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在异国星空下 >

第1章

在异国星空下-第1章

小说: 在异国星空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啤酒是捷克人喜爱的饮料,啤酒也被称为〃民族饮料〃。捷克每年生产近24亿升啤酒,平均每人约160升。来到这个国家,到处都可看到啤酒馆,工作之余,全家或情趣相投的朋友,常常在啤酒馆相聚边饮边谈。到捷克人家里作客,招待品各式各样,但少不了啤酒。    
    捷克有啤酒厂数百家,但闻名世界的要首推皮尔森啤酒厂,它已有140多年的生产历史。皮尔森的啤酒,甜中有苦,清香扑鼻,深受各国啤酒爱好者青睐。皮尔森已成为啤酒时代的名词,被称为〃啤酒城〃。    
    皮尔森的啤酒为什么在世界素负盛誉?据当地人讲:一是水质好,皮尔森城位于四条河的汇合处,具有独特的优质水源;二是这里生产的啤酒花质量好。世界上现有啤酒花上百种,这里生产的〃扎特茨半早熟红啤酒花〃是其中的佼佼者,现今世界市场将这里生产的啤酒花作为衡量啤酒花优劣的标志。    
    皮尔森不仅每年大量出口啤酒,它每年生产的啤酒花也约有一半用于出口,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世界各国都从这里引进啤酒花品种。我国山西省侯马市就曾引进皮尔森的啤酒花,但正如古语所说:〃江南有桔,移之江北,则化而为枳〃,未能取得成功,科学家正在研究症结所在。    
    啤酒花又名蛇麻草,雌雄并株,类似葡萄,春天开始爬藤,秋天结果,开始收获。20世纪50年代我国与捷克关系密切,在收获季节,捷方每年都要组织中国驻捷使馆人员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当然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劳动,实际上是一次参观访问。    
    我曾到过西捷克州,途经皮尔森时,特意下车逗留,一睹这个城市的风貌。我们一行四人在一家啤酒馆落座,服务员面带微笑问我们要点什么?我们随意要了几瓶啤酒和几样小菜,正准备下肚,迎面进来俩人,一个五大三粗挺着个将军肚;一个身材颀长,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他们一看我们是中国人,频频点头问好,和我们同桌就座聊了起来。经自我介绍,知道他们都是啤酒厂的职工,那位将军肚是个工人,另一位是技术员,他们说:〃欢迎你们皮尔森。〃    
    我说:〃皮尔森啤酒闻名遐迩,我们今天是慕名而来。〃    
    〃听了你这话,我们感到荣幸。你们中国人喜欢喝啤酒吗?〃    
    〃中国人主要喝茶,喜欢喝啤酒的人较少。〃    
    那个〃将军〃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他侃侃谈到,啤酒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须臾不能离,热啤酒不但可以解渴,喝啤酒还可以治疗感冒。说到这里他冲我笑了笑说:〃啤酒还是佐料,不少美味佳肴都少不了啤酒。〃    
    我说:〃这还是第一次听到。〃    
    他问:〃你每次可以喝多少啤酒?〃    
    我说:〃一瓶就足够了。〃    
    〃你不行,看看我的肚子,一次至少可装10瓶。〃我听了不禁咋舌。我曾听当地人说,有些爱喝啤酒的人,常在一起进行喝啤酒比赛,他们不是论瓶,而是用尺子量,最多的可以喝到半米长,20多瓶,今天总算眼见其人了。技术员见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神秘莫测地伸出舌头问我:〃你看我的舌头和你的舌头一样吗?〃    
    我莫名其妙,顺口答道:〃一样的!〃    
    他说:〃不一样!你们品尝啤酒,最多能分辨十多种,而我可以分辨四十多种,我就凭着这张舌头,获得过最佳啤酒质量检验员。〃    
    他接着向我谈道,为了保证啤酒的质量,每年各啤酒厂都要举行啤酒品评比赛。品尝啤酒是一种科学,每次品酒,一人不得超过六种,否则会影响辨味,在品酒时为了不受视觉的干扰,使嗅觉高度集中,所用酒杯一定是深颜色的,啤酒的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0~12℃度之间,只有这样的温度,才能使啤酒散发出最佳香味。    
    他真不愧为技术员,他这番言论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皮尔森真不愧啤酒之乡,就连这个城市的人的言谈,也和啤酒紧相连。    
    


第一部分:捷克篇捷克两宗宝…啤酒和皮鞋(2)

    捷克生产的皮鞋也是世界闻名,鞋厂遍布捷克各州,最大的鞋厂是哥特瓦尔德夫。捷克年产皮鞋1亿多双,哥特瓦尔德夫年产量可达500多万双,全国每年出口皮鞋的一半,就是这个鞋城生产的。    
    哥特瓦尔德夫原名兹林,是鲜为人知的一个小村庄。19世纪末有一个叫拔佳的资本家在这里建立鞋厂。拔佳生产有道,经营有方,他生产的皮鞋很快畅销全国,闻名遐迩。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正处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奥匈皇帝的御医有个女儿,生得十分美貌,对拔佳产生爱慕之心,好像前世有缘,拔佳对她也一见钟情,后来两人结为伉俪。拔佳攀上御医之女,大开财源,不久通过他的泰山大人和奥匈帝国挂钩,包揽了供应奥匈军队的所有用鞋。从此,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由国内向国外扩张,先后在世界各国建立鞋店。建国前中国的上海和其他城市就有拔佳鞋店,捷克皮鞋一时成为时髦。    
    哥特瓦尔德夫城共有人口8万,其中有两万多人是鞋厂职工,占全城人口的1/4,80%的家庭都和鞋厂结下不解之缘,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鞋城。    
    我们参观这座城市时正是金秋时节,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芬芳扑鼻,熏人欲醉,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该城中心有一座高大的楼房,这就是全欧洲最大的鞋厂。鞋城的大楼宽敞明亮,十分清洁,从下料到包装都是流水作业,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以上,每分钟可生产皮鞋37双。    
    由于机械化程度很高,对工人要求很严格,所有工人都须经过专门学校的培训才得进厂,进厂后还有两年试用期,符合要求的才可转为正式工人,达不到要求的,便取消转正资格。这里的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他们生产的皮鞋质量都很好。尽管如此,他们对产品仍然实行严格的检验制度,不符合要求的绝对不允许出厂。为保持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调查研究皮鞋的发展趋势,了解顾客对各种式样的意见,不断更新品种。对技术员设计的新品种先小批量生产,投入市场试销。然后视情况转入正式投产。向导特别向我们提道,他们生产何种式样的皮鞋,还得和服装设计师协商。听了这话使人疑惑,我问道:〃为什么?〃他们说:〃服装变化日新月异,每位消费者在买鞋时,都要考虑与服装协调,保证整体美,我们的产品一定要从服装的变化着眼,不然就会受到冷落。〃这话不无道理。    
    我们与主人告别后,到他们附设的一处鞋店参观,这里摆放着历年生产的各式各样的皮鞋,使人目不暇接。我们使馆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为东欧各兄弟使馆购买拔佳皮鞋,有些鞋在布拉格找不到,来到这里应有尽有,大家选了一大批,两辆汽车的后备箱都塞得满满的,足有200多双,真是满载而归。


第一部分:捷克篇大使馆的”不速之客”

    我国驻捷克大使馆像一座花园,古树参天,繁花似锦,藤蔓从楼顶沿墙垂下,碧绿葱郁,客人进入使馆,无不为独特的风貌所吸引,连连发出赞美之声。    
    大使馆由六栋楼组成,六栋楼房成扇子面,楼前的宽广地带便是天然花园。曾有外地游人误以为大使馆是公园,要求入内游览,我们说,这是中国大使馆。他们听了发出笑声。    
    有一天我们在门口散步,有位邻居小学生背着书包从大门口眼巴巴向院内探望,问我们:〃中国大使馆真漂亮!我可以进去吗?〃    
    我们问他:〃你到大使馆有事吗?〃    
    他摇摇头说:〃没有!〃接着以恳求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我看到使馆院内从树上落下不少栗子,我想拣一些。〃并说:〃礼拜天我们要去逛公园,我要让大象吃。〃    
    我们看到这小孩黄头发,白皮肤,说起话来笑容可掬,实在可爱,遂同意他进来。他来到使馆院落西侧的一颗栗子树下,低下头,两只小手不停地拣,我们也帮他拣,不一会儿拣了满满一书包,高兴而去。    
    由于大使馆的魅力,有些恋人竟将使馆花园当作幽会场所,有一次园林工看到一对青年恋人越墙进入使馆,相偎相依绵绵述情,园林工告诉他们:〃这是中国大使馆。〃他们才含笑离去。    
    大使馆周围是文明墙,高约一米,抬腿可进,由于进出方便,遂成为小偷〃光顾〃之地,大使馆曾经几次失窃。有一次小偷越墙而入,撬开地下室的大门,将两箱香烟和一箱茅台酒搬走。为了使馆的安全,我们托人从柏林买了两条德国种黄色狼狗。这两条狗乍一看实在吓人,每条都有半人高,两排锋利的牙齿外露,两只眼睛像两盏探照灯,给人以恐怖感。理发员张广友很喜欢这两条狗,他自告奋勇,由他驯养它们,使馆就将这一任务交给他。他每天用皮带将这两条狗拴着,在院子里遛,一旦撒手,两只狗奔走如飞,十分可爱。别看这两条狗样子凶猛,却〃心善如佛〃,它们从来不狂叫,不论遇到使馆馆员,还是陌生人,它们都是摇着尾巴追你、舔你,表示〃友善〃。这倒也好,不会因咬人而带来麻烦。有这两条狗每天在院内走来走去,可以帮助巡逻,特别是在夜间,大家入睡时,会有一种安全感。    
    1972年10月21日,使馆放映电影,门卫锁上大门,将两条狗撒开,人们都进入了电影厅。这天晚上我因赶写一份材料,晚去了一会儿,出门后隐隐约约看到一人影从树林中窜出来,我快步上前,眼看他进入大使馆主楼后将门从里面关住。我进不去干着急,可气的是这两条狗,见了小偷不追也不叫,紧紧追随我摇尾巴。我心想,我一个人也不是小偷的对手,急忙到电影厅喊人:〃快!有人进主楼了。〃一声喊叫,20多个人夺门而出,将那人团团围住,我一看是个青年人,人约20岁。大家责问他:〃你从哪里进来?''    
    他说:〃越过栏杆进来的!〃    
    〃你半夜到大使馆干什么?〃    
    〃我不知道这是大使馆。〃    
    〃这是你第几次来使馆?〃    
    〃第一次。〃    
    〃你以前是不是来大使馆偷过烟和酒?〃    
    他辩解说:〃没有!没有!我不是小偷。〃    
    以前使馆地下室的烟和酒曾被偷过,现在抓到〃小偷〃,大家的怒火油然而起,推推搡搡,让他交代。    
    他害怕了,流出了眼泪。    
    使馆以前丢东西是否就是这个人干的,今晚他进入使馆是否就是行窃,也不好断定。大使馆对于这类事不好处理,只能交给警察局。    
    礼宾官当即给警察局打电话,告:中国大使馆发现一名不明身份的捷克人,请你们速派人带走。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一辆警车来到大使馆门口,两位警察对中国大使馆人员彬彬有礼,我们问道:〃你们是否要到使馆领人?〃他们说:〃根据《维也纳外交公约》规定,大使馆属于中国领土,我们无权进入。〃    
    我们遂将抓到的人带来交给他们。他们将他推进警车疾驰而去。    
    从此我们进一步加强措施,使馆凡有重大活动和放映电影时,都要安排人巡逻。直到我1975年离开使馆,再未发现〃不速之客〃。


第一部分:捷克篇”布拉格之春”揭秘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等领域就有不少东西领先于世界。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前六名,举世瞩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速度不断下降。人民对现状不满,强烈要求改革,走独立自主、符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    
    1968年1月,捷共中央召开全会,改革派领导人杜布切克取代诺沃提尼成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他上台后公开向苏联模式挑战,大胆进行改革,拉开了〃布拉格之春〃的序幕。杜布切克宣称他当时的改革〃是一场社会主义复兴运动〃。    
    捷共中央在当年4月通过的《行动纲领》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改革主张:    
    (1)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党的领导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怀疑和动摇,但不能由党来垄断一切。党的领导应以民主方式集中人民的意志,科学地反映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提出正确的主张,并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因此,要彻底改革党政合一,以党代政的领导方法;通过党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来实现党的领导。    
    (2)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无论多么周密,也很难全面把握生产的发展,只能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国家计划包括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确定重大比例关系,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重要产品规定指令性指标,其他一切经济都应利用税收、利润、利率、价格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允许企业有自主权,独立生产和经营,接受市场的检验和监督;广泛参与世界市场,使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反对外贸垄断,取消外贸补贴,在同苏联等经互会国家经济关系中,要充分体现经济核算和互利的交换原则。    
    《行动纲领》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一开始便受到党内保守势力和社会上自由化倾向的干扰,全国上下处于紧张而又激烈的情绪之中。但总的看来社会秩序稳定,生产正常进行,改革按照捷共的部署有计地逐步进行。    
    走进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心脏,也是俄罗斯的象征。每天从世界各地来莫斯科游览的游客,首先要参观克里姆林宫。正像从世界各地来北京的游客首先要参观故宫一样。我是1975年从我国驻捷克大使馆来到我驻苏联大使馆,第二天,我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向往已久的克里姆林宫。我在莫斯科工作了四年多,在此期间,我曾经陪祖国来的客人多次参观克里姆林宫,百看不厌。    
    克里姆林宫呈三角形,它的南侧有莫斯科河流过,东侧是宏伟的红场,西北则由亚历山大大花园环绕。克里姆林宫的围墙长223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之一。城墙周围共有20座塔楼,其中最为壮观的是斯巴斯基塔楼,它巍然耸立,气势雄伟,是进入克里姆林宫的最主要通道。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从公元11世纪城墙上的刀光剑影,到100多年前城堡内外的熊熊烈火,从苏维埃年代70个风风雨雨,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红旗落地,都可以得到印证。


第二部分:苏联篇苏联的五大悬案…究竟是谁向列宁开枪

    苏联的五大悬案    
    1991年12月26日晚7时38分,从莫斯科发出一声巨响,那座矗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突然间倒塌了。这标志着由列宁亲自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此成为历史。    
    随着苏联的解体,一向被视为禁区的档案逐渐公开化,各国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趋之若鹜,从苏联解密档案中,获得大量有史料价值的资料,不少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但有五个问题至今仍为悬案,即:究竟是谁向列宁开枪、斯大林之死、末代沙皇的下落、高尔基之死因和罗马尼亚黄金珠宝的下落。    
    当今俄罗斯研究这五个问题的专家,虽列举了不少材料进行论证,但都没有得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