丹,无暇南巡,靳辅去世,历任河督都不称职,造成河患日趋严重。康熙曾向西洋人学习数学,因此在此次南巡途中,他亲自用水平仪进行测量,他针对洪泽湖水位低,黄河水位高,河水倒灌,致使湖水泛滥的状况,靳辅重筑堤坝,他主张兼重挑浚。此后,黄河治理工程在他的实际领导下进行,黄河的治理工作取得极大的成效。此后,他又三次南巡,视察河工。
乾隆在《南巡记》中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因此,每次南巡他都要亲自巡视河工。六次南巡,他五次视察黄河水利工程,四次视察浙江海塘工程,其中,尤以钱塘江海塘工程建树最大。关于乾隆到海宁,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康熙年间,时雍正为皇子,与海宁陈士倌相友善,正值两家各生子,岁月日时皆同,雍正大喜,命人抱来,很久方才送归,已非陈氏子,且易男为女。雍正即位后,即提拔陈氏数人至高位。乾隆时,尤其优礼陈氏。曾南巡至海宁,即日幸陈氏家,升堂垂询家世。关于乾隆的身世之谜,本文不多加评论,但乾隆到海宁究竟所为何事呢?
钱塘江连接东海,江水顺流而下,海潮逆流而上,相互冲击,其势汹涌澎湃。传说钱塘江潮为伍子胥、文种魂魄所化,前浪为伍子胥,后浪为文种,前后浪相逐,潮水越激越高。钱塘江潮之大,曾使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望之生畏,绕道渡江,因此钱塘江又被称为罗刹江。南宋高宗赵构,夜半听得万马奔腾,以为是金兵追来,后来方知是钱塘潮声。浙江海宁、仁和二县,正当江海交汇处,潮汐一日二至,这一地区与杭嘉湖平原和江苏的苏松常地区相连,一旦海塘不固,泛滥之祸将波及整个江南。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朝就开始修筑海塘,唐宋以后,历代都有修筑。最著名的当数五代时的吴越王钱B,捍海塘久筑不成,他命强弩三千,箭射潮头,逼使潮水后退,海塘得以建成。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即已大规模地修筑海塘。雍正十三年,猝遇大风暴,海塘溃决殆尽。乾隆即位后,开始重修海塘。他前两次南巡时,地方官员因为从杭州到海塘之间春季路途泥泞难走,便报告说海塘安澜,请乾隆无庸亲临视察。乾隆二十五年,浙江潮信告警,海塘工程施工中又出现石塘、柴塘之争,从第三次南巡起,他每次都到海宁视察塘工。柴塘是一种简易的塘坝,用柴土相间而筑成,石塘是用大条石砌成,可以一劳永逸。但海宁一带柴塘之下都是浮土活沙,建立石塘必须内移数十丈,方能打石桩,地方官员不敢决定。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乾隆到杭州的第二天,即亲临海宁,亲试打桩,他见石桩必须内移数十丈方能固定,必然会损毁百姓的田庐,是“欲卫民而先殃民”,决定先建柴塘,待接涨沙坚,再改筑石塘。到后两次南巡时,下令在能改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了石塘。到乾隆晚期,凭借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浙江境内已建成自金山到杭县长达二百四十八里的鱼鳞石塘,钱塘江南岸也修建了自宝山至金山长达二百四十二里的块石篓塘。有力地保护了富庶的吴越地区,此举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到海宁视察塘工均驻跸在陈氏名园安澜园中。安澜园原名隅园,乾隆赐名安澜园,取海塘安澜之意。安澜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古树参天,景致优美,乾隆十分喜欢,他后来在圆明园中仿建此园,取名四宜书屋。
第一部分第12节 笼络江南士大夫
康熙、乾隆南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笼络江南士庶人心。康熙南巡时,正值清朝入主中原未久,由于清初的统治者采取了民族高压政策,“留人不留发,留发不留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大肆屠杀江南人民,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持续了二十年之久。此后,反清斗争虽告失败,但人心未附,士大夫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康熙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在南巡途中,他祭禹陵、祭孔、祭明太祖陵,以拉拢江南的士大夫及明遗民,取得极好的效果。康熙极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南巡时,他亲祭明太祖陵,于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头礼,又于宝城前三奠酒,当地百姓观者万余人,极为感泣。当车驾经过明故宫时,他感慨久之,做《过金陵论》:“……朕省方南来,驻跸江宁,将登钟山,酹酒于明太祖之陵。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凤阕之嵬峨,今则颓垣断壁矣,昔者玉河之湾环,今则荒沟废岸矣。……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国家者,知天心之可畏,地利之不足恃,兢兢业业,取前代兴废之迹,日加警惕焉,则庶几矣。”后五次南巡,康熙也都亲祭明太祖陵。康熙还为明孝陵亲自题写了“治隆唐宋”四字碑文。
祭孔也是南巡的重要活动之一。首次南巡就去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他由甬道旁行至大成殿,行三跪九叩礼,并亲书“万世师表”四字悬于殿中,又至孔墓前,跪奠酒三爵,以示阐扬文教之意。
第五次南巡,康熙招募江南举监生员,有书法精熟、愿赴内廷供奉抄写者,予以考试,共取中六十一人,康熙亲自接见,各赐御书石刻《孝经》一部。康熙的这些做法,对收揽民心,笼络江南士大夫起了极大的作用。第三次南巡时,三月十四日到达苏州,苏州的官员及士绅都前来接驾,他们打着黄绸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